收藏 分享(赏)

新闻采访学复习要点.doc

上传人:eukav 文档编号:7148427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采访学复习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闻采访学复习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闻采访学复习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闻采访学复习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闻采访学复习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闻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出于新闻报道的目的,通过访问、观察等方法,收集资料、认识事物、发掘报道素材的活动。采访三要素:1. 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活动。2. 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向大众传播。3. 采访活动包括三项内容:收集资料、认识事物、发掘报道材料采访活动的任务1、收集材料2、认识事物3、发掘报道素材4、采访与调查研究5、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收集材料的异同采访的基本方式1. 访问 2、现场观察 3、体验 4、阅读访问的定义:指记者通过向新闻事实的知情人以询问的方式来收集材料的活动。访问的基本步骤:1. 明确采访目的2. 进行采访预约3. 进行背景材料的准备4. 与采访对象见面,建立轻松、融洽的访问气

2、氛,提一般性问题5. 提问敏感问题6. 结束采访,与采访对象告别访问的基本形式:公开式访问 要明确告知采访对象记者的身份,包括记者所服务的媒体、记者的职务和姓名等。 要明确告知对象采访的目的以及准备进行哪些报道,在什么时候刊出或播出。 隐蔽式访问 暗访 作为旁观者或者与采访对象相关的角色出现现场观察 定义:指的是记者依靠感官爱新闻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的活动,通常称为“用眼睛采访”。 基本要求: 记者必须要到新闻现场去采访。 记者是依靠自己的眼睛和其他感官来收集材料的。体验定义: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深入到现实生活中,以一个参加者的身份,始终身临新闻现场,靠观察和询问进行采访。这种采访通常需要比较长的

3、时间。多用于人物报道。采访在新闻工作中的地位1、采访是新闻作品产生的依据2、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3、采访是防止报道失实的第一道防线采访材料的要求1. 材料的真实性2. 材料的深刻性3. 材料的生动性与可信度采访活动四个的基本特征1. 采访活动追踪新近发生的事实。2. 采访活动时刻处于时效的压力下。3. 采访活动要贴近事实,贴近现场。4. 采访活动使用的是社会交往的方式。采访的任务,是依据报道思想,迅速地采集到真实的、有新闻价值的、典型的事实材料。采访任务包含着五个要素:1、拿到事实2、拿到真实的事实3、拿到有新闻价值的事实4、拿到典型的事实5、迅速地获取事实采访的八个步骤1、获得新闻线索2、确

4、定报道选题3、采访的策划与准备4、联系访问适宜5、建立融洽的方位气氛6、提问7、现场观察8、结束采访新闻线索是新闻事实的苗头和信号,即事实发生后,能够传递给记者的一些信息。策划与准备1、明确采访目的2、你准备采访谁3、所选题目的背景调查4、准备提问方案获得新闻线索的渠道1.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介2. 互联网、手机等信息传播工具3. 各种会议及新闻发布会4. 政策文件及领导人讲话5. 受众来电来信6. “新闻线人”7. 专业信息来源通讯员8. 广交朋友,建立人际传播的信息网新闻线人:通过提供新闻线索而从新闻媒体获得报酬的人。它的出现是媒体有偿征集新闻线索的结果。线人分类:理想主义者借

5、助媒体出气整人为了获取报酬新闻的选题就是媒体报道的主要内容。新闻选题的重要性1、新闻选题与媒体的社会功能 宣传功能 沟通信息、环境监测功能 监督社会、教育民众功能2、新闻选题与媒体的定位 1、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受众目标:工人、农民 2、功能定位不同:党报与都市类媒体 3、不同的评价视角:褒扬的或者监督性的3、新闻选题与媒体的影响力 不同的选题构成了媒体品质的基础,它是不同的媒体给公众描绘的拟态世界。拟态世界和真实世界接近与否,关系到受众的对媒体的评价。 新闻选题既是媒体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基础,又是塑造媒体形象、提高媒体公信力最有效的手段。高质量的新闻选题的特征1、重大性2、大众关心3、独家性 重

6、大,是指取材的重大性与重要性。记者传播信息,首先是要选择重大且有轰动效应的信息,在一定时间和地域内大多数人共同关注的事件 新闻选题的视角和老百姓关心的视角常常会出现不一直的情况。所谓独家报道,是指在那些重大事件发生后,在第一时间感到现场播发的报道,或者是经过记者挖掘,使那些被掩盖的重要事实得以公之于众的报道。独家性:独家事实独家分析独家人物选题的可操作性强独家事实首先是重大突发事实的及时报道。其次,是指记者揭露出那些被人掩盖的事实。在当前,是指揭露出那些被人蓄意掩盖的官场腐败及社会黑幕。独家分析是指媒体在整合事实的基础上,对整个事实的发展态势、因果链条、发展趋势所作的分析或解释。独家分析,正在

7、成为许多媒体和栏目的核心竞争力要素。独家人物在某些新闻事件发生以后,记者能够迅速找到和这个事件相关的权威当事人进行采访,这一类的专访常常具有独家性。新闻选题的不同标准一、以“是否符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为选题标准“政策为本 ”论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判断通常依托两方面信息第一,来自上头的信息第二,来自下头的信息“吃透两头”二、以“是否适合受众需求”为选题标准“共同兴趣”论共同兴趣即受众需求共同兴趣信息量增加;选题领域扩大;新闻语态成为服务话语;新闻回归本来面目:公共性和公益性三、以客体事实属性为选题标准“事实为本”论事实是否重大?事实是否显要?事实是否新鲜?事实是否有接近性?事实是否有趣味性?对不同

8、选题标准的分析一、对以“政策为本”的新闻选题标准的解析记者的做法:熟悉政策及变化;对现实敏感弊端(一)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滞后,形成对某些重要信息的遮蔽(二)对政策制定水平缺少反思和质疑意识,限制了记者的创造性(三)容易形成“刮风”式报道(四)容易形成乱扭角度、 “片面提炼”式报道二、对“受众需求”的新闻选题标准的解析受众需求的内涵:报道党的方针政策符合受众的需求报道社会上的重大事件也符合受众的需求有关民生的服务性报道符合受众的需求低俗的报道如明星轶闻、大款斗富、似乎更符合受众的需求如何理解受众需求?(一)要分清人们的欲望和人们的实际需要(二)要考虑受众需求中的局部因素和全局因素(三)要考虑受众需

9、求中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四)要考虑受众的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发现力”并不表现在把随便碰到的事实传播出去,而是表现在对某一典型事物在全局中所占位置能有比较准确的判断。 。 。 。 。 。要站在全局高度,努力揭示典型事件在全局中的地位,阐明眼前发生的事件在历史进程中的意义,准确地判断这一新鲜事物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影响。受众需求的显性状态:舆论热点、焦点受众需求的隐性状态:冰点符合显性要求的事实:1、受众身边的、已经形成话题的事物,譬如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常常会引起群众的心理诉求。2、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甚至爆发的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已经形成社会问题的事物受众的隐性需求包括:1、某些事实还处

10、于初发阶段、矛盾还未激化或还未显露出来。2、某些社会问题是全局性的、较复杂、牵涉面较广。3、有些需求在受众那里也是显性需求,但因这部分受众处于社会弱势状态,通过媒体和政府反映诉求的渠道少,呼声弱,因此在媒体那里,这样的受众需求呈现沉默状态,甚至难以被媒体感知。三、对“以事实为本”的新闻选题标准的解析重要性和普遍性(一)重要性与“共同兴趣”重要的不具备共同兴趣;有共同兴趣的并不见得重要现实中,一些媒体偏重“共同兴趣” ,而遮蔽了重要性符合受众共同兴趣且涉及重要议题的选题,满足了受众期待,易叫座,新闻成本低(二)按“共同兴趣”选题的误区1、围绕受众的共同兴趣确定选题,可能导致重要信息的滞后报道。2

11、、围绕受众的共同兴趣确定选题,常常使受众的盲点成为新闻报道中的盲点。3、围绕受众的共同兴趣确定选题,容易形成刮风式报道和报道的同质化。4、围绕受众的共同兴趣确定选题,容易忽略弱势群体的需求和呼声。选题标准的媒体实践1、偏向于政策导向的选题标准。这种选题标准在各级党报和行业报中比较常见。2、偏重于“共同兴趣” 、 “受众需求 ”的选题标准。这在一些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都市报中常见。3、以关注社会问题为中心的选题标准。很多平面媒体或电子媒体中的某些栏目,某些记者的选题方法属于此例。进行选题的可行性研究(一)进行报道效果的审视和预测(二)推断找到采访对象的可能性(三)记者是否有完成这个采访的实力(四)

12、估算采访的成本(五)考虑时效性限制五种对选题的处理方式1、真相与预测基本吻合在掌握真相后提炼主题 围绕主题选择素材。 。 。 。 。 。2、真相与预测基本吻合,但采访中有新发现修正选题特别是修正报道思想 在新的报道思想指导下继续采访。 。 。 。 。 。3、真相与预测不符,或者差距很大,或完全相反,记者放弃原来的选题计划,根据与预测不符的事实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事实提炼新的主题加以报道。4、真相与预测不符的情况下强扭角度,以适应原来所确立选题的报道思想。5、发现真相与预测不一致,甚至完全违背,这时如果在新的事实中找不到新的新闻价值点,那么就只好放弃这个主题了。采访的策划与准备也叫静态采访,或采访的

13、案头功课。指记者在采访之前针对采访任务所进行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策划:记者对采访活动和报道文体的谋划和设计。准备:偏重于记者对具体材料和物质上的准备工作。访问的前提权威的采访对象权威的采访对象(1 ) 是指最接近事实来源的人。(2 )是指某些具有事实认定权威的个人或机构。接受采访的顾虑和拒绝接受采访的原因一、权力阶层的采访对象二、向媒体的调查提供信息的人三、各类专家四、被媒体表彰的先进人物五、面对年轻记者六、对于小媒体的记者各类专家的顾虑1. 怕记者不了解他的专业2. 怕记者没搞懂说外行话3. 怕记者不负责人乱解释被媒体表彰的先进人物1. 厌倦了记者的夸张手法2. 怕突出了个人,冷落了他人访

14、问是记者为了获取信息,探讨真相与新闻事实的知情人进行的谈话,这种谈话是由记者组织并主导的。记者采访的主要方式是访问和现场观察。通过访问记者要索取的材料有以下六种1. 事实的新闻要素2. 事实的背景:历史与环境背景3. 事实的原因:浅层的原因和深层的原因4. 对事实的评价、观点5. 事实中行文人的动机、情感和精神境界6. 具有表现力的事实:故事、引语、场景、细节访问的特征一、没有法律的约束力二、没有行政的约束力三、地位平等四、结合自由五、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程度高六、所获得的信息层次多样,意义丰富人际交往的特征(记者访问的人际色彩体现在哪?)1. 发生于与关系存在的社会环境里。2. 受对方了

15、解程度的指导。3. 所传递的符号类型各不相同。4. 为某一目的服务的。5. 是一种资源交换。6. 交往场面多样。7. 交往信息意义丰富而复杂。8. 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程度高。9. 非制度化传播,具有非强制性特点。访问不同于人际交往的特征一、记者通过访问取材的目的性十分明确二、各种不同的访问是记者发起组织的,采访对象是记者挑选的三、记者在访问中起着用能改造气氛、主导谈话的作用记者的第一印象一、遵守约定的时间二、出示介绍信或记者证,说明自己的身份和采访目的三、改善记者的肢体语言(一)微笑(二)张开双臂(三)点头(四)眼神交流(七) 身体前倾(七) 手势(七)着装 (1、着装要庄重。 2、着装

16、要考虑与采访对象和采访现场接近。 )访问中的敏感之处一、适当打断,转移话题(1 )趁说话停顿间隙插入(2 )掺入话语最好重复或赞赏刚才话题(3 )马上转移话题二、尽量不要冷场(问后不回答;记者提不出新问题;记者跟不上)三、不要和采访对象争论四、如何提揭露性的问题五、敏感提问之后穿插缓和气氛的提问六、说服那些采取拒绝态度的采访对象引导式提问提问时的问题类型开放式问题指的是给对方以充分的回答空间,让对方自由地选择回答的范围、层次和取向。适合于文化程度比较高,善于思考的采访对象。首先是对基本情况的大致了解,其次是对某些复杂问题的搜索过程。优点:鼓励;丰富;畅所欲言。缺点:范围大;时间多;不适合文化程度低的闭合式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是把回答的范围限定得非常具体,只让对方回答“是”或“否” 。优点:直接;防止跑题;适合文化水平低;节约时间缺点:常用于追问和反问,不亲切;破坏气氛;在采写监督报道时常用。现场观察的重要性1、 获得第一手材料,核实第二手材料,力争新闻报道的准确性2、 加深记者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理解,激发创作灵感3、 典型细节可使作品具有现场感4、 现场观察不受条件限制,是记者随时随地都可使用的武器和方法,有时是采访唯一的方法怎样进行现场观察一、尽量贴近现场二、观察有明确的目的三、选好观察点四、粗细结合、追踪典型细节五、观察与询问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