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无锡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s36f12 文档编号:7148068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锡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无锡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无锡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无锡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无锡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无锡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为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适应当今和未来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满足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和我市争创“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的目标要求,特制定无锡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一、 “十五”期间我市人才工作基本回顾“十五”期间,尤其是 2003 年全国、全省、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以后,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才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全市人才总量较快增长,目前人才总数已达 74 万人,其中,两院院士 6 人、国家级专家 35 人、省部级专家 185 人、市级专家 237 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人员608 人、入

2、选江苏省“333 工程”培养对象 218 人,专业技术人员总量 42 万人,高级职称和硕士研究生以上人才 3.4 万人,每万人口中人才拥有量已达 1600 人,与 2000 年相比,年均增长 23.7%;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大,人才队伍结构不断改善,特别是市直机关公务员的学历结构有了明显改善,大专以上的占到 84%;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五支队伍”不断壮大,各类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在 2006 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无锡人才本体竞争力排名位居上海、北京、深圳、广州之后,列全国第 5 名。(一)人才工作的领导和管

3、理得到加强,党管人才优势充分体现。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科技第一生产力、抓人才第一资源,对人才工作亲自负责,亲自协调,亲自过问。健全完善领导管理体制,整合科技工作领导小组与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科技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牢固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2006 年设立了 1500 万元人才发展资金,各市(县)区分别建立人才开发资金,用于人才的引进、开发、培养等。每年,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率团赴海外和有关地区招研引智、招校引才,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二)人才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4、,政策效应较好凸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人才政策环境建设。自 2002 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关于在锡院士享受有关待遇的意见 (锡委发200215 号文件) 、 关于在锡国家级专家享受有关待遇的意见 (锡委发200616 号文件) 、 关于加强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 构建我市人才高地的若干规定 (锡委发200236 号文件) 、 关于引进海外留学人才来锡创业服务的若干规定 (锡政发2002185 号文件)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配套措施,初步形成了上下衔接、相互协调,比较完整的人才政策体系。人才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使我市引进人才的渠道和领域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引人用人的手段和形式更

5、加灵活,为各类人才服务的环境更加优化,无锡已逐步成为各类优秀人才向往的城市之一。(三)人才载体建设取得突破,创新创业平台基本形成。近年来,我市以加强区域科技创新创业能力建设为目标,大力加强人才载体建设。目前,已建成科技创业园、区 17 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8 家、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 2 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4 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12 家、部省属科研所 11 家,市属科研所 28 家,在锡高校 17 家,形成了富集各类人才、技术、项目的条件和环境。确立了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服装、生物医药、新材料等 5 大支柱产业和环保、新能源、生物技术 3 大先导产业,拥有 600 多家国家

6、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 9600 多家外资企业,世界 500强企业中有 64 家落户无锡,形成了“日资高地”、 “韩资板块 ”,无锡“ 硅谷”、“液晶谷”、 “药谷 ”、 “动漫产业基地”等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迅速成长,这些为集聚和培养各类优秀人才提供了事业载体,成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和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四)人才市场建设成绩喜人,集聚和配置人才资源的主渠道作用发挥明显。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快人才资源社会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目前,全市共有人才市场 10 个,人才中介机构 26 家,形成了以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为主体,民营人才中介机构广泛参与的人才市场体系。人才市场业务不断

7、拓展,服务层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市人才服务中心已成为辐射全国、具有人才交流、培训、考试、评价、信息服务、人事代理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人才大市场。2002 年以来,仅市区接收毕业生 74724 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 1760 人,本科生 39000 余人) 。引进其他各类人才 11859 人(其中柔性引进 8281 人) ,副高职称以上709 人;本科及中级职称以上人才 3022 人;代理人事档案近 60000 份,人才市场集聚各类人才、配置人才资源的主渠道作用日益显现。(五)人才国际化扎实推进,领军人才龙头效应开始显现。近年来,我市加快人才国际化步伐,大力引进海外留学人才和智力项目

8、,全市共引进海外留学人才近 500 余名,引进国外智力 70 项。大力开展国际化人才培训,成功举办 780 多期 46951 人次的党政人才培训,完成 7 期 150 人次的厂长经理后备人才经济研究班境外培训,本土人才的国际化素质有了明显增强。目前,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已成为无锡自主创新、科技创业的重要力量,一批海外留学创新创业先锋成为引领我市高技术产业的领军人才。从目前我市人才资源的总体水平上来分析,虽然具有了一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现有人才队伍,但是,面对新时期、新阶段人才激烈竞争的态势,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人才强市战略的要求相比,尤其是实现“两个率先” 先导区、示范区的要求来

9、衡量,还存在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高层次人才的总量不大,尖子不多;人才结构不够优化,区域分布还不够合理;人才工作的机制和体制还不够完善。这些问题和矛盾,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重点加以解决。二、 “十一五”期间人才形势分析(一)从国际形势看。 “十一五”期间,随着经济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世界经济正逐步实现以知识经济为主线的重大变革,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经济国际化必然要求人才配置和人才标准的国际化。经济国际化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注重于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竞争的焦点,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速崛起,推动了经济国际化的进程,使资

10、源配置加速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人才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源,争夺战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不少跨国公司把研发机构办到中国境内,就地获取、使用我国的优秀人才。国家人事部人事与人才研究所一项有关我国人才工作十大问题的研究显示,目前已有来自 14 个国家的 400 多家世界 500 强企业在华建立了研发机构,这实际上形成了外资企业争夺我国高层次人才的桥头堡。(二)从国内形势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工作,把科学的发展观贯穿于人才工作的始终,使人才队伍建设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相协调。人才资源已成为各省、各城市相互竞争的第一资源,已经成为决定区域综合竞争能力的根本。由于人才的集聚效应,当前,

11、人才资源主要集中在一些发达的经济中心城市,在长三角地区主要集中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在未来五年内,随着长三角经济日益融合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在人才向该地区进一步集聚的同时,如何抢抓经济要素和人才向长三角转移这一历史性机遇,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锡创业发展,是“十一五”期间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制定下发了20022005 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两个战略性文件,相继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加强人才工作,明确提出了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走人才强国之路。这

12、一系列重要决策,必将对我国人才领域和经济社会其他领域发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三)从区域经济竞争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在经济国际化基础上形成的,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既具有承接高新技术产业梯度转移的区位优势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带来的对优秀人才集聚的机遇,又受到全国范围内人才竞争的加剧、区域内人才争夺的直接影响和冲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周边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减弱了我市吸引人才的区位优势,使我市的人才建设面临新的挑战,遇到较大的压力和困难。机遇方面主要体现在:一是国际范围制造业的重新分工和转移,无锡的区位优势和硬件建设具备了承接转移的基本条件。二是 2010 年上海举办

13、世博会,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将推动上海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无疑将给近邻的“上海后花园”无锡带来较多的机会,而且强劲的“世博经济”效应能使无锡的相关产业直接受益。三是省委省政府确立了沿江开发战略,为具备良好岸线资源的无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竞争压力方面主要包括:无锡所处的长三角地区产业分工以水平形态为主,地区间产业同构度高,即使是一些具有明显优势的产业也无法形成极化效应;近两年无锡生产和商务成本上升过快,生产生活要素“盆地”效应已不复存在,对部分产业的吸引力有所下降;随着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硬环境和政策、服务等软环境的改善,苏州、宁波、杭州、南通等城市后发优势明显,不可避免地对无锡产业与人才

14、的整体发展造成冲击。(四)从我市“十一五” 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看。 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 “十一五”乃至以后一个时期,从增强城市实力、彰显城市魅力两个方面,重点发展“五大支柱”产业和“三大”先导产业,建设五个中心、打造五个名城。建设五个中心即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现代创意设计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旅游度假休闲中心、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打造五个名城即着力打造最适宜生活居住的山水名城、最适宜投资创业的工商名城、最适宜创新创造的设计名城、最适宜旅游度假的休闲名城和最具有人文特质的历史文化名城。 “十一五”末我市要率先建设创新型城市、基本实现现代化,要实现这些发展目

15、标,都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这就要求必须把各类人才聚集到率先发展的旗帜下,真正以人才的优势来促进并确保我市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三、 “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

16、才队伍,使人才总量增加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人才素质提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适应,人才结构调整与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人才培养机制同各类人才成长的特点相适应,为我市实现“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二)基本原则1、坚持协调发展原则。根据无锡未来重点支柱产业、先导产业的发展和建设“五个中心”、 “五个名城”的实际,把人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人才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以最大程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做到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人才观,在人才开发的方法和途径上不断改革创新,努力提高人才质量

17、,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才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重点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育名家、大家和各行业领军人才。3、坚持优化结构原则。适应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继续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实现人才的有序流动和科学配置,使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协调。4、坚持优先投入原则。把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放在优先位置,立足长远,放眼未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不断增加人才资本投入力度,构筑人才载体,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充分保证各类人才干事有舞台、创业有保障。5、坚持政策创新原则。树立并强化“构建人才活力之城”的人才强市战略理念,以优化人才政策环

18、境建设为先导,以人才开发、人才管理、人才培训等内容为基础,全面推进无锡人才发展战略升级,力争经过五年,使无锡的人才环境具有集聚效应、人才机制具有活力效应、人才政策具有创新效应,进一步打造无锡区域性人才高地。四、 “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的目标体系与任务(一)总体目标“十一五”期间,无锡人才工作要通过增强对外招贤纳才的吸引力、对内留住人才的凝聚力、人才科技创新的竞争力、人才施展才华的活力和人才总量、质量规模的整体实力,来造就和吸引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高效开发现有人才资源,逐步实施国际化人才开发战略,努力把我市建设成“环境一流、机制灵活、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产出高效”的人才强市城市。具体分三步

19、走:第一步到 2007 年,专业技术人员达到 49 万人,年均增长7.5%, “双高人才”达到 6 万,人才规模、人才层次、人才结构、人才活力、人才效益等指标在省内领先。第二步到 2010 年,人才总量达到 90 万人,比“十五”期末净增 18 万人,年均增加 3.6 万人,年均增长 7%。每万人口拥有人才达到 2000 人左右,每万社会劳动者拥有人才达到 4000 人左右,比“十五”期末分别净增 500 人与 900 人左右。基本实现人才资源开发的法制化、市场化、信息化,人才数量、人才素质、人才结构有新的提高。第三步,到 2015 年,人才总量预计将达到 110 万人,年均增加 4 万人,年

20、均增长 7%。每万人口拥有人才达到 2500 人左右,每万社会劳动者拥有人才达到 5000 人左右。一产人才拥有量占 1.5%,二产人才拥有量占 33.5%,三产人才拥有量占 65%。人才中本科以上学历达到 30%左右,具有高级职称人才达到 8%左右,具有中级职称人才达到 35%左右。初步建成与无锡确立的经济中心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国内外著名旅游胜地地位相适应的优秀人才集聚的中心之一。(二)主要目标在人才层次上,要形成一支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型能够适应国际国内竞争的一流人才队伍。无锡高层次人才(在职)总量达到 9 万人,高技能人才要达到 9 万人,分别比“十五”期末各净增 5 万人。在人才结

21、构上,人才职称比例进一步趋向合理,高、中、初级职称人才比例调整为 7:37:56;人才的产业分布结构进一步调整,一、二、三产业人才比重调整为 1.5:35:63.5,同“十五”期末比,一产、二产分别下降 0.5 和 3 个百分点,三产增加 3.5 个百分点;人才的年龄结构进一步改善,45 周岁以下人才比重达到 80%以上。在人才效益上,提高“知识生产率”,力争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到2010 年,每万人口中人才数将达到 2000 人左右,从业人员中人才比重将占 40%以上。人才培养目标。本市各类大中专院校培养人才总量达到 10 万人左右。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达到 8000 人以上,大专学历以下人

22、员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比例达到 85%以上。人才引进目标。平均每年引进毕业生 2 万人以上,年均增长 10%;平均每年引进高学历或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紧缺人才 1200 名以上,实现跨越式增长。人才国际化目标。 “十一五”期间引进海外留学回国人才数累计达到1500 人以上;具有国际化能力和素质、胜任国际交流的各类人才占人才总量的 30%以上,赴境外参加各类培训人才数累计达到 3000 名左右。(三)主要任务1、加强重点人才工程建设。以党政人才、专技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能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五支队伍为重点,加紧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党政领导

23、人才队伍。围绕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的要求,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优秀企业家队伍。培养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较高、服务意识较强、善于组织重大科研项目、掌握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管理专家队伍。培养一大批懂技术能攻关的技能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2、加强高层次人才工程建设。以高层次人才工程建设带动全市整体人才队伍建设。加快集聚一大批高层次人才、高科技人才和优秀青年创新人才。要以创新体系为动力,瞄准国家战略和国际科技前沿,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升级过程中,集聚高层次人才。3、加强紧缺人才工程建设。依据无锡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行动纲要 ,

24、“十一五” 期间无锡紧缺人才需求趋势主要有 14 个类型:各类综合性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机械制造业类人才;电子信息产业类人才;高新技术人才;金融保险和证券类人才;对外贸易及涉外服务类人才;城市规划类人才;生物医药类人才;教育卫生保健类人才;商贸流通类人才;各类涉外专业人才;文化宣传类人才;高技能人才;农业科技人才。4、加强国际化人才工程建设。根据我市经济国际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具体目标和要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开辟吸引、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渠道。运用国外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发国际化人才,使本土人才具有国际化人才所必备的能力和素质。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提高人才开发国际化水平,大力实施“

25、530”计划,即在 5 年内引进 30 名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5、加强人才市场工程建设。加大市场建设力度,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市场化进程,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加大人才市场投入,在全市形成若干个不同层次的人才聚集中心,构建大人才市场体系。五、 “十一五”期间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措施(一)加快吸引国际国内优秀人才步伐1、设立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按照“立足当前、适度超前、有效指导”的原则,采取综合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调研方法,深入分析我市人才队伍的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我市首次人才普查成果,编制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每年向社会发布急需人才的重点产业、行

26、业、专业、单位和岗位需求等,切实加强对人才引进和人才开发工作的指导。2、制定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加紧实施以智力交流为特征的“人才柔性流动”办法,使之成为本市引进人才的主要方式之一。根据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各类引才政策,对“柔性流动”来锡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无锡市民待遇”,探索建立“ 特聘、兼职、项目合作与攻关” 等 “柔性流动” 的可操作性办法,研究解决“柔性流动”人才的工作条件、生活环境等相关政策,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3、加大对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力度。探索建立“猎头”方式引进留学人员为国服务手段,采取任期聘任、项目承包、人才租赁等多种形式的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优化留学人员来

27、锡创业的服务保障体系。在市人才发展资金中设立专项,用于海外留学人才的引进,吸引留学人员来锡创业,切实解决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二)着力调整人才资源分布结构在第一产业方面,在充实和稳定人才队伍的基础上,加大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大力支持农林、水利、畜牧系统对高层次人才的开发培养、引进,重点是开发、培养、引进掌握高新技术,有能力推动精品、生态、旅游、观光、节水等现代农业发展的高层次农业人才。同时,培养大批扎根于农业第一线的实用人才和乡土人才,形成以农业科技人才为骨干,以实用人才、乡土人才为主体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在第二产业方面,一方面通过定向培养、调整重组

28、、竞争择优等方式,改善优化产业内部人才结构,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扶持、转岗培训、开辟就业渠道、创办领办新的企业实体等方式,调整、引导富余人才进入第三产业。研究制定高新技术人才培养、引进计划,重点培养、引进微电子与电子信息技术、新医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光电子与机光电一体化技术、新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环境保护和环境生态技术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企业自身应根据发展需要,研究制定具体开发、培养、引进高新技术人才的措施,在经费安排、设备配置、成果转化、提供深造机会等方面给予支持。在第三产业方面,大力开发、培养、引进教育、科技、卫生、传媒、环保、物流、城市管理、现代服务业等各类人才。在教育领域,加强师资队伍

29、建设,建立制定相关措施,从政策上保障高校引进“特聘教授”和急需人才,根据中、小学生生源变化和对教育标准的提高,普遍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加大名师工程、蓝青工程等教育工程建设;在科研领域,重点培养掌握科技前沿技术、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人才,积极推动科技人才向企业转移,壮大企业研发人才力量;在医疗卫生领域进一步加大“三名战略”实施力度,充分挖掘人才潜力,引导一部分人才充实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发展社区医疗事业,同时积极培养和引进发展我市卫生事业急需的高层次优秀专业人才,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在商业、服务业领域,开发、培养精通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规范的高层次人才,大量吸引从其他领域转移的人才,推动商业、社

30、会服务事业兴旺繁荣;发展城市交通,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促进文化、旅游事业健康发展,加紧培养更多懂得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保护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不断发展壮大新闻出版、文学艺术、旅游服务等方面的人才队伍。(三)大力营造和培育人才载体优势1、设立重点产业发展园区“人才特区”。大力培育项目、站点、园区高层次人才载体。即以项目引进开发为纽带构建高层次人才载体;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纽带构建高层次人才载体;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园、工业设计园、国际科技合作园等园区为纽带构建高层次人才载体。2、发展重点人才载体优势。重点扶持我市电子信息、新

31、材料、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高档纺织 5 大支柱产业和环保、新能源、生物技术 3 大先导产业等人才载体。通过招研引智、招校引才等手段,促进我市优势产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形成我市人才载体优势。 3、推进其他各类人才载体建设。大力发展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职教园区和民营企业的人才载体建设。使产业群体和产业链、人才群体和人才链、产学研产生互动效应,使各类人才真正具有事业发展的空间和施展才能的舞台。(四)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进程1、加大对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的理论研究。通过理论先导,统一对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拓宽探索开发、培养、引进、使用、管理国际化人才的途径和办法;通过新闻媒体

32、,加大对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的宣传力度,推进我市人才国际化进程。2、推进人才培训国际化,提升“本土人才”国际化素质。继续办好每年一期厂长经理后备人才经济研究班,进一步改进国内培训和国外培训课目,同时将在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开辟其他国(境)外培训渠道,使培训逐步向多元化、实用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打造人才培训国际化品牌。3、推进人才开发国际化,确立全新的人才开发理念。研究发达国家人才开发的手段和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开发技术,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发挥人才开发的国际化效应,逐步建立符合国际惯例具有我市特点的人才开发机制。4、推进人才市场国际化,加快人才市场建设。人才市场要摆

33、脱传统的管理模式,着重研究用人单位在人才规划、人才招聘、职位设置、薪酬福利、绩效考核、生涯设计、培训和发展诸方面的需求,采用先进技术和手段与国际接轨;要发展国际互认的专业技术职业资格制度,制订体现海外留学人才价值的薪酬机制等。(五)建立健全各类人才开发机制1、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评价机制。制定不同领域不同人才认可标准,把学历、职称的认定与实际业绩结合起来;确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基本导向的评价标准,从规范职位分类与职业标准入手,建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把能力、业绩、品德、知识等要素结合起来,并针对不同的行业特点、不同的职位和职业要求,制定出分类分层次的人才评价序列。改革人才评价方式,提高人才测评的科学性

34、,提倡人才评价的多元化、社会化,开发应用各种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并在人才评价过程中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评价活动的透明性、独立性、公开性。2、建立和完善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动态管理的选拔机制。全面强化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考录制度,不断探索企业经营人才选用机制,疏通不同所有制企业经营人才的沟通交流渠道,实行企业经营者聘任制和任期制,实现企业经营人才的身份职业化、配置市场化、素质现代化。推行职业(执业)资格制度,加快职称评审制度的改革,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最大效能。3、深化人才的业绩分配和激励机制。大力倡导以业绩为取向的人才

35、价值观,按照效率优化、兼顾公平的原则,探索并完善要素分配机制,积极推进经营管理者持股经营制度。加强智力资源资本化的制度创新,建立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入股制度和技术创新人员持股制度,加快智力资本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步伐。企业应当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将年薪制、承包、利润分享、年度奖励、现金分配、风险收入、养老保险与技术入股股份期权、红利扩股、风险投资等结合起来,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与经营者的考核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分配形式的多元化。对特殊人才,大胆采取切实可行的分配方式,依照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自主确定各类人才的薪酬和待遇。4、建立和完善人才资本投入机制。发挥政府对人才资本投资的导向作用。由政府设

36、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留学生科技创业资金、高技能人才培训资金,用于紧缺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科研项目的资助。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通过强化用人单位吸纳人才的主体地位,鼓励用人单位设立人才开发资金。发挥社会投资的补充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开展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投资。(六)切实加强人才素质能力建设1、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围绕提高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研究确立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标准。研究探索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的不同培养方式,拓宽培养渠道。采取兴办培训基地、出

37、国深造、挂职锻炼等方法,建立大型企业集团培训体系,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提高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重视在重大工程项目、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培养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和用人单位在培养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人才的分类培养和个性化培养。完善党政人才培训内容,建立党政人才培训学分制度。改进高层次人才遴选方式,加大滚动培养力度,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创办更多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主体的多元化。制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完善适应企业特点的多层次、多形式、开发性的培养体系。加快培养专业技师及高级技工人才。适应我市国

38、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建设的需要,特别是针对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数控机床等新兴技术的职业技术教育,重点培养一大批专业技师与高级技工人才。选拔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术工人赴国内外大企业短期培训,掌握先进操作技术。积极开展“技能比武” 、 “技术练兵 ”活动,鼓励技术工人钻研新技术和运用新工艺,不断提高操作技能。加快技术工人的知识化进程,不断优化技术工人的知识和文化结构。加大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力度。把开发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强化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与服务,完善市、县(市)区、乡镇农村人才的“三级建库、两级联网”的信息网络。加速农业技术协会的组建步伐,充分发挥各类农业技术协会在

39、带领农民科技交流、实用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农民技术职称的评定工作,培养出一批有文化、学科学、用科学的致富能手以及农村经纪人,达到“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方经济”的目标,推动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人才的作用。把离退休人才资源纳入到我市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之中,建立离退休专家信息数据库和离退休人才信息网络,随时为用人单位提供服务,设立“离退休专家服务联系窗口”,积极为广大离退休人才发挥作用搭建服务平台。2、健全继续教育体系。构筑职业教育化体系。着眼无锡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及时调整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科分布和

40、专业结构以及培训内容,强化技能培训,培养大批高层次、基础性、通用性较强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市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深化调整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普教与职教、中职与高职、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沟通与衔接。在调动产业、行业、办学积极性的同时,要加强宏观协调,打破条块分割现状,提高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水平,理顺管理体系,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与后劲,构筑教育终身体系。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在进一步健全企事业单位职工教育与社会市民教育的基础上,在加强社区建设的实践中,努力探索社区内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职工教育、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和互动发展,满足社会成员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和学习需求,与社区

41、的文明创建活动和社区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建立不同类型及层次的,相互衔接、贯通的、更为开放的、灵活、完善的社会教育网络,逐步实现办学的开放化和教育的社会化、终身化。构筑高等教育大众化体系。整合资源,强化优势,努力引进外地高校、科研机构到我市办学和进行科研活动,继续鼓励高等自学考试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七)积极推进人才资源市场化建设1、合理布局人才市场。按照建立机制健全、功能完善、法规配套、服务规范、统一开放、科学合理的人才市场的指导思想,搞好人才市场总体布局,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与指导,提升人才市场层次。 “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和建设企业经营者人才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

42、、技工人才市场、服务业人才市场、农村人才市场、高新技术人才市场,力争分布合理,各具特色。加快网上人才市场建设,完善人才市场信息化体系,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种类齐全、网络健全、服务规范、规模经营的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积极开拓创新,继续保持我市人才市场建设和发展的领先地位,发挥我市人才优势,大力推进人事代理,发展人才素质测评、择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生涯设计等新型人才中介服务,推进人才资源市场配置的进程。2、积极发展人才中介服务。按照建设和发展高水平人才市场的思路,探索人才中介机构产业化发展方向,加强对人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和人才服务工作的指导,研究建立人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的准入制度,促进人才中介

43、服务机构形成知名品牌。进一步拓展人才市场服务领域和范围,逐步消除人才流动中身份、所有制、地域等因素的限制,提高人才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3、加强人才市场管理。充分发挥政府管理部门引导和促进市场发展的积极作用,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市场的方针,不断完善市场管理法规,努力创造公平竞争、有利于发展的人才市场环境。在切实保障用人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允许人才合理流动和开展兼职活动。(八)努力创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1、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系。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加强市科技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人才工作办公室职能,负责全市人才的宏观指导、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并指导好各委办局、市(县)区成立相应组

44、织,形成横行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把人才资源开发和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的发展规划,并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加强督促检查,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人才队伍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2、优化人才创业环境。加快重点园区建设,把各类科技园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示范基地、高水平研发机构集聚的技术创新基地、高素质人才聚集的科技创业基地。加快科研院所建设,积极创办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促进重点研究领域和特色学科建设,加快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通过各类

45、载体建设,为人才搭建创业平台。3、优化人才社会环境。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努力改善人居条件,大力宣传我市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强化舆论引导,积极宣传各类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和突出业绩,增强市民对外来人才的亲和力,加大为人才服务的力度,为人才排忧解难开辟快速通道,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尊重人才、人人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4、优化人才生活环境。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为各类人才提供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机会,支持人才科技创新,增加对人才的投入,积极为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关心人才的生活,切实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努力创造人才留得住、引得进、用得好的良好环境,增强我市企事

46、业单位对人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人事、教育、卫生、公安等部门要为来锡工作的优秀人才提供就医、配偶和子女就业、就学及落户等方面的优惠服务。5、优化人才保障环境。加速人才个体的社会福利由身份决定的“职位分享型”向社会化保险方向的转变。在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依照现行法律、法规、条例等规定,抓好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各项保险制度,切实维护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用人单位用工情况的检查监督力度,依法规范惩处侵害人才合法利益的行为,把保障人才合法利益情况纳入考核评估用人单位的重要指标。6、优化人才法制环境。加强党政机关作风建设,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树立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试行对执行机关、执法人员履行职责的社会评议制度,保障人事法规的正确实施。建立完善人事行政复议制度、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建立健全市各级人事争议仲裁机构,依法行政,提高人事人才管理法制化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