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情分析:本班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相对扎实,因此,生字词语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理解思想感情和口头表达、朗读能力个体差异较大。而本单元重点训练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用心体会人物的情感与认识,从而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所以这些是教学的重点训练项目。教学目标:1认识“庇、屠、辜、悯、悼 ”5 个生字,读读记记 “屠杀、无辜、怜悯、哀悼”及“勃然大怒、声名鹊起、哀鸿遍野、犯颜直谏、手足无措、引以为戒”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狄仁杰是怎样公正护法的,感悟狄仁杰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精神。3根据第三、四自然段的内容编演课本剧,增强学生自觉守法、护法的意识
2、。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了解狄仁杰是怎样公正护法的,体会狄仁杰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严格执法的重要意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查阅有关狄仁杰的资料,认识人物。3收集我国历史上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人物及事迹。教学过程:一、 谈话揭题,认识人物。1、导语:有一部关于唐朝探案的电视剧风靡全国,有同学看过吗?请说出他的名字和你对这个主角的评价。2、学生交流。3、过渡导入:一个国家要稳定要强大,不仅需要老百姓自觉守法,更需要执法者公正地执法、护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它讲述的是狄仁杰公正护法的故事。4、板书课题:狄仁杰公正护法。 (学生齐读课题
3、。 )5理解课题,初识人物。 (播放课件,学生交流查找的资料)狄仁杰, (607700 年) ,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字怀英。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应试明经科(唐代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 ,从而步入仕途。从政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职。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 。二、 反馈预习,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生字新词,认读并理解
4、。2、找出文中的生字词语,同桌互相读读认认,互相纠错正音。3、请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三、细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勾画重点语句和批注,思考:(1)文中讲述了狄仁杰公正护法的几个故事,练习用小标题进行概括。(2)除了文中直接讲述的三个具体事例外,你还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狄仁杰的公正?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表现狄仁杰的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品质的,你是从那些语句体会到的? (3)按“总分总”的结构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4)勾画出赞美肯定狄仁杰的四字词语和描写反面人物的词语,理解词意。1、学生独立自学课文,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2、自学反馈,全班互动。(1)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全班交流、解疑
5、。(2)出示文中四字词语,全班齐读,识记、积累。(3)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纠错正音。(4)说说课文讲述了狄仁杰公正护法的几个故事,用小标题的方式来概括。(5)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概括介绍狄一代名相狄仁杰:刚强正直,廉洁清明,执法公正。第二部分(第 25 自然段):具体写狄仁杰公正护法。第三部分(第 6 自然段):狄仁杰位居宰相后,使国家安定巩固,深为武则天倚靠和器重。(6)除了文中直接讲述的三个具体事例外,你还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狄仁杰的公正?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表现狄仁杰的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品质的,你是从那些语句体会到的?四、把学生分成三组,各自选一个故事编演课本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增强学生自觉守法、护法的意识。抽一组上台表演,并评一评。五、拓展练习1、学生交流:学习课文后有什么感受和收获?2、从古自今,像狄仁杰这样清正廉洁的好官还有很多,你能说出几个?3、当今,党中央提出“依法治国”的政治思想。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课后以我们需要狄仁杰为题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