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议科举制度被废除的原因及得失摘要: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选官制度,为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发挥过重大作用。但是到了近代,科举制度因为西方文明的影响以及自身的日趋保守最终未能逃脱被废除的命运。科举制度的废除对清政府的命运、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关于科举制废除的得失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探索。关键词:科举制度 原因 得失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历经了 1298 年。在科举制近1300 年的发
2、展历程中,其考试程序不断完善,考试内容的侧重点也在不断变化。自隋炀帝在大业元年(605 年)设进士科取士始,科举制度的考试程序自此不断完善。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将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武则天时首创由皇帝主持的殿试,开取武将的武举科。宋朝进一步改良了科举制,提升了科举制度的公平性,提升了科举取士的人数和地位,将考试分为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三级。元朝科举分为地方的乡试和在京师进行的会试及殿试。明清时,正式由国家举行的科考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科举考试内容也呈现不断变化的趋势。从隋朝到清朝,科举考试的内容因时代背景和各朝代发展主题而呈现不同的特点。唐代的
3、考试内容既有选拔数学和法律人才的明算科和明法科,也有考经学和文学的明经科和进士科;明清的考试内容以八股文为主,也曾在 1902 年到 1904 年间以中西政治经济内政外交知识为主要内容;而太平天国曾以旧约、新约和天王诏书等为主要考试内容。虽然千百年来科举考试的程序和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有一点是始终不变,这就是科举制的实质是一种开放报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考试制度。千百年来,科举制度既为下层人民向上层社会流动提供了渠道,又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提供了支柱式的支撑。一、科举制度被废除的背景及原因1840 年以后,中国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变局”,伴随着船坚炮利的冲击和欧美风雨的强劲到来,科举制
4、在西学东渐大潮中也受到空前的挑战。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屡遭割地赔款,中国人不懂外语,不懂国际法,在谈判中经常处于被动的地位。对于机器、大炮、坚船,靠八股选拔出的那些人更是门外汉了。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求变的要求日趋强烈。为了能适应时势的需要,科举在这个时候也被迫进行改造,最终被无情的废除。科举制的废除是时代发展的结果,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梳理和总结,笔者认为科举制度被废止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西学东渐的影响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的统治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风雨飘摇。伴随着西方坚船利炮而来的还有西方的商品和文化思想,特别是西方的先进军事科技知识更是震醒了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本着变器不变道的原则,这批睁
5、眼看世界的国人开始充分利用自身所掌握的资源大力提倡西学,在清朝的政治格局中形成了洋务派和维新派。洋务派和维新派对西学的了解和接受是由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层面,由西学到西艺再到西制。洋务派代表之一张之洞认为,“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人才日多,国势日盛;非育才不能图存, 非兴学不能育才” 1 。洋务派还认为靖内患,御外辱,非讲求兵制不可, “整顿陆营则内患不作, 整顿水师则外寇不兴”。为培养人才,发展军事,洋务派开办了许多新式学堂,毕业的学生可以绕过科举制,直接授予官职,这就把传统教育相沿千年的科举取士制度打开了一个突破口。洋务教育对西学的宣传,开启了维新改良之门。1898 年,康有为、
6、梁启超等力陈“非立即变法不足以救中国”,设立京师大学堂,主张在各地普遍设立新式学堂。新式学堂的设立,加速了西学的传播,以八股文为考试内容的科举考试制度日益显示其腐朽落后的一面,在以培育实用性人才的新式学堂面前不断后退让路。2.科举制度自身日趋保守由于科举制度是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导向功能,因而很快为统治者所利用,从唐到明、清两代封建社会末期,保守性进一步凸显。统治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对知识分子和思想领域的控制不断加强,对科举考试的限制越来越多, 招贤纳士的初衷完全变了味。康有为在戊戌奏折谈到科举时说“且凡法虽美,经久必弊。”2。科举考试从科目、内容、标准到形式日渐变得
7、单一化,走进了狭隘的死胡同。明初已明确规定,考试从四书集注、五经集注中出题,答题必须严格以理学家朱熹等注释为标准,不容杜撰,不容考生个人发挥,必须代圣人立言,答题形式必须采用八股文体。这样一来, 科举考试在科目上,从多科变成了单科,限制了士子的个性和特长;在内容上,锁定在儒家经典之中,遮蔽了士子的视野;在注释上, 唯认朱子一家,禁锢了士子的思想;在形式上,八股的固定化、程式化,让士子们变成了答题的机器。至此,原本较为先进的科举制度变得越来越僵化,并陷人恶性循环之中。3.科举制的公平性、平等性受到冲击科举制度的生命力是其公平性,但到清朝中后期,其公平性已逐渐丧失。首先,科场舞弊日盛。清承明制,法
8、久弊生,传递、顶替、拖签、关节、漏泄命题、偷打红号作弊手段多样,防不胜防。到清末,科场舞弊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其次,科举阅卷超负荷,使公平蒙上阴影。由于应试者众多,试官阅卷匆遽,很难按实品评。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曾上1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中国近代史教育资料 C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47.2陈学询.中国近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年,2001:102。书:窃查江南为人渊薮,入闱士子多至一万四五千人,额设同考官十八房,每房约须检阅八百余卷,乃至头场荐卷未毕,而二、三场试卷已陆续入内帘。似比较阅情形定弃取于俄顷之间,判升沉于恍惚之际。 1再次,捐纳成灾。清末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
9、,为筹措饷银,清政府恩荫特权、捐纳制泛滥,甚至出现了无官不捐纳,无人不能捐纳的卖官鬻爵之风,这使科举仅有的一点公平性也荡然无存。上述诸因导致科举取士公平择优尽失,使科举制最终走向覆灭。4.东西方文明冲突的必然结果站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角度看,科举制是中华文明的产物,其停废是东西方文明冲突的必然结果。从隋唐到明清的 1300 年间,中国的儒家文化或儒教文明是以科举制作为制度支撑的。近代以来,西方海洋文明的代表基督教文明要想真正渗透到中国,势必与大河文明的代表儒教文明发生冲突,而对广大中国士人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科举制,是传播基督教的最大障碍。在清末批判科举制的浪潮中,一些来华传教士也发出改革科举的呼声,
10、其中有的是出于好意,有的则动机可疑。当强势的西方文明借助军事力量东渐之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明显得文弱无助。当科举制承载并以之为动力的儒家文明遭遇西方列强的冲击之后,科举制也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急剧变化,科举制的废除已成为必然趋势。在张之洞等人一再要求废科举兴学堂的情况下, 清政府不得不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下诏停废科举。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也预示着君主制度的覆亡。美国历史学家威尔杜兰便指出:“当这个制度以及由这个制度而带起的整个文化,被那无情的进化和历史破坏推翻时,这实在是一件最大的不幸。” 2黄河文明孕育的古老的科举制度,就像一艘行驶在大
11、河中的古老大船,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突然驶入了西方海洋文明的大海中,遭遇大风大浪,终遭灭顶之灾。 二、科举制度废除的得失科举制度在时代的呼声中倒台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主流舆论认为这是一件大快人心之事,当时的万国公报甚至认为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取数十年来败坏中国及近日屡蹶屡起、根深柢固附属物一旦拔弃之,是真中国历史上新纪元,而东方大局之转移在此矣”。科举制度其实就是一种考试选才制度,对清政府废除科举制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地评价,不能以偏概全,一棒子打死,而应该还其一个真实的面目。一方面,科举制度的废除加速了清王朝的瓦解,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科举制的废除使得作为
12、科举附庸的学校教育获得了极大地解放,各色各样的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1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4:144.2威尔杜兰(Will Durant).世界文明史: 第 1 卷(4).中国与远东M.台北:幼狮文化出版社,1978:199.涌现出来,新式学堂的迅速发展,造就了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和近代中国第一批科技精英分子,改变了清王朝掌控教育的局面。这批新的知识分子群体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中国要追赶西方现代化的脚步,仅仅靠“器物”的学习是不行的,还需要学习西方的文化思想乃至制度建设,而腐朽封建代表的清王朝不可能抛弃自身的利益顺应这一潮流。新式知识分子在一次次的政治骗
13、局中逐渐削弱了对清政府的忠诚度,并最终担任了清王朝掘墓人的角色。科举考试不再是获得仕途的唯一途径后,知识分子逐渐地从封建官僚政治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学习西方,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近代化迈进。另一方面,科举制度的废除导致社会文化断层,选官制度紊乱,政局更加动荡混乱。科举制度历经千年,在社会人员流动和社会凝聚上已形成良好的循环机制,在历史上承负着整合传统社会生活,并维系社会内部中的文化生态平衡的功能。它对传统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教育、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运作均起着枢纽与调节的作用。科举制度废除后,没有适时地出现替代性的制度,以致社会上下层流动的局面不复存在,传统的
14、士绅阶层流向其他领域,传统社会文化载体逐渐式微。 1同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建立起公开、刚性和持续化的选官制度,致使选人没有标准,用人无尺度,做官无限制。清政府采取了“上指定下”的用人方法,以至讨官跑官、任人唯亲、植党营私等弊病就变本加厉。由此导致官场腐败的加剧,社会关系的长期对立与无序。 2三、关于废除科举制度得失的思考1科举废于“时”,而非废于“制”由于清末废科举时对科举的评价以偏概全,再加上新中国成立后把科举制作为腐朽落后封建王朝的重要统治支柱加以批判,科举制在国人心目中已形成为封建统治者服务工具的刻板印象。但一个世纪之后,我们认识到,我们的科举制度不仅不是传统社会的万恶之源,而且还
15、被西方加以借鉴改造,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文官选官制度。科举之所以被废,是因为后来的科举考试内容不适应时代的需要,特别是八股文拖累了整个科举制度,而非因为其制度太坏。清政府在 1901 年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科举制的考试内容和文体几乎是脱胎换骨了,但因为科举的向心力太大,阻碍了新式学堂的兴办,在清末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中,在西学东渐和外来势力强力介入的情况下,科举制仍被废止。这充分说明了科举制的废除是清末时代背景下的必然结果,而非其制度本身原因被废除的。2科举制度的废除过急,科举制废除应采用渐进的方式1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235.2 同上:233.科举制度是一种以
16、考试选择官员的制度,虽然时代发展将其淘汰,但作为制度来讲,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辛亥革命后建立起来的革命政府南京临时政府,设立的“五院”中有专门的考试院,专掌考试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无论是选举的,还是委任的,都必须考试合格,才能有效;欧美的文官制度也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择官员的。可见,科举制中仍有可保留的部分,而晚清一刀切的做法,不仅隔断了历史的联系,还导致了选官的混乱。假若,清政府当时采取稳重有序的方式推进科举制改革,在渐进废除科举制度的同时,建立新的教育机构及相应配套设施,解决社会层级流动,特别是知识分子向上层流动的问题,也许结局会是另一番景象。当然,历史不容假设,只能为我们提供教训。由于科举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科举的废除牵涉到社会的各方面,加上问题的复杂性, 因而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还会不断的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