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类型教育本质的回归议赏识教育.doc

  • 上传人:tkhy51908
  • 文档编号:7141729
  • 上传时间:2019-05-07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35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教育本质的回归议赏识教育.doc
    资源描述:

    1、教育本质的回归-小议赏识教育【摘要】赏识教育是回归,是家长、教师对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那样一种心态的回归,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我们要学会赏识孩子,不断寻找孩子的闪光点,给予足够的肯定和应有的赞扬,让更多孩子走上快乐成长的道路。 【关键词】教育本质 回归 赏识教育【正文】纵观现今的教育,素质教育不绝于耳,应试教育却愈演愈烈。素质教育似乎还是流于形式,而应试依然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很多孩子在题海中挣扎,好孩子孩子坏孩子的标准在很多老师和家长心中定格:成绩好,分数高的是宠儿;分数低的则在成人的咆哮声中被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身边已经不止一次有孩子因为分数的压力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2、每每听到,心总会疼痛,这些如花般的生命还没绽放就提前凋谢了!许多时候我们只会武断地评判:现在的孩子耐挫能力实在太差了!却不曾想到孩子在做这样的决定之前内心该有多么的痛苦和绝望;不曾想到我们这些所谓的能给孩子保护的成人的错误的爱的方式成了扼杀孩子生命的帮凶!我们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孩子不需要的爱给得太多,孩子想求的爱却给得太少!很多时候都是主观臆断孩子所需要的,就好像太阳靠得太近,庄稼反而死得更快!无知的爱是一种伤害!那么要怎么样的爱才是正确的爱呢?赏识教育倡导者、赏识管理发起人、中央教科所特聘家庭教育专家、全球热爱生命奖得主周弘老师告诉我们,爱的奥秘就是:“要爱全部” 。很多人是爱一半,恨一半

    3、,爱孩子的手心,不爱孩子的手背。用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方法与无功利心的赞赏和关爱对待孩子,也就是“全纳的爱”、 “花苞心态”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听到“赏识教育”这个词,在幼儿教育的各类杂志上相关的文章也是颇多。通常我们对赏识教育的理解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笔者虽然也赞同这样的教育理念,但作为一名工作十年的幼儿园教师,深知真正的想把这种教育理念落实到实处,把它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真正的渗透进日常的教育工作中,那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毅力的,靠的不是一时的激情和冲动,而是细水长流般的耐心。以下便是笔者经过相对长的一段时间摸索和实践得出的

    4、一些经验和体会。一、倾听孩子的心声,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闪光点“由己及他” ,我们对于很多事情的感悟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来自于自身的经历,在经历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许多的观点和做法。由于诸多原因,孩子生下来就是我自己照料的,在我含辛茹苦的照料下,儿子慢慢的长大了,看着儿子会蹒跚行走、会牙牙学语、上幼儿园、会和人打招呼、会心疼大人了,我的心里甚是欣慰。可是问题也接踵而来了,孩子升入大班后开始变得特别有主见,对于他的要求不能武断的拒绝,否则他就会和你理论,顽皮的天性也在他的身上一览无遗,把刚买来的玩具拆掉或是砸坏,只想着看电视不愿意好好吃饭,把雪白的墙壁涂成五颜六色每天在学校面对完一批调皮的孩子,

    5、回家还要对付这么一个宝贝,我的忍耐终于到了极限。有那么一阵,当儿子屡屡犯错误却又不思悔改时,我开始武力解决了。可是,我发现儿子并没有因为我的武力镇压而有所收敛,有时甚至还会冷不丁地冒出一句:妈妈一点都不爱我!作为幼儿教师的我猛然间意识到自己这种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是治标不治本的。教育作用没起到,徒增对孩子身心的伤害,意识到这一点,我的心猛的痛了一下,后悔莫及啊!怎么办呢?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马上付诸行动,改变自己的策略。当儿子再次做错事时,我并不急于呵斥,而是拉过儿子,很平静的问他:“你觉得自己做的对吗?”儿子显然很惊讶于我平静的态度,有些不安地开始认错,还不断用眼睛瞄我,判断我是不是暴风雨前

    6、的平静。我依然用很平和的语调和他讨论:如果知道错了应该怎么样呢?他在我持续的耐心中终于确定:妈妈变了!他开始毫无顾忌地和我聊了起来。最后,儿子很诚恳地对我说:“妈妈,我那样做是不对的,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改,好吗?”我看着他,很认真地点点头:“妈妈,相信你!”从那以后,只要发现儿子点滴的进步或闪光点,我就会不失时机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果然变化很大,做错事能主动来承认而不因怕打骂撒谎了,知道体贴我们帮我做力所能及的事了,懂得分享而不吃独食了,明白孝顺是什么含义了每天傍晚散步时甚至还能把自己心里想的,白天遇到的事都一一告诉我们。我真的很欣慰,我的改变让儿子的心又有了一个温暖而又有安全感的家。更

    7、重要的是也改变了我的工作状态,每当班上的孩子犯错误了,我总会想起儿子。我又开始愿意倾听孩子的心声,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然后能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闪光点,用理解的心情去处理因为孩子顽皮而发生的种种状况。记得那天自由活动时,平时比较好动的韬韬在我的办公桌前不断摆弄我那个卡通茶杯,可能是想拧开底座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吧,不小心掉在地上摔坏了。这可是我最喜欢的茶杯,换了平时我可能要发火了,可是看着他害怕的样子,我走过去拉过他,笑着问他:“韬韬,你为什么要拧开它呀?”他怯怯地看着我说:“我想看看里面的米老鼠!”我呵呵地笑了:“小傻瓜,里面是一张贴纸呀!不过老师还是觉得你很聪明,对什么都好奇,

    8、很好!以后你可以在做之前先和老师商量商量,这样就更好了!”他如释重负地走开了,从那以后,他一有什么发现马上就会跑来告诉我,我也会很认真的参与,并不失时机地鼓励一下,他开心极了,探索的欲望也越来越强了。我又用同样的态度对待其他孩子。我发现,孩子们越来越喜欢我了,而我的心情也变得越来越愉悦。二、赏识是孩子无形生命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 曾经看到这样一段话:在父母教育孩子的历程中,有一种方法成功率最高,就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方法赏识教育。健全孩子在爸爸妈妈教育下,最后几乎百分之百地学会说话、走路,这中间的奥妙是什么?无非就在于所有家长心灵深处都是绝对地相信自己孩子“行”这一个字上。班上有个叫奔奔

    9、的女孩子,性格内向,平时不喜欢和小朋友交往,更不会主动参与活动。她的妈妈也总是当着她的面和我们表达她不愿交往的焦虑心态。可能是妈妈的话对她产生了暗示作用,她变得更沉默寡言了,每次请她参与什么活动,她总是怯怯的说自己不会。我在心里暗暗着急,一定要想个办法来改变她的这种状况。那次,区域游戏刚刚结束,我发现只有她在娃娃家里整理,我没吱声,等她回到教室后当着全体小朋友的面我表扬了她:“你们看奔奔多能干啊,把娃娃家理得很整齐!”她的脸上有了喜悦的表情。我继续说:“其实我已经观察她很久了,奔奔在上音乐课的时候唱歌唱得可认真啦!你们不信的话,我们现在就请她来唱给大家听。”她似乎有些不愿意,我用鼓励的眼光看着

    10、她:“奔奔,老师相信你一定行的!老师和你一起,好吗?”她慢慢的走到大家前面,虽然是用很低的声音唱完了歌曲,但是我还是用夸张的表情表扬了她:“奔奔你真棒!我们一起给你鼓掌!”孩子们也跟着我鼓起了热烈的掌声,奔奔的情绪明显高涨起来了,她说:“老师,我还会唱很多歌呢!”晚上,妈妈来接她的时候,我当着她的面和她妈妈说:“今天奔奔可棒啦!给我们小朋友唱了好多歌呢!”妈妈显然很高兴,又对她表扬了一番。事后,我单独和她妈妈交流了一下,让她平时多肯定,少表扬,多对孩子说:“你行的!”果然,在家园一致的努力下,孩子变得开朗多了。其实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样,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求渴望得到别人的

    11、赏识。赏识是孩子无形生命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 三、赏识教育就是要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陶思澄是全园出了名的叛逆和淘气。老师经常批评他,妈妈为此对他也是天天打骂。但是孩子却没有因此而收敛。刚刚插进他们这个班的时候,我就特别注意他。的确是个比较顽皮的孩子,每天都有孩子来报告他的种种劣行。我知道如果我也直接批评他,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我在暗暗的寻找着机会。当他把地上的积木捡起来放进篮子里时,我马上说:“陶思澄,你真棒!这么爱护我们的积木!”他似乎满不在乎的走开了。午睡起床后,我表扬他:“你真听话,老师一说,你就睡着了!”我选他当小值日生,让他帮我

    12、们做一些事情、每天妈妈送他来的时候我总是会告诉妈妈最近陶思澄很乖在我“你是好孩子”的意识的灌输下,他变得懂事多了。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坏孩子越来越坏。我经常和家长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农

    13、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样,但做法却截然不同: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未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孩子学习不行时,家长却更多的是抱怨和指责,很少反思自己的过错!赏识教育是回归,是家长、教师对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那样一种心态的回归,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我们要学会赏识孩子,不断寻找孩子的闪光点,给予足够的肯定和应有的赞扬,让更多孩子走上快乐成长的道路。 说到底,教育孩子,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态度一变,问题不见;态度一变,方法无限;态度彻底改变,奇迹一定会出现!希望我们每一位成人都能改变自己的观点,让赏识教育成为一种主流,让孩子在愉悦的气氛中主动地学习,与你与我与社会都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附:1、参考文献:赏识教育 周弘 国家教科所特聘家庭教育专家,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所长。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教育本质的回归议赏识教育.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714172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