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育学复习要点2.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7141692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复习要点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育学复习要点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育学复习要点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教育学复习要点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教育学复习要点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四章学习动机(二)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第六章知识的学习(一) 讲义第四章 学习动机专题六:学习动机的激发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提供的学习材料、实践与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人为的“不协调” ,从而把学生引入一种产生疑问、探究问题答案的有关情境的过程。 (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选择、简答) 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Yerks)和多德森(Dodson)认为

2、,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随着课题的难度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 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反馈是指对结果的知晓。了解自己活动的进展情况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

3、习的愿望。要使反馈成为一个有效的激励因素,它必须是明确、具体且及时的。 (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 就稳定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能力、任务难度),则学习者对未来的学习结果也会抱成功或失败的预期,并会增强他们的自豪感、自信心或产生羞耻感、自卑感;相反,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努力、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则不会影响他们对未来成功或失败的期望,其成败体验也不会影响到将来的学习行为。 就内在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自身内在的因素(能力、努力、身心状态),学习者会产生积极的自我价

4、值感,进而更能投入到未来的学习活动中去,或形成消极的自我印象,从而更容易避免参与成就性任务;相反,如果学习者将成功或失败归因子机体外在因素(任务难度、运气、外界环境),则学习结果不会对其自我印象产生什么影响。 就可控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努力),学习者会对自己充满信心或产生一种犯罪感;反之,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能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则会产生感激心情或仇视报复情绪。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考试重点) 命题分析与预测 纵观近年来考试真题,对学习迁移的含义、分类等知识点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形式考查,而对本章节重点内容

5、学习迁移理论、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及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等知识点通常会以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因此,应该着重识记学习迁移的概念,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能够理解和分析学习迁移早期的四种理论及新近的理论,重点阐述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联系教育实际来谈论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习的迁移应该采取的措施。 1识记迁移、正迁移与负迁移、垂直迁移与水平迁移、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定势等基本概念 2理解形式训练说的基本观点 3掌握共同要素说的基本观点 4理解经验类化说以及关系转化说 5结合实例分析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定势等因素对迁移的影响 6分析如何应用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迁移 专题一:学习迁

6、移及其种类(填空、选择、名词解释)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基他活动的影响。学习的迁移现象是多种多样的,根据迁移的特点并结合教育实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 1正迁移与负迁移 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产生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类型。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称为积极迁移。 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也被称为消极迁移。 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根据迁移内容不同的抽象和概括水平可以将迁移划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

7、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可以理解为具有较高的抽象和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抽象和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 课堂例题:选择题(单选):“角”这一概念,对“钝角” 、 “锐角” 、“直角”概念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属于( )。(2007 年 4 月) A负迁移B纵向迁移C横向迁移D非特殊成分迁移 多智网校试题解析:B 从“角”这一概念而影响到“钝角”等概念的学习,属于纵向迁移。 3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的不同,可以把迁移划分为顺向

8、迁移和逆向迁移两种类型。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即已有的知识经验结构将会对后面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逆向迁移指后面的学习影响着前面学习所形成的经验结构,使原有的经验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使之得到充实、修正、重组或重构等。 4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又可以把迁移划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两种。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 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迁移的类型不同,实现迁移的过程和条件也不同。了解迁移的分类不仅可以帮助正确理解迁移的含

9、义,而且有助于理解不同类型迁移规律的研究。对于迁移的规律不仅要掌握其一般规律,而且还要注意其特殊规律,以便于在教育工作中充分认识并灵活应用迁移,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例题:一般迁移:一般迁移是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专题二:迁移的作用(简答、论述) 迁移在个体的心理发展及其社会适应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来说,迁移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首先,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其次,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最后,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凡是

10、有教育的地方就会存在迁移,从来不存在相互之间不产生影响的学习。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学习中或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这也是教育和教学的目的之一。由此可见,迁移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专题三:早期比较有影响力的迁移理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与关系转换说等。 (一)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的基本主张是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才能产生和发展,即认为心理官能 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官能训练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 (二)共同要素说 继詹姆斯之后,桑代克和伍德沃斯(RSWoodwo

11、rth)以刺激一反应的联结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其主要观点是: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能够改变另一个机能的习得。换句话说,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学习的迁移。 共同要素说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这些都是对形式训练说的否定,也使对迁移的研究有所深入。 (三)经验类化说 经验类化说是贾德(CHJudd)提出的一种迁移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 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强调对原

12、理的理解,实际上是对桑代克相同要素说的补充,强调要将相同要素上升到更为抽象的原理,这一点比共同要素说有所进步。但概括化的经验仅是影响迁移成功与否的条件之一,并不是迁移的全部。 (四)关系转换说 关系转换说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一种学习迁移的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习得经验能否迁移取决于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或顿悟。 表面上来看,关系转换理论与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等迁移理论强调迁移的原因有所不同,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经验类化说是对共同要素说的修正,而关系转换说可以作为经验类化说的深化和具体化。 专题四:现代的迁移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研究中提出了以有意义学

13、习理论为基础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其基本观点是: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 奥苏伯尔还认为,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实现学习迁移的“最关键因素” 。其中,认知结构的组织特征如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分辨性和稳定性则是影响学生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就传统与现代的迁移研究来看,传统的迁移研究是比较宏观的,粗线条的;现代的迁移研究则是比较微观、细致的,较重视迁移的认知特性的探讨,对迁移过程的认知成分、迁移得以发生的内在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这促进了迁移研究的深化。可以说,迁移实质上是新、旧经验的整合

14、过程。整合是新、旧经验的一体化现象,即通过分析、抽象、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使新、旧经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在结构上一体化、系统化,在功能上能稳定调节活动的一个完整的心理系统。 专题五: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相似性 1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2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除了上面提及到的各种相似性之外,一些研究者还强调两种学习情境中所涉及到的其他成分的相似,如情感、态度等,都可以提高学习迁移的可能性。 纵观迁移研究的历史,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外在的刺激与外在的反应的相似性对迁移的影响,现代的研究对迁移中所需的内在心理特性的相似性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二)原有认知结构 原有认知结

15、构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条件。 其次,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次,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三)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心向与定势指的常常是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陆钦斯的“量杯”实验)定势对迁移究竟是积极的影响还是消极的影响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关键要使学习者首先能够意识到定势的这种双重性,具体分析学习情境,既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积极的定势解决问

16、题,同时又要打破已形成的僵化定势,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专题六:促进迁移的教学 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精选教材 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而每一门学科中的基本的知识(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技能和行为规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迁移价值较大。 此外,精选的教材要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更新。在精选教材时,要注意其时代性,吐故纳新,使之既符合科学发展的水平,又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 (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填空题) (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有了编排合理的教材,如何在教

17、学过程中发挥迁移的作用,就要看怎样合理处理教学程序了。因为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和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四)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如理解知识的有效途径,复习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不断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其他同学之间开展学习方法和经验的交流以促进学习的迁移。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考试重点) 命题分析与预测 本章是教育心理学考试的重点章节之一。从各省历年真题中可以看出,在本章的命题率比较高,尤其是知识学习的类型、记忆系统及其特点、遗忘进程特点及遗忘

18、原因、记忆规律的运用,这些知识点应引起考生的重视。预计今年命题的重点在记忆和遗忘两大部分,艾宾浩斯曲线是百考不厌的典型题,考生要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记忆规律及其现实应用、遗忘的原因及其理论解释,因为这是本章的难点,也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 考点归纳 1识记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概念与分类 2掌握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的概念 3识记直观、概括、变式、遗忘等概念 4理解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5理解知识遗忘的进程及对遗忘原因的解释 6如何有效组织教材概括 7比较三种直观方式的优缺点 8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专题一:知识及其主要分类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就是

19、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知识可进行以下分类:1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 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所谓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感知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如教师指导学生观看实物、标本、挂图或进行实验,观看教学录像等。表象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例如,从前看到过钟摆的摆动,现在老师讲机械运动,脑中浮现出钟摆摆动的形象。 所谓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概念反映的

20、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命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规则、原理、原则,它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问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2.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JRAnderson)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两个大类。心智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 专题二:知

21、识学习的类型 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符号学习 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 概念学习 概念是代表一类享有共同特征的人、物体、事件或观念的符号。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命题学习 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2.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名词解释、选择、简答) 根据新知识与个体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

22、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下位学习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上位学习 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是在已经形成的某些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专题三:知识学习的过程(名词解释、填空、简答) 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提取三个阶段。 专题四:知识学习的作用(简答、论述) 知识学习历来

23、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知识学习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专题五:知识直观、类型以及提高直观效果的方法 知识的获得是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与来自长时记忆系统的原有知识建立一定的联系,并被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使个体获得对新信息意义的理解。而要理解新信息的意义,首先必须获得充分的感性经验;其次必须对所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充分的思维加工,这是通过直观和概括两个环节来实

24、现的。 直观是教学系统中学生对感性教材做出的能动的反映。本节所介绍的直观和概括分别是指教材的直观和教材的概括。 (一)知识直观(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 知识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加工过程。 (二)知识直观的类型 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不同的教材直观方式。就直观的对象而言,主要有三种直观形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1实物直观 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2模象直观 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

25、形象,它是实际事物的模拟品,而非实际事物本身。所谓模象直观即在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映。 3言语直观 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的能动的反映形式。 (三)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几种有利于提高直观效果的教学方法: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2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象直观)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要想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和组合律等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从观察前、观察过程中和观察后三个环节培养学

26、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小学教育心理学冲刺班第 4 讲:第四章学习动机(二)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第六章知识的学习(一) 讲义第四章 学习动机专题六:学习动机的激发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提供的学习材料、实践与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人为的“不协调” ,从而把学生引入一种产生疑问、探究问题答案的有关情境的过程。 (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选择、简答) 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

27、反而更差。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Yerks)和多德森(Dodson)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随着课题的难度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 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反馈是指对结果的知晓

28、。了解自己活动的进展情况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要使反馈成为一个有效的激励因素,它必须是明确、具体且及时的。 (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 就稳定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能力、任务难度),则学习者对未来的学习结果也会抱成功或失败的预期,并会增强他们的自豪感、自信心或产生羞耻感、自卑感;相反,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努力、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则不会影响他们对未来成功或失败的期望,其成败体验也不会影响到将来的学习行为。 就内在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将成功或失败

29、归因于自身内在的因素(能力、努力、身心状态),学习者会产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进而更能投入到未来的学习活动中去,或形成消极的自我印象,从而更容易避免参与成就性任务;相反,如果学习者将成功或失败归因子机体外在因素(任务难度、运气、外界环境),则学习结果不会对其自我印象产生什么影响。 就可控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努力),学习者会对自己充满信心或产生一种犯罪感;反之,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能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则会产生感激心情或仇视报复情绪。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考试重点) 命题分析与预测 纵观近年来考试真题,对学习迁

30、移的含义、分类等知识点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形式考查,而对本章节重点内容学习迁移理论、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及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等知识点通常会以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因此,应该着重识记学习迁移的概念,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能够理解和分析学习迁移早期的四种理论及新近的理论,重点阐述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联系教育实际来谈论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习的迁移应该采取的措施。 1识记迁移、正迁移与负迁移、垂直迁移与水平迁移、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定势等基本概念 2理解形式训练说的基本观点 3掌握共同要素说的基本观点 4理解经验类化说以及关系转化说 5结合实例分析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定势等

31、因素对迁移的影响 6分析如何应用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迁移 专题一:学习迁移及其种类(填空、选择、名词解释)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基他活动的影响。学习的迁移现象是多种多样的,根据迁移的特点并结合教育实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 1正迁移与负迁移 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产生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类型。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称为积极迁移。 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也被称为消极迁移。 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根据迁移内容不同的抽象和概括水平可以将迁移划分

32、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可以理解为具有较高的抽象和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抽象和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 课堂例题:选择题(单选):“角”这一概念,对“钝角” 、 “锐角” 、“直角”概念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属于( )。(2007 年 4 月) A负迁移B纵向迁移C横向迁移D非特殊成分迁移 多智网校试题解析:B 从“角”这一概念而影响到“钝角”等概念的学习,属于纵向迁移。

33、 3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的不同,可以把迁移划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两种类型。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即已有的知识经验结构将会对后面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逆向迁移指后面的学习影响着前面学习所形成的经验结构,使原有的经验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使之得到充实、修正、重组或重构等。 4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又可以把迁移划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两种。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 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迁移的类型不同,

34、实现迁移的过程和条件也不同。了解迁移的分类不仅可以帮助正确理解迁移的含义,而且有助于理解不同类型迁移规律的研究。对于迁移的规律不仅要掌握其一般规律,而且还要注意其特殊规律,以便于在教育工作中充分认识并灵活应用迁移,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例题:一般迁移:一般迁移是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专题二:迁移的作用(简答、论述) 迁移在个体的心理发展及其社会适应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来说,迁移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首先,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其次,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最后,迁移

35、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凡是有教育的地方就会存在迁移,从来不存在相互之间不产生影响的学习。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学习中或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这也是教育和教学的目的之一。由此可见,迁移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专题三:早期比较有影响力的迁移理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与关系转换说等。 (一)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的基本主张是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才能产生和发展,即认为心理官能 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官能训练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

36、。 (二)共同要素说 继詹姆斯之后,桑代克和伍德沃斯(RSWoodworth)以刺激一反应的联结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其主要观点是: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能够改变另一个机能的习得。换句话说,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学习的迁移。 共同要素说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这些都是对形式训练说的否定,也使对迁移的研究有所深入。 (三)经验类化说 经验类化说是贾德(CHJudd)提出的一种迁移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

37、一个情境的迁移。 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强调对原理的理解,实际上是对桑代克相同要素说的补充,强调要将相同要素上升到更为抽象的原理,这一点比共同要素说有所进步。但概括化的经验仅是影响迁移成功与否的条件之一,并不是迁移的全部。 (四)关系转换说 关系转换说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一种学习迁移的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习得经验能否迁移取决于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或顿悟。 表面上来看,关系转换理论与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等迁移理论强调迁移的原因有所不同,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经验类化说是对共同要素说的修正,而关系转换说可以作为经验类化说的深化和具体化。 专题四:现代的迁移

38、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研究中提出了以有意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其基本观点是: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 奥苏伯尔还认为,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实现学习迁移的“最关键因素” 。其中,认知结构的组织特征如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分辨性和稳定性则是影响学生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就传统与现代的迁移研究来看,传统的迁移研究是比较宏观的,粗线条的;现代的迁移研究则是比较微观、细致的,较重视迁移的认知特性的探讨,对迁移过程的认知成分、迁移得以发生的内在机制进行了较深

39、入的分析,这促进了迁移研究的深化。可以说,迁移实质上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整合是新、旧经验的一体化现象,即通过分析、抽象、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使新、旧经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在结构上一体化、系统化,在功能上能稳定调节活动的一个完整的心理系统。 专题五: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相似性 1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2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除了上面提及到的各种相似性之外,一些研究者还强调两种学习情境中所涉及到的其他成分的相似,如情感、态度等,都可以提高学习迁移的可能性。 纵观迁移研究的历史,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外在的刺激与外在的反应的相似性对迁移的影响,现代的研究对迁移中所需的内

40、在心理特性的相似性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二)原有认知结构 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条件。 其次,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次,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三)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心向与定势指的常常是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陆钦斯的“量杯”实验)定势对迁移究竟是积极的影响还是消极的影响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关键要使学习者首先能够意识到定

41、势的这种双重性,具体分析学习情境,既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积极的定势解决问题,同时又要打破已形成的僵化定势,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专题六:促进迁移的教学 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精选教材 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而每一门学科中的基本的知识(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技能和行为规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迁移价值较大。 此外,精选的教材要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更新。在精选教材时,要注意其时代性,吐故纳新,使之既符合科学发展的水平,又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 (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

42、络化。(填空题) (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有了编排合理的教材,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迁移的作用,就要看怎样合理处理教学程序了。因为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和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四)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如理解知识的有效途径,复习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不断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其他同学之间开展学习方法和经验的交流以促进学习的迁移。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考试重点) 命题分析与预测 本章是教育心理学考试的重点章节之一。从各省历年真题中可以看出,在本章的命

43、题率比较高,尤其是知识学习的类型、记忆系统及其特点、遗忘进程特点及遗忘原因、记忆规律的运用,这些知识点应引起考生的重视。预计今年命题的重点在记忆和遗忘两大部分,艾宾浩斯曲线是百考不厌的典型题,考生要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记忆规律及其现实应用、遗忘的原因及其理论解释,因为这是本章的难点,也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 考点归纳 1识记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概念与分类 2掌握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的概念 3识记直观、概括、变式、遗忘等概念 4理解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5理解知识遗忘的进程及对遗忘原因的解释 6如何有效组织教材概括 7比较三种直观方式的优缺点 8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

44、识的保持 专题一:知识及其主要分类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知识可进行以下分类:1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 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所谓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感知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如教师指导学生观看实物、标本、挂图或进行实验,观看教学录像等。表象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例如,从前看到过钟摆的摆动,现在老师讲机械运动,脑中浮现出钟摆摆动的形象。 所谓理性知

45、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概念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命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规则、原理、原则,它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问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2.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JRAnderson)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两个大类。心智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

46、程序性知识。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 专题二:知识学习的类型 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符号学习 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 概念学习 概念是代表一类享有共同特征的人、物体、事件或观念的符号。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命题学习 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2.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名词解释、选择、简答)

47、 根据新知识与个体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下位学习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上位学习 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是在已经形成的某些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专题三:知识学习的过程(名词解释、填空、简答) 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48、知识提取三个阶段。 专题四:知识学习的作用(简答、论述) 知识学习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知识学习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专题五:知识直观、类型以及提高直观效果的方法 知识的获得是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与来自长时记忆系统的原有知识建立一定的联系,并被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使个体获得对新信息意义的理解。而要理解新信息的意义,首先必须获得充分的感性经验;其次必

49、须对所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充分的思维加工,这是通过直观和概括两个环节来实现的。 直观是教学系统中学生对感性教材做出的能动的反映。本节所介绍的直观和概括分别是指教材的直观和教材的概括。 (一)知识直观(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 知识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加工过程。 (二)知识直观的类型 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不同的教材直观方式。就直观的对象而言,主要有三种直观形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1实物直观 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2模象直观 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它是实际事物的模拟品,而非实际事物本身。所谓模象直观即在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映。 3言语直观 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