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谈谈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答:教育事关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要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认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了解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认识我国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认识强国必先强教的伟大战略,认识教育承担的历史责任,在“为人、为师、为学”三方面做出表率。 教师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努力钻研、学为人师;以身作则,行为世范”是温家宝总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遂令则不行”,教师在启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其自身的人格形象也在
2、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施加着影响。教育事业整体发展要求每位教师都成为“典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不断学习,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把纲要精神落到实处。时代发展还需要教师有更高的为师能力。应试型老师培养不出素质型学生,教师要变传统的说教为启迪学生智慧的方式,才能造就全面发展、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 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重视教育教学的常规工作。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贯彻在教学始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教师要备好课,在备课上下功夫。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深挖教材,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3、只有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设计才是有价值的案例,提高质量才能成为可能。其次,教师要上好课,“向课堂 40 分钟要质量”。教师要实施“有效课堂”理念,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每堂课要做到优质高效,必须做到精讲精练,精选课堂教学例题、习题、作业题,提高教学效率。最后,教师注意困难生的成长和优秀生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两头,促中间。做到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一个不丢,一个不弃。要让好学生吃得好,让困难生吃得饱。对不同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使学生充实快乐,乐
4、学好学。时代发展还要求教师“为学广博”。新时代的教师要由“教书匠”型向教研型、专家型转变,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为学生树立好学求索的典范。树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有些教师读书多,爱思考,肯钻研,有自己的追求。可是这样的教师目前在学校所占比例并不高。目前最需要做的事,可能还在于树立一种自觉学习的观念。教师需要认清形势,端正思想,确立专业意识。专业水平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如果教师在专业上没有“两把刷子”,怎么能把课上下来?然而目前很多教师既缺乏这样的意识。对一个有自觉学习意识的教师来说,永远会有动力,永远会有时间,因为这是他自己的事。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虽然以
5、读书为业,我们目前可能做不到,但认真读几本书,读通了,读透了,有了新的思维方式,新天地就在眼前出现了,个人生活品质的提高也就从这里体现。读书、学习,是人生需求。所以,在读书学习问题上,不要说大话,放空炮。教师有了自觉学习的意识,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我们教师要自觉提升教育理念,表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就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书本和生活之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创建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增强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关注学生生活状态,打破单一的教师教学的组织形式。2、
6、举例说明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答: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本”就是在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上,人是本体、人是主体、人是目的,人是标准,人高于自然和社会,一切为了人的生存、发展和完善。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是:“人类社会的任何活动都要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它强调人是自然、社会、自身的主体;人是价值形态中的最高主体。”以人为本观念是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而出现的,但真正从哲学上把从抽象“人”的关注转移到对个体生命价值的“人”的关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只有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以人为本才得到了真正的科学说明,并广泛地渗透到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人”的主体地位也不断得到提升。随着科技的发
7、展和人性的觉醒,以人为本的教育成为必然。在过去很多年的传统教学理念中,总是把知识作为终极目的,学生是知识的附庸,被看成是被塑造、被加工、被施加影响的物品,这与以人为本的教育人文精神是完全相悖的。这种主客体关系的混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使教学远离人的本性而“成为程序化、机械化地加工和复制人的生产活动”。 现实世界是人类活动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内化。学生与知识也是如此,知识在学生的作用下才能发挥作用。杜威指出:“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性的过程,这个原理几乎在理论上无人不承认,而在实践中又无人不违反。” 可见,抛弃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学生就不能真正地深入理解
8、和运用知识。因而,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每一个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在课内外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把上课看作是与人的交往,而不单纯是劳作;是艺术创造,而不仅仅是教授;是生命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方式,而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是自我发现和探索真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展示结论。只有坚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立足学生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转变观念,合理组织教学过程,进行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首先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这是建立融洽课堂氛围的前提,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展开。同时,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坚
9、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求知、积极探索等主体性人格 。现在教学方法改革应摒弃传统的的注入式教学,采用一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模式,例如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生亟于解决问题的目的而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理论,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学生主体性。首先、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人本教育提倡教师应尊重与关爱学生。高等教育的学生群体真是一批 20 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年轻,有思想,有活力,同时充满叛逆,需要被尊重,渴望得到肯定。这时候,作为教师如果能做好和学生多交流沟通,了解他们思想波动,在生活关心、在专业上帮助,课堂上给予尊重,并适当肯定学生,定能培养
10、融洽的师生关系。我虽然不是政治课教师,但平时很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并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改善师生关系,形成尊师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次、以学生为主体,要求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以人为本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引导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学生参与的程度可以作为课堂教学得失的重要标志。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不同方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接受知识与主动探索并举。例如我在国际贸易相关课程中,鼓励学生将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对
11、社会生活的经济现象、国际贸易的实操案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和研究,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新的开拓,通过巩固理论知识,阅读经济信息、调查经济现象和分析实操案例,进行一系列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最后、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激发学生个性的发挥。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差异性,但我们认为每个人都能基于自己本身的实际条件持续地向前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临着学生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对课堂内容接受程度差异较大的问题,例如,我们为学生提供一个实操案例,从同一起点出发,学生会提出不同见解,有些学生会从书本中找出理论支持,而有些同学通过自身参与社会实践的经验来解决问题,甚至很
12、多时候,学生分析案例所表现出的发散思维能力超乎教师的想象。为了解决问题,有时会有多种解决的方案,有时也可以从多种方案的比较鉴别中寻找出最为合适的答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见解,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一方面,要不断教育和调动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激活他们的内驱力,调动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案例教学活动中来,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另一方面,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鲜活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认知主体。公开地对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探究行为表示赞赏,允许学生按照他们自己的思路和步骤去寻找答案,教师绝不横加干涉或设置条条框框加以约束,而是鼓励学生发表
13、有个性的见解。学生在这种心理自由和安全的环境中,自然更努力去发表个人见解并理解和感受他人。3、举例说明教师如何将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答:我认为减负和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和喊几个素质教育的口号所能达到的,它是一个立体的教育改革,是综合其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整个环境所影响和作用的。首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一是应试教育及基于此点的教学评价体系,教育工作者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违背规律,不顾学生承受能力,大量布置作业,搞低水平重复的题海战术,把学生当做考试机器来操练,这些严重妨碍了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使学习不再是一种乐趣,而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可见,教育的侧重点还在于选
14、拔,造成选拔的根源还是高等教育资源的短缺,这种短缺是由于我们的政府和社会对于教育的投入和重视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对于教育的需求。从另一个角度说,过重的课业负担对学生来说不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也不利于孩子思想的成长和全面发展。还有少数教师不思教学改革,背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热衷于学生进行课后收费补习和搞有偿家教这就更加重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当然这首先是社会压力所造成,第二是老师不能发自内心的尊重爱护和教育学生,如果老师对学生都不能尊重,学生又怎能尊重老师呢,在一个不能互相尊重的环境中去教育学生结果又是怎样呢?可想而知了。这种情况的造成:当然于老师本身的素质有关,于老师
15、的敬业精神有关,有的学校提出减负只有充分有效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彻底改造老师的授课方式,想方设法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才能达到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这就是说如果学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从而不再用留作业也就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我认为这根本没有触及减负的根本,也不是减负的关键,更不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教育的目的关键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和引导启发他们学会学习,养成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老师应当逐渐改变观点,要转变成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引导启发他们学会学习,养成他们的正确的学习习惯,还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4、你觉得在教育教学中实现教育公平可行吗?谈谈你的对策。答:教
16、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以人为本应该落到实处,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也是发展的。课堂是教学的阵地,也是师生成长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课堂中得到知识,获得经验从而得到成长。可以说,课堂教学的环节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现阶段的中学课堂中有些教师漠视教学规律,没有考虑到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或者说忽视了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些学生虽然人在课堂中,但是却不能真正的融入课堂之中。学生在课堂中得不到公平的对待,不止是对部分学生在学习积极性上的打击,同时,也是对学生心灵的一种伤害。我们必须从小处着手,从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最直接的课堂教学方面着
17、手,改进教学,从微观方面落实教育公平,还学生一个公平的学习环境。课堂教育公平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不以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的不同,用全面发展的观点,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课堂空间、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等外在条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维护课堂教学公平主要是教师的责任。这其中的公平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课堂学习人人平等教育的真谛在于育人,育人不仅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该有一个公平的准则,从而保证课堂公平的实现。这个准则要在课堂纪律,成员人格尊严,学生学习机会等方面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使成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法”
18、可循。如果一个人从小得不到公正的待遇,他就很难被培养出善良和公正的信念,也就不容易体验到做人的尊严和情感。心中没有爱与尊重,在他的世界里也就没有崇高与神圣。促进课堂教学公平,让学生在课堂中享受公平,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公平意识,能够客观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帮助学生从小树立遵守公平的生活规则,做事符合社会伦理的道德规则的观念,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每一名学生在课堂中的身份都是受教育者,他们的社会地位应该是公平的,班干部和普通学生之间、“好生”与“差生”之间,他们都应该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地位是平等的,应该享有同样的课堂权利。再次,教师应该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相信学生主体的能力
19、是平等的。这一点对于教师而言比较难以做到,但是这点确是课堂教学公平实现与否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给学生打上标签,区分好生和差生,不能对学生妄下定义。教师应该在意识中相信每一个学生拥有同样的能力,都可以通过教育成才,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成才的动力与勇气。把爱分给每一个学生。2、课堂资源平等享用课堂资源主要包括教师资源,课程资源,环境资源,学生资源等。每一个中学生都是中学课堂的主人,应该平等的享有这些教育资源。教师资源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的互动必须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在互动的时间上合理的分配,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的互动环节之中。在互动的过程之中,我们要注意
20、互动内容的平等性。要使每个学生都机会进行同性质的互动机会,而不能将后进生排除在回答难题的名单之外。课程资源的公平是指学生能平等的接触教材,参与讨论,平等的享有教学仪器的使用权利。环境资源公平要求学生所处的课堂空间,即他们在课堂中所处的位置都能有利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无论坐在哪个位置对学生的发展来说都是同样有利的。学生资源的公平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平等的定位,不存在高低贵贱的区分。“排座位”是教学环境资源中一种最明显体现资源安排是否合理的现象,全班学生横成行,竖成列,学生肩并着肩,眼 睛盯着他人的后脑勺,坐得整整齐齐地向着老师。 座位对学生的心理或多或少总有些影响。这种影响不仅
21、仅是因为视力,更重要的是在学生潜意识中存在一种“亲师”心理需求。特别对那些性格外向、喜欢个性张扬、乐于表现自我的学生来说,这种影响尤为突出。有责任心的班主任,在对待学生座位问题上非常谨慎,往往遵循成绩互补原则、性别搭配原则、性格互补原则、督查有力原则、帮教方便原则、视力照顾原则等,定时调换,公平实施。这无疑可以增加学生一点公平感,获得一些心理平衡,值得赞赏。但无论采用那种方式,我们都应该给学生一种说法,让学生感觉公平、有希望。切忌把个别学生永久性排在“被师爱遗忘的角落”。3、课堂评价需要公平评价过程包括评价理念,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四个方面。课堂公平表现在:第一、评价理念上要做到兼顾个
22、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且两者在评价中都能表现出来。评价不仅需要关注学生个体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的成长,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发展是不是建立在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基础之上的,是否符合社会对于个体的道德、行为的规定。第二、从评价主体来看,教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主体,都应该具有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权利。从传统来说,评价主要是教师行为。如今,新的评价理念从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出发,要求加强学生之间的互评,从而做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从而增加评价内容和评价角度的的全面和公平。第三、从评价内容上看,学生由于智力水平,生活环境、知识结构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学生实现教学目标的时间和程度的区别。在评价之中,对于达到甚至超越预
23、期目标的学生应该给以表扬和支持,同时对于全力努力的学生,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在评价时,也要给以肯定和鼓励。同时,在评价过程中不能总是以一个规则来对待不同的学习内容。评价要具有灵活性,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以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要做到课堂评价需要公平首先要让师生的评价地位得到公平,首先,在师生方面,教师一般占据中心地位,教师的行为方式,言语习惯会直接影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现阶段师生之间的交往类似于上级对下级的交往模式。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常常会受到教师的影响。由于在中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模仿性较强,并且自我评价能力还不完善,导致在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习惯跟随教师的
24、价值标准和思维学习和思考。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在现在的中学中,教师却往往是班级教学过程的“独裁者”。教师在师生交往中拥有着绝对的选择权。教师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所以,在有限的 40 分钟课堂教学中,往往会有选择地寻找交往对象,比如较有深度,学生回答有一定困难的问题,教师会选择班级中成绩优秀的学生或者教师认为头脑比较灵活的学生作为交往对象,很少会有教师选择后进生。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才会较多地交给中等生和后进生进行回答。并且教师与优等生和后进生的交往频率都高于中等生。要改变在一现状就要在在课堂教学中,格外注意后进生的学习状态,常常与后进生主动对话。不厌其烦地进行引导。生生交往主要形
25、式是合作学习。在合作过程中,优等生往往会分配到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合作小组的组长一般也是优等生。而后进生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也不高,常常无法分配到任务。这种分配方式有失公平,违背了合作学习的初衷。因为优等生是小组讨论的“权力中心”,所以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之中,出现意见分歧时,学生大多会跟从优等生的思维。而中等生和后进生一般不敢表达自己的不同想法,有时候即使表达了他独到的看法也不被小组其他成员采纳。因此,教师需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放弃师道尊严的优越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学生之间也应该是平等的。教
26、师在课堂中,不仅要以身作则,平等的和学生交往,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群体之间的公平交往。教师公平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对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从而根据条例的规定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在课后也应该及时地进行反思:这节课我有没有将我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我有没有给学生同等的机会参与交往?我有没有情绪化的对待学生,通过不断的反思,一步步将公平的意识融化到行动之中。其次,学生也要增强教育公平的意识。学生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对于自己在课堂中享有的权利,学生要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师生之间是公平的,学生之间也是公平的。在这个观念的支撑下勇敢地投身课
27、堂中,捍卫自己的课堂权利,享受课堂学习的乐趣。4、因材施教彰显公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平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有同样成才的可能,教师不能够用一个标准,一种方法去对待每一个学生。由于各个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构成等都不相同,面对同样的问题,有些学生能够很轻松地解决,还有一部分学生即使十分努力,但是成果却不如那些并不是很用功的学生。如果教师只看成绩,对他们同等对待,那么对于后一种学生就是很大的不公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构成和智力水平因材施教。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的设计的深度、广度、进度都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
28、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为了实现对学生因材施教,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了解学生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兴趣爱好、性格气质。(2)、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品德意志、学习态度、思维方式。(3)、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即了解对所学知识与技能,哪些学生已经掌握,已能运用;哪些学生不甚理解,用不太好;哪些学生虽已领会,但不深刻而容易出错。(4)、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疑点、难点及对教学的意见、建议。在对学生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教师就需要调节自己的教学方法。对于头脑灵活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他们更深层次的要求,从而保护他们的求知欲望,以免他们在对已有知识了解后对学习产生懈怠心理。对于
29、肯学习却不得法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的努力加以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刻苦学习。同时,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有耐心地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重视中等生的学习状况,适当提问,来维持和增加他们课堂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语言、动作。对学生了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了解学生,就能防止因脱离实际、从而抓住学生心理,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与训练,使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找到各自发展最好的定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对学生因材施教,那么学生就能在教学中找到各自的位置,化被动为主动,和教师共同组建一个公平、和谐的课堂。要实现
30、课堂教学的公平,那么课堂教学的主体,也就是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对教育公平有足够的认识,并且具备捍卫教育公平的勇气。教师首先应该尊重和热爱学生,尊重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发挥的空间,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的展开想象,充分的开展课堂的互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努力实现教育公平的动力。只有对学生有着满满的爱的教师才会真正去关心学生的发展,去为学生公平的享有课堂权利而努力。教师的尊重和爱应该是平等地分给每一个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是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个性受到尊重,都能感受到教师本人对他的关怀。5、你认为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答:好奇心是有新奇刺激所引起的一种取向、注视、接近、探
31、索心理和行为动机。它是人类行为的最强烈动机之一。其强弱与外界刺激的新奇性与复杂性密切相关,刺激愈复杂愈新奇,则个体的好奇心便愈强。丰富多采的环境是激发和培养好奇心的必要条件,而单调、枯燥的环境则会抑制和扼杀学生的好奇心。所以创造适宜环境(包括自然环境、问题情境、情绪气氛)对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极为重要。其正确引导和培养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选择适宜的环境刺激环境刺激是丰富多彩的。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事物具体的展显在学生面前时,要让他们亲自看看、听听、闻闻、尝尝,以至摸、掰、拆等摆弄一番。实际上就是探索他们生活中奥秘的过程。在节假日还可以带学生去大自然,去看电影、戏剧、参观动物园、博物馆等,从而增长见识
32、,认识到周围世界之博大。教师和家长应正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以激发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渐培养学习兴趣。特别是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青山绿水等都充满了知识的奥秘,对学生有无穷的吸引力。二、充分利用故事的魅力故事是用口头化的艺术语言来表达的,它有内容,情节,形象生动,学生一般都非常喜欢听。故事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而且还能起到增强注意力、丰富想象力,从而激发好奇心的作用。三、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学生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感到新奇,什么都想知道。老师要有意识地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寻找答案,鼓励其好奇心引起的各种探索活动。要经常注意学生提出的不寻常问题和有价值的想法,抓住时机进行
33、启发诱导,从而既教育了学生,又培养了其好奇心与求知欲.任何厌烦、搪塞和斥责的态度,都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教师和家长一定要认识到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特长和“亮点”,善于捕捉机会,利用时机施以正确、科学的引导。四、提供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 学生模仿性强、爱动,可以让他们充分利用手边的工具,充分运用各种感官,自己观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我成就感和乐趣。如,通过小实验和日常观察、制作活动等,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人们对于自己动脑想出来的东西,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东西,有一种偏爱和特殊的兴趣,青少年学生尤其如此。类似活动有利于激发趣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逐渐培养起学习兴趣。五、绝对不
34、能挫伤学生好问的积极性学生对什么都感兴趣,有着强烈的探索精神,而且喜欢追根溯源。而有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以“没时间和你说这些”“以后你就会明白了”等敷衍、塞责的话回应学生,这恰恰扼制了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学生认识世界、实现社会化的起点,如果不予以支持和鼓励,将会挫伤其积极性。由好奇心激发的探究活动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教师已成功地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那么就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探究时间,力争由他们自己找到答案。学生还未经充分探究,教师就因为考虑教学进度问题而过早呈现问题答案,这会让学生的好奇心半途中止,逐步养成依赖老师讲解的心理定势,好奇心也就慢慢变得难以激发。六、不要过分注重结果 由好奇心激发的探
35、究活动弥足珍贵,它比让学生记忆知识、练习技能更重要。在一定程度上讲,这种内在动机和探究热情比探究结果更为有益。因此,教师面对学生的主动探究活动,要注意营造一种让学生感到安全、舒适的勇于提问的氛围,让他们可以轻松地通过讨论和头脑风暴提出假设、寻找答案,不要过分关注他们的答案的对错。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激发其好奇心,而且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心。七、教师示范好奇心 教师本身缺乏好奇心,把一切都视为“不足为奇”,也就很难让学生耳濡目染地受到影响。反之,如果教师主动参与某项具体的活动中,积极探究问题的解答方案,显示出自己的探究热情,就很容易在班级营造出一种充满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的气氛。 因此,在美术课堂上,应
36、巧妙地选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创设愉快、合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美术教学的独特是不可代替的,通过艺术形象的陶冶,使人感情丰富,心灵美好,品格高尚,使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使课堂产生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去发散思维、创造性地想象,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产生愉悦的情绪,以此来启动学生内在的活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6、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答:美术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影响
37、人的思想、感情、意志、兴趣、爱好,乃至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从各方面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审美素养,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新型复合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的主体性发展,主体性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实践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将美术课程的性质定位为“人文性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贯穿整个课程标准之中。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在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自由、灵活、开
38、放,选择学生身边的、最熟悉、最喜爱的题材作为课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学生经验,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这样的教学才可能深入人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地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欲望,使学生内在的发展要求和教学相吻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这种灵活、开放、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零距离接触的教学,就是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是真正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位学生。这种充满兴趣与激情的积极的学习状态,为学生创新能力的生发提供了更大限度的可能。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践的源泉 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应该变以书为本的强迫、灌输式教学方式,真
39、正建立以人为本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式。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的“知识对流”,强调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漠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关注学生学习的情趣需要,老师为教书而教书,不仅不能形成“知识对流”,而且还会引起学生反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因此,确立启发、诱导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学会关注、鼓励和欣赏每一位学生,真诚地作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老师的欣赏、鼓励和帮助,给学生以“我能行”的信心,从而点燃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奋发进取的精神和旺盛的表现力、创造力。 老师欣赏或肯定学生作品的某些方
40、面,学生就会对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美术课感兴趣,才能吸收美术知识和培养美术技能,兴趣也是信心的推动力。学生如果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强迫变为自觉,心情也就会变得愉快,进而使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对美术兴趣盎然的学生,思想活跃,信心十足,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实践热情。 三、学生的想象是实践的羽翼 想象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联想、创造,形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美术活动是借助形象思维的,而形象思维是最容易激发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实践活动。开启学生的创造实
41、践灵感,只能从学生内心的形象思维入手,激发丰富的想象。 美术课之所以有利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因为美术活动是一种脑、手、眼等多种器官并用的活动,在训练感觉想象等方面都是十分有益的,并能促使综合思维能力的提高。而这种综合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的内核。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情感的投入,鼓励学生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举一反三,真正进入自由联想的空间。学生一旦进入了自由联想的空间,就能创造出无数富有情趣而又奇妙的画面。在这种充满激情的学习、制作、创造中,教学过程自然会呈现生动、活泼、自由、激情、诗意与美的气氛与意境,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在上手工制作课时,我先让学生们欣赏
42、一些传统、现代各种不同风格、个性鲜明的手工制品;欣赏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根据作业要求,他们异想天开,大胆实践,创作出了千姿百态的手工作品。当让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时,他们争先恐后、津津有味地讲述自己的独特创意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四、开放的教学环境是实践的土壤 美术教育的目的和活动就是通过激发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的人格,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自身的发展过程,促进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去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营造适合培养创造能力的良好氛围,并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创造性的教学。 在教
43、学环节上应有意识地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美术课活动中去感受和发现作品的内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放、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面向所有学生,发掘潜能,去发展每一个体的创造性。重视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独立性与个性化,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运用新旧知识解决问题,提出与他人不同的理解或有所创新。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创造个性的培养,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在教学中不搞“标准
44、答案”,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教材为本。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主动、自主、创造性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实践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作为享受教育的主体,具有内在生成的自发力,是有知觉、感觉、冲动、精力、意志力的个人;艺术教育不是教“艺术”,也不是进行“教育”,而是激发主体“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自觉,产生主动学习的精神,促使创新能力的自发形成。 美术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美术教学中重要任务,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7、你认为应如何加强师德建设?答:个人认为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培训是一条途径,但是要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这还远远
45、不够,这与人的观念、学识水平及生活阅历都有一定程度的关系。因此我认为加强师德教育还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要联系学校工作实际。师德本是教师在履行岗位职责、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它和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在总体要求上是一致的。学校应当把师德教育活动贯彻到学校的一切活动、一切工作中去,用师德统帅教师的一切工作。对常规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如不备课或不认真备课,不批改作业或错批漏批作业,不认真讲课或随意旷课,打骂体罚学生等等,都应当从“爱与责任”这个师德的核心内容上找原因,帮助教师强化工作责任心。 二要联系教师师德表现的实际。可定期向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开展调查问卷,征求不
46、同层面的人士对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师德教育工作。对教师日常发生的师德方面的不同程度的问题,可通过个别谈话、一定范围内的集体讨论分析和帮助、给予批评以至纪律处分等方法解决,使师德教育的针对性更强,目标更明确,活动更有价值。三要重视教师的自我教育。师德修养说到底是教师个人修养。从根本上说,师德教育主要在于教师自我教育。学校应重视引导教师在师德修养方面反思、总结、研究和提高。要提倡和鼓励教师深入开展师德研究活动,提高个体师德素质,在实践中探索提高师德修养的途径,提炼、总结出心得、体会和理论文章,定期组织教师总结、交流。同时,经常从师德的角度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检讨自己的工作,总结师德实
47、践的成败得失,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使教师师德素质的提升与开发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动。8、谈谈你对“教师培训既是义务,又是福利,既是前行的加油站,又是整装的训练场”的理解。答:教育部提出的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紧扣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努力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加大教师培训支持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师资保障。要按照“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
48、,完善培训制度,统筹城乡教师培训,创新培训模式机制,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全员培训与骨干研修相结合,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脱产进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境内培训和境外研修相结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提升相结合,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新突破。所以这是我们的义务。教师通过有效的培训,不仅提高了教学能力,而且提高了个人素质和修养并且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提供了方向和动力,因此它又是福利和前行的加油站,整装的训练场。9、为什么说合作与交流是放大个体研究成果、保障校本研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答:一是校本研修不能是教师个人的分散研究。校本的行动研究具有分散、个案的特点。一个人的一个教育叙事
49、,可能只是一个个别的经验,一个教师的案例研究只能涉及到一个小小的教育行动。这样的研究优势是扎根于教育实践,弊病是研究过于细小。有人把这样的研究称作“草根研究”是不无道理的。合作交流,研究成果共享,就能克服这样的研究的细小弊端。教师群体的教育叙事就可能涉及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教师群体的行动研究就可能构成一个庞大的课题。教师的群体行动研究则可以使个体的研究成果积累起来,积沙成塔,积腋成裘,使研究成果得以放大。而且,经常坚持群体研究,可以造就一个合作学习、合作研究的氛围、气势,使学校的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研究中来,使每个人的智慧都汇入集体的洪流。总之,合作能使研究深入发展,持续发展,能使研究成果得以放大,能使研究逐渐成为日常生活,造就一个学校的研究文化。 二是校本研修也不能局限于校内。从宏观层面看,校内的教师合作还不足以克服校本研修分散、个案的弊端。一个学校的教师人数不多,总体水平有限,如果把研究局限在校内,就会产生“萝卜炖萝卜还是一锅萝卜”的局面,校本研修也不会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用区域性联合教研克服这样的弊端。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把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把校和校的隔阂打通了。我们完全可以把校本研修活动放置到网上,开展区域性联合教研,或者把校本研修做到全国去,做到海外去。这样的“校本”,既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又有开阔的研究视野,它对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建设的意义是难以估量的。 三是专业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