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孚佑帝君忠孝诰丹凤来仪宇宙春,中天雨露四时新;世间好事惟忠孝,臣报君恩子养亲。皇图巩固。帝道遐昌。道日增辉。法轮常转。无我子忠孝诰序吾夫子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春秋忠也。孝经孝也。可知2圣贤以忠孝为本矣。世之议二氏者。动曰无君臣父子之伦。孰知慈肠觉世。有功社稷。一子得道。九祖升天之不诬耶。故吕祖言无不忠孝之神仙。无不忠孝之佛祖。离忠离孝。非佛非仙。呜呼尽之矣。朱子辑小学。采录忠臣孝子事实。然亦未能尽载。兹诰选古来精忠至孝。三十六人。又七十二人。可3谓备矣。抑又严矣。各系以赞。或隐 括生平。或 标举 一 节 。各极其趣。如箴 (真) 如 铭 。如乐府古诗。昔王世贞谓李东阳乐府。自是 天地 间 一
2、种文字。此足当之。若 马 融僭 (建) 作忠 经 。以配孝经。固法言中说拟论语之比。唐玄宗表章孝经。独遗闺门一章。亦未能以孝治。吾观吕祖之自赞曰。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4人。千秋大道。是吕祖忠孝神仙也。今作此诰。现身说法。欲天下万世之人。无不勉为忠孝完人也。世人无不愿见吕祖矣。试还而自问。果夙兴夜寐。吾忝尔所生否。果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否。苟无惭于君父。即可以对吕祖。虽不见。 见也。不然。戎服讲老子。北向诵孝经。其5效何如。虽日诵此诰。有何是处。义陵刘体恕敬序重刻忠孝诰序 宇宙间。可以感天地。格神明。令见者敬。 闻者慕。名万古而不朽者。曰忠臣。曰孝子耳。然忠而不诚。是谓伪忠。孝而不诚。是谓伪
3、孝。去伪求纯。以诚为至。盖诚则笃。笃则纯。不 见为忠。在在6皆忠。不见为孝。在在皆孝。大哉孚佑帝君。忠孝宝诰一书。言言玉律。字字金科。自舜文周孔四圣人而下。大忠若而神。至孝若而神。列其名号。赞其实行。无非为天下万世勉其忠孝也。即无非为天下万世。防其不忠孝也。盖天下万世之人。皆秉天地正气以生。灵异万类。所宜保合各正。侧身修行。于君则忠。心心报国。于亲则孝。7念念承欢。而且兢兢乎不忠之非孝也。 黾 (猛) 黾 乎移孝以作忠也。 进 思退思。 而忠不自觉。明天察地。而孝不自知。斯乃纯哉其忠。纯哉其孝。名当时而传后世。谁不曰某某忠臣。某某孝子耶。今姚子方升。请刊行世。吕祖亲降宝坛。用伸嘉勉。时蒙吕祖并
4、苏真同赐临览。蒋子正校。又以序请于上。许之。以命8余书。余喜祖教之盛于此也。诸子存心立行之。以忠孝自期也。故刊行训世。广为传播。有如姚子。善不独善。多方引人。有如蒋子。二子奉教之心。其殆诚而笃矣。请刊请序。此诰以行。果有虔诵敬礼之士。宣扬于口。领悟于心。身体之。力行之。勿邻伪忠。勿涉伪孝。各自奋勉。抵于纯诚。 则生为忠孝9完人。殁为忠孝名神。有不感天地。格神明于宇宙间者。余未之前闻。桂香殿外 、奏宣天下善册。御史大仙卿史大成敬序正阳帝君忠孝诰序天地一大蘧(曲)庐也。宇宙一大剧场也。山川岳渎。一大铺张也。日月云霞。一大景色也。鸟兽草木。一大妆点也。人处其中。生死寿夭。富10贵贫贱。吉凶悔吝。妻财
5、子禄。一大梦幻也。古往今来。历年千百。寒暑推移。少壮老死。一大瞬息也。然数穷则变。德厚则悠。名节完人。虽死犹生。即天地混沌。日月晦明。山川崩竭。草木萎荣。而至德所昭。大义所著。历百千万劫。亦永存而不替者。娑婆世界。人事茫茫。苦海无边。众生碌碌。或矢志11空虚。置身于渺漠之乡。或矫情干誉。居然为学道之人。无父无君。不忠不孝。甚而似是而非。犹豫于中。以刻薄为严明。以迂愚为忠厚。滚滚红尘。相胥陷溺。昏昏习俗。共坠轮回。吾友纯阳子。念世教之衰微。悯苍生之蒙昧。特揭忠孝。以正人心。宣写颁行。广布人间。其立言本意。必酌精忠纯笃。12至孝无黍者。方得入诰。如少有瑕疵。则不与焉。所作忠诰七十二位。孝诰三十六位
6、。凡六卷。每卷俱有发明。此皆人世所共见共闻。彰明较著者。其余事迹隐晦。出处罕知。皆不悉赘。以是而知超凡入圣。成佛登仙。莫不由于伦纪纲常之际。以为进德修业之基也。其有裨(皮)13于世道人心。岂浅显哉。是为序。忠孝诰总论纯阳子曰。混沌之初。未有物。先有道。既有道。即有物。道无形。物有形。有形之物。必载无形之道。何物无道。何道离物。因物命名。因名思义。因义知道。名归物。物归义。义归道。无名天地之14始。有名万物之母。合而言之。何物。何名。何义。总括之曰道。无道即无物。无物即无名。无名即无义。道也者。在天地未生之前。即在天地既生之后。道亦一物也。天地亦一物也。万物总一物也。一物分万物也。洪荒初辟。天地
7、生而万物生。万物生而人最灵。故易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15然后有君臣。有父子君臣。然后有忠孝之名。盖人未生之前。漠然无朕。而道在于天地。人既生之后。秉气成形。而道即蕴于性中。是天地之道。俱在人身。无有参差偏漏。无有阻碍间断。举一身之心思耳目手足。鼻息脉络筋骨。宰于心而发于意。发于意而形于事。本身一天地也。天地一太极也。太极一无极也。于以知道中不止于忠孝。而忠孝为行道之始。16孝又为忠之始。忠孝之德。自赋质之时。蚤已具于性中。宜人人为孝子。为忠臣。人人为孝子。则世永无忤逆之事。人人为忠臣。则世永无反乱之日。乃天运不常。人心多故。胞胎之时
8、。忠孝之心浑然焉。婴孩之时。忠孝之心油然焉。及长而嗜欲惑其心。妻子变其心。财帛摇其心。爵禄动其心。得失横17其心。利害间其心。而忠孝之良能。已尽失其本来矣。使予今日。欲世人生而为忠臣孝子则难。劝世人学而为忠臣孝子则易。至于学之之法。当读书以明其理。持敬以养其心。积诚以动其意。举念以察其私。独行独寝。如君亲之临也。一行一动。如君亲之训也。入而家庭。出而朝廷。竭其力而不敢自18以为孝。人自称其孝。致其身而不敢自以为忠。人自称其忠。然忠孝未有不相因者。古云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能孝即能忠。能忠必先孝。虽成名各有不同。或以忠显。或以孝显。要其理则一也。故纯忠纯孝。非生知圣人不能。而大忠至孝。智愚皆可勉至。所
9、谓纯者。全体大德。至精至微。无丝毫间议。天地以19道付我。我即以道全还于天地。天地且赖其参赞化育。其殆圣之神乎。所谓大与至者。就其大段而言。忠行孝德。脍炙人口。天地以道付我。我无愧于天地之道。且有功于纲常名教。其殆贤人以上者乎。神圣不可妄希。贤哲宜为效法。庸常之道。功不求之远。而求之近。事不取之难而取之易。同为天地所生之人。彼则神灵千古。20已则湮没无闻。于此当大加猛进。欣然改过。每见世之人。学佛学仙。发心发愿。苦加修行。一念之不忠孝。仙佛实时弃绝。妄废其功。盖古今无不忠孝之神仙。无不忠孝之佛祖。仙佛必自忠孝中来。木有根。水有源。离忠离孝。非佛非仙。余特为世人指出。忠孝之至。可以格天地。可以泣
10、鬼神。可以动风雷。可以致雨雪。可以蹈21江河。可以开金石。可以化鸟兽。可以感草木。可以遗子孙。可以为贤圣。可以成佛仙。报应无穷。功德无量。余因作忠孝之诰。举此忠孝之神。果有信心者。朝夕拜诵。熟之于中。见之于事。余必偕众神临坛听诵。以佑斯人。以成善果。以致吉祥。福神长照。灾祸不临。岂不善哉。岂不善哉。22忠诰上卷纯阳子曰。盘古首出御世。宇宙于是有天子。天子者。承上帝好生之意。统率海内。以育群黎。以养万物也。有天子。则必有公卿百职事之人。承天子好生之意。以明政教。以肃纪纲也。故上帝知天下之不可一日无君。一日无君。则群盗蜂起。奸宄(鬼)23生心。伦常倒置。强暴吞凌。上不知天。下不知地。中不知人。依然
11、血食而木居。依然混沌而无分。必择一人畀(比)以天下之大任。其祖宗积功累仁。其本身修德行义。而后奋然崛起。名分正。时候至。民心顺。 历数归。上帝倾心以向之。多方以佑之。艰难以启之。太阳太阴为之明。风伯雨师为之和。河岳24山海为之奠。麒麟凤凰为之游。五行五土为之正。八音八律为之调。而况于人乎。而况于受其职。而食其禄乎。然治世少而乱世多。贼子多而忠臣少。则以天泽之谊不明。君臣之义不讲。僭(见)妄之念不戒。侈(吃)欲之行不谨。古人之恶不鉴。古人之善不师。卒之身首异处。妻子为戮。宗族陵夷。家祀不保者。25皆此不忠所致。可胜叹哉。余今为世人说忠。夫忠一理而人各途。朝廷之上。有王侯之忠。有卿相之忠。有台谏之
12、忠。有师傅之忠。有百职事之忠。宫闱(为)之内。有后之忠。有妃媵(映)之忠。有宦(换)寺之忠。边疆之际。有将帅之忠。有戌卒之忠。四海之中。有督抚之忠。有有司之忠。有隶役之忠。有士之忠。有农之忠。有工之忠。26有商之忠。王侯闻召即朝。守地惟谨。则忠。卿相而引登贤俊。燮理阴阳。则忠。台谏而犯颜敢诤。开陈利害。则忠。师傅而格其非心。引以至道。则忠。百职事而各尽己责。劳于王事。则忠。后而夙兴夜寐。无干政事。则忠。妃媵(映)而有宠不骄。小心事后则忠。宦寺而服饰供御。洒扫应接则忠。将帅而27义勇奋激。行阵分明则忠。戌卒而战则努力。居则退屯则忠。督抚而察贪去酷。奠宁四境则忠。有司而清理民情。禁止奸宄(鬼)。则
13、忠。隶役而勤劳为念。方便为心。则忠。士而敦笃人伦。以倡凡庶。则忠。农而三时无失。早输国课。则忠。工而朝夕作勤。居肆成业。 则忠。商而有无相易。逢关必税。则忠。朝28廷不治者。王侯卿相台谏师傅百职事之不忠也。宫闱不治者。后与妃媵(映)宦寺之不忠也。边疆不治者。将帅戌卒之不忠也。四海不治者。督抚有司隶役士农工商之不忠也。为忠之事。为忠之人。难以枚举。普天之下。莫非王上。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独受显爵者。当为忠臣。即一官半职。亦当为忠臣。29不独在朝者。宜为忠臣。即荒陬(邹)海澨(是)。亦宜为忠臣。说此十七以劝世人。世人本忠者。闻之而欣然感。世人不忠者。闻之而惕然惧。则贼子潜消。忠臣日出。宇宙太平。一世治。万世治。万万世治。长治而不乱者。忠为之也。忠诚大矣哉。30纯阳子说忠诰上卷毕(说此十七者。即上文王侯之忠。以下共有十七等。)虔诚有请众忠神来临。曰。志心朝礼(以下颂每一神真均三拜)旋干转坤。纯忠纯孝。揖(一)让大德神圣。有虞(玉)大舜帝。无极至尊。配天合地。纯忠纯孝。作述大德神圣。周西伯文王。无极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