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探析摘 要:通过对城市滨水区景观建设现状的分析与总结,从城市滨水区与人的关系的角度出发 ,简要阐述了对城市滨水景观营造的看法和见解 ,以提高城市滨水区的环境质量 ,使滨水区的生态环境更和谐。关键词:滨水区 景观设计 人本性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 ,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 。滨水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 ,可分为河滨、江滨、海滨、湖滨等。自古以来 ,江河流域、河口、湖岸和海岸就是城市定址的首选地段。世界上许多著名城市都地处大江大河或海陆交汇之处 ,便捷的港埠交通条件不仅方便城市的日常运转 , 同时还常是多元文化的碰撞融合点, 形成了
2、颇具魅力的特色城市。纽约、悉尼、威尼斯和我国的香港、苏州、青岛、大连等城市都是因其滨水特征而享誉世界。曾经 ,滨水区域一度是城市卫生的死穴 ,污水和垃圾的集合地 ,致使一些城市对水域进行填埋和掩盖以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无异于削足适履 ,得不偿失。随着城市的科学化发展 ,人们科学水平的提高和生态意识的增强 ,城市滨水区已经不再是脏乱差的代名词 ,开始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集中区,成为城市形象的展示区。如桂林的“两江四湖” 、苏州的秦淮河、上海的外滩等等。在自然生态压力和城市间竞争力等多重外力作用下 ,城市滨水区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发生了根本变化 ,各地城市滨水区景观的兴建和改造正在如
3、火如荼的进行。但是 ,经过一段时期的建设之后 ,新的问题出现了 ,原本生机盎然的河堤披上了混凝土外衣;在一个城市滨水区见到的景观形式到了另外一个城市还是一成不变;水泥柱子取代了树木被“种植 ”在太阳炙烤的广场周围,美其名曰“现代城市广场”滨水区一系列非常规变化的本意是提高城市滨水区的环境质量 ,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休闲交流场所 ,这一点本无可厚非 ,但这种建设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 滨水区到底该怎样建设 ,怎样才 能使滨水区的景观具有特色;怎样才能使滨水区更具人性化 ,成为老百姓钟情的休闲区域;怎样才能使滨水区的生态环境更加和谐等问题将一直围绕着城市滨水区的景观建设。我们进行滨水区的景观设计首先应该了
4、解城市滨水区景观的特性 ,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特性 :安全性、生态性、人本性和特色性。1.安全性 安全性是针对人而言的,讲的是人在滨水区内的安全性 ,即滨水区的选址应当尽量避免容易受到洪水侵袭或者存在其他安全隐患的地区,如暗涌、漩涡以及水深而缺少适当的过渡等。安全性是滨水景观区建设的前提保障。一个让人受到威胁的场所其景观做得再好也会使人望而生畏。在实际的景观建设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减少水患的措施 ,如加固河堤 ,疏通河道 , 向水中延伸河岸坡道 一般用作露天浴场 等做法。 2.生态性 生态性是目前我国城市滨水景观建设中最重要的特性 ,但却是被忽视得最为严重的一个特性。我们暂且不说此做法割断了
5、生物群落的连续性 ,影响生物种群的多样性 ,单就排洪一方面看其危害性就可见一斑。众所周知 ,雨水是通过下渗和地表径流两种途径排放的,由于现代城市大量硬化地面的出现 ,使原本可以下渗的雨水因无法下渗而汇成径流随排水管道注入江河 ,而河水的下渗途径也随着我们对河堤的硬化而被切断,无法下渗的水最终只能沿河道奔流而下 ,致使下游河道水量激增酿成水患。 此外 ,对河道作硬化处理还使水体的自净能力减弱 ,使得水体污染加重 ,从而影响滨水景观的品质。此时堤岸的生态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驳岸也成为护堤的首选 ,生态驳岸除护堤防洪的基本功能外 ,还可以治洪补枯 ,调节水位 ,增加水体的自净作用 ,同时生态驳岸
6、对于河流生物过渡同样起到重大作用。 3.人本性 人本即“以人为本”,这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但景观设计角度的“以人为本”应当是建立在以自然为本为基础之上的以人为本 ,以自然为本和以人为本同等重要 ,它们就如同一个细胞中的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液的关系 ,它们是共生关系 ,谁离开了谁都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在现实的景观建设当中,我们夸大了“以人为本”的本意。人有亲水的天性 ,所以我们就把滨水步行道一直硬化到水迹线;人内需要休息 ,我们就要放置连规格都几乎统一的石凳 我们在这样做的时候可曾考虑过自然生态。夏日的水边浓荫下可供人坐的几块大石头对人的吸引力要远比铺着雕花砖块的水滨广场大得多。人类的发
7、展必将影响自然生态的发展 ,当以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预为宗旨来指导我们的建设 ,在此基础上进行我们的景观建设 ,方可为今后的景观发展预留发展空间。 4.特色性 特色性即差异性 ,即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 ,特色来源于文化差异。在现代的景观设计中如何体现、展示、传承、发扬文化特征是所有从事景观设计行业人的共同责任。有自身的特色并不是将传统的文化符号进行堆砌 ,传统文化特色的表达不应该仅局限在形式感上 ,而在于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加以发扬。例如:我们对街道的仿古改造 ,实质上只不过是对传统建筑符号的复制和粘贴 ,被改造的街道只具备了古街的形体 ,古街道所具有的场所精神却无可复制。体现特色可以是历史上某个时期的特色展示 ,传统的、近现代的都可以,毕竟昨天即可称为历史。滨水区作为开场空间,其特色也可体现文化的多元性 ,如广东中山的歧江公园,其展示的是广东近代造船业的历史文化 ,并没有出现亭台楼阁之类的东西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滨水景观。 除了形式上的选择 ,特色还体现在材料的运用上。每个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