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叠加信息序列的下行信道信息直接反馈方法.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7131954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叠加信息序列的下行信道信息直接反馈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叠加信息序列的下行信道信息直接反馈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叠加信息序列的下行信道信息直接反馈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叠加信息序列的下行信道信息直接反馈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叠加信息序列的下行信道信息直接反馈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09 年 1 月 Journal on Communications January 2009第 30 卷第 1 期 通 信 学 报 Vol.30 No.1叠加信息序列的下行信道信息直接反馈方法许道峰 1,2,黄永明 1,杨绿溪 1(1. 东南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八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7)摘 要:提出一种低代价下行信道信息实时反馈方法,它将上行的信息序列与下行的信道信息叠加后上传,而不必为下行信道信息分配单独的系统资源。在保证信息序列误码性能及下行信道信息估计精度的前提下,牺牲一部分上行信息序列的误码性能以换取高的频谱利

2、用率。由于对下行信道信息进行了扩频处理,故即使分配较低的能量也能在基站侧进行可靠地恢复。仿真实验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关键词: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反馈;下行信道信息;空分多址;频分双工中图分类号:TN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36X(2009)01-0062-08Superposition based direct downlink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XU Dao-feng 1,2, HUANG Yong-ming1, YANG Lv-xi1(1.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3、 and Engineering ,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 China;2. The 28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ETC, Nanjing 210007, China)Abstract: A low cost, real-time feedback method for downlink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DL-CSI) was proposed. DL-CSI was superimposed with uplink user sequences (UL-US) before

4、 transmission and thus exclusive occupation of system resources could be avoided. With guaranteed UL-US SER performance and DL-CSI estimation accuracy, higher spectral efficiency could be achieved by sacrificing some UL-USs symbol error rate (SER) performance. Due to spreading processing, DL-CSI cou

5、ld be accurately recovered even with little allocated energy. Simulations demonstrated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Key words: mutiuser; MIMO; feedback; downlink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SDMA; FDD1 引言面对日益紧张的频谱资源,未来通信系统越来越注重提高频谱利用率和能量利用率。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发射端进行信号预编码、对用户进行资源的分配(如载波、比特、能量等)是必须采用的

6、措施。对于点对点单用户系统,采用发射端预编码可以提高系统的误码率性能、简化接收端信号处理的复杂度;对于下行多用户 SDMA 系统,采用发射端信号预编码可以有效地将多用户之间的干扰在发射端全部或部分地消除,从而可以减轻接收端信号处理的负担,并极大地提高系收稿日期:2006-05-16;修回日期:2008-11-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672093)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7AA01Z26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7CB310603 )Foundation Items: The Nationa

7、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60672093); 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863 Program) (2007AA01Z262);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973 Program) (2007CB310603)第 1 期 许道峰等:叠加信息序列的下行信道信息直接反馈方法 63统的下行链路容量;而对于 OFDMA 系统,合理的载波、比特及能量分配能够带来系统总体

8、速率的提高,降低发射功率。所有这些技术都需要在发射端精确地知道下行信道信息。对于 3G 系统, FDD 模式已经为大多数提案所采用,而在 FDD 模式中,上、下行信道不具备互易性,因此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下行信道信息(DL-CSI )反馈机制,以及时可靠地将下行信道信息反馈到发射端。目前,信道信息的反馈机制通常采用码本(code book)1,2或信道质量指标 (CQI)3的形式来传送,这 2 种方法都是为了减小反馈量,但也带来了反馈精度的问题,同时也加大了接收端的处理负担。因此最近有学者提出对信道信息不做量化和编码,而是直接以模拟量的形式进行传送 46。这种方法由于不用对 DL-CSI 进行量

9、化,故反馈的信息量相对较小,延时也较小,有利于及时反馈,同时也不存在量化而引起的量化误差;但采用模拟反馈也有其不足之处,如存在峰均比(PAR)问题及因没有固定的星座结构而无法判决等。要提高模拟传送的估计精度,可靠的模拟信号估计方法是必须的。文献6采用了 MMSE 估计,以提高 DL-CSI 的估计精度;而文献 5则采用了Bayesian 滤波的方法来减小噪声的影响。当然,如果能够从源头直接削弱噪声的功率,则各种估计方法均能得到较好的效果,即使是最小二乘(LS)估计。联系到信道估计算法中的叠加训练序列(隐训练序列)方法 7,本文从实际系统实现考虑,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下行信道信息反馈方法。该方法首

10、先将多个 DL-CSI 信息进行扩频处理,然后将其与上行信息序列(UL-US)叠加后同时发射。在接收端,可以利用相同的扩频阵对 DL-CSI 进行提取,同时也可以对 UL-US 进行恢复 8。由于这种方法不单独为 DL-CSI 分配资源(如频带、时隙),而是将其与 UL-US 叠加后同时发射,故 DL-CSI的反馈代价很小,同时系统的频谱效率将有很大提高。文中所使用的符号定义如下:标量数据用小写字母表示,矩阵及矢量用大写字母及黑体小写字母表示, 、 及 分别表示转置、共轭T()H()转置及矩阵伪逆, 表示 Frobenius 范数,tr 表2|示求矩阵的迹, 表示求数学期望, 表示 NE I阶

11、单位矩阵。2 系统模型为了简单起见,先考虑单用户系统。假设基站的接收天线数为 ,移动端的发射天线数M1,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均为准静态、NRayleigh 平衰落。由移动端到基站之间的上行信道记为 ,而由基站到移动端之间的下行信道记为G。下行信道信息通过在基站发送训练序列而在H移动端估计得到。同样,上行信道也可能通过在移动端发射训练序列而在基站估计得到。本文仅考虑由于反馈而带来的 DL-CSI 估计误差,即假设移动端能够精确得到下行信道信息,而基站能够精确得到上行信道信息。本文的算法对 MIMO 系统及 OFDMA 系统同样适用。对于 OFDMA 系统,可以针对各个载波应用本文的算法; 同 样

12、, 对 于 移动 端 有 多 根 天 线 的 场 合 , 本 文 提 出 的 算 法 也 可 以 与STBC 或 空 分 多 址 ( SDMA)技术结合,达到 UL-US 与 DL-CSI 叠加传输的目的。采 用 叠 加 信 息 序 列 传 输 的 方 法 能 够 带 来 频 谱 效率 的 提 高 , 但 面 临 的 一 个 问 题 是 如 何 将 DL-CSI 及UL-US 可 靠 地 区 分 出 来 。 在 此 , 首 先 对 串 行 的 上 行用 户 信 息 序 列 分 块 , 形 成 长 为 T 的 数 据 块 ;()sn()Ti同 时 , 将 K 个 上 传 的 CSI 信 息 进

13、行kh(1,KT 倍 扩 频 ( 与 扩 频 码 pk 相 乘 ) 后 与 相 加 , 经 过)TiP/S 转 换 、 脉 冲 成 形 后 发 射 。 由 于 UL-US 具 有 零 均值 特 性 , 当 T 相 对 较 长 时 , 对 接 收 信 号 解 扩 时 , UL-US 对 DL-CSI 估 计 的 影 响 几 乎 可 以 忽 略 ; 而 当 进 行一 次 迭 代 后 , UL-US 对 DL-CSI 估 计 的 影 响 几 乎 可以 消 除 。 当 DL-CSI 估 计 出 来 之 后 , 可 以 从 接 收 信号 中 消 除 DL- CSI 的 影 响 , 并 利 用 现 有 的

14、 检 测 方 法( 如 ZF、 MMSE、 BLAST 等 ) 进 行 UL-US 进 行 检测 。 上 行 链 路 收 发 原 理 图 如 图 1 所 示 , 图 中 考 虑 了多 个 用 户 的 情 形 。3 上行链路数据结构及信号检测算法1) 上行链路的收发模型。由于对数据进行了分块处理,故以下的分析仅针对某个 维发射数据块。反向数据由上行1T用户信息序列 UL-US 及下行信道信息 DL-CSI 叠加而成,故实际的发射信号为64 通 信 学 报 第 30 卷(1)T()1)(xTxTEXiSiKhP其中, 为()1)(2()TSisiTLsiT(维 UL-US 序列; 为1Kh维 DL

15、-CSI 序列,每个元素为零均值、单位K方差且独立同分布; 为 个12PppDL-CSI 所使用的 维 Walsh 码扩频矩阵,满TK足 ; 用于控制 DL-CSI 在上传信号中TIP所占的能量比例; 为发射信号的总能量; 为xEK同时上传的 DL-CSI 数目。可以验证每个码元周期的发射能量为 ,即x(2)HHT()(1)()ExTx xXiSiEKhP基站在 T 个码元周期内接收到的数据块为(3)()()TYiGXiV其中, 为 维加性高斯白噪声,其元素服()ViM从 i.i.d.且均值为零、方差为 。2n2) DL-CSI 估计。由式(1)、式(3),可以得到解扩后的信号(4)1()(1

16、)()xTxZiYiEGSiTVKPPh其中, 为 维矩阵。12()izz M由于 UL-US 具有零均值特性,故当 T 相对较大时,。因此式(4)变为0TSiP(5)1()()xEZiGViKhP故 DL-CSI 的 LS 估计为(6)()xZiE利用式(4)同样可以得到 DL-CSI 的 MMSE 估计 1HHH21H21H()()( ()()Zx xnMxxnKTRiGEGKITETEZi h(7)图 1 单天线多用户系统上行链路收发原理图第 1 期 许道峰等:叠加信息序列的下行信道信息直接反馈方法 65其中, HH()E()Z xKTRi EG, 。 2nMKIT)Zihh由于噪声的方

17、差减小为原来的 ,故即使使1/用较低的发射能量也能得到相当高的估计精度。3) UL-US 检测。利用干扰抵消技术,当 估计出来之后,可以h从接收信号中消除其影响,从而达到对 UL-US 的检测。由式(1) 、式(3) 可以得到(8)TT() 1)()()()xxxTEYiGKSi ViPhP其 中 第 二 项 是 由 于 DL-CSI 估 计 误 差 而 带 来 的 干 扰 。利 用 最 大 比 合 并 ( MRC) 可 以 得 到 UL-US 的 估 计(9)1()dec()()TxSiGYiE其中, 表示硬判决。当然对 UL-US 的检测也可以采用 MMSE 以及 BLAST(对于 SDM

18、)等多种检测方案。4) 迭代 DL-CSI 估计与 UL-US 检测。由式(5),在对 DL-CSI 进行 LS 估计时,忽略了由 UL-US 带来的干扰(或将其视为噪声) 。实际上,当 T 为有限值时, 的条件不一定()0TSiP能够达到。但是,由于在整个上传的信号当中,DL-CSI 仅占很小的一部分能量(由 决定) ,这虽然对 UL-US 的检测构成干扰,但其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可以采用迭代的 DL-CSI 估计与 UL-US检测方案来提高系统的性能。算法具体可描述为 , ;0j()Yi 由式(6)或式(7) 得到 DL-CSI 的估计值 ;()jh 利用式(8)、式 (9)或其他检测方法

19、得到 UL-US 的估计值 ;()jTSi 将得到的 UL-US 估计值代入式(3)中,以消除 UL-US 对估计 DL-CSI 的影响,即;(1) ()()1j jxTYiEGSi 。迭代次数内返回至。值得请注意的是:第一次迭代后,步骤中对 DL-CSI 用式(7) 进行 MMSE 估计时,可以认为UL-US 的影响已经完全消除,故其形式变为 H21H()xxnTEKGZih4 多用户 DL-CSI 反馈机制1) SDMA。当有 U 个用户时(如图 1 所示) ,基站接收的信号为(10)1()()UuYiGXiV其中, 、 分别为第 u 个用户所对应的上行u信道及上传数据。为了便于区分各个用

20、户上传的DL-CSI 信息,为每个用户分配的扩频矩阵应相互正交。假设每个用户均上传 K 个 DL-CSI 信息,且采用相同的发射能量,则各用户的上传信号为;T()1)(xuxuuEXiSihP(11)T, 1,vKs.t IvUP对于第 u 个用户,基站可以用与该用户相对应的扩频矩阵进行解扩,即(12)1()/()()1)(UuuvuuxvxuuYiTGXiViTESViKT Ph第 u 个用户所对应的 DL-CSI 可以利用 LS 估计得到(13)(), 1,+uuxGYiUEh而其 MMSE 估计为(14)HH121(), ,uxuxixnMuTKEIY当各个用户所对应的 DL-CSI 被

21、估计出来之后,可以将其影响从接收信号中消除,此时接收信号变为66 通 信 学 报 第 30 卷(15)T1T1() ()()()Uxus uxuUuuEYiGiKSiVhPh若各用户所对应的 DL-CSI 估计得较为准确,则由式(15)可以利用 BLAST 检测算法恢复各个用户的 UL-US。同 样 , 可 以 利 用 迭 代 处 理 的 方 法 以 进 一 步 提 高系 统 的 性 能 。 即 将 式 (15)得 到 的 结 果 代 入 式 (10)中 ,以 消 除 UL-US 对 估 计 DL-CSI 的 影 响 , 从 而 可 以 得到 更 为 准 确 的 DL-CSI。 然 后 将 此

22、 DL-CSI 再 次 代 入式 (15)中 以 进 一 步 提 高 UL-US 的 检 测 性 能 。 值 得 注意 的 是 , 当 采 用 MMSE 估 计 DL-CSI 时 , 在 第 一 次迭 代 之 后 可 以 认 为 UL-US 的 影 响 已 完 全 消 除 , 故 式(14)变 为 H21H(), 1,uunuTKGYiUh(16)2) OFDMA。对于 OFDMA 形式,由于各个用户占用不同的载波,故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在该用户所占有的载波上,将信道信息上传。此时,文献5方法的反馈精度将大为下降,因为每个用户仅占用一部分载波资源。由于本文提出的算法不涉及不同载波上的联合处理,故可

23、以方便地应用于 OFDMA系统,惟一不同的是现在要在各个载波上进行信息的处理,且上传的为频域 CSI 信息。5 多用户 MIMO 系统本文虽然仅对单天线多用户系统进行了分析,但文中的方法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多天线多用户(MU-MIMO)系统。此时额外发送的下行信道信息与移动端的天线数目及移动端的上传方式有关。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当移动用户采用单天线发射与接收时,同时上传的 CSI 信息数量 K 可以大于基站的天线数目 M,此时可以取 K=M;而当移动端采用多天线时,若同时采用空分复用的发射方式,则移动端的每个天线均发射不同的用户数据及 CSI 信息(基站发射天线阵到该接收天线之间的信道信息) ,故对

24、每个天线来说,其同时上传的 CSI 信息数量仍然为 M;若移动端采用空时编码发射方式,则所有移动端的天线均用于发射相同的信息,故每个天线同时上传的 CSI 信息数量为 K=NM,其中 N 为移动端天线的数目。表 1给出了移动端采用不同天线数及不同发射方式时的 K 的取值情况。表 1 CSI 上传数量与发射方式的关系天线数/发射方式 每根天线同时上传的 CSI 数量 k移动端彩用单天线 M(基站天线数)移动端 N 根天线,空分复用 M移动端 N 根天线,空时编码 MN6 性能分析1) 频谱利用率分析。定义频谱利用指标为单位载波单位码元周期内传递的码元个数。文献5中的反馈方法由于其采用一根天线进行

25、 DL-CSI 的反馈,且在一个码元周期内仅传送与移动端一根天线相关的信道信息,故要传递所有的信道信息需要 N 个码元周期,其频谱利用指标为(17)0UMZ其中,Z 为传输 DL-CSI 所使用的 OFDM 载波数,U 为系统的用户数。因为所有 Z 个载波所传的频域信息最终要转换为时域 L 个信道抽头信息,故实际的频谱利用指标为(18)0/UNMZ文献4采用扩频酉阵编码的方式进行下行信道信息的上传。它将 U 个用户分成 Q 组,每组个用户,组内采用同一个扩频阵,min(,)B而组间采用正交的扩频阵;利用正交扩频阵区分组间用户,而组内用户则通过基站的天线阵进行区分。这种方法能够在 个时隙上传所/

26、TMB有 UM 个下行信道信息,故其频谱利用指标为(19)1 min(,)/UU 而本文提出的叠加信息序列反向链路传输方案在 T 个码元周期内就可以 K 个 DL-CSI 反馈到发射端,并可以传送 T 个 UL-US 码元(提高频谱第 1 期 许道峰等:叠加信息序列的下行信道信息直接反馈方法 67利用率) 。本文方法的频谱利用指标为(20)2()UKT若为 OFDMA 系统,考虑等效传输的时域信道抽头,其频谱利用指标变为(21)2()LTZU从后面仿真可以看出,K 的取值可以达到。即系统在 T 个码元周期内保证每个用MN户上传 个 UL-US 码元的同时,还可以上传所有T的 DL-CSI 信息

27、。与文献4,5中的 DL-CSI 反馈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叠加传输方案不需要单独占用上行链路的系统资源(时间或频带) ,故 CSI 的反馈代价大为降低(仅牺牲极少一部分上行信息序列的检测性能) 。2) 误差分析。DL-CSI 的反馈误差与等效接收模型中的信噪比密切相关。当 UL-US 的影响完全消除时,可以得到 DL-CSI 的估计误差的下界。式 (5)中 DL-CSI的等效信噪比为(22)superHHSN22t()tr()1xxEGTERKMT而当采用 TDMA 传输 DL-CSI 时,其相应的信噪比为(23)TDMAHSN2tr()xER两者的比值即能反映出叠加传输方案中 DL-CSI

28、的相对估计精度,即(24)superTDMASNRK当 时,采用本文叠加传输方案对 DL-1CSI 的估计精度将超过 TDMA。图 2 给出了当时,T 的取值与 、 之间的关系。当然,叠加传输的结果不可避免地带来了 UL-US 检测性能的降低,因为其等效的信噪比只有 TDMA 情形的 。(1)图 2 T 的取值与 、 K 之间的关系7 仿真实验当下行信道的每个元素均被归一化为零均值、单位方差时,DL-CSI 的反馈均方误差可定义为(25)()()21|/DUdudDUKh其中,D 为 Monte Carlo 仿真次数。为了能够比较及时地反馈 DL-CSI,所有的仿真中取 。64T图 3、图 4

29、 分别给出了单用户系统 DL-CSI 的反馈误差及未编码的 UL-US 的误符号率(SER,用 RSE 表示)性能曲线。基站端和移动端的天线数目分别为 2 个和 1 个。在长为 T 的数据帧中,用户上传的信号包括 T 个码元的 UL-US 序列(BPSK 调制)以及 K4 个 DL-CSI 信息,且 K个 DL-CSI 所占的能量为 。从图 3、图 4 中0.1可以看出:若不进行迭代估计与检测(1 次迭代时的情形) ,对 DL-CSI 采用 MMSE 估计明显优于采用 LS 估计;而当进行 DL-CSI 与 UL-US 的迭代估计与检测时,2 种方案之间的差距也逐渐缩小(尤其在中高信噪比时)

30、。另外,进行 23 次的迭代后,无论是 DL-CSI 的估计性能还是 UL-US 的检测性能都趋于稳定。68 通 信 学 报 第 30 卷图 3 DL-CSI 的 MMSE 估计及 LS 估计图 4 DL-CSI 采用不同估计方法时 UL-US 的检测性能为了客观公平地衡量本文提出方案的性能,将本文方案与 TDMA 方案进行了比较。此处TDMA 指将 UL-US 与 DL-CSI 按时分方式进行传输,而在每个时隙均以满发射能量发射其中一个信息(UL-US 或 DL-CSI) 。显然,这种方案要将T 个 UL-US 码元及 K 个 DL-CSI 信息上传需要个时隙。而采用本文提出的叠加传输方案仅

31、K需 个时隙。图 5、图 6 给出了本文方案与 TDMA方案的性能比较,图中的 UL-US 检测性能为未编码误码性能,而叠加方案中对 DL-CSI 的估计采用LS 估计。从图 5 可以看出:当 时(2 倍于4KTx1Rx2 的信道信息) ,在中高信噪比时,采用本文的方案在 23 次迭代后 DL-CSI 的估计性能优于TDMA 系统采用 MMSE 估计的性能;而当时(3 倍于 Tx1Rx2 的信道信息) ,本文的方6K案在中高信噪比时性能接近 TDMA 系统。从图 6可以看出:在 RSE10 2 时,当 时,UL-US4K误码性能较 TDMA 系统损失约为 1.2dB;而当时,本文方案较 TDM

32、A 系统损失不到 2dB。6K可见,采用本文方案时 UL-US 误码性能总是略差于 TDMA 系统,这主要是由于一部分发射能量分配给叠加的 DL-CSI,导致等效的信噪比降低的缘故。实际上,也正是通过牺牲一部分 UL-US 的RSE 性能换取了同时上传 K 路 DL-CSI 的可能。图 5 信道反馈误差性能曲线图 6 叠加用户信息序列的误符号性能曲线图 7、图 8 给出了 2 个用户 SDMA 系统的性能曲线。此时基站天线数为 4 个,用户数为 2 且每个用户的天线数为 1。与单用户时相同,在 T 个码元周期内,每个用户除了上传 T 个 UL-US 之外,还要上传 个 DL-CSI 信息。此处

33、,无论是4KTDMA 传输方案还是叠加传输方案均采用 MMSE准则估计 DL-CSI,对 UL-US 的检测则采用MMSE-BLAST 算法。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增加DL-CSI 的能量比例时,DL-CSI 的估计精度将随着提高,同时,UL-US 的检测性能将有所下降。第 1 期 许道峰等:叠加信息序列的下行信道信息直接反馈方法 69无论是 还是 ,DL-CSI 的估计精度0.2都超过 TDMA 系统。在 时,23SE10R( )分别给 UL-US 检测带来约1dB(2dB)的性能损失。图 7 多用户信道反馈误差性能曲线图 8 多用户平均误符号性能8 结束语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叠加信息序列的下行信道

34、信息反馈方法。该方法不需要为下行信道信息的反馈提供额外的系统资源(时间或频带) ,故有很高的频谱利用率,同时还能够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将下行信道信息快速地反馈至发射端。这种方案可以方便地应用于 MIMO 系统及多址系统SDMA 和 OFDMA。仿真结果表明,这种上行传输方案有较高的反馈精度。参考文献:1 LOVE D J, HEATH R W. Multi-mode preceding using linear receivers for limited feedback MIMO systemsA.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35、C. 2004. 448-452.2 LOVE D J, HEATH R W. Limited feedback unitary preceding for spatial multiplexing systems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2005, 51:2967-2976.3 VISWANATH P, TSE D, LAROIA R. Opportunistic beam forming using dumb antennas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2002, 48

36、:1277-1294.4 MARZETTA T L, HOCHWALD B M. Fast transfer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systemsJ. IEEE Transi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2006, 54:1268-1278.5 THOMAS T A, BAUM K L, SARTORI P. Obtaining channel knowledge for closed-loop multi-stream broadband MIMO-OFDM communications using dir

37、ect channel feedbackA. IEEE Global Tele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C. 2005. 3907-3911.6 SAMARDZIJA D, MANDAYAM N. Unquantized and uncloud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on wireless channelsA.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ConferenceC. 2005. 1059-1065.7 OROZCO L A G, LARA M M, MCLERN

38、ON D C. 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implicit trainingJ. IEEE Transi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2004, 51:240-254.8 XU D F, HUANG Y M, YANG L X. Feedback of downlink channel 70 通 信 学 报 第 30 卷state information based on superimposed codingJ.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2007, 11:240-243.作者简介:(上接第 61 页)作者简介

39、:许道峰(1977-),男,江苏南京人,博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八研究所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 MIMO 通信系统信号处理、多用户系统信号处理。黄永明(1977-),男,江苏苏州人,博士,东南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MIMO 通信、多用户通信和协作通信。杨绿溪(1964-),男,安徽桐城人,博士,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通信信号处理、MIMO 通信系统设计、协作通信与分集处理、多用户 MIMO 方案、有限反馈编码。李艳平(1978-),女,山西吕梁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中国密码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密码协议的设计与分析。王育民(1935-),男,北京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通信学会会士,中国密码学会理事,中国信息论学会委员,IEEE高级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通信信息论编码、密码的理论与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