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心理异常、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的病因学研究 Aetiology of Psychological Disorder第一节 生物学因素研究一遗传因素1 发生学的遗传积累的研究证据提示遗传因素在重症精神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生物学因素似乎大于环境因素。 McClearn et al. ,1997,瑞典科学家 对 110 个同卵孪生子,130 个异卵孪生子,直至 80 岁的跟踪研究研究发现 IQ 相同达 62%,而且整个一生都保持稳定;记忆及空间感知能力一致性保持在 32% 到 62%;人格特质如羞怯或活动水平则达 30% 到 50% 分开抚养成长起来的孪生子研究发现他们
2、具有很多不能用环境或学习来解释的活动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共同点2 基因研究 基因以不同的规律排列组合在 DNA 的双螺旋结构中 仅在 X 染色体上就有大约 1 亿 6 千万对基本的分子成对结合在一起,其组合的规则决定着有机体的发展与功能 美国生物学家沃森(1928 ) 与英国数学物理学家克里克(1916 2004,7,28)于 1953 年建立了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4 位科学家联名发表了一篇仅 900 字的论文于自然杂志上。1962 年与威尔金斯共同获诺贝尔医学生物学奖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所有的重症精神疾患都不是单单某一个基因所能造成的。 Eric Kandel 神经科学家,诺贝
3、尔奖获得者,1983 年提出学习过程不仅仅影响到行为,细胞的遗传结构也可以因学习而改变 素质 应激模式 Diathesis Stress hypothesis遗传素质,即遗传的素质倾向性或易感性,应激条件诱发遗传易感性的表现 遗传 环境互动模式我们的基因影响着我们怎样创造我们的环境,同时环境反作用于我们的基因改变二神经系统与行为1 大脑功能研究大脑皮质,边缘系统,皮质下结构2 自主神经系统3 内分泌系统 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着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大脑用大约 140 亿个神经细胞(神经元)操纵着我们的每一个思想和动作三神经生化研究: 1 第一信使:激素把信息由内分泌腺传递到被作用的细胞:神经递质(生物胺
4、DA,5-HT,NE,氨基酸、神经肽)、神经调质 neuromodulator,神经内分泌 neuroendocrine中枢神经递质 neurotransmitter -在中枢神经系统以传递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化学物质:胆碱类 Ach,单胺类 5-HT, DA, NE,氨基酸类 GABA 第二信使细胞内传递生物信息的物质,或直接诱使细胞内某种蛋白发生构形改变,或间接通过激酶来达到目的、从而产生细胞效应Neurotransmitter 运行过程; 神经递质在细胞体内合成、囊泡形成, 沿神经轴向下运行到突触前膜释放, 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激活或抑制神经元, 受体重又分离出神经递质, 神
5、经递质被再吸收, 没有神经递质的囊泡返回细胞体 大多精神活性物质都作用于神经递质,激活剂(兴奋剂)提升神经递质的激活效果,反之抑制剂则减少或阻断神经递质,产生与神经递质激活相反的效果。 抗精神病药物也多作用于神经递质,从而改变精神状态。2 神经肽第二节 环境因素研究一家庭功能1 家庭氛围/家庭关系2 家庭交流模式3 父母榜样/亲子交流二社会文化1 社会行为规范对人的约束/压力2 社会习俗/舆论对人的塑造3 社会地位/经济收入4 街区/群体亚文化三生态环境 1 海拔高度、地理气候环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高原人的坚韧,草原人的豪爽,水乡人的温润2 自然资源,物产喜马拉雅山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匮乏的自然
6、资源逼使喀尔廓人骁勇彪悍、外出做雇佣军,夏尔巴人吃苦耐劳、充当喜马拉雅山的登山向导3 人口密度,居住方式 4 生活方式、饮食习惯5 环境污染第三节 文化、社会与人际关系的互动 一所有的环境条件都是通过在其中形成的文化、社会以及该社会文化的人际关系而作用于人类个体二社会行为规范对人的约束和压力,社会习俗、舆论对人的濡染塑造 人际关系是作用于个体的最直接的影响力 文化与社会濡染、侵润、发展着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创造、改变着社会文化,并在社会文化的变动中变革第四节 人类个体的自我塑造一个体的人格特征1 认知习惯2 情绪表达与调控3 意志品质二个体的自我教育1 善于学习,紧跟时代前进步伐2 善于自我总结
7、反思,主动把握人生目标3 勇于自我分析自我矫正4 自尊自信,乐观豁达,勇敢坚韧三个体的社会资源利用度/人际关系自我塑造人格,性格决定命运1 个体的社会支持资源储备2 个体的社会资源利用度3 人际关系对个体的支撑和制约四个体的应激应付方式1 不逃避、正面迎战,动员自身全部潜能2 积极利用社会支持系统,主动求助3 自觉学习多种应付策略4 不怕失败,对抗挫折,坚持努力五一生发展,终身学习 现代人类成熟前趋,老化后移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学会学习,自我教育 使学习成为人生的重要支撑 构建和谐社会,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一息尚存,学习不止” 全国首届自学成才优秀自考获得者周凤文先生 近二十年来通过顽强且又兴致勃勃的学习先后取得政治理论本科、行政管理专科、法律专科、法律本科等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