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在“十一五” 计划的五年中,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势头良好,国民经济保持着又好又快增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 领导下,我 们不仅成功举办 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大型活动,也成功 战胜和抵御了南方雪灾、汶川特大地震、玉 树地震、世界金融危机等危害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困难和灾害。面 对国内外 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 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 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 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color=#FF0000“
2、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极为不平凡的五年,在我们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发展问题,如何保持国民 经济持续稳定的健康 发展,将是 “十二五”时期甚至以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挑战。党中央 审时度势,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制定并通过了建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 强调要以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将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经济平稳较 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社会建设明显 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1.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很不合理,工业的继续扩张和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使经济长期处于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的粗放型发展阶段。
3、第三产业由于政策不到位,始终发展缓慢,对国家经济的作用仍然不大;而第二产业中,能源资源的价格被国家所控制,致使关系工业发展的大型企业几乎是国家控制,导致企业没有成本压力和技术创新的危机感,国家长期以来发展高能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以牺牲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追求 GDP 的增量;第一产业由于耕地面积缩减、耕作方式陈旧,现在还没有提高发展速度的根本方法。 国家经济的增长建立在资源、土地、劳动力等低成本生产要素的投入上,缺乏自主创新成果,经济发展受制于科技强国。当今中国,虽已经成为科技大国,但离科技强国仍还很远,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工业产出率还很低,各研究院和高校的大多研究都脱离
4、了生产实际,公司投入到创新研究的比例仍十分低,导致产品生产低端,配套服务不到位,政策上跟不上,消弱了国内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以上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党中央早已认识清楚,故在建议中已经规划好了“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蓝图,只有正确把握并落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的经济,将继续向着又好又快方向发展。 2.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已经给了明确的答案,即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
5、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只有把握了“五个坚持”的深刻含义,才能全面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十二五”期间有更大的作为。 3. 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当今中国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处的关键时期,既要考虑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莫大发展机遇,又得考虑国内外各种不稳定形势,以及难于预料的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更需要关注在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经济建设过程累积起来的各种体制机制问题。科学发展观适时的提出,为我们搞好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
6、学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如果按照以往的发展经验,必然要走高耗能、高污染,收益少的经济,既破坏了环境、又伤害了人本身,后期治理更是艰难重重。而在“十一五”时期适当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却改变了这种局面。正是鉴于此, 建议中强调“十二五”时期,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随着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体制机制的改革,中国的经济将拜托以往的不利局面,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道路,同时扩大内需,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增强抵御外来金融危机的危害的能力,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产品竞争水平,抓住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机遇,迎难而上,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现实目标。 任何困难,都压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的。我坚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为我国经济带来持续而长久的增长源泉,也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的经济发展才有出路。“十二五”计划,留给我很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