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减法的验算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加减法的验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 27 页内容。2. 教材分析: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验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借助解决买东西提出的“怎样检查”这一问题,展开探索并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认真检查、仔细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3.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验算方法,而加减法的验算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验算的拓展,它们的算理完全相同,都是根据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学习的。本节课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4. 教学目标
2、: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2.在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认真检查、仔细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5.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学会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方法。6. 教学难点:弄清加减法验算的算理。二、因人而异说学情在课前面几节我了解到:有 96%的学生熟练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有 98%的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非常熟悉。还有 20%的学生对连续进位、退位的加减法有初步的了解。三、灵活多样说学法、教法1、说教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
3、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我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互动式讨论、研究式探索、反馈式练习等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2、说学法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因此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的方法。突出了(1) 书本让学生学习;(2)问题让学生提出;(3)规律让学生发现; (4)疑难让学生研讨;(5)评价让学生参与的特色:这既符合了新
4、课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本节课的特点。四、独具匠心说流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主要安排了以下的几个教学环节。一情景引入:(课件出示情境图)小明也和妈妈去了商场,你们看看他们在商场里发生了什么事?二、探究新知:(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结构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分散难点,我安排了二个层次:第一层: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自己说出一节课里想知道什么,想学会什么,一方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让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另一方面让学生带有目的参与学习,能减低学生学习的盲目性。 )用屏幕显示例 1:一
5、套运动服跟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师:全班动手计算。板书:135+48=183(元)1 3 5+ 4 81 8 3师:结果出来了,那到底对不对呢?下面我们要来检查一下,你想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学生试着独立完成,教师可巡视了解一下学生的想法。请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验算方法。学生可能验算的方法有:(1)用交换两个加数位置的方法。(2)和减其中一个加数的方法。(3)有的会再算一遍。 4.同学们的方法可真不少,你觉得哪种验算方法好,为什么??(学生自由阐述自己的见解。适时进行知识的深化,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突破难点,完成学习任务。 )小结:不管用哪种验算方法,只要能检验出计算
6、的结果是否正确就可以,不过我们验算加法一般使用第 2 种方法。三扩展延伸:教科书第 27 页做一做(第二层:掌握方法,学会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时走进学生讨论的小组中,了解学生的情况,为下面的交流互动活动做好准备。并且适度的利用多媒体展示同学们的交流成果,对他们的成绩及时作出肯定和表扬,保护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通过这种全班学生互动式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钻研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四、总结:我们今天学到了哪些新知识,你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收获。 )五、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验算135+48=183(元)1 3 5 + 4 81 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