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毕业论文)专用纸- 1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D80x6 的 1Cr18Ni9Ti 奥氏体不锈钢管焊接工艺 系: 材料工程系 专 业: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姓名: 林奇零 指导教师: 徐双钱 赵丽玲班级: 09G512 评阅教师:学号: 15 完成日期: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毕业论文)专用纸- 2 -目录1 前言32 第一节 1Cr18Ni9Ti 的牌号、成分与力学性能43 第二节 母材的选择及可焊性分析44 第三节 1Cr18Ni9Ti 焊接常见问题5一、焊接热裂纹1、焊接接头产生热裂纹的原因.52、防止 1Cr18Ni9Ti 产生热裂纹的主要措施.5二、焊接接
2、头的晶间腐蚀1、晶间腐蚀(1)产生晶间腐蚀的原因.7(2)防止焊接接头产生晶间腐蚀的措施.82、刀状腐蚀(1)产生的原因.9(2)防止刀蚀的措施.10三、应力腐蚀开裂(SCC)1、应力腐蚀开裂产生原因112、防止应力腐蚀开裂的措施115 第五节 1Cr18Ni9Ti 焊接工艺过程.11一、焊前准备.11二、焊接材料选择13三、施焊技术要求136 第六节 施焊操作要点137 第七节 焊接工艺要点.158 第八节 焊后清理159 第九节 质量检验15参考文献16致 谢17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毕业论文)专用纸- 3 -前言1Cr18Ni9Ti 钢材由于 Cr 元素含量较高,焊接时极易氧化。当采用手工钨
3、极氩弧焊时,由于焊缝背部的高温金属无法进行有效保护,焊缝背部的高温金属与空气中的氧产生剧烈反应,导致焊缝根部的严重氧化和烧损。在施工初期遇到背两面氧化过烧严重、焊接接头变形严重、焊接工艺参数不当等焊接技术问题。此类问题已成为这些钢材应用和普及的技术难题。为此,为了弥补原焊接工艺的不足,着重从人员、设备、焊接方法、现场环境、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原焊接工艺进行了改进,制定了一套严谨、有效的焊接工艺,简化焊缝根部充氩保护,提高焊缝质量,减少焊缝金属中有害杂质和有益合金元素的损失,使焊缝金属得到适合的化学成份,有效保证了 1Cr18Ni9Ti 管材的焊接质量,创造了良好的
4、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毕业论文)专用纸- 4 -第 一 节 1Cr18Ni9Ti的 牌 号 、 成 分 与 力 学 性 能奥氏体钢以铬镍为主要合金元素。一般奥氏体钢的含铬量为 W Cr=18,进一步增加含铬量可提高其对一般酸的耐腐蚀能力。奥氏体不锈钢主要靠镍来完成奥氏体化,在此基础上,有时用少量锰与氮部分取代镍。在奥氏体钢中可通过加入钛或铌,或把含碳量 Wc 降至 0.03及以下,达到碳的稳定化,以防止出现晶间腐蚀。加入钼可以提高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的抗点状腐蚀和缝隙腐蚀能力。1Cr18Ni9Ti 的牌号与成分见表 1-1。力学性能见表 1-2。表 1-1 常用奥氏体钢的牌号与化学
5、成分 w()牌号 C Si Mn P S Ni Cr 其他1Cr18Ni9Ti 0.08 1.00 2.000.0350.0308.0011.0017.0019.00表 1-2 常用奥氏体钢的热处理制度及力学性能牌号 热处理 0.2MPa bMPa s 1Cr18Ni9Ti固溶 10101150 快冷205 520 40 60第二节 母材的选择及可焊性分析、1Cr18Ni9Ti 不锈钢 TIG 焊接特点分析1Cr18Ni9Ti 不锈钢热膨胀率、导电率均与碳钢及低合金钢差别较大,且熔池流动性差,成形较差。不锈钢的热导率为碳钢的 1/3,焊接不锈钢时,焊接熔池的热量传导速度比碳钢要低得多,先焊的焊
6、接熔池对后焊的不锈钢母材的预热作用明显,在同样的焊接工艺参数下,不锈钢母材的熔化速度比碳钢母材的熔化速度要快。由于不锈钢固有的物理性能,和碳钢相比,在同样焊接工艺参数下,不锈钢焊丝的熔化速度和母材的熔化速度比碳钢要大的多,只有在焊接碳钢的焊接工艺参数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才能焊出合格的焊缝。为此采用 TIG 内、外填丝法焊底层, 使质量、效率都得到保证。在 TIG 焊过程中,焊枪摆动幅度、频率、速度及边缘停留时间配合适当,动作协调一致,随时调整焊枪角度,使焊缝表面边缘熔合整齐,成形美观,以保证盖面层质量。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毕业论文)专用纸- 5 -第三节 焊接常见问题一、焊接热裂纹1Cr18Ni9
7、Ti 焊接时,具有较高的热裂纹敏感性,在焊缝及近缝区都有可能出现热裂纹,最常见的是焊缝凝固裂纹,也可能在热影响区(HAZ)或多层焊道间金属出现液化裂纹。1、焊接接头产生热裂纹的原因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较大的热裂纹敏感性,主要取决于其化学成分、组织与性能特点:(1)化学成分 奥氏体不锈钢中合金元素较多,尤其是含有一定数量的镍,它易与硫、磷等杂质形成低熔点共晶,如 Ni-S 共晶熔点为 645 ,Ni-P 共晶元素为 880 ,比 Fe-S、Fe-P 共晶的熔点更低,危害性也更大。其他一些元素如硅、硼、铌等元素,也能形成有害的易熔晶间层,这些低熔点共晶会促使热裂纹的产生。(2)组织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易
8、形成方向性强的粗大柱状晶组织,有利于有害杂质元素的偏析,从而促使形成连续的晶间液膜,增加了热裂纹的敏感性。(3)性能 从奥氏体不锈钢的物理性能看,它具有热导率小、线胀系数大的特点,因而在焊接局部加热和冷却条件下,易产生较大的焊接残余拉应力,进一步促进焊接热裂纹的产生。从上述三个方面看,热裂纹是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比较容易产生的一种缺陷,特别是含铬较高的奥氏体不锈钢更容易产生。因此,奥氏体不锈钢产生热裂纹的倾向要比低碳钢大得多。2、防止奥氏体不锈钢产生热裂纹的主要措施(1)冶金措施严格控制焊缝金属中有害杂质元素的含量。钢中镍含量越高,越应该严格控制硫、磷、硼、硒等有害元素的含量。调整焊缝化学成分。
9、加入铁素体元素,使焊缝金属出现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组织,能够有效地防止焊缝热裂纹的产生。如 18-8 钢焊缝组织中有少量铁素体()相存在,则抗裂性能大大提高,如图 1-1所示。这是因为 相的存在打乱了奥氏体焊缝柱状晶的方向性(如图 1-2 所示) 、细化了晶粒,低熔点的杂质被铁素体分散和隔开,避免了低熔点杂质呈连续网状分布,从而阻碍热裂纹扩展和延伸; 相能溶解较多的硫、磷等微量元素,使其在晶界上的数量大为减少,从而提高焊缝抗热裂纹的能力。常用铁素体化的元素有铬、钼、钒等。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毕业论文)专用纸- 6 -图 1-1 相对含量对焊缝热裂倾向的影响图 1-2 相在奥氏体基体上的分布渤海船舶
10、职业学院(毕业论文)专用纸- 7 -控制焊缝金属中的铬镍比。对于 18-8 型不锈钢来说,当焊接材料的铬镍比小于 1.61 时,就易产生热裂纹;而铬镍比达到 2.33.2 时,就可以防止热裂纹的产生。这一措施的实质也是为保证有一定量的铁素体存在。在焊缝金属中加入少量的铈、锆、钽等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可以细化晶粒,也可以减少焊缝对热裂纹的敏感性。上述冶金因素主要是通过选择焊接材料来达到调整焊缝化学成分的目的。目前我国生产的 18-8 型不锈钢焊条的熔敷金属,都能获得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组织。(2)工艺措施 焊接时应尽量减小熔池过热程度,以防止形成粗大的柱状晶。为此焊接时宜采用小热输入及小截面的焊道;
11、多层焊时,道间温度不宜过高,以避免焊缝过热;焊接过程中焊条不允许摆动,采用窄焊缝的操作技术。 (小的热输入、小截面焊道、控制层间温度、填满弧坑、采用 A137 焊条、预热、打底层焊的凸点)此外,液化裂纹主要出现在 25-20 型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接头中。为防止液化裂纹的产生,除了严格限制母材中的杂质含量、控制母材的晶粒度以外,在工艺上应尽量采用高能量密度的焊接方法、小热输入和提高接头的冷却速度等措施,以减少母材的过热和避免近缝区晶粒的粗化。二、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1Cr18Ni9Ti 的焊接接头,在腐蚀介质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能发生局部沿着晶界的腐蚀,一般称此种腐蚀为晶间腐蚀。根据母材类型和所采用
12、焊接材料与焊接工艺不同,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可能发生在焊缝区、HAZ 敏化去(6001000)和熔合区,如图 1-3 所示。图 1-3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毕业论文)专用纸- 8 -a焊缝区 bHAZ 敏化区 c熔合区1、晶间腐蚀(1)产生晶间腐蚀的原因。1Cr18Ni9Ti 焊缝和 HAZ 敏化区的晶间腐蚀,都与敏化过程使晶界形成贫铬层有关。焊缝产生晶间腐蚀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焊态下已有 Cr23C6 析出,如多层焊缝的重复加热区域;另一种为接头在焊态下无贫铬层,但焊后经过敏化温度区间,因而具有晶间腐蚀倾向。1Cr18Ni9Ti 在加热到 450850 时,对晶间腐蚀最敏感
13、,此温度区间称敏化温度区。这是因为当温度低于 450时,碳原子活动能力很弱,Cr23C6 析出困难不会形成贫铬层;而当温度高于 850时,晶粒内部的铬获得了的动能,扩展到晶界,从而使已形成的贫铬层消失;而在 450850温度区间内,既有利于 Cr23C6 的析出,晶粒内部的铬原子又不能扩散到晶界,最容易形成贫铬层,对晶间腐蚀最敏感。当然,如果在 450850温度区间加热足够长的时间,晶内的铬原子也可以扩散到晶界使贫铬层消失。(2)防止焊接接头产生晶间腐蚀的措施冶金措施使焊缝金属具有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组织,其铁素体的体积分数应在 412范围内,不仅能提高焊缝金属抗晶间腐蚀的能力和抗应力腐蚀的能力
14、,同时还能提高焊缝金属抗热裂纹的能力。在焊缝金属中渗入比铬更容易与碳结合的稳定化元素,如钛、铌、钽和锆等。一般认为认为钛碳比大于 5 时,能提高抗晶间腐蚀的能力。试验结果证明,钛碳比大于或等于 6.7 时才有明显的效果;大于 7.8时,才能彻底地改善晶间腐蚀的倾向。这是由于钛优先地与全部的碳结合,消除了晶间的贫铬地带,从而改善了抗蚀性。超低碳有利于防止晶间腐蚀。最大限度地降低碳在焊缝金属中的含量,达到低于碳在不锈钢中室温溶解极限值以下,使碳不可能与铬生成 Cr23C6,从根本上消除晶界的贫铬区。碳的质量分数在焊缝金属中小于 0.03时,就能提高焊缝金属的抗晶间腐蚀能力。如上所述,为了使焊缝金属
15、中含有恰当的合金元素种类和数量,只有从焊接材料着手,选择满足上述冶金因素条件的焊条、焊剂及焊丝,才能使焊缝金属达到不产生晶间腐蚀的目的。工艺措施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即选择热输入最小的焊接方法,让焊接接头尽可能地缩短在敏化温度区间停留的时间。对于薄件、管、小型规则的焊接接头,应选用能量集中的真空电子束焊、等离子弧焊、钨极氩弧焊;对于中等厚度的管的焊缝,可采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而大厚度的管的焊接,选用焊条电弧焊为常用的焊接方法,气焊不宜采用。所以综合实际生产选用 TIG。焊接参数应在保证焊缝质量的前提下,采用小的焊接电流,最快的焊接速度。在操作上尽量采用窄焊缝,多道多层焊,并注意每焊完一道焊缝后要
16、等焊接处冷却至室温再进行下一道焊缝的焊接。在施焊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毕业论文)专用纸- 9 -过程中,不允许焊条或焊丝摆动;焊接管子采用氩弧焊打底时,可以不加填充材料进行熔焊,在可能的条件下,管内通氩气保护。其作用是保护熔池不易氧化,加快焊缝的冷却速度,有利于背面焊缝的成形。对于接触腐蚀介质的焊缝,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一定要最后施焊,以减少接触介质焊缝的受热次数。强制焊接区的快速冷却。对于有的规则的焊缝,在可能的条件下焊缝背面可用纯铜垫,在铜垫上通水或通保护气体等方式进行强迫冷却,有利于防止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因为快速冷却可以防止贫铬层的形成。进行固溶处理或稳定化处理。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处理方法有固溶
17、处理和稳定化处理。固溶处理是把钢加热到 10501150,得到成分均匀的单相奥氏体组织,然后快冷,使高温过饱和固溶体组织状态保持到室温。固溶处理后,奥氏体不锈钢具有最低的强度和硬度,最好的耐蚀性,是防止晶间腐蚀的重要手段。出现敏化现象的奥氏体不锈钢可再次用固溶处理来消除。稳定化处理是针对含稳定剂的奥氏体不锈钢而设计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奥氏体不锈钢中加稳定剂(Ti 或 Nb)的目的是让钢中的碳与 Ti 或 Nb 形成稳定的 TiC 或 NbC,而不形成 Cr23C6,从而防止晶间腐蚀。稳定化处理加热温度高于 Cr23C6 的溶解温度,低于 TiC 或 NbC 的溶解温度,一般在 850900,并保
18、温 24h。稳定化处理也可用于消除因敏化加热而产生的晶间腐蚀倾向。2、刀状腐蚀(1)产生的原因刀状腐蚀简称刀蚀,它是焊接接头中特有的一种晶间腐蚀,只发生在含有 Ti、Nb 等稳定化元素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中。腐蚀部位沿熔合线发展,处于 HAZ 的过热区,由于区域很窄(电弧焊一般为1.01.5mm) ,形状有如刀削切口,故称为刀状腐蚀。高温过热和中温敏化是导致焊接接头过热区产生刀蚀的重要条件。刀蚀产生的原因也与 Cr23C6 析出沉淀造成贫铬层有关。含有稳定剂的奥氏体不锈钢,钢中的大部分碳与 Ti、Nb 形成 TiC、NbC。焊接时在温度超过 1200的过热区,钛和铌的碳化物溶入固溶体中。在高
19、温的作用下,由于碳的扩散能力强,故溶解的碳能迅速向晶界处迁移,冷却后偏聚在晶界附近呈过饱和状态,而钛和铌则因扩散能力低而留于晶内。如果焊接接头在敏化温度区间再次加热时,过饱和的碳将在奥氏体晶界以 Cr23C6 形式析出,而Ti、Nb 由于在奥氏体相里的扩散速度非常慢,很难迁移到晶界与碳再次结合,这样 Ti、Nb 就失去了稳定化元素的作用,使晶界形成贫铬层,在腐蚀介质的作用下就会产生刀蚀。但在实际生产中 1Cr18Ni9Ti不容易出现在刀状腐蚀。(2)防止刀蚀的措施降低母材的含碳量。这是防止刀蚀的有效措施,如超低碳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接头就不会产生刀蚀。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在保证焊缝质量的前提下,
20、尽量选择较小的热输入,以减小过热区在高温停留时间,并注意避免在焊接过程中产生“中温敏化”的效果;双面焊时,与腐蚀介质接触的焊缝应尽量最后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毕业论文)专用纸- 10 -施焊,如不能实施,则应调整焊接参数及焊缝形状,尽量避免与腐蚀介质接触的过热区再次受到敏化加热,如图 1-4 所示;焊接过程中或焊后采用强制冷却的方法,使焊缝快速冷却;焊后矫正时应采用冷矫正方法进行;对腐蚀性能要求较高的焊件,必要时要进行焊后的稳定化处理或固溶处理。图 1-4 第二面焊缝的敏化区对刀蚀的影响a 图敏化区与腐蚀介质不接触 b 图敏化区与腐蚀介质接触三、应力腐蚀开裂(SCC)1、应力腐蚀开裂产生原因应力腐
21、蚀开裂是在拉应力和特定腐蚀介质共同作用下而发生的一种破坏形式。随着拉应力的不断加大,发生破坏的时间缩短;当拉应力减小时,腐蚀量也随之减小,甚至不发生破坏。应力腐蚀开裂是1Cr18Ni9Ti 非常敏感且经常发生的腐蚀破坏形式。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应力腐蚀开裂引起的事故占整个腐蚀破坏事故的 60以上。1Cr18Ni9Ti 由于导热性差、线胀系数大、屈服点低,焊接时很容易变形,当焊接变形受到限制时,焊接接头中必然会残留较大的焊接残余拉应力,加速腐蚀介质的作用。因此,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容易出现应力腐蚀开裂,这是焊接奥氏体不锈钢时最不易解决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化工设备中,应力腐蚀开裂现象经常出现。渤海
22、船舶职业学院(毕业论文)专用纸- 11 -应力腐蚀开裂的表面特征是:裂纹均发生在焊缝表面上;裂纹多平行且近似垂直焊接方向;裂纹细长并曲折,常常贯穿有黑色点蚀的部位。从表面开始向内部扩展,点蚀往往是裂纹的根源,裂纹通常表现为穿晶扩展,裂纹尖端常出现分枝,裂纹整体为树枝状。严重的裂纹可穿过熔合区进入热影响区。2、防止应力腐蚀开裂的措施(1)合理地设计焊接接头。避免腐蚀介质在焊接接头部位聚集,降低或消除焊接接头应力集中。(2)消除或降低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焊后进行消除应力处理是常用工艺措施,加热温度在850900之间才可得到比较理想的消除应力效果;采用机械方法,如表面抛光、喷丸和锤击来造成表面压应力
23、;结构设计时要尽量采用对接接头,避免十字交叉焊缝,单 V 形坡口改用 Y 形坡口等。(3)正确选用材料。选用母材和焊接材料时,应根据介质的特性选用对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低的材料。第五节 1Cr18Ni9Ti 管焊接工艺过程一、焊前准备1、下料方法的选择奥氏体不锈钢中有较多的铬,用一般的氧乙炔切割有困难,可用机械切割、等离子弧切割及碳弧气刨等方法进行下料或坡口加工。2、坡口的制备坡口采用 V 型坡口,钝边 0.5-1mm,间隙为 23。因不锈钢收缩变形比较大,故间隙应大一些,坡口角度 32.5, 点固焊内部充氩。点焊长度为 1015mm,点焊位置处于 111 点之间.(见图)坡口简图渤海船舶职业学
24、院(毕业论文)专用纸- 12 -3、焊前清理 将试件坡口两侧 1015mm 范围内的油污用磨光机和锉刀打磨干净,直至露出金属光泽;用酒精清洗表面杂质。4、表面防护 在搬运、坡口制备、装配及定位焊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损伤钢材表面,以免使产品的耐蚀性降低。如不允许用利器划伤钢材表面,不允许随意到处引弧等。5、电焊机电流调节灵敏,充氩及密封设施(见图 1)准备齐全。6、焊接方法及设备:TIG 焊接;ZX7-315IGBT氩弧焊是焊接奥氏体不锈钢的理想方法,焊接过程中合金元素烧损很小,焊缝表面洁净无渣,焊缝成形好。此外,由于焊接热输入较低,特别适宜对过热敏感的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二、焊接材料选择选用TG
25、S-308L,1.6mm焊丝,焊丝上保持干净。母材与焊丝成分(见表2)。表2 母材与焊丝成分名 称 C Mn Cr Ni Ti Si S P1 Cr18Ni9Ti 0.08 1.56 18.05 9.00 0.35 0.55 0.0300.035TGS-308L 0.06 1.6 19.0 9.5 0.6 0.45三、施焊技术要求 焊接电流选择要适当,过大的电流会加重接头的氧化过烧,应采用小电流,焊接工艺参数见表3、 对壁厚 3mm 以上的管道,必须焊接两层以上。为防止焊接变形,为防止焊接接头在(450-850)危险温度范围内停留时间过长而产生晶间腐蚀,接头过热容易产生热裂纹, 应在打底完成后
26、中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毕业论文)专用纸- 13 -间停留一段时间,接着进行下一个焊口的打底,等焊缝不烫手(大约 80左右)时再进行盖面层的焊接,这样既可以防止焊接缺陷的产生,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表 3 水平固定管焊接工艺参数焊 条(丝) 电 流 范 围 氩气流量( L/min-1)焊接方法层数 牌号 直径 极性 电流(A)电 压(V)速 度mm/min-1 正面 背面TIG 1 TGS-308L 1.6 DG+ 60-80 19-22 80 10-15 12-15TIG 2 TGS-308L 1.6 DG+ 80-100 20-24 80 10-15 12-15TIG 3 TGS-308L 1.
27、6 DG+ 90-110 22-26 80 10-15 12-15注:TGS-308L(H03Cr21Ni10Si)熔敷金属中碳含量0.04%,有很好的抗晶间腐蚀性能。6、施焊操作要点1、焊前不预热:由于 1Cr18Ni9Ti 具有较好的塑性,冷裂纹倾向较小,因此焊前不必预热。多层焊时要避免道间温度过高,一般应冷却到 100以下再焊下一层;否则接头冷却速度慢,将促使产生碳化铬而造成耐晶间腐蚀性下降。在工件钢性极大的情况下,有时为了避免裂纹的产生,不得已进行焊前预热。接头必须在自由状态下组对,不得强行点固焊接,以防止焊缝产生较大的拘束应力。要保证焊件表面完好无损:引焊件表面损伤是产生腐蚀的根源,
28、避免碰撞损伤,尤其避免在焊件表面进行引弧造成局部烧伤等。所以弧时在焊缝内采用短路引弧,钨极接触焊件的动作要快,轻防止碰断钨极端头,造成夹钨或形成电伤。打底焊接时,需注意管道内部氩气充满且稳定后方可进行打底焊接,以防止打底层氧化,最后收口时背部冲氩流量要衰减致 2-3L/min,以免压力过大形成内凹。采用直流正接法,焊接电流为6080A,氩气流量为1015L/min,管子内部充氩进行保护,流量为1215L/min。打底焊时,管内充氩装置要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否则焊缝背面将氧化;焊接过程中如果对熔池及焊丝端头保护不良,或焊丝表面有氧化杂质也将会氧化严重。充氩装置尽可能与管子对严,不能留有间隙,管子
29、的间隙用耐高温锡油纸贴上,避免焊缝氧化。2、防止接头过热具体措施有:焊接电流比焊低碳钢时小 1020,短弧快速焊,直线运条,减少起弧、收弧次数,尽量避免重复加热,强制冷却焊缝(加铜垫板,喷水冷却等) 。在焊缝下爬坡位置采用内填丝法施焊,避免形成内部凹陷。上爬坡位置采用外填丝法施焊 ,避免形成焊瘤。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毕业论文)专用纸- 14 -在焊接过程中,焊把要保持与焊接点切线方向垂直,焊丝在焊接过程中要随时变动角度。焊接过程中焊枪摆动要均匀,送丝速度要均匀,且焊丝始终不得离开熔池,若焊丝端头在高温过程中脱离了氩气保护区,在空气中被氧化,当再次焊接时被氧化的焊丝端头未清理,又送入熔池中,在断口
30、试验中判为夹渣;若钨极长度伸出量过大,焊枪动作不稳定,钨极与焊丝或钨极与熔池相碰后,又未终止焊接,从而造成夹钨。因管子是圆的,焊枪、送丝角度要随时变化,所以手法一定要稳、准,就能避免夹渣、夹钨的现象。焊接过程中尽量加快焊接速度,减少焊接线能量。由于管子内部充氩,施焊过程中注意使坡口两侧充分熔化,避免形成凹陷或者未焊透,特别是焊接接头部位,很容易形成未焊透缺陷,因此在接头时,焊枪在坡口两侧要稍做停留,焊丝也要跟上,弧坑填满焊丝,焊把较快向前拉动,使熔池温度降下来后迅速收弧,避免形成缩孔和弧坑裂纹。 盖面层焊接,采用划擦法在坡口内侧引弧。水平固定位置焊接盖面层,焊枪应始终保持与施焊点切线位置呈大于
31、90,焊丝与施焊点切线方向成1015角,焊接时焊把要摆动均匀,在坡口两侧稍作停留并轻微向前推进,同时焊丝要均匀地送进,当观察熔池充分熔化、铁水发亮旋转时,尽可能加快焊接速度,以减少焊接线能量的输入,从而保证焊缝层间无缺陷、成形美观。4、焊后热处理:1Cr18Ni9Ti 管焊接后,原则上不进行热处理。只有焊接接头产生了脆化或要进一步提高其耐蚀能力时,才根据需要选择固溶处理、稳定化处理或消除应力处理。7、 焊后清理不锈钢焊后,焊缝必须进行酸洗、钝化处理。酸洗的目的是去除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的氧化皮;钝化的目的是使酸洗的表面重新形成一层无色的致密氧化膜,起到耐蚀作用。常用的酸洗方法有两种:酸液酸洗。分
32、为浸洗法和刷洗法。浸洗法是将焊件在酸洗槽中浸泡 2545min,取出后用清水冲净,适用于较小焊件。刷洗法是用刷子或抹布反复刷洗,直到呈白亮色后用清水冲净,适用于大型焊件。酸膏酸洗。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毕业论文)专用纸- 15 -适用于大型结构,是将配制好的酸膏敷于结构表面,停留几分钟后,再用清水冲净。酸洗前必须进行表面清理及修补,包括修补表面损伤、彻底清除焊缝表面残渣及焊缝附近表面的飞溅物。钝化在酸洗后进行,用钝化液在部件表面揩一遍,然后用冷水冲洗,再用抹布仔细擦洗,最后用温水冲洗干净并干燥,经钝化处理后的不锈钢制品表面呈白色,具有较好的耐蚀性。参考文献【1】 英若采主编. 熔焊原理及金属材料焊
33、接.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 亓四华主编. 工程材料及形成技术基础. 合肥:中国科技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3】 雷世明主编. 焊接方法与设备.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4】 徐初雄主编. 焊接工艺500问.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5】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 金属材料焊接.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6】 中国焊接协会编. 焊接标准汇编(1996). 第 1 版.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7】 张建勋,李为卫,李庆琰. 2205双相不锈钢的焊接性研究综述. 焊管,2005,28(5): 610,89.【8】
34、 李尚周,Wiseman R,Sunter B J. 2205双相不锈钢MIG焊接研究. 焊接学报,1995,16(2):6874.【9】 刘靖涛. SAF2205双相不锈钢的焊接. 焊接技术,2001,30(6):1718.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毕业论文)专用纸- 16 -【10】 张 兰. 我国不锈钢焊接工艺研究现状及进展J. 山西冶金,2007,106(2):1-5【11】 陈文忠,欧阳建明,罗辉如.1Cr17铁素体不锈钢带材焊接和冷轧工艺探讨J. 特钢技术,2002,1:23-28【12】 张永兰,李亚江,于衍志. 铁素体不锈钢焊接区域的组织特征J. 机械工程材料,1994,18(6):14-16致 谢三年的大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三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朋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此我很感谢我的指导徐双钱老师、赵丽玲老师对我的教导与指导,同时也要感谢张树林老师,李丽茹老师及各科专业老师,是您的付出才有我今天成功。谢谢!同时,我也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生命,给了我所有,给了我这个舞台,谢谢你们。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毕业论文)专用纸- 13 -的论著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