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 案广汉职业中专学校 刘燕飞2014年9月教学课题: 绪论、车床 教学目的: 了解车工工艺 、车床的各部分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车床的传动系统 教学课时:2学时 授课方法: 讲授法 、观察法教学参考书及教具(含电教设备): 教学课件 教学内容 一、绪 论复杂的机器有很多零件装配而成。不同的零件要有不同工种的工人加工而成。有精密铸造或冷挤压(无屑加工),但绝大多数零件离不开金属切削加工,车削加工就是其中一种。1、车削加工就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直线运动来改变毛坯的形状和尺寸,把它加工成符合图纸的要求。2、内容:二、车 床1、车床的各部分作用2、车床的传动系统
2、布置作业:1、简述车削加工的工作内容2、简述车床的各部分作用教学课题: 车削运动和切削用量 教学目的: 掌握车削运动和切削用量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概念的理解及计算 教学课时:2学时 授课方法: 讲授法 教学参考书及教具(含电教设备): 教学课件 教学内容:1.2 车削和切削用量的基本概念一、车削的基本概念1. 车削运动主运动:工件的旋转运动,进给运动:车刀的直线运动主运动机床的主要运动,消耗主动力。车削时的旋转运动。进给运动去除多余材料的运动,刀具的运动。2. 工件上形成的表面(1)已加工表面 工件上刀具切削后产生的表面(2)过渡表面 工件上由切削刃形成的那部分表面(3)待加工表面 工
3、件上有待去除的表面二、切削用量的基本概念1.切削深度(p)工件上已加工表面与待加工表面的垂直距离,也就是车刀进给时切入工件的深度(单位:mm)公式: ap=dw-dm/2dw待加工表面直径dm已加工表面直径(单位:mm)2.进给量()工件旋转一周,车刀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他是衡量进给运动大小的参数。(单位:mm/r)纵向进给沿车床床身导轨方向横向进给垂直于车床床身导轨方向3. 切削速度(vc)在进行切削加工时,刀具切削刃上某一点相对于待加工表面在主运动方向上的瞬时速度,(车刀在一分钟内车削工件表面的理论展开直线长度。)假设切屑没变形或收缩公式: vc= dn/1000或vc=dn/318d工
4、件直径,mmn主轴转速,r/mmvc切削速度, m/min例:车削直径d=60mm的工件外圆,车床主轴转速n=600r/min. 求切削速度vc。( 113m/min)注:应取符合机床铭牌上布置作业:教材P33 3题 4题教学课题:车刀 及其刃磨 教学目的: 1、掌握车刀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2、掌握车刀的用途 教学重点、难点: 车刀的角度及选择 教学课时:2学时 授课方法: 讲授法 、观察法教学参考书及教具(含电教设备): 机械课件 教学内容: 1.2 车刀及其刃磨1. 车刀的种类2.车刀的用途(见绪论图)(1) 90车刀(偏刀) 车外圆、阶台和端面(2) 45车刀(弯头车刀) 车外圆、端面和到
5、角(3) 切断刀 用来切断工件或在工件上切槽(4) 内孔车刀 用来车削工件的内孔(5) 圆头刀 用来车削圆弧面或成形面(6) 螺纹车刀 用来车削螺纹4. 硬质合金可转位(不重磨车刀)近年来在国内外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先进刀具之一。刀片用机械夹固方式装夹在刀杆上。当一个刀刃磨钝后,只需将刀片转过一个角度,即可继续切削,从而大大缩短了换刀和磨刀的时间,并提高了刀杆的利用率。(形状多样)二、车刀的角度及其初步选择1.车刀的组成(1) 前刀面 刀具上切屑流过的表面。(2) 后刀面 分主后刀面和副后刀面。与过渡表面相对的刀面称主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相对的刀面叫副后刀面(3) 主切削刃 前刀面和主后刀面的
6、相交部位,担负主要切削工作。(4) 副切削刃 前刀面和副后刀面的相交部位,配合主切削刃完成少量的切削工作。(5) 刀尖 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的联结部位。为了提高刀具强度将刀尖磨成圆弧型或直线型过渡刃。一般硬质合金刀尖圆弧半径r=0.51mm。(6) 修光刃 副切削刃近刀尖处一小段平直的切削刃。须与进给方向平行,且大于进给量。2.确定车刀角度的辅助平面(1) 切削平面 通过切削刃上某选定点,切于工件过渡表面的平面。(2) 基面 通过切削刃上某选定点,垂直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的平面。(3) 截面 通过切削刃上某选定点,同时垂直于切削平面和基面的平面3.车刀的角度的主要作用车刀切削部分共有6个角度:前角
7、()、主后角()、副后角()、主偏角(r)、副偏角(r)和刃倾角(s) 。以及两个派生角度:契角(o )和刀尖角(r)。在截面内测量的角度:(1)前角() 前刀面和基面的夹角。影响刃口的锋利和强度,切削变形和切削力。大,锋利、减少切削变形、切削省力,切屑顺利排出。负(小),增加切削刃强度,耐冲击。(2)后角() 后刀面和切削平面的夹角。在主截面内的是主后角(),在副截面内的是副后角()。主要减少车刀后刀面与工件的摩擦。规定:与相应的平面夹角小于90度时为正,反之为负在基面内测量的角度有:(3)主偏角(r) 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方向间的夹角。改变主切削刃和刀头的受力和散热。(4)副偏
8、角(r) 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背离进给运动方向间的夹角。减少副切削刃与工件已加工表面的摩擦。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角度:(5)刃倾角(s) 主切削刃与基面的夹角。控制排屑方向,负值时,增加刀头强度和保护刀尖。派生角:(6)契角(o) 在主截面内前刀面和后刀面的夹角。o=90-(+ )(7)刀尖角(r) 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在基面的投影间的夹角。r=180-(r+r)4.车刀角度的初步选择(1) 前角()A. 工件材料软,塑性材料,前角大;工件材料硬,脆性材料,前角小。B. 粗加工,前角小;精加工,前角大。C. 车刀材料的强度、韧性较差,前角小;反之,前角大。(2) 后角()A. 粗加工,前角小;
9、精加工,前角大。B. 工件材料软,前角大;工件材料硬,前角小。副后角与主后角一般情况下相等。(3) 主偏角(r)加工阶台轴时,等于或大于90度;中间切入时45度到60度(4) 副偏角(r)一般采用6到8度,中间切入时取45度到60度。(5) 刃倾角(s)一般车削时为0度;粗车时为负;精车时为正。三、常用车刀的材料1.必须具备的基本性能:(1) 硬度(2) 耐磨性(3) 强度和韧性(4) 耐热性(5) 工艺性2.常用材料(1) 高速钢 w18cr4v(18-4-1) w6mo5cr4v2(6-5-4-2)(2) 硬质合金:K类(钨钴类) 碳化钨(wc)和钴YG3,YG8,YG6P类(钨钛钴类)
10、碳化钨( wc)、碳化钛(TiC )和钴YT5,YT15 ,YT30M类 钨钛钽(铌)钴类 P类加TaC或NbC 而成。布置作业:教材P33 5题 教学课题: 切削过程及其控制 教学目的: 了解金属切削过程,正确刃磨车刀和合理使用车刀了解切削液的用途 教学重点、难点:金属切削过程分析、切削液的选择 授课方法:讲授法 教学参考书及教具(含电教设备): 教学内容 :一、 切削的形成(1) 切削过程:切削时,在刀具的切削刃的切割和前刀角的推挤作用下,使被切削的金属层产生变形,剪切滑移而变成切屑。(2) 切屑的类型 带状切屑:车削加工塑性金属时因切屑厚度太小、切屑速度高、前角大(不利于加工、容易发生事
11、故)。 挤裂切屑:切削速度低、切削厚度大、前角小(粗车)。 崩碎切屑:切削脆性金属时,材料塑性小。二、 切屑收缩在切削过程中,被切金属层经过滑移变形出现的长度缩短、厚度增加的现象。=LC/LCh=ach/ac1LC ac切削层LCh ach切屑三、 积屑瘤用中等切削速度切削钢料或其他塑性金属,有时在车刀前刀面上近切削刃处牢固地粘着一小块金属。1、形成由于摩擦,切削和前刀面之间产生很大的压力和很高的温度;当温度和压力条件适当时,产生大的摩擦力。当摩擦力大于切削内部的结合力时,切屑底层的一部分金属就“冷焊”在前刀面上近切削刃处。2、对加工的影响 保护刀具:硬度为工件材料的23倍,代替切削刃(刀尖)
12、切削,保护切削刃和前刀面,减少了刀具的磨损。 增大实际前角:增大至3035,因而减少切削的变形。降低了切削力、 影响工件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积屑瘤不稳定.时大时小,一部分被切屑带走,一部分嵌入工件已加工表面,使工件表面形成硬点和毛刺,表面粗糙度大。当积屑瘤增大到切削刃之外时,改变切削深度,影响尺寸精度。3切削速度对积屑瘤的影响切削速度低速 不产生切削速度中速 最易产生切削速度高速 不产生因此精加工时,应用高速避免产生积屑瘤。四、 加工硬化由于切削刃不是绝对锋利的,因此工件表面一层很薄的金属切除不了,产生变形。另一方面,加工表面的弹性复厚,并与后刀面产生摩擦,使表面硬度提高。会使下道工序的刀具加快
13、磨损,甚至难以切削;因此,应尽量减少刃口圆弧半径。五、切削力切削加工时,工件材料抵抗刀具切削所产生的阻力。分解:六、 削热和温度1、 来源和传散来源:变形与摩擦消耗的功转化为热能。传散:工件、刀具、切削(主要)周围介质2、 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 刀具角度:前角对切削温度影响较明显,切削温度;主偏角大,切削温度。 切削用量: 工件材料:强度和硬度高,温度小。3、 影响切削力的因素 刀具方面前角 大 切削力 小主偏角 大 切削力 Fy小Fx 大刃倾角 改变合力Fr及合力Fxy的方向 刃倾角为正 切削力为负 Fy大 Fx小刀尖圆弧半径 0.25-1时Fy增大 切削用量方面切削深度和进给量 F不变ap大
14、一倍Fz大一倍ap不变F大一倍Fz大70%-80%切削速度 大 切削力 小4、 计算 主切削力近似公式铸铁 Fz1000*ap*f(N)钢料 Fz2000*ap*f(N) 切削功率计算Pm=Fz*Vc/60*1000(kw)检验机床与选取电动机功率时PmPE*PE电动机功率 传动效率=0.75-0.85二、切削液的作用1. 冷却2. 润滑3. 清洗二、分类1. 乳化液 乳化油加15-20倍水稀释而成2. 切削油 矿物油,少数采用植物油和动物油三、选用1. 根据加工性质(1) 粗加工,乳化液。(2) 精加工,极压切削油或高浓度的极压乳化液。(3) 孔加工,黏度小的极压乳化液和极压切削油。2. 根据工件材料(1) 钢件粗加工,乳化液。精加工,极压切削油。(2) 脆性金属,可用黏度小的煤油7%10%的乳化液,一般不加。(3) 有色金属,煤油和黏度小的切削油,镁合金用压缩空气3. 根据刀具材料(1) 高速钢 粗加工,极压乳化液。精加工,极压乳化液和极压切削油。(2) 硬质合金 一般不加,也可用切削液(乳化液)布置作业:教材 P33 6题、7题、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