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机械制造基础综合练习题二一、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 若退火亚共析钢试样中先共析铁素体占 41.6,珠光体 58.4,则此钢的含碳量 为 。2. 根据组成合金的各组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合金的结构可分为两大类: 和 。固溶体的晶格结构同 ,其强度硬度比纯金属的 。3. 共析钢加热至 Ac1 时将发生 向 的转变,其形成过程包括四个阶段。4. 钢中加入合金元素可提高其强度,合金强化的途径一般有_、_、_。5. 准确的估计铸件上缩孔可能产生的位置,是合理安排冒口和冷铁的主要依据。生产中,确定缩孔位置的常用方法有 、 和_等。6. 凡是能引起加工误差的因素,都称为 ,加工误差必须
2、在 方向度量。7. 实质上零件的加工精度取决于在切削成形运动中 和 的相互位置的正确程度。8. 工件的尺寸精度可通过 法、 法、 法和自动控制法获得。9. 低碳钢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以 区和 区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最为严重。10. 塑性金属材料的切削过程分为_、_、_三个阶段。二、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 钢在淬火后所得的组织是( ) 。A.淬火马氏体 B.回火索氏体C.回火屈氏体 D.索氏体2. 在淬火钢中,当含碳量增加到 0.6以后,随含碳量的增加,硬度增加缓慢,这是因为( ) 。A. 随含碳量的增加,残余奥氏体的量增多B. 随含碳量的增加,片状马氏体的量增多 C. 随含碳
3、量的增加,淬火内应力增大 2D. 随含碳量的增加,非马氏体的量减少3. 若钢中加入的合金元素能使 C 曲线左移,则将使钢的淬透性( ) 。A.提高 B.降低 C.不改变 D.对小试样堤高,对大试样则降低4. 下列钢铁材料中切削性能较好的是( ) 。A.工业纯铁 B.45 钢 C.白口铸铁 D.T12A 钢5. 钢锭中的疏松可以能过下面哪种方法改善( ) 。A.完全退火 B.足够变形量的锻轧 C.扩散退火 D.正火6. 顶尖、鸡心夹、拔盘等机床附件是用来加工( )类零件的。A套筒类 B盘类 C轴类 D圆销类7. 为降低磨削表面的 Ra 值,应从选择( )方面入手。A. 粗磨粒的砂轮 B. 小磨削
4、进给量 C. 夹具8. 加工过程中若表面层以冷塑性变形为主,则表面层产生( ) 。A. 压应力 B. 拉应力 C. 无应力层9. 沿一光滑圆柱的中心轴线钻通孔,实际上限制了除绕中心轴线转动之外的其余五个自由度,就已满足加工要求,这种定位方法是( ) 。A. 完全定位 B. 欠定位 C.不完全定位10. 光整加工长径比大于 10 以上的深孔,最好采用( ) 。A研磨 B珩磨 C超级光磨 D抛光三、是非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砂型铸造比金属型铸造的铸件晶粒更细。 ( )2. 固溶强化是指因形成固溶体而引起的合金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 ( )3. 珠光体、索氏体、屈
5、氏体都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 )4. 碳的质量分数对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是:随着钢中碳的质量分数的增加。 ( )5. 硬度、强度增加,塑性、韧性也随着增加。 ( )36. 点焊、缝焊时,焊件的厚度基本不受限制。 ( )7. 切削钢件时,因其塑性较大,故切屑成碎粒状。 ( )8. 回转体外圆表面加工常采用车削、铣削、刨削、磨削及钻削等加工方法。 ( )9. 车削槽时的背吃刀量(切削深度 )等于所切槽的宽度。 ( )10. 珩磨机床上一般珩磨头与机床主轴采用浮动联接来珩磨孔,保证珩磨孔不会应加工孔的 中心与机床主轴不同心而产生圆度误差,这种方式符合自为基准定位原则。 ( )四 简答题
6、(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1. 在低压铸造中,如何从工艺设计及工艺规范等方面保证获得无缩孔、无气孔的铸件?_2. 试分析锤上模锻和热模锻压力机上模锻飞边槽的作用?_3. “马氏体硬而碎”是否正确?为什么?_4. 简述钻孔时,产生“引偏”的原因及减小“引偏”的措施。_5. 为什么对普通车床床身导轨在水平面的直线度要求高于在垂直面的直线度要求?而对平面磨床的床身导轨其要求则相反?4_五 综合题(每小题 7 分,共 35 分)1. 尺寸为 的铸铁钳工平板采用砂型铸造,铸后立即安排机械加工,但使用80m30了一段时间后出现翘曲变形。(1)该铸件壁厚均匀,为什么会发生变形?分析其原因。_(2)如何
7、改进平板结构设计,防止铸件变形。_ 2. 简要说明冷挤压工艺的主要优点与缺点,指出由图 2a 所示圆饼毛坯(20 号钢)成形为图 2b 所示圆筒形零件应采用那种挤压工艺?试推导写出毛坯高度 H0、毛坯成形为零件的断面收缩率 A和所需要的挤压力 F 的计算公式?53. 某钢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如图所示,指出图中各点处的组织。4. 工件采用夹具的定位状态如图 2 图 3 所示,试分析分别限制了工件的哪些自由度。5. 加工图示零件上的指定表面,零件材料均为 45 钢,未淬火。试选定加工机床和刀具,将机床与刀具6的名称,切削运动的形式,填入附表。(a)加工孔 5 及孔 6 (b)加工轴上键槽(c)
8、加工箱体上同轴孔 (d)加工内圆面附表: 综合测试题二答案一、 填空题答案:1. 约 0.46 2. 固溶体;金属化合物;溶剂;高 3. 珠光体;奥氏体 4. 固溶强化、第二相强化、细晶强化 5. 凝固等温线法、内切圆法和计算机凝固模拟法 6. 原始误差 ;误差敏感(工序尺寸) 7. 刀具;工件 8. 试切 、调整 、 定尺寸刀具 9. 熔合;过热 10. 刃弹性变形、刃塑性变形、 刃挤裂二、 选择题图号 机床名称 刀具名称 主运动形式 进给运动形式a(孔 5)a(孔 6)bcd7答案:1-5 A A B B B 6-10 C B A C B三、 是非题答案:1.() 2.() 3.() 4.
9、() 5.() 6.()7.()8.()9.()10.()四、 简答题1. 答案:工艺设计方面:保证自下而上的顺序凝固原则,如加工艺补贴、加冷铁、采用通风、水冷等强制冷却措施;工艺规范方面:控制好充型及凝固各阶段的压力、速度的变化以及型温和浇注温度等。2. 答案:锤上模锻时,飞边槽的作用是,产生足够大的横向阻力,促使金属充满锻模模膛;对毛坯金属起调节和补偿作用;对于锤模锻还能起到缓冲作用。而热模锻压力机上模锻由于采用于较为完备的制坯工步,金属在终锻模膛内主要是以镦粗的方式变形,飞边槽的阻力作用不像锤上显得那么重要,而较多地起着排泄和容纳毛坯上多余金属的作用,即热模锻压力机上模锻,其飞边槽的主要
10、作用是对毛坯金属起调节和补偿作用;其次才是起横向阻力作用;并因热模锻压力滑块行程固定且打击速度慢,模锻时上下模不接触,故不存在起缓冲作用的问题。3. 答案:不正确。奥氏体强度、硬度高于铁素体,具有良好的塑性和较低的变形抗力,适于塑性成形。4. 答案:产生“引偏”的原因:1)横刃较长又有较大负前角,使钻头很难定心;2)钻头比较细长,且有两条宽而深的容屑槽,使钻头刚性很差;3)钻头只有两条很窄的螺旋棱带与孔壁接触,导向性也很差。减小“引偏”的措施:1)预钻锥形定心坑,即用小锋角 、大直径的麻花钻预先钻一个锥形坑,然后再用所需的钻头钻孔;2) 采用钻套为钻头导向,这样可减小钻孔开始时的引偏,特别是在
11、斜面或曲面上钻孔时更为必要;3)刃磨时,尽量将钻头的两个半锋角和两条主切削刃磨得完全相等,使两个主切削刃的经向力相互抵削,从而减小钻头的引偏。 )5. 答案:因为普通车床的误差敏感方向在水平方向;平面磨床的误差敏感方向在垂直方向。五、 综合题1. (1)答案:铸铁钳工平板中心处热量集中,冷却速度慢,受拉应力,而四周热量分散,冷却速度较快,受压应力;同时,平板上部比下部冷却快,上部受压而下部受拉,因此会产生翘曲变形。(2)答案:在中心处开设工艺孔或增加加强筋。82. 答案:冷挤压工艺的主要优点是:挤压件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低;材料利用率高;由于在三向压应力状态下成形,有利于提高金属材料的塑性,
12、加上冷作硬化效应,可提高挤压件的力学性能。其缺点是:变形抗力大,所需要的设备吨位大;挤压变形工序前需对毛坯进行退火和表面处理,因而不能连续生产。由图 2a 示圆饼毛坯成形为图 2b 所示杯筒件应采用反挤压工艺。由体积相等原理并假设 0D得:,4. 202002 hHdHD毛坯高度:hDHd20200 )(.)()(断面收缩率:%11200dA挤压力:24.dPCF若 0D 50,d=40,H=50,h=5(单位为 mm) ,并有 p1500Mpa,代入上面的公式,得mH2.155022%641042AKNF.25053.3. 答案: B 下 P+F+A P+F B 下A MAr4. 答案:限制四个自由度:绕 X 轴转动和平移 限制了五个自由度:绕 X 轴转动绕 Z 轴转动和平移 绕 Y 轴转动和平移绕 Z 轴转动和平移图 2(3 分) 图 3(4 分)5. 答案: 图号 机床名称 刀具名称 主运动形式 进给运动形式a(孔 5) 车床 车刀(镗刀) 工件旋转 车刀轴向进给a(孔 6) 钻床 钻头 钻头旋转 钻头向下进给9b 铣床 铣刀 铣刀旋转 工件轴向进给c 镗床 镗刀 镗刀旋转 镗刀轴向进给d 拉床 拉刀 拉刀直线运动由刀齿的每齿升量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