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学习习惯的矫正和 3 至 13 岁孩子的家长交流稿国家教委发布数据,86.3%的小学生学习习惯不合格。表现为:握笔姿势不正确;注意力不集中;记不住有用的东西,总说“忘了” ,且丝毫没有愧疚的意思;随意接话,不懂文明礼貌;做事不认真、不努力、不坚持,遇到困难就退缩,不想办法克服。自私、懒惰、贪玩、粗心,学习不主动、应付作业是现代孩子的通病。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打游戏能坚持无限长的时间,而学习时注意力就不集中呢?因为我们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忽略了好习惯的培养,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孩子的一些坏习惯。孩子 6 岁前的教育是行为教育,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家长要把好关,决不能姑息、迁就;小学阶段主要完
2、成的是习惯教育,坚持一些好的行为就形成了好的习惯。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为:评价小学生学习好坏不应再用分数,应该用学习习惯。 环境影响人的心态,心态影响人的行为,行为可以变成习惯,习惯可以养成性格,性格决定人的命运。历史故事孟母三迁中的孟母就是要给自己的孩子找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寓言故事聋青蛙爬上塔顶(有一群青蛙想爬上塔顶。爬着爬着就听到周围不停地议论:以青蛙的能力是不可能爬到塔顶的。于是青蛙们陆续放弃,不再爬了。最后,只有一只青蛙爬上了塔顶。原来,这是一只聋青蛙,听不到周围消极的议论。 )说明人的心态决定人的行为。其实,我们老师、家长在日常教育中千方百计消灭的只是一种不好的现象,而产生这种
3、现象的环境、心态并没有改变。因此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一段时间内,孩子表现挺好;过一段时间后,孩子的小毛病又犯了。其实这并不奇怪,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把孩子的行为转化为习惯的平均次数是 21 次。也就是说:一个好的做法,我们要督促孩子连续坚持 21 天,就基本形成一种好习惯了;一个错误行为,要督促孩子连续坚持 21 天不犯,就基本改掉了。以往我们听名师介绍的只用一句话或一个办法就改变了一个孩子,不是奇迹就是在夸大事实。从教育的观点,孩子越小越容易教育。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有时间限制的。当孩子身上出现一种不好的行为时,是很容易改正的;如果不好的行为已经形成习惯,就要努力 21 次才能改变;随着年
4、龄的增长,2习惯转化为性格,就难以改变了。古话讲: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想要矫正孩子学习习惯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1 不让孩子吃独食,这是孩子自私的根源。2 不替孩子做事,让孩子洗碗、洗袜子、洗衣服、收拾房间等;不肯让孩子吃一点苦,挨一点累,孩子自然变得懒惰,遇到困难就放弃。3 不能让孩子端着饭碗看电视,吃饭不专心,上课也不会专心。4 培养孩子的独立思维。孩子有一道题不会,家长给孩子讲会了,自己还很高兴,认为又给孩子补了一个知识点,其实是在弱化孩子的独立思维能力。5 和孩子商量制定一套奖惩措施。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为“夸” 能给人以自信;但对那些管不住自己的孩子,夸不见效,讲道理也没有用
5、时,就用惩罚加强其自我约束力;古人讲:玉不琢,不成器。惩罚的注意事项:(1) 别让孩子变成“滚刀肉” 。家长滥 用惩罚,不按规定惩罚,惩罚成了家长的“出气筒” ,孩子不在乎了,就成了我们常说的“滚刀肉”了。(2) 惩罚的目的是加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起到威慑孩子的作用就可以了,不要过度。(3) 让孩子明白惩罚的规定和方法。(4) 就事论事,不要数罪并罚,数落过去的事。(5) 立即惩罚,你若心软,他就得寸进尺。人的正常智商是 100115;超过 130 属于智力超常;达到 160 的是天才,那是爱因斯坦(犹太人);低于 90 的是天灾。中国智商研究报告显示:低于 90,高于 130,占所有学生的
6、2%。在一个 40 人的班级里,按照 2%的比例很难找出一个智商低于 90 或高于 130 的学生,也就是说,全班孩子的智商基本相同。您的孩子和尖子生有一样的智商,而且拥有相同的学校,相同的老师,相同的教材,相同的课堂,相同的作业,相同的试卷,为什么学习成绩不一样呢?因为不同的家庭教育产生不同的学习习惯;不同的学习习惯产生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学习方法产生不同的基础知识;不同的基础知识决定学习成绩。3可见,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是学习习惯不好造成的,而学习习惯不好与家长有直接联系。希望自己孩子习惯好、成绩好的家长,首先要加强自我约束力,多看书、多学习、多反省、多改进;对孩子降低分数要求,持之以恒地督
7、促孩子落实学习行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很多家长平时没时间管孩子,忙工作、忙应酬,自己把大量时间浪费在酒桌上、麻将桌上,回到家里不是坐在电脑前,就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时,你对孩子说:“看书去!写作 业去!” 孩子即使坐在学习桌前,他也学不进去。古人说:身教重于言教。如果您的孩子入学后注意力的持久性低于 10 分钟(这样的孩子很多),建议:孩子写作业时,您坐在孩子同桌,每天记录他 2030 分钟内溜号的次数。溜号次数增多要惩罚,提前跟他商量定好怎么罚。溜号次数减少,家长不要若无其事,这是孩子的巨大进步,您一定要高兴地表扬他,高兴地抱他,也可以满足他的一个要求或愿望,让孩子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8、。这也是在训练孩子有意注意力的持久性,这样他上课时才能坐得住,注意听。注意力比较集中的孩子,建议:每天晚上孩子写作业时,您最好不要看电视、玩电脑,最好是看书,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一定不要让孩子把他房间的门关上!孩子从小养成关门学习的习惯,到了中学一关就是几个小时,你相信他在一直学习吗?不可能!我小时候是个成绩优秀的孩子,都时常偷看小画本。到那时你再想打开门看他在里面干什么,他就会跟你急,或者把门反锁让你打不开。很多孩子小学成绩优秀,到中学、高中一降再降,就是因为家长怕自己看电视影响孩子,于是把孩子的门关上。慢慢地,孩子在里面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也没人发现没人管,养成了坏习惯;转眼升入中学,成绩下滑,家长再想管时,孩子不听,管不了啦!孩子的好习惯一定要从小培养!6 岁前,发现不良行为就坚决制止;小学阶段矫正也还来得及,坚持 21 天,就可以从量变到质变。孩子缺乏好习惯,第一个放弃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自己。家长若能坚持21 天以上,孩子就能坚持。坏习惯改掉了,好习惯养成了,学习成绩会慢慢好起来的,急于求成就等于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坚信:养成好习惯,不怕没有好成绩,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