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意义作者:陆宏单位:辽宁省大连妇产医院妇癌科关键词:心理护理研究表明,当人患上癌症之后,往往会在心理上发生巨大变化,造成心理障碍,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一般肿瘤患者心理可概括为:不信,恐惧,服从,麻痹。尤其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更为明显。因此,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极其重要。作者就我科实施整体护理以来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活动和护理对策进行汇总分析,现将具体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002 年 1 月2006 年 12 月我科共收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632例,其中, 40 岁 102 例, 4060 岁 460 例, 60 岁 70
2、例。初中以下学历 310 例,高中学历 110 例,大专以上学历 212例。宫颈癌 380 例,子宫内膜癌 100 例,卵巢癌 75 例,绒癌 32 例,恶性葡萄胎 20 例,恶性畸胎瘤 25 例。2. 心理状态2. 1 恐惧绝望心理 本组中 52. 2% (330 /632)的癌症患者具有恐惧心理,在得知诊断为癌症的初期,一些患者会由此而引起恐慌和惧怕,似乎死亡就要来临,惶惶不可终日。她们难以接受现实,对疾病产生悲观消极的心理。2. 2 焦虑多疑心理 22. 5% (142 /632)的患者表现为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对身体变化感觉敏感,听到别人低声细语,
3、就以为别人是在议论自己的病情重、难以救治等。2. 3 接受配合心理 25. 3% (160 /632)的患者持有积极的心理,患者情绪平和,心境安详。这类患者都能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3. 护理措施3. 1 人文化方案 护士要具备较好的人文学科修养,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要善于观察和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及需求,掌握分析患者心理的技能。中医学把人的性格或气质分平和质、奋亢质、抑郁质、怯弱质、淡漠质等五类,我们依据患者的性格特点而采取相应对策。老年妇科肿瘤患者一般都有慢性或老年性疾病,她们对病情估计多悲观,心理上也突出表现为无价值感和孤独感。同时老年患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健忘、
4、耳聋和眼花,护理人员要勤快、细心、耐心、周到、不怕麻烦。中年妇科肿瘤患者心理活动尤为沉重和复杂,对中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一是要劝导她们真正接纳疾病并认真对待疾病。同时对中年人的心理护理还要动员其家庭和工作单位妥善安排患者所牵挂的人和事,尽量减少患者在养病治病时的后顾之忧。再是利用中年人世界观已经成熟稳定,对挫折的承受力比较强等特点,鼓励她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配合医护人员尽快地把病治好。3. 2 个体化方案 在心理护理上我们根据肿瘤患者的文化、认识、素质等不同,采取个体化心理护理。对于文化层次较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与她们谈话时,要热情、耐心、细致,使她们在精神上减少恐惧心理,帮助患者树立信
5、心,同时尽量减少患者的知情机会,避免患者情绪低落,丧失治疗信心。对一些知识修养高、性格乐观的患者进行试探性的交谈。知道其已经对自己的病情略知一二时,我们以必要的医学知识、心理知识与之沟通。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如果同时配合心理疗法,那么治疗效果会更好。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护理,大部分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能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实,并愉快积极地配合治疗,最终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3. 3 亲情化方案 家属是患者最亲近、最相信的人,他们的关心、鼓励和支持能使患者的心灵得到很大的安慰,使她们积极地配合接受治疗。家属良好的情绪能给患者以支持和安慰,不良的情绪则是对患者一个恶性的刺激。对有孤独心理的患者,要求家属
6、有更多的时间陪伴患者,消除其孤独感,尤其作为配偶,可帮助、督促、观察和安慰患者,配合医师强化心理治疗;同时夫妇间的相互默契,有利于促进患者同家庭其他成员、医护人员的沟通和协调。对于有多疑心理的患者,应禁止在患者面前交头接耳或说暗示性语言。应以冷静的态度给患者以安慰、鼓励,从而使其在住院时能较快地适应患者角色,更好配合治疗。要鼓励家属参与一些护理患者的工作,家属和亲友在探视患者时,不要总将话题围绕在患者的病情上,多谈些院外的事情,满足患者了解、关心社会的需要;要鼓励家属表示对患者的关心和爱护,让其感觉到亲情的爱和需要。通过家属的参与,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使作者深深体会到: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良好,能乐观地对待生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同时应用心理疗法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治疗,树立战胜肿瘤的信心,筑起战胜疾病的心理防线,积极地配合各种治疗,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促进病情好转,对于肿瘤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