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二科学期中测试.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7112358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科学期中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二科学期中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二科学期中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二科学期中测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二科学期中测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八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检测(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H-1 N-14 S-32 K-39 Mn-55)一、 仔细选(每题 2 分,共 40 分) ( )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蜡烛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外界氧气进入人体血液里的路线应是 A、O 2鼻腔气管 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B、O 2鼻腔喉咽 气管支气管肺泡 肺泡外毛细血管C、O 2 鼻腔咽喉气管 支气管 肺泡 肺泡外毛细血管D、O 2鼻腔咽 气管 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 )3、如图所示,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

2、中表示 纯净物单质的是 ( )4、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微粒中,不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H 2 B、O 2 C、 H D、H 2O( )5、以下几种物质是按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规律排列的:KCl、( )、HClO 、KClO 3、HClO 4,你认为括号内应是哪种物质? A、NaCl B、NaClO C、 HClO 3 D、Cl 2( )6、10 个 H2O 和 10 个 H2SO4 分子中一样多的是: A、氢分子个数 B、氢元素个数 C、氢原子个数 D、氢气( )7、下列灭火的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盖上锅盖;、秸秆, 柴草着火,最好用嘴吹灭; 、熄灭酒

3、精灯,最好用嘴吹灭;、电器着火,应当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汽油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的抹布盖灭 A、 B、 C、 D、( )8、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氧气 氮气。其中造成空气污染的一组是A、 B、 C、 D、( )9、如图是小明同学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条件”而进行的实验操作过程,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A二氧化碳 B叶绿体 C光 D水24 小时黑暗处理4 小时后太阳酒精神碘液 变蓝不变蓝( )10、下列实验不能用于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2( )11、下表是某种哺乳动物体内几种组织中血液内氧

4、合血红蛋白的情况,其中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 A、肺泡 B、组织甲 C、组织乙 D、组织丙 ( )12、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图示中共有 4 种分子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13、成年人平静吸气时,呼吸肌活动的情况和胸廓的变化是 A、肋间内肌和膈肌舒张,胸廓扩大 B、肋间内肌和膈肌收缩,胸廓缩小C、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 D、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 )14、下图中表示氧气用途的是 ( )15、如图所示,二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二个乙分子与一个丙分子

5、,已知甲、乙、丙三者为不同的纯净物,则乙物质的 化学式为 AA 2 BA 2B CAB 2 DA 4B2( )16、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 300时化有 0.1%的分子分裂,在 0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 M 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 3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 M 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 )17、下面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 B. C 、 D. 组织名称 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率()肺泡 96组织甲 60组织乙 50组织丙 25+?甲 乙 丙表示 A 原子 表示 B 原子3( )18、王安石的梅

6、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不但设立 了一个如画的意境,也说明了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很大 D分子分裂成原子( )19、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 A、B、C、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4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5 0 84A该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分解反应 B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中 A、B、C、D 四种物质(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 22911180D反应后密闭容器中 A 的质量为 22 g( )20、七星岩

7、的岩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取一块岩石样品测其含碳酸钙 75,则该岩石样品含钙(设其它成份不含钙)的质量分数为 A.25% B.30% C.40% D.75%二、仔细填1、呼吸系统包括_ _两部分,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_,它的主要功能是 _。2、以下 种物质形成一组,从备选答案中找出跟它们同类的物质,将编号填入空格内。铝、镁、铁、 。 A、氯化钾 B、锌 C、二氧化锰 D、高锰酸钾3、下列符号3H 2AlPO 43-Fe 2O3中,都含有数字“3“,其中表示电荷数的是 ,表示原子个数的是 ,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 。(均填序号)4、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刚设计了如图 7 所示的装置。请你和小刚一

8、起 探究下列问题。(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_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爪 _ (选填左移 、 右移或、 不动 ) 原因是 。5、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A B C D E(1) 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实验工作。从实现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色化考虑,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 , (填“甲”或“乙”或“丙” 或“丁”)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2)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

9、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用排水收集氧气完毕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顺序是 , 以防止 , 造成试管破裂。(3) 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 NH3 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NH 3 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现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 NH3,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_ 。 (4) 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右图所示的装置,在装置a b4A B C开始时几天后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 (填“a ”或“b” )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该装置的作用有(填 写一条) _ 。6、 “纳米材料”特指粒径

10、 1100 nm(1 nm10 -9 m)的颗粒,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现代工业 的各个领域。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 CO 跟 NO 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 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两种气体是 。写出 NO 和 C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右下侧图) 。则实际参与反应的和两种粒子个数比为 。8、一实验小组为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了下面的两个实验:(1)按图1 实验:(着火点:白磷 40,红磷 240;水温不低于 70)可观察到: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11、: 。(2)按图2 实验:(集气瓶底部铺有少量砂子)可观察到: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剧烈燃烧,集气瓶内部有黑色的碳和白色固体氧化镁生成。 对照实验(1)、(2),你对燃烧和灭火有哪些新的认识? 9、图是电解水中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从水分解的过程示意图你能得出什么样的规律或结论。(1) ;(2) ;10、相同质量的 SO2 和 SO3 中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二、 科学探究 1、在、三个密闭的玻璃钟罩中,分别放入一小盆绿色植物;一支点燃蜡烛;一小盆绿色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将三个装置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1)过一段时间会发现钟罩内的蜡烛熄灭,而此时 C 钟罩中的蜡烛仍能燃烧,这是因为 。 (2

12、)几天后会发现 A 钟罩中的植物逐渐死去,而 C 钟罩中的植物生长正常,这是因为 。 (3)如果用黑布将 C 钟罩完全罩住,那么蜡烛燃烧时间会比没罩时 ,这是因为 。 (4)这一实验可以证明: 52、某同学“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展开了积极的思考与探究,所以他又做了这样几组实验如下:(1)第一组实验:每次均用 30mL10%的 H202 溶液,采用不同量 MnO2 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 500mL 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10MnO2 粉末用量(克) 0.1 0.2 0.3 0.4 0.5 0.6 0.7

13、0.8 0.9 1.0所用时间(秒) 17 8 7 5 4 3 2 2 2 2请分析该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该探究过程的结论 是: (2)第二组实验:为了进一步探究 H2O2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影响反应速率, 他每次均取 5mL30%的 H2O2 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每次所用二氧化锰的质量均为 0.2 克。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均在 20室温下进行,其他实验条件也均相同)请分析数据回答:H 2O2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是怎样影响的 _。 由表中数据还可看出,该反应是个反应_(填“放热” 或“吸热”)。 (3)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的速率呢

14、?请说出你的一个猜想:_ 四、认真分析,科学计算(6+9 )1、植物的新陈代谢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光、水分)的影响。下图表示一株叶面积为 10分米 2 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单位:毫克/(分米 2小时) ) 。请回答:(1)B 点表示的意义 。(2)已知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此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光照强度为 n3 的情况下光照 6 小时,该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的质量?(结果保留 2 位小数) 。 (6CO 2+6H 2O=C6H12O6+6O 2)(3)如果这些氧气用高锰酸钾来制取,则最少需要消耗多少克高锰酸钾?2、某地农作物

15、需要补充氮元素 100kg,现有以下五种氮肥可供选择:CO(NH 2) 2、NH 4NO3、 NH4HCO3。 (1) 若从含氮量考虑,选用哪种氮肥最好?(2) 若此地化肥售价如下:CO(NH 2) 2 1200 元/t ,NH 4NO3 900 元/t, NH4HCO3 300 元/t。 ,则买哪种氮肥最“便宜”?(3) 上题中 NH4HCO3 的价格最低,请你猜想它价格最低的原因。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组成的混合物 15.5g 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 10.7g 固体物质,计算:、制得氧气多少克?、原混合物中氯酸钾质量有多少克?、10.7g 固体物质中

16、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4、小洋从资料上获悉:FeCl 3 溶液对过氧化氢( H2O2)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由于 FeCl3 的水溶液中含有 Fe3+、Cl -,于是,她对“到底是 FeCl3 溶液中的哪种微粒对过氧化氢(H 2O2)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 展开了探究,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催化分解 H2O2 的是 FeCl3 溶液中的 Fe3+;猜想二:催化分解 H2O2 的是 FeCl3 溶液中的 Cl-。请你帮助她完成实验报告: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向盛有 5 mL5%H2O2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HCl,并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无明显现象向盛有 5 mL5%H2O2 溶液的试

17、管中加入少量的 ,并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H2O2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 3% 5% 10% 15% 20% 25% 30%收集到 540mL 气体时所用时间(秒) 660 220 205 80 25 9 4 3反应后液体温度() 24 34 39 56 65 67 69 7061、某同学称取两份相等质量的磷(各 3.1g) ,分别放在盛有不同质量的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两次实验的数据如下:第 一 次 第 二 次 氧 气 的 质 量 g 2 4 生 成 P2O5的 质 量 g 3.5 7.1 (1)这两次实验是否

18、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第一次实验为什么不生成 5.1 g P2O5?为什么第二次实验氧气的质量与磷的质量之和恰好等于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2、在返回地球途中不幸失事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曾用金属铝粉和高氯酸铵(NH 4ClO4)混合作为固体燃料。加热铝粉使其被氧气氧化,放出大量的热,促使混合物中高氯酸铵受热分解;同时生成四种气体,两种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一种气体是氯气,还有一种气体是化合物(常温下是液态) ,因而产生巨大的推力。试写出其中所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3、有以下四种装置(如下图):从图中选择适当的仪器组装成符合要求的成套装置。 (1)用_和_组合成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

19、置,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待实验结束时,应先将_,然后再_。(2)用_和_组合成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若需在实验过程中添加酸,需在装置中添加_(填仪器名称) ,并注意将_。4、现有氧气、氢气、空气、甲烷、二氧化碳五种气体,要用最简单的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如果已有一盒火柴,则还需要( )A. 稀盐酸 B. 用澄清石灰水湿润的烧杯 C. 蒸馏水 D. 干燥的小烧杯和尖嘴玻璃管5、在军事术语上把核潜艇在海里的连续航行叫长行。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核潜艇就打破了美国“海神”号核潜艇长行84 天的记录,创造了连续航行时间最长、水下逗留时间最长、平均航速最高的新记录。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行,在潜艇里要配

20、备氧气的化学再生装置。制氧气方法有以下几种:加热高锰酸钾;电解水;在常温下使过氧化钠(Na 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加热氧化汞;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其中最适宜在潜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哪一种?与其他几种方法相比。该方法有什么优点?6、某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 2.5 g 该样品与 0.5 g 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 时间后(假设杂质不t1参加反应) ,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 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tt234、 、加热时间 t1t2t3t4剩余固体质量 g 2.12 2.08 2.04

21、2.04(1)加热 时间后,氯酸钾是否已经反应完全?_;(填“是”或“否” )t3(2)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 (3)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某地农作物需要补充氮元素 100kg,现有以下五种氮肥可供选择:CO(NH 2) 2、NH 4NO3、 NH4HCO3。 (1) 若从含氮量考7虑,选用哪种氮肥最好?(2) 若此地化肥售价如下:CO(NH 2) 2 1200 元/t,NH 4NO3 900 元/t, NH4HCO3 300 元/t。 ,则买哪种氮肥最“便宜”?(3) 上题中 NH4HCO3 的价格最低,请你猜想它价格最低的原因。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相

22、同的分子数。根据此结论回答下列问题(以下气体均处在同温同压下) 。(1)将同体积的 CO 和 CH4 混合,所得混合气体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化成最简整数比)_。(2)燃气灶是由灶体、进气管(进 CO 或 CH4) 、进风管(进空气) 、开关等部件组成。我国西部的天然气东输,可改善我国东部居民生活用气。使用煤气的用户在改用天然气时,需对燃气灶加以改造,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的相比,进风管的主要区别是_。你的理由是_。(3)面对石油、煤资源日趋减少的情况,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你认为 21 世纪来源广泛、燃烧放热多、无污染的最佳燃料是_,其制取方法是_。答

23、案:(1)2:4:1;6:1:4 (2)进风管管口体积大;理由: 2212 2COCOO点 燃 , 由 此 可 知 体 积 完 全 燃 烧 时 需 体 积HC4 2 21点 燃 , 体 积 甲 烷 完 全 燃 烧 需 体 积所以甲烷完全燃烧需要 O2 的体积大。 (3)H 2, H太 阳 能 答案:(1)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第一次实验氧气的质量为 2g,根据化学方程式中氧气与磷的质量比,2g 氧气完全反应消耗磷 1.55g,因此,生成五氧化二磷 3.55g。第二次实验氧气和磷恰好完全反应。答案:(1)B,C 或 D,导管拿出水面,熄灭酒精灯(2)A,D,长颈漏斗,长颈漏斗末端伸入液面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