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利用外来者劣势.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7108662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外来者劣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利用外来者劣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利用外来者劣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利用外来者劣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利用外来者劣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利用外来者劣势:为什么服务型企业在国内使用海外分支网络?摘要利用企业资源基础观和深入案例研究,本文发展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模型,用以解释在何种情况下一个服务型企业会利用其国际附属网络在国内市场建立一个差异化基础的竞争优势。本文所研究的银行执行的是差异化战略。它通过将自己定位成“一个南美银行”以及通过向国内客户提供一系列对外贸易服务,且这些服务在他们进行推介时均是独一无二的。本文的概念模型填补了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化困境的缺口。它解释了在何种情况下国际化企业可能会选择某一战略,这一战略试图在国内利用那些于国际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资源和能力。1.简介前人有关国际化的研究强调了就存活率、利润率和效率而言的外来

2、者劣势带来的后果,以及国际化企业面对“克服外来者劣势”的挑战应如何做出应对的问题。然而,我们对于替代性战略知之甚少,在需要耗费过多的成本以致无法克服来自制度距离的外来者劣势时,这一替代性战略才可能被采纳。其中,制度距离被定义为跨国公司会遇到的而本土企业通常不会遇到的“东道国的陌生环境、难以协调的关系以及母国和东道国的歧视危险” 。已经完成国际化的企业在成功国际化(即克服外来者劣势)和去国际化(即被外来者劣势打败)之间也许会选择一个折中的战略(即利用外来者劣势) ,基于这一揭示我们在国际化研究中弥补了一个概念缺口。Luo et al.曾提出了四种防御性战略来减少对东道国环境的依赖,为了超越他的研

3、究,本文发展了一个概念框架试图回答以下研究问题: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情况下服务型企业会在国内使用他们的国际附属网络?对这些折中战略的可能动机进行深入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因为先前研究已经证明有相当大比例的国际性企业选择了“国内重新定位”战略,这暗示了“国际扩张似乎与国内扩张密切相关” ,但是对于这些战略发生的原因和方式,我们却不得而知。同样地,虽然过去的关于广告代理公司的研究显示,也许缘于一些协同作用国际化进程增强了公司在国内市场的市场势力,但是对于这发生的方式及条件,我们也不得而知。本文提出,过度的外来者劣势、国内竞争者的国际化程度、国内市场的大小以及国内服务型企业的存在增强了为实行国内市场差异化

4、战略而利用国际化附属网络的可能性。我们基于企业资源基础观得出这些条件,并证明了这些条件的同时存在可能会带来国内的持续竞争优势。一个补充的潜在理论基础是进一步海外扩张的成本效益关系并不显著优于在国内利用存在的国际附属网络这样的替代性选择的成本效益。因此,本研究通过将服务型企业在面对国际化文化难题时可能执行的战略理论化来扩展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化难题。因此,本文研究为迄今为止忽略的、在某些程度上看似矛盾的国际化结果增加了一个资源基础观的解释。这一结果即作为一个国内市场差异化战略的国际化,一个替代性选择也许能避免国际化难题或者对国际化难题作出应对。与此同时,本研究通过引起对未曾开发的网络观的应用促成了商

5、业国际化的网络观。此外,本文是与实证研究相关的,因为我们提供了第一个对独特卓越的巴西银行的国际化进程以及一个大体上起源于新兴经济体的银行的详细陈述。作为一个通过国际化产生竞争优势的银行,与先前金融服务国际化研究主体相比较,它遵循的是一个迥然不同的逻辑。我们选择一个银行来验证我们的模型,在于它能让我们保持一致的行业特征,从而能与先前强调金融服务部门外来者劣势的研究结果形成对比。通过知会中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司国际化进程中如何去应对过度的外来者劣势,我们的模型做出了实际意义的贡献。2.理论背景我们认为,在进一步海外扩张与去国际化间做出一个折中战略,这取决于外来者劣势的程度、公司内部的能力和资源及进一步

6、扩张国内市场三者的成本之间的关系。其中,我们称进一步扩张国内市场的成本为“国内扩张壁垒” 。这一概念源自“扩张劣势” (liability of expansion) ,它能运用于国内市场的扩张。比如,公司从地方向全国甚至全球水平扩张,或者公司拓展不同的细分市场。一方面,是 RMadhok, 2010) 。第二,该研究从国际网络视角出发,进一步扩展了跨国公司国际业务的研究。本文建立在 Ghoshal Andersson, Forsgren Johanson and Vahlne, 2009),或是将其作为公司内部协调的议题之一(e.g., ODonnell, 2000)。而我们关系的则是通过公

7、司内部网络节点间的互动和随后国内开发,实现企业资源积累与实力发展。这一研究议题对国际业务研究仍然是新奇的,因为它从两方面转变了现有主流网络视角的逻辑:从公司外部(顾客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到对公司内部(附属网络)的强调,从国际市场到对国内市场的关注。这些见解对国际业务很重要,因为他们补充了关于服务公司国际化和业绩关系的研究。而先前的研究已经处理了国际化过程中来自于外国市场、资产、学习机会和资源、套利和效率等得到的收益。本文的研究则增加了可能来自于国内公司网络节点相互作用的数量和性质对公司的收益,因为它们会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和更多的金融及其他资源。该文也为新兴经济体银行国际化的经验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研究

8、资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银行国际化研究(e.g., Guilln and Tschoegl, 2000) 。最后,本文有助于我们分析过度负债的外国企业状况,而这在处理新兴经济体银行反对发达国家银行的情况下可能更为频繁(这句我没有读懂) 。5.2进一步研究与普遍性我们希望并鼓励其他研究者能够根据我们的命题对其他一些大型的新兴经济体进行实证研究,如俄罗斯、印度、中国货非洲国家等,这些国家源自于国内R&Cs 资源而进行国际性开发的战略性选择有可能被观测到。由于国内大规模市场和最近才实现的市场开放对国际化的激励可能仍然小于开放的发达经济体。因此,命题2 和命题3描述的情况很有

9、可能发生,并且 BTDE不太可能成为一个严重障碍。其次,如在4.4节讨论的,LOF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服务公司而言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尽管本文研究对特定类型的LOF 和 BTDE发展了新的参数,但是我们相信在不同的环境中可能会发现其他不同类型。对不同国家和不同服务行业的后续定性研究有助于我们对这些变量发展出更为精确的概念化构想。此外,我们认识到也许还有其他重要方面牵涉到通过国际化来增强国内竞争优势的一般性问题。未来的研究也许应处理不同行业的影响方面。实证与概念研究的另一个问题对背后更高层次的缓冲效果的原理进行研究发展,并进行实证检验。国内和国市场相关变量的不同组合,可能提高或降低利用国际网络和国内市场R&Cs的可能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