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三 EXCEL 知识点梳理(二)一 工作表中数据的格式设置方法:选定数据,执行“格式” “单元格”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即可进行数字分类、对齐、合并单元格、自动换行、字体、边框、底纹等格式设置。另外,一些简单的格式设置的操作也可以在“格式工具栏”中进行。注意:重点区分跨列居中与合并居中的区别。二 设置工作表的纸张类型、页边距、页眉页脚方法:执行“文件” “页面设置”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即可进行纸张类型、页边距、页眉页脚的设置。三公式的输入与编辑:方法:使用公式进行编辑时,先输入先导符“=” ,然后根据要求将公式用数学表达式进行表示即可。注意:计算机中的“”用“*”表示, “”用“/”表示。
2、四函数的使用:1求和函数 SUM:格式:SUM(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例如:SUM(A1 ,C3 ,E5)求的是 A1,C3,E5 这三个单元格中数据的和。SUM(A1: B5)求的是 A1 至 B5 单元格区域中数据的和。2求平均函数 AVERAGE:格式:AVERAGE(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例如:AVERAGE(A1,C3)求的是 A1 和 C3 这两个单元格中数据的平均值。AVERAGE(A1:B5)求的是 A1 至 B5 单元格区域中数据的平均值。3求最大值函数 MAX:格式:MAX(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例如:MAX(A1,B3, C3,E5) 求的是 A1, B3,C3,E5 这几个单
3、元格中数据的最大值。MAX(A1:B5)求的是 A1 至 B5 单元格区域中数据的最大值。4求最小值函数 MIN:(用法同 MAX 相似 )5条件函数 IF:格式:IF(某单元格是否符合一个条件, “符合时显示的内容” , “不符合时显示的内容”)例如:IF(A1=90, “优秀” , “不优秀”)判断 A1 单元格中相应的数据是否达到优秀标准。6条件求和 SUMIF:格式:SUMIF(条件判断区域, “条件” ,实际求和区域 )例如:SUMIF(A1:A8, “=1”,F1:F8)求出 A1 至 A8 区域中数据为 1 的相应的 F1 至 F8 区域中数据的和。7条件统计函数 COUNTIF:格式:COUNTIF(用于统计的区域, “条件”)例如:COUNTIF(A1: A5, “100”)是统计出 A1 至 A5 区域中大于100 的值的个数。8求整数函数 INT(舍去小数 ):格式:INT(单元格或具体数值)例如:INT(3.5) 结果为 3。9取余(模) 函数 MOD功能:求两个数的余数(模)。格式:MOD(数 1,数 2)例如:MOD(11,4)得出的结果为 3。注意:使用函数时除了自己输入以外,还可以用常用工具栏中的粘贴函数工具“f(x)” 。五自动求和:选定数据后,还可以用自动求和按钮“”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