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三物理国庆作业一.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7108287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物理国庆作业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三物理国庆作业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三物理国庆作业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三物理国庆作业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4 页初三物理国庆作业(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24 分)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如图所示,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一 一 “东方之冠” 在一次参观中,李先生乘电梯上楼,在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李先生的( )A动能不断增大 B重力势能不断增大C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2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悬挂的吊灯静止不动时,因为没有做功,所以它不具有能B动能相等的物体一定具有相等的速度C正在斜面上滚下的小球既有动能也有重力势能D弹簧只能具有弹性势能,而不会有动能和重力势能3在下面的哪个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 ) A小

2、华用力推车,但没有推动B小强举着杠铃静止不动 C小悦背着书包水平走动了 2m D小翔把一桶水提高 20cm4门的把手一般都安装在离门轴远的一端,如图所示其中的科学道理是( )A根据杠杆的知识,推开门时比较省距离B根据杠杆的知识,推开门时比较省力 C根据功的知识,推开门时手对门做功较慢 D根据功的知识,推开门时手对门做功较少5如图所示的几种杠杆类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6登楼梯比赛中,小明同学从一楼匀速登上五楼,共用了 12s,则他登楼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 ) A5W B50W C500W D5000W7如图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 大于,同一个物体分别在 AC 和 BC 斜

3、面受拉力匀速运动到 C 点,所需拉力分别为 FA、F B,所做功分别为 WA、W B,则( ) A、F AF B,W AW B B、F AF B,W AW B C、F AF B,W AW B D、F AF B,W AW B 8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休,内能一定大 B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9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 150N 的物体匀速提升 1m,不计摩擦和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60%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拉力大小一定是 125N B有用功一定是 150JC

4、总功一定是 250J D动滑轮重一定是 100N10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小科和几位同学准备做“比一比谁的功率大”的活动以下是他们设计的三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控制爬楼的时间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上楼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控制爬楼的高度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算出功率进行比较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11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受的拉力 F1 和 F2 大小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B绳子受的拉力 F1 和

5、 F2 大小不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相等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不相等12如图所示,为一可绕 O 点转动的杠杆,在 A 端通过绳作用一竖直向下的拉力 F 使杠杆平衡,此时 AB 部分水平,保持重物静止不动,而使绳绕 A 点从图所示的位置沿图中的虚线 CD 转动,则( )A逆时针转,F 先变小后变大 B顺时针转,F 先变小后变大 C顺时针转,F 先变大后变小 D逆时针转,F 先变大后变小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76 分)第 2 页 共 4 页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5 分)13如图所示,物体 A 所受重力

6、为 200 牛,滑轮重力和摩擦力不计当分别沿力 F1 和 F2 的方向匀速提起物体 A 时,则 F1_F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 10 秒种内 A 物体被匀速提起 4 米,则拉力 F1 所做的功为_焦,功率为_瓦.如果把这个滑轮改 成 动 滑 轮 匀 速 竖 直 提 升 同 样 的 重 物 , 则 机 械 效 率 将 _(填 “增 大 ”、 “减 小 ”或 “不 变 ”)14如图是现代家庭经常使用的自动升降衣架的结构示意图,它可以很方便晾起洗好的衣服,取下晒干的衣服,其实就是通过一些简单机械的组合来实现此功能图中动滑轮有 个,此装置 (填“能”或“不能 ”)改变动力的方向15

7、如图所示,a、b 为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石块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随高度变化的两条图线(不计空气阻力) ,其中 是动能高度关系图线,小石块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m,小石块在最高点时的机械能为 J16小华同学用 100N 的水平推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重 500N 的物体,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若该物体在 10s 内移动 5m,则在此过程中它的速度为 m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小华做的功是 J,功率是 W17一杯热咖啡冷却一段时间后,咖啡的内能将_;这是通过_的方式改变咖啡内能的18火山爆发是由于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突破地壳,喷涌而出这说明流出的岩浆具有动能,它是由 能转化来的岩浆冲上山坡,又将其

8、 能转化为 能19功率是表示_的物理量.下列各物理量的单位:J;J/s; Nm;W ; Ws ,其中属于功率的单位有_(填序号).20.如图甲,将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放在水平地面上,稍微抬起一端至少用力 100N,则木棒的重力约是_N.图乙则是一根粗细不均匀的木棒,若稍微抬起一端,抬起_端所用力较大.(粗/细)若将乙图中木棒如图丙吊起,刚好在图示位置平衡,如果沿吊起处的虚线部分将木棒分割成粗、细两段,则_段较重(粗/细)21小聪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 4N 的物体匀速提高 2m,他做的有用功为_J若滑轮组的绳重及摩擦不计,他用这个滑轮组匀速提升 9 N的 物 体 时 , 机 械 效 率 比 提

9、升 4 N 物 体 时 提 高 了 l0 , 此 时 的 拉 力 为_N (已知动滑轮的重力小于 4N)三、解答题(本题有 9 小题,共 51 分,解答 23、24、25 题时应写出解题过程)22(6 分)(1)如图,渔民用杠杆和滑轮的组合机械起吊鱼网请画出杠杆 OBA 所受动力的力臂 L1 和阻力 F2 的示意图(2)请在图中画出使用该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式(3)如图所示,曲杆 AOBC 自重不计, O 为支点,AO=60cm,OB=40cm,BC=30cm,要使曲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最小的力 F 的示意图及其力臂 L第 22 题(1) 第 22 题(2) 第 22 题(3)23(5 分

10、) 如图所示,一架重力为 9l04N 的直升飞机在 20s 内竖直下降 10m,最后停在邮轮的停机坪上。 求: (1)飞机竖直下降 20s 内的平均速度。(2)飞机竖直下降 20s 内重力做的功。24(6 分) 如图所示,斜面长 4m,高 2m质量为 50kg 的小明站在斜面顶端,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 75N 的拉力将 100N 重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g=10N/kg,求:(1)小明对物体做的总功(2)斜面的机械效率 (3)物体所受的摩擦阻力 25(7 分) 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升重物人用 500N 的拉力 F,15s 内使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上升了 3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

11、拉力 F 做功的功率第 3 页 共 4 页(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若改提 400N 的物体,求此时的机械效率26(7 分) 如图 1 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 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 A 点处挂 4 个钩码,在 B 点处挂 6 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

12、件为:_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_;为什么?_(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 2 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27(4 分) 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两个相同的斜面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它们探究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1)将 A、B 两球 (mAm B)分别从两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到它们并排滚动且始终相对静止这表明在滚动的任一时刻,两球的速度_,且两球的速度跟_无关(2)分别在水平桌面上的

13、 C、C 处放置相同的木块,再将两球分别从两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到_球将木块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_28(4 分) 在学习势能知识时,小红将一张硬纸片对折,在开口一边剪两刀,然后,将一根橡皮筋套在开口边,做成了一个特殊的卡片(1)小明将图中的卡片反过来,用手把它压平在桌面上,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开手,观察到的现象是_,这个现象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对卡片_,因此它具有弹性势能(2)接下来小红不将卡片压平,迅速松手后观察实验现象,小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与_的关系小红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限度内,_29(6 分)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

14、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 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1)比较第 1 次和第 2 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2)第 3 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_J,机械效率是 _(3)第 3 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 2 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_(填“增大”或“ 减小”) ,因而,由第 2、3 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自重大小有关(4)如果在静止时读出测力计拉力大小,所计算得机械效率比实际效率_,因此,在操作时注意_拉动测力计第 4 页 共 4 页30 (6 分)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

15、关”时,小雨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二: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所在的高度有关。为此他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装置。将两端开口、长约 1m、粗细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管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将粗细适宜的圆柱形泡沫塑料块置于玻璃管内 O 点处(塑料块与玻璃管内壁有适量的摩擦) ;其他器材还有:刻度尺、一组系有细线的质量不等的钩码、用于调整泡沫塑料块回到 O 点位置的木棒(如图乙所示)请你帮助小雨回答下列问题:(1)探究“猜想一”时,应使用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 )的钩码从 (选填“相同”或“不同” )的高度在玻璃管内由静止下落,去冲击 O 点的泡沫塑料块,然后用刻度尺分别测量 ;从而比较出重力势能的大小。(2)设计探究“猜想二”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命题 孙宏武 审核 冯年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