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卵巢囊性肿块 78 例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关键词】 卵巢囊性肿我院 2002 年以来超声诊断 78 例、89 个卵巢肿块,现将其超声图像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78 例,89 个肿块。年龄 976 岁,平均 36.5岁。40 岁以上 15 例,占 19.2%;20 岁以下 2 例,占 2.6%。主诉下腹包块 15 例,下腹痛 20 例,有急性腹痛病史 17 例,体检时发现 26 例,余均无明显自觉症状。1.2 方法 采用东芝-240A 型实时超声仪。探头频率 3.75MHz。采用常规膀胱充盈法,在下腹部耻骨联合上方做纵、横,斜切检查,必要时做全腹
2、检查。2 结果89 个肿块中,其中黄素囊肿 4 个,浆液性囊腺瘤 30 个,浆液性囊腺癌 1 个,黏液性囊腺瘤 17 个,巧克力囊肿 9 个,炎性肿块 3 个,囊性畸胎瘤 25 个,89 个肿块中良性肿块 86 个,恶性3 个。肿块定位正确 85 个,占 95.5%;肿块发生扭转 19 个,超声诊断 16 个,占 84.2%。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 65 例,符合率83.3%。误诊 3 例,误诊率 3.8%。漏诊 1 例,漏诊率为 1.3%。 3 声像图特征3.1 黄素囊肿 卵巢切面可见无回声区,壁薄,多为圆形,后方伴增强效应。囊内回声清晰,内有多房间隔光带回声。直径为3.05.0cm。3.2 浆
3、液性囊腺瘤 肿瘤壁薄、光滑、边界清,内部回声少,后壁回声增强,内有光带分隔为多房性。囊腺瘤常累及双侧卵巢,肿瘤一般中等大小,直径 515cm。卵巢乳头状囊腺瘤,则囊内见光滑的实质光团。3.3 黏液性囊腺瘤 肿瘤体积较大,直径 525cm。呈多房,表面光滑,内充满细弱光点,后壁呈增强效应。卵巢黏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则囊内见光滑的实质光团。3.4 巧克力囊肿 多见于子宫后方,呈圆形或不规则性无回声区、壁厚、内壁欠光滑、中等大小。直径为 520cm。在月经期探测,肿块增大,内见细弱光点,随体位移动。本组按周永昌等分类法将声像图分为 5 类 1,2 :(1)单纯囊肿块型:肿块为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
4、较清晰,壁稍厚,囊内有少许光点回声。 (2)多囊型:肿块为多个圆形或不规则无回声区,其间有粗细不等的分隔光带回声,囊壁增厚,内壁欠光滑。 (3)囊内均匀光点型:肿块为无回声区,其内充满均匀细小光点回声,囊壁增厚,且后壁毛糙。或囊内底部有光点沉积,上方为明显无回声区,呈分层征。 (4)囊内团块型:肿块呈无回声区,内有散在细小光点回声,于肿块后壁或中部有高回声光团,且形态多变。 (5)混合型:肿块为囊实相间的杂乱回声,后壁界限常较模糊,不规则。3.5 卵巢囊性畸胎瘤 共 25 个,发生蒂扭转 3 个,超声诊断 1个,肿瘤大小相差悬殊。直径为 620cm。本组将声像图分为3 类 1 :(1)类单纯囊
5、肿,5 个。声像图表现为单纯囊性肿块,加大增益以膀胱内不出现光点为准。仔细观察囊内有点状、线状回声,病理证实为囊内少许毛发。 (2)囊实混合型肿块,17 个。以囊性为主 9 个,以实性为主 6 个,囊实各半者 2个。当囊内出现脂液分层征、面团征、瀑布征或垂柳征、壁立性结节征、多囊征、杂乱结构征、线条征等 3 典型征象中任何一项,直接提示囊性畸胎瘤后经病理证实。说明这些典型征象最能反映囊性畸胎瘤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可作为诊断的可靠依据。 (3)类实性畸胎瘤,3 例。肿瘤内可见弥漫均匀的点状回声及少部分强回声伴声影。让患者突然改变体位进行检查,看不到内容物移动现象,2 例做出正确诊断,漏诊 1 例。
6、3.6 炎性肿块 声像图为子宫两侧或后方可见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混合性肿块,急、慢性炎症探头下均有压痛。声像图应与陈旧性宫外孕、急性阑尾炎相鉴别。3.7 恶性肿瘤 3 个 患者年龄均在 50 岁以上,最大 1 例为 70 岁。肿瘤发生扭转 1 例。1 例因腹部包块就诊,2 例因绝经后阴道出血而就诊。卵巢黏液乳头囊腺癌声像图表现为巨大囊肿25cm20cm15cm,包膜尚完整,壁厚不均匀,内有细弱光点及分隔,壁上可见实质性突起 4.8cm3.5cm。浆液性囊腺癌,体积较大,最大直径 20cm,囊壁厚而不均匀,房厚,隔上见多个不规则的乳头状强回声。2 例腹腔内见腹水。 4 讨论 卵巢囊性肿块是妇科
7、常见病,约占卵巢肿瘤的 90%。仅依据超声图像不能做出病理诊断。根据声像图显示的特征性表现并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可初步推测出肿块的病理类型。(1)良性囊性肿块声像图特征为多为圆形、椭圆形、囊壁薄而光滑、囊内暗区清晰,分隔纤细光滑,后方伴增强效应,无腹水征。 (2)恶性囊性肿块声像图特征为体积较大,囊壁不均匀性增厚,分隔亦厚而不均,内见不规则的乳头状突起,70%病例合并腹水征。 (3)卵巢肿瘤过大或蒂过长则定位有困难。在观察清楚肿瘤特征后排空膀胱使肿瘤位置下降后再进行检查对定位有帮助。 (4)误诊病例分析,本组误诊 3 例,第 1 例为腹部疼痛 2 天就诊,表情痛苦。超声检查见右下腹有大小约9
8、.8cm6.5cm 的囊性包块,内有点状回声,误诊为右侧卵巢囊肿,手术病理证实为化脓性阑尾炎。第 2 例为类单纯囊肿型囊性畸胎瘤,声像图为圆形无回声肿块,壁薄,加大增益囊内仍为无回声而误诊为卵巢囊肿。第 3 例为盆腔性炎包块,超声见子宫的左后方一欠规则的无回声包块,内见细弱光点及不规则的强回声,误诊为巧克力囊肿。由于性质完全不同的卵巢肿块可产生相似的声像图,而性质相同的病理变化又可表现为不同的声像图,使卵巢肿块的鉴别诊断较困难。必须密切结合临床、病史、月经史、体征、妇科检查,提高卵巢囊性肿块诊断水平。参考文献1 张青萍,李泉水.现代超声显像鉴别诊断学.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31-433.2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 4 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293-1295. (编辑云 兆) 作者单位:405200 重庆市梁平县医院作者: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