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春天一个明媚的早晨,树叶上的露珠眨着眼珠,正探头打量这个新鲜的世界。屋前的空地上,女儿站立着,像一棵小树。黑色的眼睛眨巴着,她伸出手,不时往空中轻轻一拈。阳光镀亮了她仰起的双颊,仿佛有两朵小红云飘到她脸上了。“孩子,你在做什么?”我走过去。她向我一摆手,说:“别过来,我在捉阳光哩。 ”“捉阳光?”我十分好奇, “阳光捉得住吗?” “能!”她手指向不远的地方,那里放一个小玻璃瓶,在阳光下闪射着柔和的光芒。“我捉了半瓶子阳光了!”说话时,女儿的眼神很亮。我走近一看,早晨的阳光刚好照亮半个瓶子,这就是女儿所捉的半瓶子阳光了。我走到她身边,问:“你怎么知道你抓住了阳光?” “知道。风走过来,树叶有
2、声音;阳光走过来,水里有亮亮的波纹。 ”我往远处望,前边的一条小河真的泛起明亮的阳光。 “抓到阳光时,手会暖暖的。 ”女儿边说边把手上的阳光轻轻放进小瓶子里。我伸出手,手心果然有一点暖意。难道我也抓住了阳光了?我童心大发,兴奋地叫嚷起来:“我也捉住阳光啦”女儿慌忙止住我,说:“小声点!你这一吵,会把阳光吓跑的。 ”我在屋内埋头工作,突然发现一束阳光正悄悄地向我靠拢。挺直腰,我看见女儿正拿一面小镜子往屋内反射太阳。看见我从书堆中仰头,就冲我摆手,说:“爸爸快看,阳光走到我们屋里来了。 ”她的手一颤动,镜子里反射过来的阳光就满屋子游动了。有几缕顽皮的光线跳上我的书桌,倏地钻进我敞开的心里来了,于是
3、我的心也暖了,感觉体内也有一条河流在流动,波光潋滟的。太阳渐渐落山,阳光暗淡了。女儿守着那个瓶子,看见我走过来,她幽幽地说:“阳光又流走了。 ”我看到她手上的阳光只有浅浅的一层了。“爸爸,阳光灭了。 ”她突然向我喊了一句。阳光灭了?我纠正说:“不是灭了,是太阳落山,阳光暗了。 ”“不!阳光是灭了。 ”女儿很倔强, “阳光是灯。 ”天暗了,我拉亮了屋内的灯,突然想起女儿所说的“阳光是灯”的话,觉得这满屋子的灯光也是阳光了。坐在电脑前,我写下了华兹华斯彩虹里的一句诗:儿童是成人的父亲。(选自读者2006 年第 6 期,王清铭筑文)【阅读指津】生活磨钝了成年人的诗意感受,他 们看不见阳光,看不见露珠
4、,看到的只是阳光下的阴影和阳光里飘舞的尘埃。横流的物欲又使清澈 诗意的河流沉渣泛起,我们的心灵也不再“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了。但是,在孩子纯真的世界里,世界万物都如诗歌一般美好,如阳光,如露珠,如花开的声音。人诗意地栖居大地上,需要童心和一双儿童的眼睛。【阅读训练】1第一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的作用是2第二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是描写,其作用是3女儿得到捉住阳光的灵感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4 “于是我的心也暖了,感觉体内也有一条河流在流动”一句中, “我”体内的那一条河流指的是5仔细品文中加点的句子,说说它们表现了儿童怎样的情趣。答:6对“儿童是成人的父亲”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读了后,你有什么启发?答:参考答案:1烘托了环境的美好,营造了诗一般的意境;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形象、生动,为下文作铺垫。2肖像(外貌描写),通过外貌描写,形象地写出女儿天真、可爱。3“风走过来,树叶有声音;阳光走过来,水里有亮亮的波纹。”4早已消失的童心,失去的童真。5这句描写出女儿一本正经的神态,表现了女儿天真、善良的个性。6儿童对生活充满好奇,对生活充满幻想,天真纯洁,这是值得大人学习的地方;画龙点睛,升华了文章的主题。示例:儿童的天真、无邪会给成年人心灵上的洗涤,让成年人重新感悟到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