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海无涯,翰林作舟教 育 是 一 项 良 心 工 程 初中物理复习-机械功和机械能阶梯训练*6某物体在一对平衡力作用下运动,则该物体( )A机械能一定不变,动能一定不变B机械能可能改变,动能一定不变C机械能可能改变,动能可能改变D机械能一定不变,动能可能改变知识的拓展*9一只水捅掉在了井里,在打捞水桶时里面带了些水,则下列各项属于有用功的是( )A 把桶中的水提高做的功B 把桶提高做的功C 把桶和水提高做的功D 手拉打捞绳所做的功知识的应用*9用 100N 的水平推力,使重 500N 的物体沿水平面移动 20m。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做的功为 ,推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2.
2、5*10某人将一只重为 50N 的箱子拎起 05m 高,然后沿水平方向行走 10m。则该人对箱子共做 J 的功,其中沿水平行走 10m 所做的功为 。1.5*11要使一个物体移动一定的距离,就要对物体做一定的功。如果是利用机械(如杠杆、滑轮、滑轮组)来使物体移动的,那么,利用费力的机械就 距离,利用省力的机械就 距离。总之,不论使用什么机械,要想少做些功是不可能的。这个现象可以用一句很简洁的话概括: 这就是功的原理。2.5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13有两只相同的水缸,需好几桶水才能盛满。现有甲、乙两位同学用相同的水桶从同一处取水分别倒入两个水缸内。甲力气大,每次均提一桶水;乙力气小,每次均提半桶
3、水。在两位同学都使各自的水缸注满水的过程中( )1.5A甲比乙做的功多 B乙比甲做的功多C两人做的功一样多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做功的多少*14如图 106 所示,三种情况中物体所受的拉力都是 F,甲图中物体上升 sm,乙图中物体沿斜面向上移动 sm,丙图中物体水平移动 sm。比较拉力 F 做功的多少,结论是( )2.5A甲图做功最多 B乙图做功最多C丙图做功最多 D做功一样多*19一列火车以 20ms 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到的阻力是 9104N。问:(l)火车头(也叫机车)的牵引力是多大?(2)1min 内机车做了多少功?3.5*20某汽车以 36kmh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4、1min 内发动机做功 3610 6J。求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2.5图10-6学海无涯,翰林作舟教 育 是 一 项 良 心 工 程 *21一个人用 50N 的力往下压杠杆一端,手下降的高度是 2m,而杠杆的另一端把一个物体抬高了0.5m。杠杆重不计,杠杆转动时的摩擦不计。问:(1)人做了多少功?(2)被抬高的物体有多重?(提示:用功的原理求解)2.5*22利用功的原理可以证明斜面也是一种省力的机械。如图 10-9 所示,凭一个人的力气不能把大油桶直接搬到车上去,但借助于一块木板搭成的斜面就可以。想想看,如果希望更省力些,你打算采取什么措施?2.5机械效率 功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运动有快有
5、慢,我们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来表示运动的快慢,称为速度,计算公式是 。做功也有快有慢,我们用 来表示做功的快慢,称为 ,计算公式是 ,国际单位是 ,常用单位还有 。2.5*2机械效率是指 写成公式是 。1.5*3利用机械做功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哪些?答: 和 。1.5*5我们要通过实验测出图 10-10 中甲和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5.5(l)两个滑轮组装置的共同点是什么? ;不同点有哪些? 。(2)实验中需要测量哪几个物理量? ,需要计算哪几个物理量? 。(3)实验中,如果你已经按图组成了一个滑轮组,那么,只用刻度尺量出钩码上升的高度 h,而不再用刻度尺量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s
6、 行不行? ,理由是什么? 。(4)请问:甲、乙两个滑轮组哪个更省力些? 。理由是什么? 。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不会一样? ,理由是什么? 。答案:(1)提起的物体相同 滑轮个数不同,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不同 (2)钩码重 绳端的拉力 钩码上升高度 绳端拉力移动的距离 (3)行 可根据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推算 (4)乙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多 不一样 动滑轮重不同 *9用一个杠杆来提升重物。已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 3 倍,物体重 600N,手向下压杠杆的动力是210N,物体被提升 20cm。求:(l)手压杠杆下降的高度;(2)人做了多少总功;(3)人做了多少额外功;(4)杠杆的机械效率是多大。4.5
7、1)因为动力臂是阻力壁三倍可知使物升 0.2 米则应下绛 0.6 米(S1:L1=S2:L2);2) 人作总功W=FS=210*0.6=126J3)额外功=W 总-W 有=126J-600*0.2J=6J4)效率=W 有-W 总=120/126=95.23%图 10-9图 10-10学海无涯,翰林作舟教 育 是 一 项 良 心 工 程 知识的应用*10功率是用来表示 的物理量。某万吨远洋货轮的功率是 2104KW,这表明该货轮每秒钟内要做 J 的功。1.5*11如果有一只较重和一只较轻的水桶,它们的容积相同,让你用水桶提水,你选用哪一只桶? ;用动滑轮来提升重物,并且有较重的和较轻的两只滑轮供
8、选择,你选用哪一只滑轮? 。在你作出上述选择时,头脑中想的是什么? 。3.5*13用图 10-11 所示的装置来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5(1)实验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端时,拉力的方向应 ,并使物体 上升。(2)若弹簧测力计移动 15cm,则物体移动 cm。(3)若被提升的物体是钩码,每只钩码重为 2N,每只滑轮重为 0.5N,弹簧测力计读数是2.5N,钩码移动 10cm,则拉力做的额外功是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4)若再加挂一只钩码重做实验,所测的机械效率与前一次相比将 。(选填“相同”或“变大”“变小”)。答案:竖直向上、匀速;5;0.15N、80%;变大*14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
9、率”实验,给你如下器材:铁架台、滑轮、天平、钟表、线、钩码其中多余的器材是 ,缺少的器材是 。1.5答案为:天平、钟表,测力计、刻度尺*18已知甲、乙两种机械在做功过程中,甲的机械效率比乙的机械效率大,这表明 ( )。1.0A甲做功比乙做功快 B甲做的有用功比乙做的有用功多C甲做的额外功比乙做的额外功少 D甲做的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比乙大*24一辆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是 70kW,半小时内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了 40km。问:(1)发动机的牵引力做了多少功?(2)发动机的牵引力是多大?(3)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路面的摩擦力是多大?3.5P=F v*27某人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已知人和车的总质量是
10、70kg,地面对自行车的阻力是人和自行车总重的 110,人骑自行车做功的功率是 70w。问:(l)人蹬自行车,使自行车前进的动力是多大?(2)10min 内,自行车前进的距离是多大?3.5分析:(1)自行车匀速运动,牵引力等于阻力,已知阻力和重力的关系,可求阻力的大小,进一步求出使自行车前进的动力(2)已知自行车前进的动力和人骑自行车做功的功率,根据公式 P=Fv 可求自行车的速度,再利用公式 S=vt 可求自行车前进的距离解答:解:(1)人和车的总重力为 G=mg=70kg10N/kg=700N;地面对自行车的阻力等于自行车前进的动力,F=f=0.1G=0.1700N=70N答:人蹬自行车,
11、使自行车前进的动力是 70N(2)自行车的速度 v=P/F=70W/70N=1m/s;10min 内,自行车前进的距离是 S=vt=1m/s1060s=600m图 10-11学海无涯,翰林作舟教 育 是 一 项 良 心 工 程 *30如图 10-16 中,每个钩码重均为 2N,每个滑轮重均为 0.6N,给你一根能承受 3N 拉力的绳用于串绕滑轮组。4.5(1)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2)若绳很轻,摩擦不计,绳端施加的拉力为多大时,可使钩码匀速上升?(3)若拉动绳端使钩码匀速上升时,拉力是 2.5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32用如图 10-18 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摩擦不计,物重为 10
12、0N。当绳端拉力为 40N 时,物体匀速上升。4.5(1)据题目的条件,你能求出几个物理量?把它们求出来。(2)拉力 F 做 180J 的功,可使物体上升多高?*33用滑轮组提升重物(如图 10-18)被提的物重 G 为 9104N,滑轮组的机械效图 10-16图 10-18学海无涯,翰林作舟教 育 是 一 项 良 心 工 程 率是 75,拉力 F 做功的功率是 2.5kw要把重物匀速提升 1m。问:(1)需多大的拉力 F?(2)需花多长时间?4.0*35。如图 10-20 所示,滑轮组工作时摩擦不计。4.5(1)当被提升的物重为 90N 时,绳端施加 40N 的拉力可以使物体匀速上升,求滑轮
13、组的机械效率 1;(2)当被提升的物重为 120N 时,绳端需施加多大的力可使物体匀速上升?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何值?*36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可以通过控制油门改变供油量来改变。加大油门可加大功率,减小油门可减小功率;油门调节到最大,其功率达到最大。汽车的速度由变速器控制,调节变速器改变车速俗称为“换挡”。汽车在爬坡时需要发动机有很大的牵引力,这时驾驶员总是采取加大油门同时减小车速的措施。试根据物理知识推出有关公式,说明驾驶员所采取措施的道理。4.5*37某人想用图 10-21 的装置在半分钟内把物体提高 5m,用来串绕滑轮组的绳子最多能承受 300N 的拉力。(l)在图上画出既省力又方便的绳
14、子统法。(2)如在提升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0,一次最多能提升多重的货物?这时人的功率是多大?4.5*38用如图 1022 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重为 250N,每只动滑轮重为 15N,绳重及摩擦不计。5.5(1)给你一根能承受 60N 拉力的绳子,画出滑轮组的绕法;(2)匀速提升重物时,绳端的拉力是多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3)用这个滑轮组提升重物,它的机械效率最大为何值?(提示:从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大思考)。图 10-21图 10-20图 10-22学海无涯,翰林作舟教 育 是 一 项 良 心 工 程 检测题1不变 减小 减小 2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在力的方向
15、上移动距离 3动 弹性势 4500J 0 5()()()()()() 6B 712 300 60 8200 220 91% 9B 10。(1)由 )(31动GF得 NF30动 ;(2) %75FhG;(3)N70)(/动, %.85/h。学海无涯,翰林作舟教 育 是 一 项 良 心 工 程 机械功 功的原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 W=FS 焦 24.5J 3600 上 0 3000J 41000J 0 5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距离 6C 7C 8(1)210 4N (2)750N 知识的应用90 0 2000J 1025J 0J 11省 费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12C 13C 14A 15(1
16、)10.8Km/h 1000N 5.410 6J 161000J。知识的拓展17(1)不计磨擦和机械自重 (2)存在磨擦和机械自重 18(1) Gh (2)1/2 2 FS Gh (3) )(2动G FS hG)(动 19(1)910 4N (2)1.0810 8J 20610 3N 21(1)100J (2)50N 22使用更长一些的木板,使斜面坡度更小些 。机械效率 功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 V=s/t 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功率 p=w/t 瓦 千瓦 2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总有W 3磨擦 机械自重 4100J 80% 5(1)提起的物体相同 滑轮个数不同,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不同 (2)钩码
17、重 绳端的拉力 钩码上升高度 绳端拉力移动的距离 (3)行 可根据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推算 (4)乙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多 不一样 动滑轮重不同 6C 7(1)4000J (2)1.610 3W 8(1)1080J (2)900J (3)180J (4)83.3% 9(1)0.6m (2)126J (3)6J (4)95.2%。知识的应用10做功快慢 2107 11较轻的 较轻的 少做额外功 12自重 磨擦 额外 小于 1 13(1)竖直向上 匀速 (2)5 (3)0.025J 80.% (4)变大 14天平 钟表 ,测力计 刻度尺 15()()() 16()()()()17C 18D 19B
18、20C 21410 3N 22(1)滑轮与轴之间有摩擦 475J 500J 95% 23(1)200J 250J 80% (2)450J 500J 90% 知识的拓展24(1)1.2610 8J (2) 3150N (3)3150N 25(1)100N (2)12500J (3)50W 26(1)24000J (2) 60% 27(1 )70N (2)600m 283.9210 5W 29(1)24000J 200W 30(1)略 (2)2.2N (3)80% 311.5m (2)80% 32(1)动滑轮重 20N 机械效率 83.3% (2)1.5m 33(1)410 4N (2)48s 3
19、4(1)8W (2)25N 35(1)75% (2)先利用问题 1 的条件求动滑轮重 30N 再求机械效率 80% 36功率与牵引力、速度的关系是 p=Fv 功率为最大时,速度最小时牵引力最大 37(1)图略(提示: “方便”应使绳子向下拉) (2)720N 150W 38(1)学海无涯,翰林作舟教 育 是 一 项 良 心 工 程 图略(提示:使绳子向上拉) (2)56N 89% (3)最大能提起的物重为 270N,最大机械效率为90%。机械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能够做功 能做的功 2动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3质量 速度 4越大 5机械 14 6(1)动能 (2)弹性势能 (3)重力势能 (
20、4)动能 7D 8C 9B 知识的应用10不变 变大 变大 11(1)增大 不变 增大 (2)不变 减小 减小 12弹性势能 势 势 动 13动 势 动 14势 动 势 动 15B 16D 17C 18B 19C 20D 21C 22动能和势能都变小,因为动能和势能都与质量有关,质量变小,所以动能和势能都变小 知识的拓展23动 势 动 势 24卡车 铁球 25重力势 弹性势 26变大 变小 不变变小 27重力势 动 动 弹性势能 28动 动 势 29A 30A 31B 32B 33A 34C 35B 36D 37共 4 次,(1)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3)弹性势能转化
21、为动能 (4)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8小球运动受摩擦。27如图 1 所示是小亮同学测定斜面机械效率的装置图,下表是小亮同学设计的记录表格.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到哪些结论?(要求写两条):; 。 斜面倾 斜程度小车重量 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 F/N斜面长s/m有用功W 有 /J总 功W 总 /J机械效率较缓 10 01 3 1 1 3 33%较陡 10 02 4 1 2 4 50%最陡 10 03 5 1 3 5 60%34. 自行车若匀速前进时的速度是 5m/s,车所受阻力是车和人总重 800N 的 0.03 倍,从家 门到校门用时 10min。(1)人克服阻力做的功是多少?做功功率是多少?(2)根据科学测量,此时人实际做功 110 5J,则人骑车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写出一条提高人骑车的效率的措施。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