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课 愉快的劳动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通过听海娃的歌、劳动歌,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二、认识字母谱 f、s,并能准确地唱出。三、能主动投入编创歌词、编创动作、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等音乐实践活动。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唱歌曲并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教学难点: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教学方法:听唱法。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等。总 课 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有一首歌人人都会唱、喜欢唱,每一次听到它,让人们想到一个人妈妈。让我们用最美、最动听的歌声表达对妈妈的爱!(教师起前奏,学生唱世上只有妈
2、妈好)二、学习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同学们唱的真好,让我们听一听小朋友对自己亲爱的妈妈用歌声道出了哪些心理话。(多媒体播放歌曲)1、 说一说歌中都唱到了什么?夸一夸自己的妈妈?2、 想一想这首歌我们应该怎样唱才能表达小朋友对妈妈的真挚情感。(学生讨论)3、 变换方式感受,跟唱学会歌曲。4、 创编(将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编成新歌词演唱,也可以把歌曲中的妈妈编成其他长辈。)5、 师生用接龙的方式用唱名唱一唱。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聆听海娃的歌;编创与活动。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导入欣赏海娃的歌。同学们动听的歌声使一个住在海边的小海娃沉不住气了,听,他也唱起了歌!(初听)1、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
3、些内容,小海娃给你怎样的印像?2、 想一想,海边会有哪些声音?你去过海边吗?知道“赶海”吗?(学生讨论,互相交换知识和信息)3、 复听歌曲 (学生边听边做动作表演)三、编创与活动1、 教师带着学生依次唱出五个音,让学生动脑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唱这五个音。2、 指导学生分组填写唱名字头,以小组为单位填充旋律,看哪一组填充的好、唱得准确。分组练唱,评议。四、课堂小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表演种玉米;凝听劳动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聆听劳动歌引导谈话:“这节课老师向同学们引见几位劳动小能手,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二、欣赏歌曲1 (初听) 教师播放音乐动画劳动歌,让学生边听边看。2 引导学生回答,看到了什么
4、?听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3 老师发现同学们非常喜欢这首歌曲让我们再一次欣赏。4 引导学生回答看到、听到后你是否想到一个非常著名的童话故事?把你想到的故事告诉大家。5 同学们如果想听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那么请你动脑筋为这首歌曲设计动作为大家表演好吗?6 学生表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评价以鼓励为主)7 教师讲故事三、学习歌曲1 谈话导入:“同学们,七个小矮人愉快劳动的情景感动了印度尼西亚的一位小朋友,他用甜美的歌声号召我们也一起来劳动呢?仔细听,让我们都做哪些劳动?”2 听范唱种玉米(教师播放 CAI 范唱)。3 引导学生给歌曲起名并说出歌曲演唱的特点以及与劳动歌的歌曲相比
5、较找出共同点。4用听唱法学唱种玉米(默唱、轻声唱、)在学习歌曲中遇到的难题让学生说出来,然后以同学之间的互教互学、教师指导相结合解决歌曲中出现的难点。也可以按节奏读歌词的形式解决歌曲中的难点。5、 用各种演唱形式复习歌曲。课堂小结: 师:只有用辛勤的劳动才能换取丰硕的果实,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板书设计:CAI 课件课 后 记: 第六课 可爱的动物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听鸟店、袋鼠,唱我的小绵羊、小袋鼠,感受音乐表现的生动鲜明的形象。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突出本课主题“可爱的动物”,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二、通过编创动作、歌词,尝试模拟鸟儿的叫声等各种音乐实践活动
6、,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反复记号以及演唱方法。教学方法:听唱法、肢体语言教学法教具准备:琴、CAI 课件总 课 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聆听鸟店;编创与活动(歌谣、模仿动物的叫声)教学过程:一、编创与活动(说歌谣)有一首好听的歌谣,但它是一条谜语,让我们一起来说歌谣、猜谜语。1默读歌谣,说出它的谜底是什么鸟?2请同学们自由读歌谣,指名读。(教师不加任何评价,给学生自由的表演空间。)3教师按节奏读歌谣。(学生进行比较并说出理由,然后选出给人们带来美感的读歌谣的节奏。)4自由编创拍击动作。(比一比。学生进行互评)5
7、教师启发学生自创谜语歌谣大家猜,边读边拍。二、聆听鸟店同学们听过在钟表店里这首乐曲,乐曲中用了很多声音表现各种表。现在我们来听一首乐曲,仔细听音乐中出现了哪些声音?(初听) 1、教师提示: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2、复听:(教师启发学生注意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动物的叫声?3、教师给学生自由想象空间,让他们根据音乐编故事。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表演我的小绵羊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学习歌曲我的小绵羊1、 复习歌曲种玉米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歌曲种玉米是一首印度尼西亚的儿童歌曲,这节课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印度尼西亚的儿童歌曲。(CAI 出示我的小绵羊歌页)2、引导学生对比两首印度尼西亚儿童歌曲。
8、3、 用听唱法学会歌曲。4、 唱会歌曲后再选择合适的地方加入小动物的叫声。5、用各种形式演唱,学生互相评价找出优点、缺点并发挥优点,克服缺点。6、编创歌词。(用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编唱新歌词。将同学们编创的歌词整理为几段,全体同学逐一演唱。)四、课堂小结,下课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聆听袋鼠;编创与活动:摘果子;表演小袋鼠。教学过程:一、欣赏袋鼠1、导入:我们来听一段音乐,想一想,这段音乐描绘的是什麽动物?(初听)2、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袋鼠的有关知识。3、带着问题再一次听音乐。(想一想,音乐中描述的袋鼠给你的感受。)4、复听乐曲用动作感受音乐。(提示学生跟着音乐做袋鼠跳动的动作。)二、编创与活动: 摘果子
9、小袋鼠蹦蹦跳跳累及了,它又累又饿想摘果子吃,可是果园里的老爷爷给它们出了个难题,让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吧!1、教师提示学生观察小袋鼠口袋上有什么标记?每个小袋鼠能摘几个果子。2、学生分组讨论,用画线的方式连到小袋鼠的口袋上。搞清楚有的小袋鼠只能摘一个,并说出为什么。三、歌曲小袋鼠,1、小袋鼠把果子吃到嘴里,高兴在嘴边高兴的唱起了歌。(听歌曲范唱)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3、讨论:这首歌怎样唱才能表现小袋鼠的可爱?(教师用连音、断音两种唱法分别演唱歌曲,让学生区分哪一种演唱更好)4 学生进行歌表演(学生可参照课本上的动作,但鼓励自编动作的学生。)四、课堂小结,下课。板书设计:CAI 课件课后记:第七课
10、 小小音乐家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通过听百鸟朝凤、小乐队,唱快乐的音乐会和唢呐配喇叭,理解人与自然的主题,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及歌曲小乐队的趣味性。二、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三、能为歌曲编动作,用字母谱编创旋律,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旋律中 的节奏。教学方法:视听结合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打击乐器若干、琴。总 课 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表演快乐的音乐会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学习歌曲快乐的音乐会1、导语:你们听过音乐会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听音乐会,
11、让我们来仔细的听一听歌曲中的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呢?2、播放课件,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3、带领学生听着歌曲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4、采用与动作相结合的方式边读歌词边做拍手拍腿的动作。同时解决难点。5、跟着音乐小声的学唱。(先学第一段歌词再跟唱其他几段。)6、引导学生唱着歌曲表演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三、进行歌词的创编:师:歌曲中的小朋友演奏了胡琴、喇叭和铜鼓,你还知道哪些乐器呢?我们把这些乐器也唱到歌曲中吧。师:我们也来开一场快乐的音乐会。(每一个小组表演一段)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开了一场快乐的音乐会,你们高兴吗?让我们边唱着歌曲边按顺序走出教室。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聆听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和
12、合唱小乐队。教学过程:复习: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快乐的音乐会,小朋友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唱一唱。二、聆听百鸟朝凤师:你们知道谁是鸟中之王吗?传说有一种叫凤凰的神鸟,它的羽毛比孔雀还要漂亮,它就是百鸟之王。1、初听音乐:2、简单介绍唢呐(出示挂图)唢呐最擅长模仿鸟儿的叫声,下面我们再来听一听唢呐是怎样模仿各种鸟儿的叫声,你能跟着学一学吗?3、复听音乐。4、进行小结:听了这首乐曲,你的心情怎样呢?这首乐曲不仅表现了百鸟争鸣,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而且还表现了人们在大自然中欢快愉悦的心情,人类和大自然就应该这样和谐地生活在一起。三、聆听小乐队刚才我们听到了一首用唢呐演奏的乐曲,其实还有许
13、多乐器都能演奏出动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1、播放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中乐器演奏片断,同时出示各种乐器的挂图。2、你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呢?你能说说它们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呢?这些乐器演奏出的音乐真好听。下面我们用一首歌曲来夸夸它们吧。3、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在音乐声中度过了快乐的一节课。在这里,老师祝愿小朋友们能够在音乐声中愉快地度过每一天。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表演唢呐配喇叭; 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授:1、提问法导入:在上节课中我们欣赏的乐曲百鸟朝凤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呢?(唢呐)2、湖南的小朋友他们也很喜欢吹唢呐,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湖南民歌唢呐配喇叭。
14、三学习歌曲唢呐配喇叭,并自编动作表演1、播放课件,指导学生听歌曲范唱。小朋友们能自己加上动作来表演这首歌曲吗?让我们听着歌曲来试一试。2、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表现歌曲。3 教师适当美化和规范表演动作。小朋友们表演得真不错,你们会唱这首歌曲了吗?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唱一唱吧。4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师纠正出现的错误。小朋友们唱得真好!现在让我们边唱边表演。四、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指导学生分组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五编创与活动1、结合唢呐配喇叭引导学生分组在空格处填上字母谱.2、唱一唱,看谁的旋律好听,由学生评出唱准确的学生,教师可在其课本上盖小红花印,以此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六、课堂小结:今天,同学们表现
15、得真能干,老师也为你们而感到骄傲。让我们唱着歌走出教室吧!板书设计:CAI 课件第八课 幸福生活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通过听阿细跳月、歌声与微笑,唱同坐小竹排、西伦达,感受中外民族民间音乐,理解本课主题“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二、能主动参与听、唱、舞的音乐实践活动,表达自己愉快、欢乐的情感。三、能准确地为歌曲打节奏和用打击乐伴奏,积极参加探索声音的游戏,主动与他人合作。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愉快、欢乐的情感演唱歌曲,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教学难点:准确地为歌曲打节奏和用打击乐伴奏。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教具准备: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等总 课 时:三课
16、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表演同坐小竹排;聆听阿细跳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看一看那里的青山秀水,听一听那里动人的歌声。来,我们出发吧。二、简介壮族“竹排“是将许多竹子并排扎在一起,放入水中飘浮。用来运人载物。竹排由一人撑竹竿与水底,用力支地,是竹排顺水漂流。小竹排,便是面积和载重量都很少的竹排。在我国的南方水乡,竹排十分普遍,十几岁的孩子便会撑竹排,大一点的孩子带着弟弟妹妹坐竹排到水上游览。三、感受音乐1、听音乐做动作,感受三拍子、二拍子强弱变化师:刚才我们看到了壮族美丽的景色,还知道了壮族小朋友们非常喜欢划着竹排在水上游览,我们也来划船好吗?2、分两组
17、做划船动作:第一组做三拍子部分,第二组做二拍子部分四、学唱歌曲1、听歌曲范唱: 播放 CAI 课件2、教师范唱: 请你听一听歌曲中那个音最长?最美?3、随范唱用听唱法学会歌曲。五、编创与活动1、 教师提出要求师:现在我们把全班小朋友分成几个小竹排,你的小竹排上可以有唱歌的有拍手的,也可以使用桌子上的乐器。但要请小朋友们排练一下,不同节拍的两部分要有变化,同一种乐器要演奏整齐。2、 自由练习3、 分组展示六、聆听阿细跳月1、谈话导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下面我们来听一首彝族乐曲阿细跳月。2、初听前,借助于幻灯、图片等简介彝族同胞的有关风俗、服饰特点。然后拍着手听音乐。
18、3、复听,让学生以轻快的动作随着乐曲跳舞,表现乐曲的欢快情绪。七、课堂小结: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一样盛开在祖国的大花园里,我们各民族一定会团结一心,让祖国这个大花园繁华似锦。(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下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聆听歌声与微笑; 编创与活动:试着做一做教学过程:一、聆听歌声与微笑1、初听歌曲,随着歌声拍手。提示: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与阿细跳月相比有什么不同?2、复听音乐,自编动作表演。二、编创与活动:试着做一做这是一个探索声音的游戏。1、教师可事先按课本上的图,准备纸盒、高脚杯、碗、啤酒瓶等物品。提示:怎样让物品发出声音? 一种物品能发出
19、几种声音?是否能发出高、低、长、短不同的声音?2、分小组尝试,分组表演。3、用发现法发现身边的物体,想办法让其发出不同的声音。三、课堂小结,下课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表演西伦达;编创与活动:旋律接龙教学过程:一、表演西伦达1、用听唱法学会西伦达2、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跟唱,注意弱起的第一个字不要唱强,要强调第一拍。3、学会歌曲便可以开始做集体舞。学生手拉手形成一个圆圈,顺时针走,边走边唱第一段。选一名学生唱第二段,被他叫出名字的学生跨进圈子里。这时,圈里的同学再叫下一个同学的名字,循环游戏。4、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敲打击乐站在圈里,一组学生手拉手边走边唱歌,唱完两段歌后,由打击
20、乐同学敲击右下角的节奏,互换位置,唱歌的同学接过打击乐,游戏继续。5、学生可以提出新的游戏方法,大家尝试。二、编创与活动:旋律接龙用 d、r、m、f、s 五个音旋律接龙游戏。要求用最后一个音接着编唱。1、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四组,按课本上的示意做接龙游戏。2、比一比,看哪一组接龙的次数多,不重复,不出错。由学生之间展开评价,优胜者可在课本上自画小红花。三、课堂小结:下课板书设计:CAI 课件第九课 美丽的动物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听龟兔赛跑,唱金孔雀轻轻跳、大鹿,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理解本课主题美丽的动物。二、能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学习并表演傣族舞蹈动作。
21、懂得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三、积极与同学合作编创一定的情境,表现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想像。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懂得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教学难点:编创一定的情境,表现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想像。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教具准备:琴、教学光盘、电脑、打击乐器、纱巾、孔雀舞头饰。总 课 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表演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过程:一、 音乐的初步感受。1、听金孔雀轻轻跳伴奏音乐感受动物形象。小朋友,你认为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动物?2、跟着音乐表演小动物的动作。3、进一步提出要求:你能跟随音乐的节奏来表现小动物可爱的形象吗?(教师示范)如学生有困难,教师可在长音时
22、敲三角铁以作提示。4、感受孔雀的音乐形象。二、介绍傣族民俗。这是一首表现小孔雀与人类感情的歌曲。我国有一个少数民族把孔雀作为吉祥的象征,你知道是哪个民族吗?傣族主要居住在我国云南省。边疆地区的傣族人住“干栏”式竹楼。傣族妇女身着紧腰窄袖短衫,下着筒裙,傣族人喜欢用纱线和丝线制成风格古朴、色调鲜艳的傣锦,图案纹样及色彩有某种象征的意义,如孔雀图案象征吉祥,大象的图案象征五谷丰登。他们有着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比如把小男孩叫做小卜少,把小女孩叫做小卜冒。三、歌曲的演唱。1、 看歌片跟随老师演唱歌曲。2、 歌曲处理: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句尾每个字收音要轻,体现出亲切感;展翅飞翔一句力度稍加强;歌曲结尾处用
23、较弱的力度,表现歌曲美妙的意境。三、学习傣族舞蹈动作语汇。四、合作创编。把学生分为三组:演唱队、小乐队、舞蹈队进行创编表演。女同学可以把纱巾围成筒裙,表演傣族小姑娘。给舞蹈队的同学带上孔雀舞头饰表演,提高学生表演兴趣。1、 合作创编。2、 分组表演。3、合作表演。五、欣赏傣族舞蹈表演艺术家杨丽萍表演的孔雀舞雀之灵。六、课堂小结:下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聆听龟兔赛跑教学过程:比较不同的音乐形象。1、师:森林的早晨真美丽呀!听,谁来了?(播放兔跳、龟走音乐)提问:谁来了?还可以是谁来了?2、个别听音律动。(可以表演一种动物的动作,鼓励大家模仿两种不同动物的动作。)3、播放动画兔的音乐形象,提问:“兔
24、子是怎样走路的?”(个别、集体学习不同兔子的跳动动作。)4、播放动画龟走的音乐形象,提问:“乌龟是怎样走路的?”(个别、集体学习不同龟的走路动作。)5、表现兔子的音乐和表现乌龟的音乐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小结:由于速度、节奏、音色、旋律等不同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也不同。二|、游戏:跳跳走走玩法:播放三个音乐片段,分辨乌龟、兔子音乐形象并分角色用动作表演。重点:听第三段音乐,讨论谁在跳或走?规则:听到合适的音乐才能活动且不能随便发出声音,否则是违反游戏规则,要停止游戏一次。三、聆听龟兔赛跑1、初听前可向学生讲龟兔赛跑的故事,也可以让学生讲。2、听辨大管、单簧管的音乐,想像哪个可以代表龟,哪个可代表
25、兔?3、初听全曲4、分别读一读、拍一拍龟和兔的节奏。四、情感教育。师:一场热闹、有趣的“龟兔赛跑”结束了,兔子为什么难为情地低下了头?如果你是兔子的朋友,你该怎么帮助它?慢吞吞的乌龟为什么会得第一名?五、表演龟兔赛跑师:我们能不能表演龟兔赛跑?要求表演的“小动物”要相互配合,能根据不同的音乐及时变换动作。六、课堂小结:故事告诉我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表演大鹿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听唱前,可让学生听着歌曲的录音拍着手轻读歌词,尤其是:“兔儿兔儿 快进 来 咱们 手把 手挽 牢 ”要读得清晰、准确。2、歌曲演唱地注意,第一部分是得短促、跳跃,力度适当
26、控制。第二部分力度稍强,情绪饱满,表现出团结起来力量大的精神面貌。二、表演大鹿歌曲基本唱会后,便可以加入动作表演,使学生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学生可以听歌曲的录音设计小兔、大鹿、猎人的动作、表情。分角色进行表演。三、编创与活动用打击乐设计“大森林的清晨”、“猎人的追击”、“结尾”,学生可设想多种,再按着课本上的顺序加入打击乐的演奏,将大鹿这首歌创造成一幕丰富的音乐剧。使全体学生在歌唱、表演的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板书设计:CAI 课件课 后 记:第十课 过新年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通过听窗花舞、晚会,唱小拜年、过新年,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新年的热烈
27、氛围,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二、积极参与编创旋律,用打击乐表现过新年的气氛、自编动作等音乐实践活动。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唱小拜年、过新年,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新年的热烈氛围。教学难点:编创旋律教学方法:综合音乐实践法教具准备:琴 多媒体课件 打击乐器等总 课 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表演小拜年教学过程:一、律动:随着春节序曲的音乐,教师带学生扭秧歌,感受喜庆的气氛。二、谈话导入:1、同学们,听着这欢快的音乐、扭着秧歌,你们觉得什么日子要到了?学生回答:过年、国庆、2 、你们喜欢过年吗?过年都有哪些风俗习惯?3、过年的风俗习惯真是丰富多彩,特别是拜年,很有意思,很热闹。
28、你们听,湖南的小朋友来给我们大家拜年了,请同学们仔细听,他们是如何拜年的。(多媒体播放歌曲小拜年)学生听音乐。4、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谁来说说,他们是如何拜年的?三、重点练习:1、同学们讲的很好,他们过年还敲锣打鼓呢!今天老师也带来了锣和鼓,想敲吗?2、同学们敲的很高兴,但如果有节奏的敲就更好了!下面听老师有节奏的敲一敲,你们来模仿。学生练习,再用锣和鼓敲一敲。四、学唱歌曲:1、同学们敲的很好,下面我们能不能用歌声把这首歌曲里欢快的情绪表现出来呢?学生回答:能。 2、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自己学唱这首歌曲,看哪位同学学的最快。(学生跟 CAI 课件学唱歌曲)。3、下面,我们不跟音乐,自己练习唱,遇到
29、不会的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4、刚才,有的同学唱的很好,但有的唱的还不够准确,下面我们跟着音乐再练习一次。5、会唱了吗?请哪位同学来试试。(部分同学唱,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6、请同学们完整的跟琴唱一唱。7、同学们学的真快,要是把拜年时的高兴心情表现出来就更好了,想一想,怎样才能唱得更好?8、跟伴奏音乐练唱。五、创编表演:1、唱的真好,我们还可以运用哪些方法,更好的表现这首歌,使拜年的气氛更热烈?2、现在我们分组合作表演。3、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唱起来、敲起来、跳起来吧!六、拓展延伸1、同学们,我们唱的小拜年是一首具有中国特色的过年歌曲,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外国小朋友是怎样过年的。2、听唱歌曲新年
30、好。师:听唱了这两首有关过年的歌曲,你发现了什么?师:同学们讲的真好,同样是过年,东西方文化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特点,需要我们用不一样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七、课堂小结:下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聆听晚会;编创与活动:为新年晚会对歌。教学过程:一、复习小拜年1、随多媒体音乐课件演唱歌曲小拜年。2、加上秧歌舞边唱边跳,表现过年的喜庆气氛。聆听晚会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欢乐氛围。提示: 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心情是怎样的?2、三言两语简单介绍作曲家贺绿汀。3、复听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做动作。编创活动:为新年晚会对歌这是用学过的五个音编创旋律的练习。课本出示了例子。1、提示学生:我们在口风琴上认识了几个音
31、?用这几个音编旋律在口风琴上吹奏出来。2、分小组编创,吹奏给大家听。3、听一听,谁编创的旋律好听。四、课堂小结:下课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表演过新年; 聆听窗花舞;编创与活动:热热闹闹过新年教学过程:一、欣赏窗花舞1. 师用提问的方式直接导入欣赏曲窗花舞,并提醒用手拍腿的方式静静聆听音乐的 ab 段(利用肢体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强弱)。2. 生带着问题复听 ab 段师:你觉得音乐是在描诉一件什么事情?你听到音乐中用了哪些打击乐器?听到了请举手。(三角铁、铃鼓等)3. 播放 a段录象:她们在干什么?(跳舞、帖窗花)4.完整聆听(自编窗花舞边听边跳)。二、歌曲过新年1. 导入:真棒!在北方过年的时
32、候就会在窗户上帖上窗花,今天我们也在一起过个年,你们看,老师还准备了什么呀?(拿出准备好的对联“鞭炮声声锣鼓响,唱歌跳舞多欢畅)2. 播放教学光盘,师声情并貌的范唱歌曲(注意手势、表情)师暗示“咚咚咚咚呛“是什么乐器的声音?3. 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4. 师生一起表演(放范唱音乐)加歌表演。三、歌词创编1. 导入:咱们过年的时候,除了放鞭炮敲锣打鼓唱歌跳舞外,还有什么活动呀?(写对联)2. 分组讨论把说出的答案用对联的形式写下来(师参与进来)音乐播放中3 小组展示:(其中一组表演时其他两组为他们配上“咚咚咚咚呛“的歌词)四、课堂小结:师:真高兴和同学们度过了一堂快乐的音乐课,其实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他自己过年的习俗,老师建议小朋友们回去问问你的长辈或上网查一查还有没有更有意思的活动或更好听的新年歌曲,再来和老师来交流。好不好?(在过新年的歌声中走出教室)。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课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