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对策(3).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7097217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对策(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对策(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对策(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对策(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对策(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中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对策李颖晖 摘要进入 21 世纪以来,竞争日益激烈,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代中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着重探讨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的职责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班主任作用。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正文班主任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性意义,是对班主任工作的严峻挑战。在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是 21 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创新型人才的通行证。所以,在教学管理中,培养

2、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班主任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那么,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一、 教育赋予班主任角色内涵及定位“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班主任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之一,应该是三种角色的集合:教师角色、班级管理者角色、心理辅导员角色。在现实生活中,同一个班主任对应着同一个群体。班主任如何恰到好处地扮演每种角色,做到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仍是个难题。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

3、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2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二、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有的优势并有与专职的心理辅导员不同的特点:1、发展性心理辅导为主心理辅导可以分为发展性心理辅导和补救性心理辅导。发展性心理辅导是指施教于未然,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面临的矛盾和个体差异进行心理辅导,促使其心理矛盾有效解决、心理潜能充分发挥、个性品质和谐发展。补救性心理辅导是施教于已然,由心理辅导员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疏导,乃至对有关的心理障碍

4、进行诊断和矫治。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就是发展性心理辅导。2、在自然情境下的过程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就是一个心理辅导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与当事人建立一种特殊的关系来协助对方自我了解、自我适应,从而能够自我独立和发展。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建立的这种关系是在平时就需要建立的一种亦师亦友关系,这是班主任担任心理辅导员角色需要做的第一项工作。班主任可以通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来进行心理辅导,不过,班主任还可以充分利用与学生相处时间较多这一有利条件,在教育教学的自然情境中展开心理健康教育。 “春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是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境界。3、家校联系密切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展开心理

5、健康教育是一个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参与的心理教育过程,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就不仅仅是班主任等科任老师的责任,也是家长为人父母应尽的责任。学校和班主任可以通过与家长联合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来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学生家长参加有组织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得常识。让家长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3其次,班主任可利用与家长联系较密切这一优势,可通过电话或短信等形式,定期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反映近期该学生在校表现,并了解近期学

6、生家庭的相关情况,使学生家长能够实时地掌握孩子的心理动态,更好地配合学校科学地引导好学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推动学业上的进步。三、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种类 人们生活的客观现实有自然界,有人类社会,两者对人的心理都有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类社会。班主任不能忽略学生中出现的种种心理偏差,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习问题 学习问题所占比例在高中三个年级中分别为各类问题之首。学习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是学习焦虑、学习疲劳、厌学症、学习困难和考试焦虑等。 2、家庭关系问题在长期的德育工作实践中发现:家庭关系方面的问题属于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较恒定的因素之一,问题集中在与父母关系紧张、对父母有内

7、疚心理、单亲家庭子女的特殊问题三个方面。 3、人际交往问题 现在有些学生缺乏最起码的交往能力,如事事处处以“我”为中心,对人苛求,好嫉妒,爱猜忌别人;拉帮结伙,攻击他人;胆小羞怯,不善与人沟通等等。这些不当心理都会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及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中学生的交往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同学相处、朋友相处、早恋等。四、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及对策(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影响学生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班主任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用自身的美好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因此

8、,班主任对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心理素质高的班主任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系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4能成功地扮演班主任心理辅导的角色。优秀的心理辅导老师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情操品质、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自我意识品质等。班主任在青少年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师生关系的好坏,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形成、生活目标的确定、身心健康的状况都具有深远影响。如果班主任自己心理不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没有保证,为此,班主任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否则就无法承担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任。 (二)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1、开

9、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 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可促进人际交往,建立团结、合作、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体验生活在集体中的乐趣,使不同才能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表现自己,取得成功的机会,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班主任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针对性,即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哪些心理品质,设计什么样的活动作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班主任要心中有数。 在一次名为“你认识自己吗?”的心理课活动中,通过设计心理测试导入环节,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个性。再接下来“与镜子对话”的环节,把每三个同学分为一组,其中一位同学扮演找优点的镜子,另一位同学扮演找缺点的镜子,一齐找出第三位同学的优点和缺点,不断轮流循环。以此让每位同学都发现自身更多的优点,树立

10、信心,把握自己,改正缺点,取得进步。最后由班主任进行总结发言,从而提高学生由内而外等多方面地了解自我,对自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通过活动不但增加了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同时也促进了班集体的团结意识,能更好使班里的学生融洽相处。作为班集体的管理者,班主任可以根据班里实时发生的问题,组织相应的心理主题活动班会,在寓教于乐中,使学生增长知识,健康成长。2、在环境布置中渗透心育班主任在布置课室环境时,可贴上一些生动活泼的图片和条幅,如:爱卫生、讲文明、爱学习及名人佳句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习惯。班主任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室里的黑板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如:每期

11、的黑板报都留下一个板块开辟一个栏目“奇思异想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5遇到的难题可以用几句简短的话写下来,把它贴在“奇思异想角“里,然后动员全班的同学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答案,每周评出最佳解答员。这一过程,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智慧的火花经常在这一小小的板块闪现。3、以主题班会的形式 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 随着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班会作为班主任疏导教育学生的一种形式,被班主任赋予了新的功能心理辅导的功能,这种班会也被称为班会心理课。 班级是学生最经常活动的场所,同学之间年龄相仿,经历相似,共同的课堂、班主任、科任教师,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有着这样、那样的共识,所以,同学之间彼此了解、彼此

12、理解。主题班会中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研讨所产生的良好氛围,有利于疏导学生心理困惑及矫正学生的不良心态。 主题班会前应有所准备,摸清学生的心理发展脉络,加以适当的引导,以确保班会的正确导向。召开班会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表述时言语和情感上的细微变化,理解学生没说出来的深层次意思,寻找学生群体趋向,及时补充自己的计划,以解开学生心中的症结。 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首先要认同学生的想法,然后有意识引导,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由学生自己自然地改变原有的不正确观念或想法。但同时必须注意,避免揭露学生隐私,防止出现新的心理问题,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畅谈自己看法的积极性,通过同学间的互补,

13、使学生放下心理负担。4、课堂渗透心理学常识将心理学常识引进中学课堂,在课堂上适当渗透相关的例子或故事,让学生获取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能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有积极的意义。但要注意不能“满堂灌” ,也不能把它当作学校集体辅导的主要形式,只能是集体辅导的一种补充形式。(三)透过个案辅导妥善处理学生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人的发展性的问题。心理健康课堂上的辅导,往往是一种团体的辅导,而对于一些非常突出的个体,单单进行团体辅导还是不能6解决问题的,这时,就需要对个体进行比较系统的辅导,这时个案辅导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工作中,我引入了“我手写我心”的心理交流活

14、动。通过倡导学生写周记来表达自己一周来的所思所感,真实地记录自己对于各科学习的困惑和心理问题的疑惑。班主任通过认真阅读学生的周记,从中了解到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如果是在各科学习中存在困惑的,可以通过与科任老师的沟通,进行相关的辅导。假如是学生近期有相关心理负担的,班主任可以及早发现,并通过在专业心理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单独交流的方式,疏导学生的心理压力,并与家长进行沟通,把问题尽早解决。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更好地专注于学业。结语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品质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也是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最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只有班主任认真开展这项工作,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寻找有效的对策,才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成为 21 世纪创新型人才。参考文献1 杨慧: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52 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J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13 班主任之友2008 年第 5 期4 叶一舵 :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明出版社 20035 沈惠娟 唐艳兰:立足特色,拓宽心理健康教育之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