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正义性.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7096554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正义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正义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正义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正义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正义性房波(西昌市阳光学校,四川 西昌 615000) 摘要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朝官员眼中“英夷”靠着 “船坚炮利”打败了“刀剑枪矛”的清军,从此中国各阶级的知识分子走上了“开眼看世界” ,拯救民族危亡的道路。这条道路可谓“九曲十八弯” ,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洋务派的“师夷长技” ,维新派的“变法图存”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以及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独立的“毛泽东思想” ,虽然一路上荆棘满布,但是我们民族的先驱者们却是勇往直前地追求民族独立与富强的道路。本文旨在分析近民族主义这一潜流,在近代中国如何发生、发展、官方化以及最后实现中的正义性。关键词 中国近代民族

2、主义,兴起,正义性中华文明数千年绵延不断的流淌,犹如一条奔流的大河,最终还是无奈地汇入了世界文明浩瀚的海洋,近代中国无法再倚靠着“闭关自守”政策继续维持“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华民族在一百多年的屈辱下自我拯救,而“民族主义是近代中国这一乱世中一条不绝如缕的潜流。 ”1目前对于“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的研究是国内学术界研究的重要热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2006 年 1 月第一次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学术研讨会召开,来自不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 “对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做了多样性的解读,涉及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诸多问题。 ”2他们主要关注点主要是“民族主义”的起源、特征与评

3、价以及关于“民族主义”与其他外延性概念之间的关系。当前国内学术界对于民族主义的研究已经具有相当的深度,但是对于民族主义在具体历史条件下内涵仍有待深入研究。笔者鉴于学识浅陋,仅愿能够就近代民族民族主义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兴起在“正义性”的价值角度下,分析近代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对于中国命运的探索与反思。一、民族与民族主义我国古代文献最早出现“民族”一词,根据学者潜心考证最早出现在南齐书它的含义主要指“既指宗族之属,又指华夷之别。 ”3 并不具有近代“民族主义”的内涵。根据斯大林的对“民族”的定义, “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4从其定义来

4、看民族是具有共同文化心理表现的社会共同体;在语言学的角度来说, “民族”一词起源于拉丁文“natio”意思为“一个被造物” ,其英文为“nation”在近代传入日本后经一些中国学者介绍到了中国。而具有西方“nation”涵义的 “民族”一词被介绍到中国,离不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影响下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民族主义”运动。 “民族主义” (nationalism)即民族觉醒,学术界目前普遍认为在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中叶欧洲人的民族觉醒纷纷觉醒,主要是由于:(1)中世纪末期依托于商业贸易的发展而兴起了大量的市民城市,它们与封建中央王权联合共同对抗封建贵族割据势力这是民族觉醒

5、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2)18 世纪末受启蒙运动倡导的“社会契约”与“人民主权”学说影响下,法国人民为追求“平等”与“权利”结合成共同体对抗“反法同盟”的入侵极好地践行了民族主义思想(3)拿破仑执政时期的法国不断发动对外扩张,法兰西的民族意识也不断向欧洲其他国家传播,这种双重刺激下欧洲其他被侵略国家的民族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最终他们联合起来战胜了这位法兰西的皇帝。在这一波又一波的民族觉醒运动中,各国的知识分子开始了他们对于“民族”共同体即民族国家的建构,这种国家形式追求的目标是民族自决与主权独立,其主要特征可能是具有共同的种族、语言、宗教, “其他的文化要素,如价值观、行为规范、制度、民俗,甚至

6、是符号,都有可能为民族主义构造民族概念提供文化和符号资源” 。 5p32一、中华民族之觉醒(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生)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至 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传统的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因国家受辱而在的“器物”层面上提出了自己的改革。首先,我们来分析中国传统社会最具有革命性的先驱,农民阶级知识分子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 。洪仁玕是中国近代最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天平天国运动后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早年曾在香港教书受了不少西方思想学说的影响。1859 年冬,在太平天国百废待兴之际,他提出了一个政治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这个方案粗浅地涉及了一些西方政治学的概念与思想,

7、但是由于战事吃紧最终没有得以实行。其次,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阶级,地主阶级也并非不为西方人的先进思想而动,但是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开眼看世界”也只是“师夷长技” 。林则徐、魏源、姚莹等人积极编纂与翻译外国著作,希望能够让国人注目世界并警醒,不过他们叫醒的却是日本人而不是我们的“天朝臣民”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地主阶级当中的洋务派官僚在中外交往中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方技术对于巩固统治的重要价值。于是从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他们发动了一场“师夷长技”但是并未真正实现“自强”与“求富”的洋务运动,兴办了大批近代军事与民用企业,并为清末遗老称道为“同光中兴” 。1895 年在甲午中战

8、争中清政府战败,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死缓判决,数千年以来的中华文明不得不低下头与“撮尔小国”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这次事件极大地刺激了传统知识分子阶层, “华夏中心”观被击打得支离破碎,此前一直坚持的“严防夷夏之变”似乎并无多大作用,大清朝士大夫的文化自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加上严复天演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的社会学思想,让他们感到深深的危机与焦虑,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悲愤疾呼与反思,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二、勃兴并官方化甲午战败对于清朝通知下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刺激,时人梁启超在著作中指出:“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

9、、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6p1 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资产知识分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积极从事社会政治活动,利用报纸制造舆论鼓吹各自的“救亡图存”之道。康有为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将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寄希望于通过统治者的变法求得国家的富强与民族的独立。1898 年 4 月,康有为在北京组织起了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的保国会,一时间风行全国。6 月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 ,不过 103 天后“百日维新”草草收场。维新变法的失败让许多汉族知识分子感到失望,迫使他们走上了推翻满清政权的道路。这条路以前便有不少痕迹,现在变得越来越清晰了。章太炎自述读郑所南、王船山两

10、先生的书, “全是那些保卫汉种的话,民族思想逐渐发达。但两先生的话却没有什么学理。自从甲午以后,略看东西各国的书籍,才有学理收拾进来。 ”7由章先生的话,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夷夏之别”贴合西方民族主义的学理,于是产生了“种族革命”推翻清王朝的思想。1905 年 8 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孙中山提出了“驱除鞑奴,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这也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但是这个民族主义是狭隘的,没有能够将中国土地上的其他民族纳入其中。梁启超在“戊戌政变”失败后流亡日本,仍旧在思索着如何实现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他在日本创办了新民丛报并发文政治学大家

11、柏伦知理之学说 新民说等文章为民族主义造势。邹容的革命军 、陈天华的猛回头 警世钟等作品无一不是在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鼓动人们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就是在这一浪高过一浪的革命的浪潮推动下,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爆发湖北军政府成立,宣布废除宣统年号改为黄帝纪元,国号“中华民国” 。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大总统,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并于当年春天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似乎也达到了顶点,但是中国仍旧是列强的半殖民地,北洋军阀势力仍旧十分强大,民族独立与富强之路并没有实现。问题

12、就是在于民族主义已经得到了政府的承认,但是这个政府并不具有独立与统一的性质,也就是说中国人民的任务还未完成。三、最终实现1912 年 2 月 12 日,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乘机邀功提出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最终南方政府妥协。可是袁世凯醉心于帝制,通过一系列的反动手段于 1915 年底,袁改国号为“中华帝国” ,年号“洪宪” ,不过这却使他成为了“众矢之的”不久之后他在绝望中死去。真正的“民族主义”之路应该是为了并可以实现民族的独立与富强的道路,专制君主制的道路注定是失败的。袁世凯死后,中国政局陷入军阀混战的动荡之中,无休止的痛苦不断折磨着这个古老的东方巨人。帝国主义

13、在华的势力此消彼长,一战过后战争中得益最大的美国和日本成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最大的两个国家。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1919 年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点燃了“五四运动”的熊熊大火,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城市各个阶层得以广泛接受与传播。孙中山在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在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创办军官学校与改组国民党,并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全国范围内的反对帝国主义与军阀的革命运动层层推进。1928 年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基本上统一了全国,1929 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席卷全球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军人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并掌握内阁急速入侵中国。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三省,

14、1935 年华北事变,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唯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救中国。中国社会各阶层都认识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给了国共合作与民族统一提供了重要契机,极大地动员了全社会的力量进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民族主义这一伟大构想也得以在中国真正实现。 “共产党的民族主义 ,要求以人民的统一来抗日救亡,它是民众的民族主义 、 全民的民族主义 ,是中国民族主义的基础 ,是坚持巧年抗战的深厚思想基础 , 是 19 世纪中叶以来, 救亡图存思想的结晶。 ”8 四、小结从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的兴起来看,它是受西

15、方列强的压迫,中华民族自我意识开始逐步觉醒,甲午战败刺激下民族意识觉醒开始极力引进近代民族主义思想,1912 年中华民国的成立使其官方化,1937 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真正实现了全中国各个阶层社会力量的动员。当今世界任何一个人的生存,都离不开民族与国家的划分,中华民族未来的伟大复兴之路也离不开全民族力量的动员,如何实现国家的富强与繁荣就是我们这些当代人的历史任务。1罗志田.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J. 开放时代,2000(5).2贾小叶.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再思考“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学与研究,2006(4).3郝时远. 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J. 民族研究,2004 (6)4现代汉语字典编委会.现代汉语字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5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的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 M北京: 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6梁启超.戊戌政变记M上海:中华书局, 1954.7材料引自罗厚立.从思想史角度看近代中国民族主义J.战略与管理,1998(1).8材料引自郭德宏.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研究述评 J.党史论坛,1995(1).作者简介:房波(1988)西昌市阳光学校历史学科教师 大学本科 通讯地址:西昌市城南大道东路西昌阳光学校 615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