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语文各种课型模式初探(修改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中学语文的课型教学,这是对语文教学“备课”和“上课”的进一步规范。一、课型特征最能反映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1、课型及课型的分类课的类型简称课型。它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形态,一般是根据教学任务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课型可以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活动方式的不同、师生双方作用的不同等来对课型进行命名。按教学任务作为课的分类基点,课主要可以划分为: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课型的分类,因基点选择不同而有所区别。以中学语文的新授课为例,按内容的不同可分为:阅读课、口语交际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写作课。其中,阅读课按师生教学活动的
2、特征可再分为:讲读课、半独立阅读课、自读课;按文章的体裁又可分为:古诗词阅读课、说明文阅读课、记叙文阅读课等。2、课型与教学模式的关系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策略体系。教学模式的构建和运用要依据和反应课型的特征,使教学活动更贴近教学规律。课型是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但课型与教学模式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而且一种课型可以选择多种不同教学模式表征,一种模式可应用于多种课型。3、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在哪里体现?毫无疑问,在课堂上。怎样体现?起码的一点,就是课堂教学中找准文体类型和基本课型的坐标,即上出文体特征,上出课型特征。文体特征就是要
3、按照不同的文体寻找不同的切入点。如散文要理清行文线索、抓住情感流露,训练动情朗读;小说要欣赏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领悟主题思想;议论文要从中心论点出发,分清论据的侧重,知晓论证的方式,体会语言的严密。文言文要在扫清字词障碍,直译文言句段,落实特殊句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知晓文理。二、课型的分类,因基点选择不同而有所区别。课型一般按教学任务作为课的分类基点,主要划分为: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结合语文教学中的课型特征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各自的教学特征,分清课型,不含混在两三种课型之中,搞成四不象。新授课的课型模式及基本要求新授课:按“读透课文理解文本训练思维”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发掘文章的
4、思想艺术内涵。教师事前要读透课文,学生课堂要读熟课文;理解文本,就是要以整体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写的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类问题;训练思维就是强调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以训练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为根本。新授课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教者对话;在充分展示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注意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朗读、听课、记笔记、讨论、口答、笔答等,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听、说、读、写能力;同时要认真思考自己的教法和学习是否科学有效,认真思考如何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一)现代文“阅读”讲读课教学课型(1)创设情境,导入
5、新课。创设导入情境的方法很多,无论是创设直观情境、问题情境、想象情境等都要主要三点:密切联系所学内容、时间控制在 12 分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我们的语文课上,就应该听到朗朗的读书声。通过读书。让学生能基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思路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读书,生发出读者个体的反应、体验和共鸣;通过阅读感悟,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教师真情来感化学生。用整体感知来培养能力。阅读教学一定要体现年龄段的特点,一定要因文而异,一定要屏弃烦琐的内容分析,屏弃形形色色的老师牵着学生走的做法,引导探究发现,逐渐掌握学习方法,提高
6、阅读理解能力。用合作学习来组织活动。合作学习贵在通过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内容引申和拓展,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高效的学习。在汇报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讨论交流,甚至争论,教师加强调控、引导、避轻就重,不仅使学生学有所得,而且逐渐建构知识、方法,逐渐学会学习。用充裕的时间来品读和悟读。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要充分进行悟读。悟读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边读边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析而是通过自己的品读和悟读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研读赏析,体验反思。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情实际,采取趣教的方式构建课堂。这是一种教材
7、处理方式,也是一种教学方法设计。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在教学中设计安排一个两个或几个比较有趣的点。例如: 别出心裁的分析课文,或将课文材料进行变形,或将课文材料进行组合,或将课文内容进行浓缩,设计能让学生集体参加的充满“文趣”的表演式朗读活动。 针对有些课文短小、精美、易懂的特点,用反复的手法,设计分层推进、逐层推进、逐层深入的美读教学步骤。教师巧读课文,对课文进行阅读新解,并将自己这读有的心得化为教学设计,让学生面对浅显的课文,也觉得有一点奇趣。或将某课的某点内容发散开去,牵连出其他课文中的内容以形成一个知识板块;或利用课文本身的语言表达技巧,设计有趣的读写活动,以使学生享受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8、的乐趣。选取课文中一个小小的点,从对课文内容进行“再表达”“再创造”的角度,设计一个带有“童趣”的让学生神思飞扬的思维训练活动。(4)拓展延伸,归纳小结。最后的归纳小结也是极为重要的。可以是教师归纳,可以是学生归纳,也可以是学生学习小组归纳。不管采取什么方式,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是成功的。(二)文言文课型教学(1)精心导入(2)整体感知读: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教学要求,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的确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反复读,既培养了学生语感,又能让学生初步领悟其中的内涵和丰富的情味,甚至包括作者难以用词语表达的细腻的情思。这里的读不是老师简单的范读,学生
9、的练读也很重要。练读首先要读音正确,其次要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第三还要正确读出语气,第四要读出语势,这其中包含着对文章层次和思路分析。译:就是疏通文意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环。在初中阶段,翻译文言文以直译为主。一般采取学生自学、小组交流、全班置疑、教师点拨的方法来完成。教给学生阅读、翻译、分析文言文的方法。例如:翻译时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信,就是要求译文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加意思;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就是要求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能体现语言的语言特色,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点:教师适当点拨。在学生熟
10、读的过程中,就是点拨文中的重要知识点,特别是古今差异较大的一些词语或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3)研读赏析在这一环节里重在“议”:即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议一议文章所叙之事、所绘之景、所抒之情。文言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通过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识,达到阅读浅显文言文的目的,而且还应该学习文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写作知识、领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以及培养审美鉴赏能力。(4)拓展延伸把所有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引向更高层次,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5)反馈总结在这一环节里,重在知识的巩固和各项能力的训练,加强积累和运用。设计题型力求新颖,少而覆盖面要广。练习可穿插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强
11、化巩固。(三)作文课课型教学作文指导课模式1激发情感,目标定位激发情感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可以用生动流畅的语言,也可以用情节跌宕的故事,还可以用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或展示学生的美文佳作等,以促使学生产生作文的兴趣。目标定位是指作文训练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序列,克服随意性、盲目性和“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毛病。每次训练一至两点,这就形成了本次作文的训练目标。这个目标要和语文教材及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作文要求基本上就是每次作文训练的目标内容。2例文引路,精要点拨。例文的来源可以是课内外的名篇名段,也可以是学生的美文佳作,更可以是教师的“下水”文章。“引路”之后,教师要结合本次作文的训练
12、重点对例文进行精要点拨,为学生下一步的有效模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3布置题目,回忆生活要按照命题的要求进行命题,不要大而空。要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啥可写,且能写出真情实感。同时要和教材紧密联系起来,做到有的放矢。然后是引领学生回忆和再现生活原形(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素材,以解决作文没啥可写的问题。4素材交流,赏析评说当学生有了素材后,要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素材交流。要按照训练要求进行素材的赏析和评说,去其不适合的,使素材升华为能服务于主题需要的新颖题材,供学生相互借鉴。5列出提纲,限时写作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养成列提纲的习惯,然后限时写作,快速成文,切
13、勿拖到课后,使学生养成拖延或不交作文的坏习惯。作文讲评课模式1榜上有名,分层表扬批改作文,关键的问题不是本本都精批细改,而是归纳综合,看本次作文的主要成绩和失误,看哪些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进步和退步等,为作文讲评积累素材。因此,教师要做好批改记录,并把本次作文按标准分成等级。公布优秀作文和有进步作文的学生名单(也可以按整体好、片断好、某几句话好、书写有进步等项分类表扬),使大部分学生在表扬中获得成功的快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2佳作亮相,片段欣赏要有目的地让学生的佳作“亮相”。可以是整篇“亮相”,也可以是片断“亮相”,更可以是某几句话、甚至是书写认真工整等细小内容“亮相”等,目的是
14、最大限度地让优秀、有进步的学生在“亮相”中不但有一种成功的幸福感,而且进一步产生作文的动力。使其他学生在欣赏中产生敬仰和羡慕,并结合自己的作文情况,受到一定的启发。“亮相”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最常用的方法是让学生自己上台读他(她)的作文,也可以让其他学生读某个学生的作文,还可以让优秀学生拿着他(她)的作文,利用其他时间到别班去读,更可以把优秀学生的作文在班级、学校甚至校联网上进行展示等,总之,教师的作用是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让学生在表扬和鼓励中步步提高。3归纳失误,病文评说教师要把本次作文共同失误的地方进行归纳,并用一两篇有代表性的病文与学生共同进行评说。要分析失误原因,提出纠正方案
15、。要对文不对人,不能轻易暴露病文作者的姓名,以保护病文作者的自尊心。4对照佳作,查思问题教师在上一环病文评说的基础上,要列出一个最基本的修改提纲或最有代表性的美文佳作,供学生在参照中查思问题。查思问题的方式可以是自行查找,同桌商量,也可以是全班交流,出谋划策。要用批语的方式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和本人商量,相互间进行反馈。5. 分层对待,再上台阶在学生认识到自己作文存在的问题以后,教师要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对待。有的学生只要认真修改一下就行了,有的学生则要重写一次,有的学生还可从其他角度再写一篇。我们提倡把作文、周记合二为一,前一周上两节作文指导课,后一周上两节作文讲评课,每周一次作文,每次作文写
16、两遍(指导后一遍,讲评后一遍),两个本子交换使用,既方便于教师的批改或检查,也方便于学生两次作文的整洁书写和相互对照。当然,个别优秀的学生,第一次作文就写得很好,且又不愿意再从另一个角度重写一次,那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分别对待,或让他们按照训练序列超前作文,或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灵感写一篇生活随笔。小练笔训练模式1灵感捕捉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在观察和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常常有一些写作的灵感瞬时而现,这种灵感来源的主要渠道是语文课堂和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师不要把语文课和作文课分割开来,语文课无时无刻不是作文课。要在语文课上引导学生及时地捕捉灵感,给学生提供练笔素材,使学生既有啥可写,又经常有一
17、种良好的写作冲动。2若有所悟学生对灵感的写作冲动,常常只是一种客观的叙写欲望。要把素材变成一篇或一段很有意义的书面作品,就要引导学生提高对素材的感悟能力。要教给学生不同的感悟方法和技巧,小到遣词造句,大到对生活的认识、结构的安排和主题的提练等。总之,无悟则不能很好表达作者对写作的欲望,无悟则不能使素材成为一篇或一段有意义的文章。3我写我心小练笔的内容和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小到一点,大到多点;短到一段,甚至是一句或几句话,长到一篇,甚至是上、下篇或者是连续篇,但不管写什么,写长或写短,一定要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心”,这样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4迅速成文有了灵感,就要迅速成文,否则,生活的场景一变,
18、灵感就会消失。要引导学生养成有感则写的良好习惯,不要等到灵感消失后再写,那样就不是原汁原味了,且写起来比较艰难,也写不出好的东西来。灵感成文的时间不是老师统一安排的,而是要让学生自己掌握。要相信,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调动起来,他们有的是时间。5每周限量小练笔每周不要太多,少则两篇,多则三篇,当然多者不限。要去消日记,因为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多是材料缺乏,日记开始写着还行,但后来写着写着就中断了。所以,我们干脆把日记和小练笔合二为一,每周能完成二至三篇小练笔的任务,也就很不错了。6定期检查小练笔不求精批细改,但必须定期检查。检查的次数一般是每周一次。要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检查,
19、且在检查中以表扬为主,并提出不断提高的标准。要给小练笔以展示的空间,使学生越写越想写,越写越会写,逐步养成写生活随笔的习惯,为大作文水平的提高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复习课的课型模式及基本要求复习课:按“明确考点例题导入总结要点(规律)习题训练师生点评迁移训练”的模式构建复习课的课堂结构。明确:边复习边训练是复习的第一大特征;学生互评是复习效率的即时检测;教者即时点评是复习训练的小结;课后的迁移训练是复习效果的彻底检测。复习分为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重点是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指导学生将知识点连成知识线,形成知识面;第二阶段性重点是指导学生将已掌握的知识点、线、面形成知识网络;
20、第三阶段重点放在对学生知识的查缺补漏和综合型、专题型的强化训练上。语文复习教学要讲求“慢”“实”“活”:第一轮复习适当慢一点,凡可能产生复习实效的,凡对回归教材有益的“慢”一点。同时要有逐渐缩减复习战线的意识,对不可能产生复习收益的板块、对包罗万象的复习资料可以适当删减一些,对综合性过强,偏生偏难的试题可根据班情作适当删减。复习是学生的事,讲求实效在于让学生有时间动手动口动脑复习语文,千万不要搞成“语文复习就是听老师讲”。评讲课的课型模式及基本要求评讲课:按“评命题评试卷评试题”的整体模式和“命题指向审题要点解题思路错误原因排除思维障碍”的模式构建评讲课的课堂结构。明确:评讲时要注重课堂教学的
21、时效,即整张试卷的评讲进度,每堂评讲课的课堂容量。要做到重点问题重点讲,少数问题个别讲,没有问题就不讲,反对对答案式的逐题评讲。教学的重点应是讲试题涉及的考点,讲审题方法、解题技巧,讲共同性错误和典型错误,讲错因分析和归类,讲答题规范等。评讲阅读题,首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全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然后阅读题干,审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最后找出题干指向材料的词、句、段。教师要在阅读材料和已知的参考答案间建立起一种可以进行推导的逻辑联系(这是要经过备课才能完成的,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老师在课堂上临时编,一旦答案有误就露现)。要让学生感觉到这些答案是可以如数学几何题一样,一步一步推导或证明出来的。对于学生自己推导出来的答案,一定要跟得分点结合起来,告诉学生:你的答案为什么只能得 1 分,他的答案为什么可以得 2 分,甚至分。对学生的课堂回答,尽量不用“很好”“可以”“不错”“也行”等模糊评价语言去误导或糊弄学生。对于阐述理由的题,对于要求结合现实或自身实际来回答的题,要告知学生一定要从最重要的谈起。由主到次的顺序排列,可以尽量多想几条,不容易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