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70页,第七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1,第七章 激励,西京学院国际酒店管理专业教研室杨永波 2012年06月03日,共70页,第七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2,第七章 激励,内容概览 一、激励的一般概念 二、激励的本质 1、基本出发点对人性的理解和把握 2、需要与动机 3、激励的过程 4、激励五要素 5、激励的目的 三、激励理论 1、内容型激励理论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2)阿德佛的需要理论3)双因素理论,共70页,第七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3,一、激励的一般概念,一、激励的概念 在心理学上定义为: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引起个体产生明确的目标指向行为的内在动力。 在管理学上定义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
2、题。 即激发鼓励。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将有意识的外部刺激内化为被管理者的自觉行为,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共70页,第七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4,二、激励的本质,1、基本出发点对人性的理解和把握:人性假设,从受雇人、经济人、社会人、管理人到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现代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人性假设的内涵:1)人们是其自身利益和行为合理性的最知情者和最佳判断者;2)人的动机随时随环境的不同而高度可变;3)人能够对各种管理手段、策略和挑战做出自己的反应;4)人是管理的目标而非手段。,共70页,第七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5,二、激励的本质,2、需要与动机 1)人的自然属性:
3、即人的本能的欲念、渴望、追求等; 2)人的心理属性有感觉、知觉、思维、情绪、意志、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以及价值观等。 3)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激发人的行为;人的自然属性和心理属性相互影响互相作用。 4)还存在两个极端:积极和消极、善与恶。,共70页,第七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6,二、激励的本质,2、需要与动机,共70页,第七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7,二、激励的本质,3、激励的过程:激励的实质就是管理者认识人性、理解人性以及不断地影响和塑造人性的过程。 1)对组织成员不同的人格属性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2)通过作用于员工人性方面的深层因素来影响其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3)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组织氛围。,共
4、70页,第七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8,二、激励的本质,4、激励五要素: 激励主体; 客体; 目标; 激励手段; 激励环境。,共70页,第七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9,二、激励的本质,5、激励的目的: 1)实现个人需要与组织需要的协调统一; 2)影响和引导组织成员的动机; 3)为组织成员提供行动条件。,共70页,第七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10,三、激励理论,激励理论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的需要、激发人的积极性的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研究重点是激励内容,即个体需要和动机的内容,试图从人的需要出发,解释人的行为是由什么因素引发、激励的问题。 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研究当人的动机被激发起来后,如何选择行为,导向目标
5、并持续下去的心理过程。 综合型激励理论:对二者进行概括和综合,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激励的全过程。,共70页,第七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11,1、内容型激励理论,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其需要层次理论是在人的动机理论中阐述了人的基本需要。 (1)基本需要五个层次: 生理需要(The Physiological Needs) 安全需要(The Safety Needs) 爱的需要(The love Needs) 尊重需要(The Esteem Needs) 自我实现需要(The Needs for Self-Actu
6、alization),共70页,第七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12,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2)需要各层次间的相互关系 层次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 需要的发展遵循“满足-激活”律; 需要的强弱受“剥夺-主宰”律的影响; 同一时期内,可以同时存在几种需要; 需要满足了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共70页,第七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13,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共70页,第七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14,(4)需要层次论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共70页,第七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15,5)、马斯洛需要理论的评价 优点 激励理论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或间接立论于人的需要。在我国中,同
7、样存在着由马斯洛所概括的生理、安全、爱、尊敬和自我实现这五种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为企业管理指出了调动积极性的工作方向和内容,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共70页,第七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16,5)、马斯洛需要理论的评价 缺点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强调的是个人重要,无不以私利为出发点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绝大部分谈的是人的自然需要,尽管某些自然需要也赋予一定的社会内容。 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低一级的需要层次之后,才能进入高一个层次的需要。,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共70页,第七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17,2)阿德佛的需要理论,阿德佛(Alderfer)根据对工人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结果,认为个人的需要不是分
8、为五种,而是三种: 生存(Exsistence)、相互关系(Relatedness)、成长(Growth)。简称为E.R.G理论,共70页,第七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18,2)阿德佛的需要理论, 与马斯洛需要理论的相同之处:,共70页,第七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19,不同之处:,2)阿德佛的需要理论,共70页,第七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20,3)双因素理论,(1)双因素理论的一般概念双因素理论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简称为“双因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提出的。,共70页,第七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21,3)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维持因素):
9、这些因素没有激励人的作用但却带有预防性,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主要因素有:企业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工资,人际关系及工作条件等,属于外部因素.与员工的不满意相联系。 激励因素:是指影响人们工作的内在因素,其本质为注重工作本身的内容,藉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人们的进取心,激发人们做出最好的表现。主要因素有:成就,认可,工作本身的吸引力,责任,发展等。与满意先联系。,共70页,第七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22,满意,没有不满意,没有满意,不满意,激励因素,保健因素,(3)两个要点,3)双因素理论,共70页,第七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23,(4)双因此理论在我国中的应用 双因素理论对奖金发放的指导意义 我国应用双因素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国情、社会制度、民族传统不同 注意把保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 防止反激励,3)双因素理论,共70页,第七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24,4)内容型激励理论的联系,需要理论,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ERG理论,共70页,第七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25,课堂讨论:,如何激励专业人员?如何激励临时工? 案例分析:“林肯电气公司”,共70页,第七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26,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