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药理学教材课堂活动参考答案第二章课堂活动 1如图 2-5 所示,同一药物相同剂量的 3 种制剂,在口服后分别测得的 3 条药-时曲线(、),虽然 AUC 值均相等,但达峰时间及最大血药浓度不相等。 课堂讨论:三种制剂的疗效哪个最好?为什么?参考答案:B 药疗效最好。因为 A 药峰浓度已在最小中毒量以上,可以引起中毒,C 药峰浓度还没有达到最小有效量,不能引起有效的效应。课堂活动 2如某药 k=0.5h-1,表明该药每小时消除体内药量的 50%。课堂讨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麽? 参考答案:不正确。按 t1/2=0.693/k 计算,t1/2=1.39h,即需 1.39h 后才消除50%。上
2、述说法不正确。 课堂活动 3已知地高辛的半衰期是 36 小时。课堂讨论:1.如果按其半衰期为间隔给药,大约经多长时间体内药物可以达到稳态浓度?2.此时血药浓度谷峰值的波动范围是多少?参考答案:经过 45 个半衰期给药大约经过 67 天可以达到稳态浓度。此时药物在体内累积药量血浓度谷峰值的波动范围是 93.75% 96.87%。第三章课堂活动胆固醇的合成受机体节律性影响,夜间合成增加;洋地黄在夜间用药,机体敏感性较白天给药要高40倍;支气管哮喘患者多是黎明前加重的夜间发作型(由于黎明前血中肾上腺素和cAmp浓度低下,而组织胺浓度升高)。课堂讨论:1.临床应用降血脂药物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能降低
3、胆固醇,选择什麽时间用药作用最好?2.应用洋地黄应选择什麽时间给药最好?为什麽?3.使用 1 次/d 的茶碱缓释剂,应选择何时给药更合理?参考答案:1. 临床应用降血脂药物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能降低胆固醇,选择晚上用药作用最好。晚上用药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增加疗效。2.洋地黄在白天给药最好,可以降低中毒的发生率。3.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1次/d的茶碱缓释剂,应选择晚上给药更合理。药物缓慢释放,有利于控制支气管哮喘发作。第六章课堂活动 患者,女性,35岁,因与家人生气,1h前自服药水100ml,家人发现后急送医院,途中患者出现腹痛、恶心并呕吐一次,入院主要临床表现为:口吐白沫,全身闻及刺激性蒜
4、臭味,皮肤湿冷,神志尚清晰。既往身体健康。查体:T:36.4,P:60次/min,R: 24次/min,BP:130/76mmHg,瞳孔明显缩小,约0.10cm,对光反射减弱。此患者被诊断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课堂讨论:1.针对此患者的抢救治疗原则和措施是什么?2.具体可选用哪些抢救药物?参考答案:针对该患者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的抢救治疗原则及措施如下:1.迅速清除体内毒物 洗胃、导泻;2.应用对症治疗药 阿托品作为治疗有机磷酸酯类急性中毒的特异性、高效能解毒药物,可迅速有效地控制M样症状,阿托品用量应达阿托品化;3.应用对因治疗药 胆碱酯酶复活药解磷定等,应尽早使用,防止胆碱酯酶“老化”;4.
5、维持呼吸循环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等综合治疗。第八章课堂活动患者,女性,26 岁,因左踝部肿痛 3 天、局部有脓性分泌物来外科就医,诊断为左足蜂窝织炎。给予局部外用杀菌药处理,并做青霉素皮试()后,给予青霉素 400 万 U,加入 5%葡萄糖 150ml 中静脉滴注,液体滴入约 50ml 后患者突感呼吸困难、胸闷、心慌,继之烦躁不安。查体,T:37,P:85 次/min,R:30 次/min,HR:85 次/min,BP:85/50mmHg,叫之能应,口唇发绀,双肺(-),四肢末梢凉且发绀。临床诊断为青霉素所致过敏性休克。 课堂讨论:1. 针对该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治疗原则是什么?首选你学过的什
6、么药物抢救患者?2. 应采取哪些综合抢救措施?3. 本例中医生把 5%葡萄糖溶液作为青霉素的溶媒是否正确? 为什么?参考答案:1.针对此过敏性休克急症患者,首先应立即停止使用青霉素,同时首选0.1%盐酸肾上腺素 1ml 皮下注射,因肾上腺素可迅速发挥强心、升压作用。2. 应采取的综合抢救治疗措施:为增强肾上腺素的疗效,应及时分别应用激素和抗过敏药:地塞米松 5mg 加入 0.9%氯化钠注射液 500ml 中静脉滴注;肌内注射异丙嗪 25mg;静脉推注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呼吸中枢兴奋药,如果呼吸困难改善不明显,可考虑行气管插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应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判断药物疗效并做
7、好抢救的各种准备。3. 本例中医生把 5%葡萄糖溶液作为青霉素的溶媒是错误的,因为 5%葡萄糖溶液 pH 值偏酸性,会降低青霉素抗菌活性。应把青霉素 400 万 U,加入 0.9%氯化钠溶液 150ml 中静脉滴注,因为 0.9%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会影响青霉素抗菌活性。第十章课堂活动临床在使用局部麻醉药作浸润麻醉时,常加入适量肾上腺素。但是在手指、脚趾、耳部等身体末梢部位需局麻做手术时,应禁止加入肾上腺素课堂讨论:1.加入肾上腺素的目的何在?2.在手指、脚趾、耳部等身体末梢部位需局麻做手术时,禁止加入肾上腺素,又是什么原因?参考答案:临床在使用局部麻醉药作浸润麻醉时,常加入少量肾上腺素是因为
8、肾上腺素可收缩小血管,从而延缓局麻药的吸收,延长局麻时间,增加局麻药效果,同时又可减轻局麻药毒性反应;而手指、脚趾、耳部等身体末梢部位需局麻做手术时,局麻药内禁止加入肾上腺素,是因为上述部位处于身体末梢,血液循环相对较差,肾上腺素收缩这些身体末梢部位的小血管后,容易引起末梢部位组织缺血坏死。第十一章课堂活动患者,女,31 岁,教师。因入睡困难睡前服用三唑仑,疗效较好,1 周后试着停药,发现变得易兴奋,并且入睡困难更加严重。课堂讨论:1选用三唑仑治疗是否合理?为什么?2如何解释患者停药后的失眠加重?3三唑仑用药期间可引起怎样的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参考答案:本例患者的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选用三唑仑治
9、疗是恰当的。因三唑仑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在苯二氮卓 zaozi001 类药物中吸收最快,故起效快(1530min) ,可使患者迅速入睡,尤适用于入睡困难者;且其 t1/2 短,仅1.55.5h,属短效苯二氮卓 zaozi001 类药物,故引起后遗效应的可能性很小,这一点对于作为教师的本例患者保持白天清醒是很重要的。患者停药后出现的易兴奋和入睡困难加重为失眠反弹,可在停用任何一种苯二氮卓 zaozi001 类药物后发生,因药效学和药动学特性尤其容易发生在停用三唑仑后。从药效学方面看,三唑仑与 BZ 受体亲和力高,不易分离,可能既是其催眠作用强也是停药困难的原因;从药动学方面看,三唑仑的短半衰期和
10、血药浓度的迅速降低可激发暂时性的、表现为焦虑和失眠症状的戒断综合征。三唑仑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中枢抑制,如困倦、头晕、疲乏等,也可引起近期记忆受损、谵妄及抑郁等。第十二章课堂活动患者,男,18 岁,诊断为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每次发作持续约 2 分钟,每月发作 3 次,服用苯妥英钠治疗。开始早晨 200mg、下午 400mg,共 3 天,第 4 天早晨测定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为 12g/ml,无癫痫发作,也无不良反应。此后仅在睡前服用 400mg。1 周后,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达 18g/ml,仍无癫痫发作,也无不适主诉,但在侧视时可见轻微眼球震颤。3 周后,主诉视物双影,感觉像喝醉了酒,且走路
11、不稳,并出现明显眼颤,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达24g/ml。课堂讨论:1给予苯妥英钠治疗是否正确?为什么?2如何解释患者出现的症状?3如何调整苯妥英钠的剂量?参考答案:苯妥英钠对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有较好疗效,是首选药。患者服用苯妥英钠后的症状和体征以及与血药浓度的关系表明已经出现了轻度苯妥英钠中毒。苯妥英钠的神经系统反应与其血药浓度密切相关,20g/ml 左右即可引起毒性反应,主要影响小脑- 前庭功能,表现为眩晕、头痛、复视、眼球震颤、语言不清和共济失调等,其中眼球震颤是中毒时最早和最客观的体征。应减少剂量,同时密切监测临床疗效和血药浓度。第十三章课堂活动试分析卡比多巴-左旋多巴片(1 号片含卡
12、比多巴 10mg、左旋多巴100mg,2 号片含卡比多巴 25mg、左旋多巴 250mg)的组方依据。参考答案:左旋多巴口服后大部分在肝及胃肠黏膜等外周组织被多巴脱羧酶脱羧转变为多巴胺,后者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在外周组织引起不良反应;仅约 1%的左旋多巴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脑内经多巴脱羧酶脱羧生成多巴胺发挥抗帕金森病作用。卡比多巴是较强的外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与左旋多巴合用时,仅抑制外周多巴脱羧酶的活性,减少多巴胺在外周组织的生成、减轻其外周不良反应,进而使进入中枢的左旋多巴增多,提高脑内多巴胺的浓度,增强左旋多巴的疗效。临床上通常将卡比多巴与左旋多巴按配伍制成复
13、方制剂。第十四章课堂活动患者,男,19 岁,因袭击其母被送入院,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为控制其攻击行为,开始肌内注射三氟拉嗪 5mg,每 46 小时 1 次,24h内共注射了 4 次,患者出现颈项强直、伸舌,给予苯扎托品 1mg 肌内注射,症状缓解。然后改为三氟拉嗪睡前口服 15mg,患者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症状有改善且未出现其他肌张力障碍。2 周后,患者变得更加容易激惹,开始跺地板,无论坐或躺,一次均不能超过 10 分钟,排队时总是来回走动于队伍两头,且自觉心神不定、坐立不安。课堂讨论:1入院后给予三氟拉嗪是否正确?为什么?2如何解释肌内注射三氟拉嗪后患者出现的症状?如何处理?3如
14、何解释患者口服三氟拉嗪 2 周后出现的症状?如何处理?参考答案:三氟拉嗪有较强的抗精神病作用,患者入院时处于急性期且有攻击行为,为尽快控制急性发作症状,三氟拉嗪采用肌内注射,但因刺激性强,不宜长期注射,病情稍加控制后即改为口服给药。患者肌内注射三氟拉嗪后突然出现的颈项强直和伸舌是三氟拉嗪引起急性肌张力障碍的表现,急性肌张力障碍是所有锥体外系反应中最早出现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使用的强效经典抗精神病药三氟拉嗪是诱发的危险因素。一旦出现需立即治疗,可用中枢抗胆碱药如苯扎托品、东莨菪碱肌内注射,若症状在 1530 分钟内未得到控制则需再次用药。患者口服三氟拉嗪 2 周后出现的走动、跺脚、易激惹和坐立
15、不安均属静坐不能的表现,与抗精神病药诱发的帕金森综合征和急性肌张力障碍相比,药物治疗静坐不能的疗效较差。初始治疗可减少三氟拉嗪每日剂量 5mg,若 1 周内仍未能改善症状,应给予普萘洛尔口服,仍无效时则使用苯二氮卓 zaozi001类药物或改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第十五章课堂活动患者,女,36 岁,因车祸致左侧胫骨骨折入院,行手术治疗。术后服用氨酚待因(含对乙酰氨基酚 325mg、可待因 30mg)每 3 小时 1 次镇痛,效果不佳,改用氨酚氢可酮(含对乙酰氨基酚 500mg、二氢可待因酮 30mg)每 4 小时 1 次,患者仍诉疼痛。体征:呼吸 24 次/分、心率 110 次 /分、血压 14
16、0/85mmHg。改服吗啡 30mg,每 4 小时 1 次,疼痛缓解。课堂讨论:1患者术后服用氨酚待因和氨酚氢可酮镇痛为何效果不佳?2改服吗啡为何疼痛缓解?3服用吗啡过程中应如何进行用药指导?参考答案:对乙酰氨基酚属非甾体抗炎药,可待因为阿片类镇痛药,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发挥镇痛作用,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但只对轻中度疼痛有效,对中重度疼痛效果不佳,故患者用药后仍表现为呼吸加快、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疼痛的生理反应。吗啡为强阿片类镇痛药,对急性剧痛有效。创伤后炎症常在4872h 达高峰,之后疼痛明显减轻,可根据需要调整吗啡剂量。应用吗啡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呼吸、心率,注意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瘙痒
17、、便秘、尿潴留等。第十六章课堂活动患者,女,50 岁,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给予阿司匹林 0.6g,3 次/ 日,饭后服。4 天后,患者关节肿胀疼痛明显缓解。1 周后患者出现上腹部胀痛、反酸、恶心、呕吐,近日刷牙时牙龈出血,并伴有鼻黏膜出血,均未作处理。后因腹痛、呕血入院。内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溃疡。课堂讨论:1该患者选用阿司匹林治疗是否正确?为什么?2如何解释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的症状?如何处理?3继续治疗应如何选药?依据是什么?参考答案:阿司匹林通过抑制 COX、减少 PG 合成而发挥较强的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线药物。阿司匹林为非选择性 COX 抑制药,
18、其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主要与抑制 COX-2 有关,而抑制 COX-1则成为其引起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等的原因。患者服用大剂量阿司匹林后引起严重胃肠道反应和出血,应停服并进行抗溃疡治疗。溃疡愈合后,为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需继续服用 NASIDs,可选用选择性 COX-2 抑制药尼美舒利,因其对 COX-2 有较强的选择性抑制作用,故抗炎作用强、胃肠道反应少且轻微。第十七章课堂活动试分析麦角胺咖啡因片(每片含酒石酸麦角胺 1mg、咖啡因 0.1g)的组方依据。参考答案:咖啡因和麦角胺均能收缩脑血管,且咖啡因能促进小肠对麦角胺的吸收,二者配伍组成麦角胺咖啡因片治疗偏头痛,疗效增强,不
19、良反应减轻。第十八章 课堂活动某患者,男性,70 岁,患慢性肾炎 5 年,血压 165/105 mmHg。医嘱给予卡托普利 25 mg,po,tid,螺内酯 20 mg,po,bid ,两药联合应用一周后,患者出现下肢软弱无力,疲乏,感觉异常等症状。血钾检测结果为 5.7 mmol/L(血钾正常参考值为 3.504.50 mmol/L) 。课堂讨论:1.上述患者用药后出现上述症状和血钾升高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2.本案例医生开出的处方是否合理?理由是什么?参考答案:螺内酯为保钾利尿药与卡托普利联用,特别是在肾功能不好情况下易出现严重高血钾,应引起高度注意。停用螺内酯,改用排钾利尿药,根据肾功能情
20、况选用噻嗪类或袢利尿剂。第十九章 课堂活动 1某患者长期应用普萘洛尔治疗心绞痛 1 年。剂量自 40mg/日,逐渐增至240mg/日,以能缓解临床症状、心率不低于 55 次为最适宜剂量。医生反复告诫用药期间不可突然停药。患者用药后胸闷、心悸及心前区疼痛症状逐渐缓解,自行停药三天后突然昏厥,急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课堂讨论:1. 患者最可能的死亡原因是什么?2. 为何普萘洛尔长期用药不能突然停药?3. 本案例中医生的给药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参考答案:1.患者最可能死亡的原因是因为长期、大量应用普萘洛尔后,突然停药引起反跳,导致心绞痛复发、恶化,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所致。2.普萘洛尔为 受体阻断药,长
21、期反复应用后可使 受体向上调节,一旦突然停药,因 受体数目大量增加而对体内的去甲肾上腺素等递质产生强烈反应, 可引起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3.普萘洛尔治疗心绞痛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性逐渐增加剂量,一般起始剂量 3040mg/日,分 34 次服用,一般可增至 200mg/日。本案例医生关于普萘洛尔的给药方法基本正确,但最终剂量可能偏大。建议本案例应联合应用硝酸酯类,可产生增加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协同作用,并可降低普萘洛尔剂量。课堂活动 2某患者,女,60 岁,患 IIa 高脂血症,医嘱给予洛伐他汀,20mg,每天一次,早餐前服用。试分析该处方是否合理?参考答案:该处方所选药物是合理
22、的,但用法错误。因他汀类降脂药是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 A(HMG-CoA)而发挥降脂作用 ,而该酶的活性是夜间高,宜晚上服用而不是早上,且与食物同服可增加吸收,正确的用法应为每天晚餐时服用。第二十三章 课堂活动 扑尔感冒片中含有阿司匹林 0.2268g,非那西丁 0.162g,咖啡因0.0324g,马来酸氯苯那敏 0.002g。课堂讨论:1以上药物是否具有抑制或杀灭病毒的作用?2请分析处方中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咖啡因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在抗感冒中主要发挥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以上四种药物均不具有抑制或杀灭病毒的作用。阿司匹林和非那西丁主要作用是解热、镇痛;咖啡因可收缩脑血管
23、,防治感冒引起的头痛;马来酸氯苯那敏与解热镇痛药物配伍 可增强其镇痛和缓解感冒症状的作用;同时,也具有抗 M 胆碱受体作用,服药后可减轻感冒引起的流泪、打喷嚏、流涕等等症状。第二十四章课堂活动 1李某,男,66 岁,30 年的吸烟史。现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出现咳痰(痰液黏稠) 、呼吸困难等症状而入院。课堂讨论:该患者可选用什么药物祛痰?应用时需注意什么?参考答案:可选用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给药进行化痰,以促进痰液变稀易于咳出。用前需备好吸痰器,以把稀痰及时吸出,防止其阻塞气道。乙酰半胱氨酸为粘痰溶解药,直接注入或滴入气管,迅速产生大量稀痰,易阻塞气道,故滴入气管前需做好吸引排痰准备,及时配合吸引排
24、痰,无吸痰器时不可直接向气管内滴入或注入,防止稀痰阻塞气道课堂活动 2胡某,男,18 岁,有哮喘病史。今日上午到一新装修的房间后,出现哮喘急性发作,于是到医院就诊。课堂讨论:给倍氯米松气雾吸入控制病情可以吗?为什么?应选用何种药物控制哮喘急性发作?参考答案:倍氯米松为糖皮质激素类平喘药,气雾吸入起效慢,可用作哮喘发作间歇期及慢性哮喘的治疗药,不宜用作哮喘急性发作和持续状态的抢救药物。另外,倍氯米松长期吸入者,吸入给药时药液易在咽部残留,发生声音嘶哑和口腔、咽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第二十五章课堂活动 1陈某,男,42 岁。私企公司经理,经常陪客户喝酒。上个月出现嗳气、烧心。到医院就诊,经胃镜检查后,
25、确诊为单纯性胃酸过多。医生给予氢氧化铝凝胶口服治疗,但三天后患者出现便秘。课堂讨论:应用氢氧化铝后为什么会出现便秘?和什么药物联合用药可减轻其引起便秘的不良反应?参考答案:氢氧化铝口服中和胃酸后,可产生氯化铝具有收敛作用,从而引起便秘。可与氢氧化镁配伍使用,因镁离子口服后具有导泻作用。两药合用相互纠正不良反应,防止出现便秘或是腹泻。课堂活动 2何某,男,36 岁。近三个月以来,出现上腹不适、食欲减退、反酸、嗳气等症状。于是到医院就诊,经胃镜检查后,确诊为慢性胃炎。课堂讨论:本患者可选用多潘立酮吗?它适合什么原因引起的消化不良?化疗、放疗引起的呕吐可用其治疗吗?参考答案:本患者除应用抑酸剂、胃黏
26、膜保护剂外,可以选用多潘立酮。因多潘立酮通过阻断胃肠平滑肌的多巴胺受体,从而促进胃肠蠕动,用于胃排空缓慢导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也适用于肿瘤化疗或放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第二十六章课堂活动 1黄某,男,60 岁。10 年前曾因胃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分切除术。近 3 个月出现以来出现头晕、乏力,近 1 个月双下肢水肿,伴口腔溃疡,舌尖部疼痛。经查:血常规符合正常细胞正色素型贫血,骨髓象部分幼红细胞的改变符合缺铁性贫血,部分改变支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诊断: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合并缺铁性贫血。课堂讨论:1.该患者的主要病因是什么?2.试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阐述该病人的治疗方案。参考答案:该患者 10 年前行胃大
27、部分切除术,因此,其胃酸分泌减少和内因子缺乏,从而导致铁离子和维生素 B12 的吸收减少,出现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治疗方案:一是选用铁剂,并与维生素 C 配伍使用,以促进铁离子的吸收,治疗 13 月。二是选用 B12 治疗,需注射给药。课堂活动 2查某,女,20 岁,患流行性脑脊髓炎,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用肝素抗凝治疗,出现严重的自发性出血。课堂讨论:1.为什么选用肝素治疗会出现自发性出血?2.针对此出血,宜使用的抢救药物是什么?3.肝素的抗凝机制是什么?参考答案:该患者已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导致机体内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的耗竭,再应用肝素进行抗凝,则使凝
28、血机制丧失,出现严重的自发性出血。对应用肝素导致的自发性出血,可缓慢静脉注射硫酸鱼精蛋白进行治疗,1mg 鱼精蛋白可中和 100U 肝素,一次用量不能超过 50mg。肝素是通过增强抗凝血酶(antithrombin ,AT)的作用而发挥抗凝作用的。AT是体内作用缓慢的生理性抗凝物质,可使以丝氨酸为活性中心的凝血因子a、a、a、a 和a 失去活性而呈现作用。肝素通过其酸性基团与 AT的碱性赖氨酸残基结合,生成肝素-AT复合物,加速抗凝作用。肝素可加速这一反应达 4 倍以上。第二十七章 课堂活动 王某,女,26 岁,已怀孕 9 周。近日出现咳嗽、下午低热、夜间盗汗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肺结核
29、,因此需抗结核治疗,必须终止妊娠。应用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课堂讨论:选用前列腺素类药物可以吗?请说明其原因。参考答案:不可以。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为药物流产的最佳方案,但是常规限于妊娠 49 日内。此患者怀孕已 9 周,可采用人工流产术如负压吸宫术、钳刮术等来终止妊娠。第二十八章 课堂活动高某,男,58 岁。近几个月来感觉四肢无力,下肢水肿,尿中泡沫增多,遂去医院就诊。经实验室检查,尿蛋白 50mg/dl,血浆白蛋白 25g/L,总胆固醇8.46mmol/L,甘油三酯 4.30 mmol/L。结合其他的检查,诊断为肾病综合征。课堂讨论:1.该患者可以用哪些药物治疗?2.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哪
30、些问题?参考答案:1.该患者可以选择的药物:利尿消肿 氢氯噻嗪 25mg,每日三次口服。减少尿蛋白 卡托普利 50mg,每日二次口服。抗免疫、抗炎 泼尼松 20mg,每日三次口服。连服 8 周后,视病情缓慢减药。2.三种药物中,氢氯噻嗪和卡托普利分别为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则是主要的治疗措施,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造成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当症状缓解后,应逐渐减量。每隔 23 周,减少原用药量的 10%。减至 20mg/d 时减药要更加缓慢。最后以最小有效剂量 10mg/d 维持 6 个月左右。第二十九章课堂活动患者李某,女,32 岁,近两个月来出现颈部增粗,心悸,体重下降,来院就诊。查体:心率
31、120 次/分,双眼明显突出,手颤,甲状腺度增大,表面光滑,实验室检查 T3 、T 4均升高。该患者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课堂讨论:1.针对甲亢,临床可采用哪些治疗方法?常用药物有几类,举例说明?2.该患者能否用大剂量碘进行内科治疗?参考答案: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上可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放射性 131I 治疗等。药物治疗常用的主要有两类:硫脲类,如甲硫氧嘧啶及丙硫氧嘧啶等,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他巴唑,其次是丙硫氧嘧啶;咪唑类,有甲巯咪唑(他巴唑) 、卡比马唑(甲亢平)等。手术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无效后采取的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前要使用硫脲类药物并加用大剂量碘剂。2. 不能使用大剂量碘剂进
32、行内科治疗。原因是大剂量碘的抗甲状腺作用快而强,用药 12 天起效,1015 天可达最大效应。但此时若继续用药,甲状腺摄碘能力反而受抑制,胞内碘离子浓度下降,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的作用消失,可导致甲亢的症状复发。第三十章课堂活动 1李某,女性,58 岁,患糖尿病 10 余年,长期用胰岛素治疗。某清晨突感心悸、出冷汗、震颤,继而出现昏迷,入院后查血糖为 3.2mmol/L。课堂讨论:1.患者为何出现该反应?2.应采取什么治疗措施?参考答案:1.该现象为使用胰岛素治疗时引起的低血糖反应。2.立即给予静脉注射 50%葡萄糖治疗。课堂活动 2黄某,女,43 岁。一年以来多饮、多尿,乏力,近来症状加重,来
33、院就诊。检查:体重超重 12%,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高于正常,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 2 型糖尿病。课堂讨论:1.根据上述情况,可用哪些药物治疗?2.2 型糖尿病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日常生活起居还应该注意什么?参考答案:1.上述患者黄某,已经被临床诊断为 2 型糖尿病,且体重超重,建议口服降糖药治疗,可以选用双胍类药物。2.进行健康教育,注重合理膳食,多吃粗粮,控制体重。鼓励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定期检测血糖,每年至少一次全面复查。第三十一章课堂活动患者,女性,3 岁儿童,食欲不振,烦躁不安十余天,现又出现皮肤瘀点,伴有关节肿胀,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
34、和出血时间均在正常范围;X 线放射检查见长骨远端出现坏血病线。此患者被诊断为维生素 C 缺乏症。 课堂讨论:针对此患者临床治疗原则是什么?应该选用什么药物?参考答案:治疗原则及治疗药物:对症治疗:维生素 C;支持治疗:富含维生素C 的饮食。维生素 C 缺乏症又称坏血病,常见于儿童,是由于患者长期缺乏维生素 C所引起的出血倾向和骨骼病变,给予大剂量维生素 C,同时注意多食用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能迅速改善症状,治愈疾病。第三十三章课堂活动患者,女,10 岁。因畏寒,发热,咽痛两天由其母陪同就医,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给予青霉素等治疗,青霉素皮试为阴性,注射青霉素后,患者刚走出医院约 20 分钟,
35、顿觉胸闷、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冷汗如注,并感到皮肤发痒,母立即抱女返回医院。测血压 5030mmHg。诊断为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当即给予 0.1%肾上腺素 0.5ml 皮下注射。经一系列抢救处理后,病人休克逐渐好转。课堂讨论:过敏性休克为什么选用肾上腺素抢救?参考答案:患者因注射青霉素出现了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表现为小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引起循环血量降低,血压下降,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水肿,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首选药物是肾上腺素,因肾上腺素兴奋心脏,收缩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扩张支气管,减少过敏介质释放,可迅速缓解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症状,配合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可提高疗效。第三十五章
36、 课堂活动患者,男性,58 岁。因背部剧痛前来就诊。述说最近 3、4 天感觉到从身体背部中侧到左侧有尖锐的、灼烧样的放射状疼痛。检查显示有低烧,其余正常。皮肤检查显示,在脊柱向左侧围绕到腹部有条带状疱疹,这些疹子由一片片的红疹及簇状水疱组成,其他正常。诊断:带状疱疹。处方:一个疗程的阿昔洛韦片。课堂讨论:1简述阿昔洛韦的药理作用。2本案例中还可以用哪些药物治疗?参考答案:1阿昔洛韦为抗 DNA 病毒药,具有广谱抗疱疹病毒作用,对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 EB 病毒等均有效。2本案例中还可以用利巴韦林、更昔洛韦、伐昔洛韦等药物治疗。第三十九章课堂活动患者,男,61 岁,因自觉进行性吞咽困
37、难半年,伴吃干饭时胸骨后疼痛 2个月就诊。检查:胃镜检查提示食道中下段狭窄。局部活体组织病理检查:鳞状细胞癌。诊断:食管癌。课堂讨论:1.该患者应如何治疗?2.该患者可选用哪些抗恶性肿瘤药治疗?参考答案:1.建议该患者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并配合化疗、放疗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2.化疗药物可选用博来霉素、丝裂霉素、5-氟脲嘧啶、阿霉素、氨甲碟呤。目前,食管癌最常用的化疗方案是DDP和5-FU联合化疗。第四十章课堂活动一成年女性患者,几个月来感觉疲倦乏力、低热、全身不适,体重下降。最近 2 周出现典型关节症状,表现为关节晨僵、疼痛、压痛和肿胀。就医体检和实验室数据提示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课堂讨论:1. 该患者可采用哪些药物进行治疗?为什么?2. 针对该类疾病患者,日常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参考答案:1. 该患者可采用免疫抑制药治疗,如:糖皮质激素类、环孢素、环磷酰胺、硫唑嘌呤、他克莫司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功能,降低机体免疫反应,从而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2.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日常饮食应注意:多用植物油,少用动物油;多吃用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及容易消化的食物;选食富含维生素 E、C、A、B等丰富的蔬菜和水果;要控制食物的摄取,控制体重;少用含盐量高的调味料和加工食品;多摄取含钙食物如脱脂牛奶、豆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