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doc

上传人:buyk185 文档编号:7090411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1 例作者:董锡月,曹翠影,赵屹,卢士燕单位: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会阴切开术患者,女,30 岁,已婚,孕 1 产 1。2008 年 12 月 20 日因发现外阴侧切口包块 7 年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无痛经史。7年前于当地医院足月侧切顺娩一足月新生儿,产后 3 个月月经恢复正常。7 年前发现会阴侧切口处有 2 个包块如绿豆大小,每于行经时包块疼痛,月经过后疼痛减轻,包块逐渐增大,月经期包块增大较明显,曾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抗炎治疗未见好转,1 个月前就诊于我院,门诊考虑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为进一步诊断治疗收入院。既往体

2、健。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好,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平软,未触及包块。妇科检查:经产外阴,左侧会阴侧切口处有 2 个直径约 2cm 大小的质硬包块,有压痛,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正常大小,双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妇科 B 型超声示:子宫腺肌症,入院后初步诊断为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入院后择期行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灶切除术,手术范围包括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灶及周围的纤维结缔组织。术后病理回报: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讨论 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少见,有报道阴道分娩发生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为 8.7 人/万1 。会阴切口或撕裂伤口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宫腔内膜种植有关。分娩软产道损伤虽常见,但继发于软产道伤口的内异症

3、却罕见。会阴伤口不易形成内异症的原因可能为:(1)阴道为有菌环境,局部伤口难免有坏死和感染,在感染的伤口内移植组织不易存活;(2)产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至较低水平,移植的子宫内膜不易生长。对于无分娩史的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因为子宫体、宫颈、阴道及会阴之间均有淋巴管相通,一般认为是良性淋巴转移的作用结果。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典型临床表现为:(1)阴道分娩的会阴撕裂或侧切史;(2)会阴部结节;(3)肿物有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疼痛或触痛。有以上典型临床表现可达到 100%的准确率,无须辅助检查手段,而非会阴伤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不典型,可以通过超声检查或局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辅助诊断。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主,在切除病灶时,应同时切除异位灶周围的纤维结缔组织。如果累及肛门括约肌,术前辅以假绝经治疗 36 个月,可使病灶缩小,界限清楚,易于手术切净和降低并发症2 。【参考文献】1 朱兰,郎景和,王瑾晖.与分娩有关的会阴阴道子宫内膜异位张.疑难病杂志,2006,5:121122. 2 朱兰.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点及处理.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8,9:397398.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