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语音格局.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7090243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音格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论语音格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论语音格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论语音格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论语音格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论语音格局石 锋 冉启斌 王 萍提 要 本文系统总结了语音格局的研究观念、思路、方法及其研究成果。论文从语音格局的定义、人类发音范围和听觉区域入手论述了语音格局研究的意义和客观基础,并介绍了语音格局研究中量化分析的基本步骤。论文重点探讨了声调格局分析、元音格局分析、辅音格局分析的主要成果,并集中论述了语音格局作为一种观念、思路和方法在语言变异及演化研究、语言接触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儿童语言习得研究、语言共性及类型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关键词 语音 格局 综述一 框架与格局研究现代人类语言的语音主要有两大趋势,一是立足于实验的语音学研究(phonetics) ,一是基于语音系统的音系学研究(

2、phonology ) 。语音学研究在声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分析语音的各种客观表现、属性、特点等;而音系学研究是在语音系统内部,主要分析语音的分类、组合、配列等抽象关系。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这样的问题: 怎样把二者结合起来,促进人类语言的研究?解决这个问题,语音格局的观念和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人类语音的表现纷繁复杂。由于人们性别、年龄、体质、性格、情绪、习惯、身份、语体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差异,使得发音表现千变万化。然而,只要讲的是同一种语言,他们都能彼此听懂,顺利交流。这其中有何奥妙?言出于我口,入于尔耳 。尽管言者所说的每个音节和声调并不那么到位或规范,但由于人的听

3、觉系统可以对听到的语音进行加工处理,通过大脑的分析、记忆、比较等等功能的综合处理,只要听来的语音框架不差,语境相近,就能被理解。这个框架就称为格局 。 (吴宗济 2008)语言中的格局就是这种相互联系、彼此一致的对应关系。同一种语言的语音格局相对稳定,这样才使得不同说话人之间能够相互交流信息。因此,进行语音分析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去探索和发现各种语言和方言的语音内部这种对应一致的关系。实际上,关系就是系统,格局也就是系统的表现。用语音实验的方法把系统中的各种对应一致的关系进行量化析取和统计图示,就成为语音格局。二 发音范围和听觉区域语音格局不是一个抽象的框架,而是具有人类的发音生理和听觉感知的客观

4、基础。人类的发音范围和听觉区域构成语言信息传递的两个端点。语音的声学分析是联结二者的桥梁。如果把世界上所有的各种声音比作大海,那么,人类能够发出的声音只是其中的一个水滴。人类发音器官的生理条件决定了发音范围(见图 1) 。人们说话的发音在音高方面受到声带振动速率的制约;在音强方面受到肺部呼气力度和声带张力的制约;在音质方面受到声带发声状态和口腔、鼻腔、咽腔的构造和动作的制约。实际上,人类的语音只是一个很狭小的分布范围,然而这已经足以供人类传递语言信息、交流各种思想情感。2人的耳朵也不是对任何声音都能听到的,在音强、音高方面都有严格的限度。人耳所能听到的音高频率在 20 赫兹到 20000 赫兹

5、之间。20000 赫兹以上的声波为超声;20 赫兹以下的声波为次声。这些人耳都听不到。音强方面也有限制,太弱则达不到听阈,太强会超过痛阈。把音高和音强两个因素综合起来,就形成人类的听觉区域。听觉区域中最外围的黑线划出人耳可听声的范围。中间的虚线是音乐的声音达到的范围。人的说话发音是最里面用虚线标出的一个小圈,位于听觉区域的中心地带(见图 2) 。图 1 人类发音器官示意图 图 2 人类的听觉区域(引自 Eargle 2003)在人类生理的发音范围和心理的听觉区域这个客观基础上,各种语言的语音都是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利用各种方式分聚配列,合纵连横,组成系统,完成交际。语音格局的分析就是考察各种语

6、言的语音怎样定位和分布,语音单位之间怎样相互联系与组合;探索怎样以有限的语音进行无限的交际。三 量化分析的全过程马克思说:“如果所有现象都如实地反映了事物本质的话,那么一切科学都将成为多余。 ”语音实验得出的数据表现常常参差不齐、千差万别。怎样从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得到语音的本质特征,找出语言的内在规律?现代语言学要从卡片之学到数据之学。分析处理各种数据的科学方法成为研究的核心,成功的关键。量化分析的全过程应该包括:归一化、相对化、范畴化、层级化、系统化。一般说来,人们对于同样的语音采用的发音方式是相同的,然而由于生理条件的差异,每个人在音高、音强、音质等维度上的分布范围各不相同。归一化就是

7、把每个人在相同维度上的不同的分布范围都作为单位 1,其最大值作为 100%,最小值为 0%。如甲发音人的音高范围为 150 赫兹350 赫兹,乙发音人是 100 赫兹200 赫兹,那么,对于甲来说,350赫兹就是 100%,150 赫兹是 0%;而对于乙来说,200 赫兹是 100%,100 赫兹是 0%。归一化使不同的说话人具有可比性,为相对化打下基础。在语言研究上,相对的数值比绝对的数值更为重要,更有意义。对数据的相对化处理跟归一化处理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归一化的同时,各部分按比例相对化。如上例中,甲、乙两人都发一个 150 赫兹的声音,在甲的音高范围里是 0%,处在最低限度;在乙的音高范围

8、里则是 50%,位于中部。实际上相对化就是去掉数据的具体单位,使其成为无量纲的百分数比值。相对值容易对比分析,便于统计处理。正如一个音位具有不同的变体,一个语言单位的发音在实验数据上有一定的分布空间。3在归一化和相对化基础上,界定和描写出不同语言单位的分布空间和相互关联,就是范畴化的工作。同一种语言的发音人,各个范畴的定位特征和相对关系都是对应一致的。层级有两种意义,一是历史层次;二是结构层次。不同层次的成分叠加在一起,常常会掩蔽或冲淡语音的系统性。因此在分析中就要注意离析不同的层次,在同一层级上才能更清楚地考察各种语言单位的表现特征和变化规律。 (石锋 1990)归一化和相对化的最终目标是系

9、统化。这里得到的是量化的系统,是可见的系统,是图示的系统,是格局化的系统。因此,系统化也就是格局化。经过这样的过程,使语音研究具有可重复,可验证,可统计,可比较的客观分析规程。从中得到语音的规律和规则,认识语言的类型与共性。通过语音实验把语音内部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显示为数据和图表,发现和证明语音的系统性。在这个意义上,格局就是量化的系统,或者说是系统的量化。马克思讲过:“一个学科只有成功应用数学,才是达到完美的境地。 ”我们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四 声调格局分析语言的语音格局一般分为元音格局、辅音格局、语调格局等。汉语等声调语言还会有声调格局。汉语的语音格局研究以声调格局的分析为开端。(一)声

10、调 T 值的计算声调格局就是由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全部单字调所构成的格局。广义的声调格局应该包括两字组及多字组连读的声调表现,那就成为声调的动态分析。单字调的声调格局是静态的分析,是声调研究的基础形式,是考察各种声调变化的起始点。利用语音实验取得一种语言或方言的一位发音人的全部单字调的测量数据,例如每个声调取 9 个测量点。首先分别对各测量点上的数据分组计算,每个测量点得出一个平均值。然后可以采用 T 值公式进行数据的归一化和相对化分析:(石锋 1986) T= (lg x lg min)/ (lg max lg min)5其中 max 为该发音人各点平均值中的最大值,即调域上限;min 为最

11、小值,既调域下限;x 表示表示任一测量点的平均值。取常用对数是使音高的赫兹单位接近人耳的听觉特性。结果乘以 5 是为使实验数据跟传统的五度值记调法相对应。实际上 T 值公式把不同发音人各自不同的调域进行了归一处理,得出的是某个测量点在该发音人整个调域中的相对位置,这就实现了音高数据的相对化。计算中也可以采用简化的公式:(石锋、廖荣蓉1994:114)T=(x min)/ (maxmin) 5图 3 北京话单字音声调格局 图 4 北京话四个声调的主体分布总图 4在一个平面坐标图中把各个声调的 T 值数据依次标示为坐标点,再用平滑曲线分别把同一声调的各点联接起来,就成为这种语言或方言的声调格局图。

12、图 3 是北京话的声调格局图。采用 T 值的计算方法得出声调格局图形,可以直观地表现声调的系统特征和相对关系,增强不同地点和不同发音人相互之间的可比性。(二)声调格局数据的统计分析在对于大样本声调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中,需要在原有 T 值公式的基础上做适当调整。适合大样本声调统计的 T 值公式如下:T=lgx-lg(min-SDmin)/lg(maxSDmax)-lg(min-SDmin)5跟原有 T 值公式相比,新的 T 值公式把最小值(min)改为(min-SDmin),即各测量点平均值中的最小值减去该点全部数据的标准差;最大值(max)改为(maxSDmax) ,即各测量点平均值中的最大

13、值加上该点全部数据的标准差。经过调整的 T 值公式消除了大样本统计分析中最大值(max)和最小值(min)受到的抑制作用。原有的 T 值公式适合于单个发音人的小样本数据处理,调整的 T 值公式适合于多个发音人的大样本数据统计。标准差根据一组数据中每个值跟平均值的差异量得出这组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是数据统计特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在声调统计分析中,可以基于各测量点 T 值数据的标准差来考察每个声调的主体分布。图为 52 位北京发音人的声调主体分布图。其中,位于中间的曲线由 9 个点的平均值确定,这就是带状包络的中线或主线;上方和下方的曲线分别由平均值加减标准差而得到。每个声调的不同部位的数据分布各不

14、相同。数据集中的部位发音比较稳定。依据数据集中的程度可以区分出每一声调的稳态段和动态段,进而可以考察声调的共时变化和历时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王萍、石锋 2009)(三)声调统计中的偏分布人们通常假设一般样本的数据都是正态分布。因此通常是在平均值上下各加减一个标准差的距离作为数据分布的主体范围。理想正态分布的中位数跟平均数是重合的,如图 5上;实际上二者却常常是分开的,这就是数据的实际分布跟理想的正态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偏离现象,如图 5 下。如何描述和分析数据分布的偏离程度和偏离方向,在语言研究中十分重要。图 5 正态分布、偏分布曲线 图 6 北京话四个声调的偏分布总图为了对这种数据偏离现象进行

15、量化描述,可以采用以下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设:N 1为小于平均值的数据个数;N 2为大于平均值的数据个数;D 1为 N1跟平均值之间的平均距离;D 2为 N2跟平均值之间的平均距离。M 为样本数据总数。得到5N1D1N 2D2 N1 :N 2D 2 :D 1(N1 /M) :(N 2 /M)D 2 :D 1 (3)即 N1与 D1成反比关系。N 2与 D2成反比关系。把(N 1/M)作为计算大于平均值的数据分布的偏离参数。把(N 2 /M)作为小于平均值的数据分布的偏离参数。就有N1/M N2/M1 或 N 2/M1N 1/M (4)偏离参数(N 1 /M)为 0.5 表明数据是平均分布;(N

16、 1 /M)大于 0.5 表明数据分布偏向平均值下方;(N 1 /M)小于 0.5 表明数据偏向平均值上方。再设:SD 为标准差。就有(N1 /M) 2SD 得到的是数值大于平均值的数据在主体分布中的距离位置。(5)(N2 /M) 2SD 得到的是数值小于平均值的数据在主体分布中的距离位置。(6)另外,如果把 0.5 定位为零点,那么大于 0.5 就是正值,小于 0.5 就是负值,变化偏离的方向看起来就会一目了然。图 6 是通过计算声调的每个点的偏离参数(N 1 /M)而得到的北京话四个声调的偏分布总图。结果表明:声调数据的偏离表现突出和强化了各自的区别性特征。相对于动态段而言,稳态段中数据的

17、偏离方向更清晰、偏离程度更显著。如阳平调稳态段调尾的数据多向平均值上方偏离,突出“高” 、 “升”特征;上声调的 2/3 数据向平均值下方偏离,突出“低“特征,其中稳态段折点处偏离程度最大;去声的调头和调干各点数据多朝向平均值上方偏离,突出开头的“高”特征,其中稳态段调头的偏离程度最显著。 (王萍、石锋 2009)五 元音格局分析(一)元音 V 值的计算元音格局是元音系统性的表现,包括的内容可以有元音的定位特征,内部变体的表现,整体的分布关系等等。元音格局重在主要元音的表现。主要元音在音节中可以有各种组合:出现在单韵母中的元音是一级元音,又称为基础元音;能够带韵头的元音是二级元音;能够带韵尾的

18、元音是三级元音;既能够带韵头也能带韵尾的元音是四级元音。 (石锋 2008)声学元音图的纵轴坐标为线性标度的元音第一共振峰(F1)数据,横轴坐标为对数标度的元音第二共振峰(F2 )数据,坐标的零点设在右上角。每个单元音的发音数据在图上都可以标示为一个点。声学元音图跟发音舌位图在相对位置上大致对应,又称为声位图。利用声位图分析元音的格局是很方便的。首先,舌位高低跟 F1 密切相关:舌位高,F1 就小;舌位低,F1 就大。其次,舌位前后跟 F2 密切相关:舌位靠前,F2 就大,舌位靠后,F2 就小。另外,F2 和嘴唇的圆展也有关系,圆唇作用可以使 F2 降低一些。我们从中可以直观地考察同一元音音位

19、内部变体的表现,以及不同元音之间分布的相对关系等等。 (见图5)6图 5 北京话基础元音声位图(石锋 2008) 图 6 北京话基础元音格局图(石锋、时秀娟 2007)以元音声位图为基础,利用 V 值公式进行计算,可以得到相对化的元音格局图。为了接近实际的听感距离,依次将全部共振峰频率值转换为对数性的巴克值(Bark) 。元音 V值的计算公式如下(石锋、时秀娟 2007):其中,V1 为某元音第一共振峰的相对值,V2 为这个元音第二共振峰的相对值。B1max表示各元音第一共振峰中最大的巴克值, B1min 为各元音第一共振峰中最小的巴克值,B1x 表示某元音的第一共振峰巴克值;B2 的情况据此

20、类推。在 V 值计算中,一般首先要把频率值做对数性转换,包括常用对数、半音、美标度、巴克等,选择其中任何一种进行换算都可以。关键是归一化、相对化的计算过程。元音格局 V 值与声调格局 T 值的出发点是一致的。V 值计算的意义是实现元音分析的归一化、相对化。将每一个元音放在该语言(或方言)的全部元音空间中来考察,得到各元音在元音空间中的相对表现。从而淡化不同发音人的个性差异,突显同一语言元音系统的共性特征。(二)元音三维分析图对于元音声学特性的描写,可以采用三维的方法:分别将 F1、F2、F3-F2 作为三维空间的三个维度,即 x 轴、y 轴、z 轴。上文已经讲到 F1、F2 跟元音发音的对应关

21、系。圆唇和卷舌两种发音都同样会使第三共振峰(F3)降低,但圆唇作用使 F2 降低,卷舌作用使F2 升高,从而跟 F3 彼此接近。所以 F3-F2 这个参量能够较好地区分圆唇和卷舌这两种发音特征,从而增大元音间的区分度。 (参见图 7)各种元音在三维空间中不同平面(F1/F2、F1/F3-F2)的相对关系存在着补偿性。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F1/F2 平面上相互距离较小的元音,在 F1/F3-F2 平面上的距离显著增大; F1/F2 平面上彼此距离较大的元音,在 F1/F3-F2 平面上的距离反而会减小;还有的元音在 F1/F2 和 F1/F3-F2 两个平面中与其它元音之间的距离都是比较适中,都

22、能形成较好的区别性。 (王萍等 2009)7图 a 图 b图 7 北京话基础元音三维平面声位图相对于单纯的二维声学空间,三维声学空间在表现各元音的分布距离及相对关系上能够更有效、更全面地对不同元音进行定位,从而更真实地反映语音的实际表现。(三)元音格局数据的统计分析跟声调的统计分析一样,在对于大样本元音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中,需要在原有 V值公式的基础上做适当调整。以第一共振峰(F1)为例,先分别统计所有元音的对数性Bark 值中的最大值(B1max )和最小值(B1min) ,以及这两个 Bark 值所对应的元音的标准差(SD1max、SD1min) 。分别用 B1maxSD1max 代替

23、B1max;用 B1minSD1min 代替 B1min。第二共振峰(F2 )也同样处理。然后,就可以分别计算每个元音 F1 和 F2 的平均值、标准差,得到 Bark 标度的值;最后,使用调整的 V 值公式进行归一化,将以上各个 Bark 标度的值转换为 V 值标度,画出相对的元音主体分布图。 (孙雪、石锋 2009)总括以上说明,适合大样本元音统计的 V 值公式如下: 经过调整的 V 值公式消除了大样本统计分析中位于顶点的元音分布区域受到的抑制作用,更符合实际发音事实。原有的 V 值公式适合于单个发音人的小样本数据处理,调整的V 值公式适合于多个发音人的大样本数据统计。采用以上方法分析 2

24、6 种自然语言中的基本元音(见图 8) ,可以看到:/ /元音分布区域最小,集中程度最好,是元音发音的基点。/ 、 /元音分布区域增大。 /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高低上;/ /在前后维上游移较大。图 8 自然语言基本元音声学分布图 图 9 北京话基础元音中顶点元音的偏分布格局图8(四)元音统计中的偏分布以 V 值公式为基础,同时按照上文所述的偏分布算法,我们对 52 位北京话发音人的基础元音的顶点元音进行了偏分布统计分析。北京话元音/ /的数据偏分布在平均值的前半部分;元音/ /的偏分布位于后上方;元音/y/、/u/的偏分布都位于前上方。 (见图 9)偏分布分析可以使我们看到不同元音数据的偏离方向、

25、偏离位置和偏离程度。这些定量的表现提供了联系元音共时表现和历时变化的纽带。/ /、/ /、/u/这三个顶点元音的数据偏分布的位置与它们各自的历时变化方向相一致,又可以预示未来的“音变方向” 。/ /的高化符合“低元音高化”的通则,/ /的前化符合“后元音前化”的通则。 (Labov 1994:116)/ /的前化符合发音省力的原则,同时从北京话的元音格局来看,/ /的前化有利于跟/y/的区别,保持相互之间的音位距离。 (王萍、石锋 2008)六 辅音格局分析辅音是构成音节的重要成员。元音、声调的发音具有连续性的特点,而辅音则是多具离散性的表现,种类繁多,特征各异。在辅音的研究中要按类别分为不同

26、的系列,实验的程序方法和测算的指标也各有不同。总的目标是使各类辅音系列成为辅音的下位子格局。例如,塞音格局,擦音格局,以及鼻音和通音的鼻音度对比等。(一)塞音格局塞音(stop)是最能体现辅音特点的一类音,也是唯一一种所有语言都具有的辅音音类(R. Jakobson1958;Henton, Ladefoged b)通过 200 位天津发音人的大样本统计分析,得到天津话连读变调的新派跟老派发音之间有系统性的差异。按年龄段分别对语体差异和使用频度分组统计考察,发现了变化方向和变化速率的量化对应关系。(石锋、王萍 2004)共时语音的年龄差异有可能提供历时演变的轨迹,语音的量化统计使我们容易捕捉到那

27、些正在进行中的语音变化。(二)语言接触研究语言接触和方言接触在一定条件下造成语言或方言混合现象。采用元音格局与声调格局的方法分析湘语和赣语之间的方言接触,发现混合型方言的语音格局的构建、发展和演变是语言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两种方言不同语音接触中的演化表现出三种模式:过渡、越位、反弹。其中过渡模式出现最多,反弹模式出现最少。在接触中,始发方言的语音不断向目标方言靠拢,过渡模式处于中间状态,越位模式是矫枉过正,这都是合乎常理的。反弹模式出现是系统内部的原因:首先,标记性强的元音比较容易产生反弹;另外,反弹多发生在组合度较低的元音上。元音的组合度表现为能拼合的声母数量以及能带韵头和韵

28、尾的数量,数量越多,则组合度越高,反则反是。 (贝先明、石锋 2008)(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第二语言习得实际就是一种特定的语言接触。二语习得产生过渡性的动态的中介语。考察中介语的语音格局可以显现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所受到的母语迁移的影响,中介语的建构以及二语语音的习得顺序与习得进程。 (温宝莹 2008;李晶、石锋 2008)采用元音格局的研究方法系统地考察母语为英语、日语等语言的汉语学习者的元音发音特点,分析其中相似元音、相混元音、相异元音的不同表现,为汉语教学提供实际材料和数据,也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提供基础论据。 (石锋、温宝莹2004;2009)考察母语为德语的汉语学习者的

29、塞音格局使学习者的发音特点以及错误发音方式得到了很好的揭示。 (温宝莹、冉启斌、石锋 2009)以前的汉语教学大多仰仗教师的经验,教学方法基本上是 “口耳之学” ,现在我们开始把语音实验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汉语教学领域。按照语音格局的方法和思路,可以促使汉语教学在科学化的道路上进步。(四)儿童语言习得研究11儿童掌握语音的先后顺序与语音的普遍性密切相关,对于儿童语音发展的顺序的研究,也会对语音共性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将语音格局应用到儿童语言习得研究中,考察 40 名汉语儿童的普通话元音正确率和发音表现。可以看到儿童元音发音的错误并不是某一个人偶然发生的错误,而是大多数儿童对于某个元音在某一阶段的系统

30、性的发音倾向。 (温宝莹2008)儿童元音的发展也具有系统性,儿童习得元音的过程就是建立系统的过程。每个元音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现象,都是最大限度地去建立和维持音位间的对立。舌位高低先于舌位前后,也就是开口度的区别最先掌握。元音的高低是第一维度的区分;元音的前后是元音系统的第二维度;圆唇度是元音系统的第三维度;舌尖发音和舌面发音的区分,是元音系统的另一个维度。普通话儿童汉语七个基础元音的习得顺序如下:/ / / / / / / / / / /(表示早于)总之,不同的元音依据发音难易程度排定习得次序。这个次序又恰好反映出每个元音在系统中的位次。同时,这种习得次序也显示出各个元音音位的标记性不同,习

31、得越晚,标记性越强。 (石锋、温宝莹 2007)(五)语言共性及类型研究比较不同语言或方言的语音格局,可以考察语言的共性特征和类型区分,具有语言类型学的意义。用实验分析的方法研究汉语方言 40 个点的元音格局,得出汉语方言元音格局的类型特点:优先采用无标记元音/a、i 、u/ ;一般有 6-9 个基础元音;前重型多于后重型和同重型;央元音不多于一个。 (时秀娟 2007)考察人类 26 种自然语言中的元音格局,比较它们在分布范围、相对位置、系统关系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发现:元音/ /的分布最集中、语际差异和人际差异都最小,是人类元音发音中的基点。从基点出发,在高低维度上延伸,确定/ /;在前后维

32、度上延伸,确定/。其他元音位置都随这三个元音而定。语言的普遍性不仅存在于句法和语用等方面,在语音层面也明显存在。 (孙雪 2009)语音格局的概念和方法是理解和认识人类语言的窗口之一,在未来的语言研究中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八 结语研究语言要有语言观,就像人生在世要有世界观和人生观一样。系统性和社会性是人类语言的两个根本特性。语言中的成分都是处在内部系统和外部社会的网络之中。语音研究可以有语音格局,句法语义语用也可以有句法格局语义格局语用格局,汇总在一起就成为语言格局。系统是隐性的,格局是显性的。格局是系统的表现,系统的证明。理论的建构需要系统性研究作为基础。格局的观念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去探求

33、语言的奥秘。当前语言学研究正处于一个转变的时期: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转变,从经验型分析到实证型分析的转变,从发现描写到解释探源的转变。从静态研究转变为动态研究是一个提升和飞跃的过程。语言中的格局研究不只是声学方面的表现,还有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特性,以及认知方面的规律等待我们去努力探索。不仅语音可以实验分析,语言学的各个方面都可以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严格的实验程序和数据的统计分析来得出结论。大量研究证明,语言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具有统计特性,而不是全有或全无式的简单判决。语言的系统性和社会性都可以在语言的统计分析中得到体现和验证。传统语言学是卡片之学,现代语言学是数据之学。数

34、据就是量化的资料。怎样得到数据,如何处理数据,语音格局的分析提12供了理论方法的基础。我们需要提高认识理解语言学数据的水平,增强驾御处理语言学数据的能力。不识语言真面目,只缘身在言语中(王士元 2008) 。我们在语言研究的道路上应该经常朝不同的方向看一看,从不同的角度想一想。面对现代社会中加速演化的人类语言和不断发展的语言研究,思考新观念,试用新方法,探讨新问题。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势的束缚,才有可能认识到语言的庐山真面目。注:感谢南开大学朱思俞教授在语音分析软件程序方面一贯给予热心支持。本文中的有关研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3BYY018) 、国家语委科研基金项目(BZ2005-01/0

35、2)和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TJYW06-1-005)的资助支持。本文利用南开大学开发的计算机语音专家分析系统桌上语音工作室(Mini-Speech-Lab )实施各项语音实验。参考文献贝先明 2008 方言接触中的语音格局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贝先明、石 锋 2008 方言的接触影响在元音格局中的表现, 南开语言学刊第 1 期(总第 11 期) 。李 晶、石 锋 2008 二语习得汉法中介语元音系统建构次序的实验研究, 暨南学报第 3 期。冉启斌 2008 辅音现象与辅音特性 ,南开大学出版社。冉启斌、石 锋 2009 北京话擦音格局分析, 南开语音年报 ,第 3 卷。石 锋 1986 天

36、津方言双字组声调分析, 语言研究 ,第 1 期。石 锋 1990 语音学探微 ,北京大学出版社。石 锋 2008 语音格局语音学与音系学的交汇点 ,商务印书馆。石 锋 2009 实验音系学探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石 锋、廖荣蓉 1994 语音丛稿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石 锋、冉启斌 2008 塞音的声学格局分析, 南开语音年报 ,第 2 卷。石 锋、时秀娟 2007 语音样品的选取和实验数据的分析, 语言科学 ,第 2 期。石 锋、时秀娟、冉启斌 2008 北京话响音鼻化度的初步分析, 南开语音年报 ,第 2 卷。石 锋、王 萍 2004 天津话声调的新变化, 乐在其中贺王士元先生 70 华

37、诞文集 ,南开大学出版社。石 锋、王 萍 2006a 北京话单字音声调的统计分析, 中国语文 ,第 1 期。石 锋、王 萍 2006b 北京话单字音声调的分组统计分析, 当代语言学 ,第 4 期。石 锋、温宝莹 2004 中、日学生元音发音的母语迁移现象, 南开语言学刊 ,第 4 期。石 锋、温宝莹 2007 汉语普通话儿童的元音发展, 中国语文 ,第 5 期。石 锋、温宝莹 2009 中、美学生元音发音对比分析,美国中文教师学会会刊(JCLTA), Vol.42:2。时秀娟 2007 现代汉语方言元音格局的类型分析, 南开语言学刊 ,第 1 期(总第 9 期) 。孙 雪 2009 国际音标元

38、音发音声学分析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孙 雪 2009 自然语言与国际音标元音的对比分析, 南开语音年报 ,第 3 卷。王 萍 2007 普通话单字调和元音的统计性研究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王 萍、石 锋 2008 北京话一级元音的统计分析, 中国语音学报 ,第 1 期。王 萍、石 锋 2009 北京话单字音声调的再分析, 南开语音年报 ,第 3 卷。王 萍、贝先明、石锋 2009 元音的三维空间, 南开语音年报 ,第 3 卷。王士元 2008 演化论与语言学, 南开语言学刊 ,第 2 期(总第 12 期) 。温宝莹 2008 汉语普通话的元音习得 ,南开大学出版社。温宝莹、冉启斌、石

39、锋 2009 德国学生习得汉语塞音声母的初步分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对外汉语13教学与研究版) ,第 4 期。吴宗济 2008 语音格局语音学与音系学的交汇点序,商务印书馆。吴宗济、林茂灿主编 1989 实验语音学概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Eargle, J. 2003. Handbook of Recording Engineering 4th Editi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Henton, C.; P. Ladefoged; I. Maddieson 1992. Stops in the worlds languages, Phonetica49.

40、Jakobson, R. 1958. Typological studie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类型学研究及其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贡献) ,中译稿载雅柯布森文集 ,钱军、王力译注,湖南教育出版社。Svantesson, Jan-Olof 1986. Acoustic analysis of Chinese Fricatives and Affricate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4.1: 53-70.Labov, William 1994. Principles of Linguistic Change: Internal Factors. Cambridge, MA: Blackwell.Labov, William 2001. Principles of Linguistic Change: Social Factors. Cambridge, MA:Blackwell.(石 锋、冉启斌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300071;王 萍 南开大学文学院 3000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