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作物生理学整理.doc

上传人:buyk185 文档编号:7089858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生理学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作物生理学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作物生理学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作物生理学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作物生理学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种子发芽生理1 种子活力的概念与影响种子发芽出苗的因子答:种子活力是种子发芽、生长、生产的内在潜力。种子活力的影响因素:(1) (主要)遗传因素,作物、品种;(2)外在因素:(a)品种,应选则配合力高的品种(b)种子成熟度(c)种子的大小,例大豆、玉米加工易机损(d)种子的贮藏条件(e)膜修复强度有关 (f)光温水气条件。2 种子休眠概念及其栽培的利用答:种子休眠:指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发芽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影响因素:(1)种皮: 种皮的不透水,不透气,机械约束等影响休眠 (2)抑制剂:抑制物质可以存在于种子的不同部位-种被,胚部或者胚乳中,一定浓度的抑制物影响休眠 (3)硝酸盐

2、:有些种子经雨水淋才能萌发 (4)化学信号:烟雾中的乙烯对休眠也有影响(5)光:光促进或抑制发芽的照射时间,不仅因作物,品种而不同,还取决于照光的强度.弱光虽然有效,但需延长照光时间(6)温度:种子的光敏感性不是绝对的,而是随其他条件(如温度,氧分压,发芽床等)而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温度.在一定温度下光照才发芽的种子,往往在高于或低于这一温度时(因种类而不同),在暗处亦能萌发。3 种子发芽过程中主要激素调节作用答:GA(赤霉素):盾片,胚芽鞘中产生 GA,糊粉层中合成水解酶,作用于胚乳,使胚乳物质分解,释放出能量,促进生长并同时抑制盾片释放 GACK(细胞分裂素):存在于非胚区,主要影

3、响膜的透性,对 ABA 有抑制作用,调节种子的发芽过程ABA(脱落酸):在萌发过程中出现,于 CK 起相反作用乙烯:类似 ABA的作用,调控种子中酶的活性。4 种子发芽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代谢途径:(不同品种,不同作物中差异和特点) 答:(1)淀粉 水解途径:淀粉 淀粉酶 麦芽糖支链淀粉 淀粉酶 麦芽糖+极限糊精极限糊精 脱支酶、极限糊精酶 葡萄糖齐聚物 淀粉酶 麦芽糖+葡萄糖麦芽糖 葡萄糖苷酶 葡萄糖磷酸解途径:淀粉(或支链)+Pi 淀粉磷酸化酶 葡萄糖-1-磷酸+极限糊精(2)蛋白质(多肽)蛋白质 多肽酶、羧肽酶 氨基酸 肽链内切酶 小单位多肽 肽水解酶 氨基酸(3)脂肪:以脂肪体形式贮

4、藏于禾本科作物盾片和双子叶植物子叶或胚乳中的油脂,经酸性酯酶作用甘油三酯降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甘油-酸脂酶降解作用有碱性脂酶在高尔基体中进行。一些 作物,发芽初期就出现这种水解作用。脂肪酸 由 -氧化作用途径而被氧化,产生进入 TCA 或乙酰 循环的乙酰 CoA,再经糖酵解逆转作用将脂肪转化糖。葡萄糖经过氧化磷酸戊糖途径而被 为合成核酸提供戊糖。第二章 作物生育生理1 作物生长分析概念及其主要指标?答:作物生长分析:是将作物的生育过程以干物质增长过程为对象,以干物质的积累和分配来衡量作物产量形成的一种方法。作物生长分析的主要指标:光合势(LAd):作物群体绿色叶面积的持续时间。相对生长率(RGA

5、):指单位时间内作物的增长量占原有数量的比值。或者是原有物质在某一段时间内的瞬间增长量。净同化率(NAR):某一段时间内作物单位叶面积的光合强度。2 分析一个作物穗分化过程的与外部叶龄模式的关系:答:小麦的幼穗分化:6叶期 生长锥伸长期7叶期 单棱期(苞叶原基形成期)8叶期 二棱期(小穗原基形成期)9叶期 护颖形成期10叶期 内外颖形成期11叶期 雌雄蕊分化期12叶期 药隔形成期13叶期 花粉母细胞形成期 减数分裂期孕穗期 花粉粒分化期抽穗期 花粉粒形成与充实期开花期 叶龄与叶蘖:以正在抽出的叶n为基准,相关生长现象可以表示为叶抽出(n1)(n2) 节间伸长(n3)节发根叶龄与拔节的关系:拔节

6、始期的叶龄为伸长节间数减去 2 的 倒数叶龄期叶龄与上位根发生的关系:根的萌动、分化、发育、形成、分枝都与叶龄进程存在着密切的同伸或同步关系。N 叶抽出期,N 叶节根原基开始分化,根原基至发根约3 个出叶周期,即 N 叶抽出期,为 N 叶下方第三叶节发根。出叶与发根存在着N3 的相关生长关系。1 叶发根节开始至发根结束,叶经历了 3 个叶龄期。N 叶抽出期实际上是 N3 叶节的主要发根期。该叶该叶节发根开始于 N1 叶龄期,结束于 N1 叶龄期。不定根上分枝根发生规则,高次分枝根的发生比低次根发生顺次递减 1 个叶位。3 作物衰老的概念以及机理?答:作物衰老:器官或生物体某些生物单位自然终止生

7、命活动的过程。 作物衰老机理:(1)有限的寿命、生长势,即在特定的年龄不能继续生育和替代老叶而正常生长 (2)营养物质撤退,如生育中的果实把营养器官中的关键性营养全部吸收而导致生命的终结 (3)营养物质转移,如光合产物等营养物质由叶片转移到生育中的果实中去,使叶片、根系的营养亏缺而导致衰老黄枯(4)果实形成,产生一些激素类物质促进衰老(有关衰老的学说:a 自由基损伤学说b 蛋白质水解学说 c 激素平衡学说)4 春化期、光周期的基本概念以及应用?及研究进程答:春化:作物在苗期需要经受一段低温时期,才能开花结实的现象。光周期现象:日照长短或昼夜交替影响作物开花的现象。应用:春化作用:1 人工春化处

8、理 适当晚播,缩短生育期 2 调种引种 3 控制花期。光周期: 1 植物的地理起源和分布与光周期特性 2 引种和育种 3 控制花期 4 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5、如何认识化学调控(影响,利弊,促进,控制)答:化学调控从种子处理开始到下一代新种子形成的不同生育阶段,包括生根、发芽、分蘖、长叶、开花、结实,直到衰老脱落等过程,适时适量地运用各种生长调节剂来维持植物体内激素水平,以达到协调植株的生长于发育,个体与群体,群体与土壤气候间的关系,最终实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目的。第三章 作物水分生理1 作物水分状况的诊断:答:主要从土壤、根、叶三个器官看:根水势,叶水势随土水势降低而降低,三者密切关联,

9、组成一个相互变化的系统土水势根水势叶水势,表明叶片对水比根系对水反应更敏感土壤水分充足时,白天与晚上作物对根叶的水势平衡呈负值低于土水势,夜间恢复为与土水势一个平衡点;土壤水分亏缺时,白天根、叶、土水势之间的差距变大,晚上也不能恢复到一个平衡点。土壤水分处于调萎点时,无论白天、夜间,根、叶、土之间的水势差距加大,无法恢复。2.作物需水规律(高产)?机制?答:1、不同作物对水分的需要量不同;2、同一作物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要量不同:小麦一生中对水分的需要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种子萌发到分蘖前期,消耗水不多;分蘖末期到抽穗期,消耗水最多;抽穗到乳熟末期,消耗水较多,缺水会严重减产;乳熟末期到完熟期,

10、消耗水较少。如此时供水过多,反而会使小麦贪青迟熟,籽粒含水量增高,影响品质。3、作物的水分临界期是指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水分缺乏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一般而言,作物水分临界期多处于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期,一旦缺水,性器官发育不正常。小麦一生有两个水分临界期,第一个是孕穗期,这期间小穗分化,代谢旺盛,性器官的细胞质粘性与弹性都下降,细胞液浓度很低,抗旱能力最弱,如缺水,则小穗发育不良,特别是雄性生殖器官发育受阻或畸形发展。第二个是从开始灌浆到乳熟末期。这个时期营养物质从母体各部输送到籽粒,如缺水,一方面影响旗叶的光合速率和寿命,减少有机物的制造,另一方面使有机物质液流运输变慢,造成灌浆困难,空瘪

11、粒增多,产量下降。3.作物节水灌溉主要生理依据是什么?答:水稻高产优质栽培的水分管理(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实行“浅水活棵、浅水分蘖、够苗晒田”, 控制无效分蘖,有水抽穗, 干干湿湿壮籽, Io K后期不早衰, 也就是移栽至拔节期仅保持湿润状态, 拔节至齐穗期间, 田间保持 12cm 水层, 以后干湿交替灌溉。成熟期不能断水过早, 宜在收割前 57d 断水, 才能保证谷粒饱满, 米质优良。 合理灌水:水稻生育阶段需水量包括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在水稻非关键需水期, 通过控制土壤水分, 造成适度的水分亏缺, 改变水稻生理生态活动, 使水稻根系和株型生长更趋合理。在水稻关键需水期, 通过合理供水,

12、改善根系土 壤中水、气、热、养分状况及田面附近小气候, 使水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更趋合理有效, 促进水稻生长。合理的土壤水分控制, 不仅减少了灌水次数和灌溉水量, 而且能促进水稻根系生长, 控制水稻地上部植株的无效生长, 提高水肥利用的有效性, 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节水灌溉方式主要分为浅灌溉、湿灌溉、晒灌溉、湿润灌溉、间隔灌溉和无水层灌溉。在具体实践上, 在灌溉用水上要因地因苗科学地进行利用水的特性, 协调好气、热、肥、光的关系, 达到各因素的平衡, 使水稻个体与群体发育趋向合理化, 减少和控制无效生长及各种病害的发生, 从而实现水稻增产增收。4.作物细胞水势及其组成及其在细胞中传递作物细胞内

13、水势组成:渗透势、衬质势、压力势。 细胞内水传递:相邻两个细胞之间水分移动的方向取决于两细胞间的水势差,水分总是顺着水势梯度移动。即从水势高移向水势低。在一排相互连接的薄壁细胞中只要胞间存在着水势梯度,水分就会沿水势高的细胞移向水势低的细胞。第四章 作物营养生理1.试叙一个作物的需肥特性?答:(1)需肥量及动态,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需肥情况不同:禾谷类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等需要氮肥较多,同时又要供给足够的P、K,以使后期籽粒饱满;豆科作物如大豆、豌豆、花生等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故需K、P较多,但在根瘤尚未形成的幼苗期也可施少量氮肥;叶菜类则需要多施氮肥,使叶片肥大,质地柔嫩等。 (2

14、)不同品种器官的养分含量变化特点(3)不同时期的施肥量与产量是什么关系:萌发期间,因种子内贮藏有丰富的养料,一般不吸收矿质元素;幼苗可吸收一部分矿质元素,但需要量少,且随着幼苗的长大,吸收矿质元素的量会逐渐增加;开花结实期,对矿质元素吸收达到高峰;以后随着生长的减弱,吸收量逐渐下降,至成熟期停止吸收。 (4)需肥量与品质之间的关系(5)环境因素对需肥特性的影响(6)作物不同,需肥形态不同:烟草和马铃薯用草木灰做钾肥比氯化钾好;水稻亦施铵态氮不宜施硝态氮。2.作物养分含量与生长的关系是什么?在养分缺乏区:提高养分的量能增加干物质生产; 在过度区:提高养分的量既可增加产量,又能提高植株的养分与浓度

15、在适宜区:提高养分的量仅能增加作物组织中养分含量而产量几乎没有增加。在毒害区:提高养分的量引起作物毒害,影响代谢功能,降低生长速率。3.根系对养分的主要吸收方式?答:吸收方式:被动吸收:不需要代谢来提供能量的顺化学势梯度吸收矿质养分。主要方式是通过电化学梯度引起的离子扩散和离子交换。主动吸收:利用呼吸释放的能量逆化学势梯度吸收矿质养分。有(a)离子泵学说(b)载体学说。4.作物对氮素的同化的主要途径?答:根系所吸收的含氮物质主要是硝态氮(NO3 -)和氨态氮(NH 4+),此外,也可吸收少量氨基酸和尿素。作物根系吸收的氮素,在体内合成酰胺、氨基酸、蛋白质及其含氮化合物。(1) 硝酸盐还原 硝酸

16、盐中的氮是充分氧化的形态,而氨基酸及蛋白质中的氮还是还原态,故硝酸盐被吸收后,在形成有机氮前首先要经过还原过程,吸收与还原过程是相互联系的。硝酸还原过程:NO 3-硝酸还原酶 NO2亚硝酸还原酶 NH 3(2) 氨的同化 作物根系吸收铵盐活锁吸收的硝酸盐还原成氨,通常与碳水化合物中间代谢产物酮酸发生氨基化作用,形成氨基酸。氨的同化一般是通过谷氨酰胺合成酶及谷氨酸合成酶催化反应进行的。5、作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条件:(1)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 (2)如果缺少该元素,将表现出缺素症包括常量元素是生理活动的物质组成。 (N、P、K、Ca、Mg、S) ;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的调节物质。(Fe、Zn、Mn、C

17、u、B、Mo、Cl)第五章 作物光合生理1 分析一个作物光能利用与产量潜力提高光能利用率:采用适当密植、合理施肥、增加 CO2来源、套种间作、化学调控等可以促进生育、扩大叶面积,从而减少漏光损失,提高光合能力。特别是采用良好株型、光合速率高的品种,就有可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开源节流,作物生产的潜力:(1)作物的光合面积:密植和多肥可以提高 LAI、理想株型(2)光合时间:作物光合作用持续时间应该包括叶片的功能期以及维持叶片光合速率高峰期的时间:施肥、灌水、生长调节剂(3)光合速率(4)呼吸消耗,包括光呼吸和暗呼吸(5)作物光合产物的运转和分配2 影响作物叶片光合的内在因素答:(1)作物的种类

18、C4作物C 3作物(2)作物的品种,生态类型差异(3)叶片的质量(形态上包括厚度、叶龄、叶位、气孔密度、叶形态、比叶重、叶绿素含量)3 五大作物的光补偿点4 最适叶面积指数的基本含义?最适叶面积指数:(1)具有最大的光截获量(95%左右) (2)群体基部的受光量在光补偿点 2 倍以上,使下部叶片维持正常生命活动(3)群体具有最大的生长率5 分析五大作物叶面积指数差异,确定其原则?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光补偿点6500-100007001400800900光饱和点4500040000900005000035000最适叶面积指数的确定方法:(1)主要受制于叶片的姿态和配置(2)收获产品的着生位置(3

19、)光强LAIopt=(ln Is ) 1Io:顶部的自然光强 Is:基部最低的受光度 K:消光系数第六章:有机物的运输与分配1.你认为韧皮部运输机理研究对作物栽培研究有哪些指导价值?自由扩散与细胞质环流、在表面单层的移动、压力流动假说、体积梯度假说、电渗假说、p- 蛋白收缩假说。 几种假说都各有一定道理。但是,作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运输机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上述假说的任一种都不能完整地解释运输的机理。也就是说,企图用一种假说来概括所有有机物运输的机理未必是可行的。更多的可能是,压力流动学说配合以其它一种,两种或多种假说才能更好地解释说明运输的机理。2、维管束系统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哪些功能?物质

20、长距离运输的通道:一般情况下水和无机营养由木质部输送,而同化物则由韧皮部输送。信息物质传递的通道:如根部合成的细胞分裂素类和脱落酸等可通过木质部运至地上部分,而茎端合成的生长素则通过韧皮部向下运输。两通道间的物质交换:木质部和韧皮部通过侧向运输可相互间运送水分和养分。对同化物的吸收和分泌对同化物的加工和储存外源化学物质以及病毒等传播的通道植物体的机械支撑3、你认为韧皮部运输机理的研究应包括哪些内容? 研究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韧皮部装载、韧皮部卸载的机理,物质在韧皮部运输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光补偿点6500-100007001400800900光饱和点45000400009000050000

21、35000速度影响因素,以及韧皮部运输的能量需求特征等。韧皮部装载指同化物从合成部位通过共质体或质外体的胞间运输而进入筛管-伴胞复合体(SE-CC)的过程。共质体途径:正在生长发育的叶片和根系,同化物是通过共质体途径运出的,即蔗糖经过胞间连丝沿蔗糖浓度梯度从SECC 复合体释放库细胞的代谢部位。质外体途径:某些植物或组织 SECC 复合体与库细胞间没有胞间连丝,所以SECC 复合体中的蔗糖只能通过扩散作用或通过膜上的载体先进入质外体空间,然后直接进入库伴胞,或降解成单糖后再被吸收进入库细胞。韧皮部卸载指光合同化物从筛管-伴胞复合体(SE-CC)进入库细胞的过程。同化物的卸载途径是:蔗糖从共质体

22、移到质外体,在这里经被细胞壁束缚的蔗糖酶水解,再运到库细胞的共质体。同化物在韧皮部中移动的速度受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1、同化物源使同化物移入筛管中的速度(韧皮部装载) ;2、同化物的化学性质对它们在韧皮组织中运输的影响;3、库对同化物接受(韧皮部卸载)的速率。同化物的装载和卸出是一个消耗能量的主动过程,需要载体的参与。 韧皮部运输的机理的假说:自由扩散与细胞质环流 ;在表面单层的移动 ;压力流动假说 ;体积梯度假说 ;电渗假说 ;p-蛋白收缩假说 4、如何理解蔗糖是高等植物韧皮部光合同化物运输的主要形式?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韧皮部运输物质的主要形式,其具有以下适合进行长距离的韧皮部运输

23、的特点:(1)蔗糖是非还原糖,化学性质比还原糖稳定,运输中不易发生反应。(2)蔗糖的糖苷键键能高,运输中不易分解,但水解和氧化时能产生相对高的自由能,因而蔗糖是很好的贮能物质。(3)蔗糖分子小、水溶性高、移动性大,运输速率高。5、试述同化物分配的一般规律及其在栽培研究中的应用。(1)由源到库由某一源制造的同化物主要流向与其组成源- 库单位中的库。多个代谢库同时存在时,强库多分,弱库少分,近库先分,远库后分。(2)优先供应生长中心各种作物在不同生育期各有其生长中心,这些生长中心通常是一些代谢旺盛、生长速率快的器官或组织,它们既是矿质元素的输入中心,也是同化物的分配中心。如稻麦分蘖期的新叶、分蘖及

24、根系;孕穗至抽穗期的穗、茎杆与叶鞘;灌浆期的籽粒。 (3)就近供应一个库的同化物来源主要靠它附近的源叶来供应,随着源库间距离的加大,相互间供求程度就逐渐减弱。一般说来,上位叶光合产物较多地供应籽实、生长点;下位叶光合产物则较多地供应给根。大豆和蚕豆在开花结荚时,叶片的光合产物主要供给本节的花荚;棉花植株如果叶片受伤或光照不足,则同节上的蕾铃会因缺乏养分供应而易脱落。 (4)同侧运输同一方位的叶制造的同化物主要供给相同方位的幼叶、花序和根。如稻麦等禾本科植物为 1/2 叶序,1、3、5 叶在一边,2、4、6 叶在另一边。由于同侧叶的维管束相通,对侧叶间维管束联系较少,因而幼叶生长所需的养分多来自

25、同侧的功能叶;而棉花为 3/8 叶序,叶在茎上排列成 8 行,则棉花第 3 叶的同化物常运往同侧的 5、6、8、9叶,很少输往对侧的4、7、10 叶。 (5)可再利用6、 请举出植物体内同化物被再分配再利用的几个例子。小麦籽粒中来自开花前被再利用光合产物约占 25%,功能叶和茎的光合产物占 45%,穗的光合同化物占 30%。 小麦开花前贮存同化物再分配到籽粒中的作用相当大,尤其是在逆境条件下,它可能占粒重的 50或占开花时干物重的 35% 。小麦开花时贮藏同化物对籽粒的最大贡献约占全部干重的 10%(不发生干旱时占8%,发生干旱时占 13) 。 高梁抽穗前贮存于叶、鞘和茎中的物质转移再利用到籽

26、粒的量各占籽粒重的 7.72,2.54%和10.88%,其中茎的转移量占第一位。 在灌浆时干旱,光合作用降低,所以要再利用较多的贮藏同化物,提高再利用所占的比例(Austin 等,1980) 。干旱也使茎叶中贮存的 N,P 的再利用运输加快(王万里等,1982) 。 第七章:成熟生理1、植物种子中主要的贮藏物有哪些?植物主要贮藏物在积累过程中主要有哪些变化?栽培措施上宜如何调控?(一)淀粉:禾谷类作物籽粒中,淀粉的积累同干重增长趋势相平行,在籽粒发育的早期,蔗糖就已大量积累,以后随着淀粉的不断合成其含量也迅速下降。 (二)蛋白质:不同作物存在差异 (1)大豆籽粒中总氮和可溶性蛋白氮含量在开花后

27、 15-25d 下降,25-30d 增加较快,以后增加较少 。 (2)小麦呈“V”型变化,表现出“ 快 慢快 ”的变化特征。(3)不同蛋白质组分含量变化特征不一致,小麦清、球蛋白逐渐下降,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逐渐上升。 (三)脂肪:脂肪的积累主要是在种子快速生长时期完成的。 油质种子在成熟过程中,脂肪含量不断提高,而碳水化合物总量则不断下降。 (四)纤维:棉花及麻类作物纤维素含量变化动态随花后生育进程呈上升趋势,与干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五)蔗糖:蔗糖是甜菜块根及甘蔗茎中的主要贮藏物质。高糖类型品种在块根膨大初期阶段淀粉含量较高,生育后期由淀粉转化为蔗糖的效率也较高,蔗糖积累速度快。甜菜块根

28、内的蔗糖主要由还原糖转化而来,仅有小部分来自叶片。 随着贮藏器官形态建成的同时,便迅速开始同化产物的积累。无论是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纤维类作物、块根(茎)类作物,贮藏器官中同化产物的积累过程均呈现“S”型曲线。从积累的动态过程来看,前期主要是贮藏器官形态建成阶段,同化产物积累甚少;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同化产物以近似线性的速度快速积累,这是贮藏器官中同化产物积累的主要时期。接近成熟时积累速度又趋缓慢。积累强度的变化一般是呈单峰曲线,其峰值出现时,同化产物的积累也达到高峰,积累总量近半。调控:禾谷类:胚乳细胞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籽粒以后的发育。较多的胚乳细胞可促使籽粒以较快的速度累积同化产物,

29、并可容纳和积累较多的淀粉粒。因此,在籽粒发育早期阶段,较多胚乳细胞的形成对于促进籽粒于物质积累具有重要意义。胚乳细胞的分裂及生长状况对籽粒品质也有一定影响。生产上控制细胞分裂。豆类:在子叶细胞分裂形成期间,增加同化产物对子叶的供应强度,促进细胞的分化速率,对于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块根与块茎:这类作物在块根(茎)形成过程中,次生形成层的活性及所形成组织的结构特点直接同产量和品质相关。块根皮部筛管面积较大,木质部周缘筛管发育良好,中部分单位面积筛管束数较多,且木质部导管面积率较高的为高淀粉类型的特点。甜菜块根中维管束环的多少与块根含糖量呈正相关关系。甘蔗茎中维管束密度与蔗糖含量

30、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贮藏细胞体积则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纤维:纤维细胞的分化直接关系到纤维数目的多少及纤维品质。对于棉纤维来讲,生毛细胞的突起时间与其发育前景密切相关。在开花前诱使更多的表皮细胞向细胞质中释放酚类物质而成为生毛细胞,并促使这些生毛细胞尽早突起,将对棉纤维产量的提高及品质的改良会起到重要作用。对于麻类作物,如果次生韧皮纤维层数较多,纤维细胞分布密度较大,单纤维细长,则形成的纤维品质较好,产量也高。2、分析环境条件对不同贮藏物积累动态的影响,并探讨在栽培过程中如何应用。 温度:1)成熟过程中,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同化产物的正常积累。2)较大的昼夜温差可有效地抑制暗呼吸作用

31、,从而减少消耗,有利于籽粒的灌浆,增加物质积累。3)温度的变化还会影响叶片的光合性能。 光照:光照不足会明显降低同化产物在贮藏器官中的积累。1)遮光使籽粒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灌浆速率下降,粒重降低;2)弱光条件还会促使叶片过早衰亡,使功能叶片的光合时间缩短。3)低光强条件往往使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明显上升,特别是叶绿素 b;且遮光越严重其含量也越高,但叶片光合速率下降。 水分:水分同贮藏器官中同化产物积累的关系较为密切。1)贮藏器官物质积累期间,土壤干旱缺水或渍害,粒重下降;2)干旱还会诱使光合器官早衰,光合持续时间缩短。3)干旱使叶片水势下降,叶片蛋白酶和肽酶活性增强,蛋白质含量下降。矿质营养:

32、1)适量的氮素营养可增大光合面积,促进干物质生产。2)适量施用P、K 肥,可促进物质生产与运转,提高胚乳细胞数和粒重。3)钾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大叶面积,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强度和净同化率,并可降低呼吸消耗,促进同化产物向贮藏器官中的运输。4)硼、锰、锌、钼、钙等微量元素对于物质的生产和积累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稀土元素的施用也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大叶面积,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速率;并可促进大量元素的吸收,促进同化产物的运输和积累。 3、从栽培角度讨论如何调控器官的脱落与败育? 1、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生殖器官的脱落或败育增加。1)温度逆境可能妨碍了植株的光合作用,引

33、起体内有机营养的亏缺。低温抑制植株的代谢,高温则显著提高呼吸强度,使消耗增多而供给蕾铃的养分减少;高温降低花粉生活力,造成不孕。2)高温还可能导致离层物质的增加而诱导脱落。 2、光照:光照强度对生殖器官的脱落影响较大。光照不足,降低了叶片的光合作用,减少了同化产物向幼铃中的运输和分配,并可能引起激素水平的变化。 3、水分:作物开花期间,不适宜的湿度条件对花粉生活力影响很大。 4、无机营养 1)在高肥力土壤条件下,玉米败育粒较少,成粒较高;在低肥力条件、特别是土壤肥力极低情况下,败育粒明显增多,成粒率大大降低。2)在禾谷类作物结实期间,施用氮、磷、钾及硼等可提高结实率,减少败育。3)大豆及棉花在

34、开花期缺少氮、钙及锌等元素时,蕾铃及幼荚脱落率提高。4)养分的亏缺会提高棉花幼铃中的乙烯含量而导致脱落。 第八章:种子生理1、种子衰老的原因是什么?衰老时生理生化上有哪些变化?衰老(senescence)是植物体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是成熟的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个植株自然地终止生命活动的一系列衰败过程。(1)内因:种皮性质:不同作物和品种间种子寿命的差异,其首要因素在于种皮的致密程度和保护性能。许多寿命特别长的种子是硬实,种皮的保护性能很强,种子的含水量极低。 化学成分:主要是脂肪、可溶性糖和抗氧化剂。种子含油率高和油分碘价较高,容易发生脂肪氧化而致生活力衰退和丧失;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容易促使生

35、活力提早丧失。种子的发育状况和生理状态:种子的发育状况和采收时的成熟度,影响到种子的大小饱满度和化学成分。 机械损伤:机械损伤,使种子失去完整性,降低了种皮的保护作用,增加了种子的暴露面,使它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和仓虫、微生物的影响:甚至直接伤及胚部,严重降低种子发芽力或产生畸形幼苗。 (2)外因:水分:对于绝大多数作物种子来说,充分干燥是延长生命的必要条件 温度:种子贮藏最有利的温度是-10至 -20贮藏期间种子温度在 050范围内,温度每增高 6,种子寿命降低一半。 氧气和二氧化碳 :氧气和二氧化碳与种子的呼吸作用或(和)脂肪氧化有密切关系,因此对种子寿命亦有影响,但其作用较为次要,在低温低湿

36、条件下可以不必考虑。 仓虫和微生物:仓虫和微生物都是影响种子寿命的不利因素,应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做好人仓前的清仓消毒工作及控制种子含水量,使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生理变化:1、酶活性丧失:种子中酶活性的降低和消失,是种子生活力丧失或衰退的可测定的敏感指标。 2.呼吸作用减弱:随着种子衰老,呼吸作用降低。 3.种子渗透增加:种子在衰老过程中细胞膜的损伤增加,导致其功能衰退,保护性能降低。 4. 游离脂肪酸增加:种子衰老过程中脂肪酶的水解作用,在种子含水量较高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而真菌的侵染是游离脂肪酸大量增加的原因,只有在种子水分超过 12%的条件下,脂肪酸的增加才是种子衰老的主要症状。 5.种子

37、变色:胚部逐渐由浅色转为褐色,种皮色泽逐渐变深,尤其在高温条件下更为明显。 6. 发芽及幼苗表现:衰老的种子发芽、出苗延迟,出苗率降低,幼苗生长发育减慢,个体间的差异增大。2、引起种子休眠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解除休眠? 种子休眠指有生活力的种子不发芽的现象。 有些植物的种子成熟后在适宜的条件下不能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时期才能萌发,这一特性称为种子的休眠。 种皮的影响:(1)许多种子的休眠是由于种子表层的覆盖物(广义的种皮,即可能还包括果皮或甚至包括果实外部的附属物如花萼、稃壳等)缺乏透性所引起,这是一种阻碍萌发的重要障碍,种子即使处于水分和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它们也不能进入种子内部而被种子

38、利用;(2)种皮缺乏透性,由于存在很大的机械阻力而约束种子发芽。 需要一定的温度: 有些种子在给予发芽条件促使它们萌发之前,必须把它们置于特定的温度中经过一段时阁的湿藏才能发芽,这一措施在生产上称之为层积(一般将种子在湿砂中分层放置或与湿砂混积控制一定温度) 。需要温暖层积的种子:需在1520(最好 1820C)层积数周到数月。如银杏、棕榈、冬青、香榧、浙贝母、人参以及毛茛等。需要低温层积的种子:温度范围一般是010。包括许多木本和草本植物,如三叶草、苹果、梨等重要果树及很多药用作物和杂草种子。 需要光:喜(需)光种子如烟草、芥菜、莴苣、芹菜、水浮莲以及早熟禾、稗草等许多重要牧草和杂草的种子。

39、忌光种子如苋菜、葱、韭菜及其它一些百合科的种子,南瓜等亦基本属于此类。对光反应不敏感种子大部分农作物均属此类。存在抑制物质:很多物质能够抑制种子发芽,它们可以存在于种子的不同部位种皮、胚或胚乳中,当种子吸胀以后,就能发生作用。 抑制物质主要是 ABA、酚类物质、香豆酸、阿魏酸和儿茶酸等。 不良条件影响:有些种子原来并不休眠(包括已经通过休眠) ,但由于受到不良条件的影响而进入休眠状态,称为次生休眠(二次休眠或诱发休眠) 。当种子处于不良条件下,种子的代谢作用改变,可能影响到种被透性,也可能影响激素及光敏素的平衡。一般采用的有物理机械方法、化学药剂处理和激素处理,其中有些适于少量种子应用,有些可

40、在生产实践中用于大量种子。原因 破除方法种皮(果化学或物理法处理:正常靠细菌和真菌分皮)的限制泌的酶去水解不透水、气种皮上的糖等组分,使种皮变软,但要时间长。生产上如要短时间完成,可用,化学或物理法处理:如磨擦(紫云英,砂和种子摇擦) 、氨水(150)松树、浓硫酸(98)皂荚胚未成熟层积处理:即将种子埋在湿沙中 5左右温度中,经 13 个月低温处理解除休眠,才能萌发,这种催芽技术叫层积处理。胚未完全发育层积 1-2 年抑制物质的存在清水漂洗:有抑制剂的种用流水漂洗或浸泡。其它方法温水处理:棉花用3540,油松用70温水处理。化学处理:硫酸、过氧化氢。生长调节剂处理:用GA 处理。如黄连由于胚未

41、分化成熟,低温 90 天才能完成分化过程,用 5低温和10100lL 1 GA, ,48 小时便可打破休眠而发芽。物理方法:X 射线、超声波、高低頻电流,电磁场处理。4、 为保持作物品质,在种子贮藏过程中如何防止衰老?衰老(senescence)是植物体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是成熟的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个植株自然地终止生命活动的一系列衰败过程。 在种质资源保存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延长种子的寿命,需要采用最优良的条件贮存种子,目前采用的措施是将种子的含水量降至 6%10%,密封在金属罐中,置于-10条件下,贮存室的相对湿度保持30%,而一般的国家种子库的条件要求较低,温度保持-l,种子水分和空气湿度

42、的要求则与上述条件相同。 第九章:根系生理1. 根系如何改变了土壤环境?具有刺激性和抑制性的物质,影响邻近的或下一茬作物。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明显提高土壤水稳性团粒和非毛管孔隙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紧实度,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的抗蚀性、抗冲性。另外由于植物根系影响土壤结构与含水率 ,所以根系对土壤水势的影响也不可忽略。2. 矿质营养物质是如何被植物根吸收的?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土壤溶液理论认为,土壤养分溶解在溶液中,然后扩散输送到根的表面。扩散发生在根表面与周围土壤溶液间存在离子浓度梯度时,离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扩散速度受 Fick 第一定律支配,该定律指出:扩散速度与两区域间浓度梯度成

43、正比。浓度梯度的大小取决于营养元素的吸收速率,特定离子的扩散速率,质流运送营养元素至根表面的相对量,供扩散的营养源充实的程度。 离子被吸附在根系细胞的表面 根部细胞呼吸作用放出CO2和 H2O。CO 2溶于水生成H2CO3,H2CO3能解离出 H+和 HCO-3离子,这些离子可作为根系细胞的交换离子,同土壤溶液和土壤胶粒上吸附的离子进行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有两种方式:(1)根与土壤溶液的离子交换(ion exchange) 根呼吸产生的 CO2溶于水后可形成的CO2-3、H +、HCO -3等离子,这些离子可以和根外土壤溶液中以及土壤胶粒上的一些离子如K+、Cl -等发生交换,结果土壤溶液中的离

44、子或土壤胶粒上的离子被转移到根表面。如此往复,根系便可不断吸收矿质。 (2)接触交换(contact exchange) 当根系和土壤胶粒接触时,根系表面的离子可直接与土壤胶粒表面的离子交换,这就是接触交换。因为根系表面和土壤胶粒表面所吸附的离子,是在一定的吸引力范围内振荡着的,当两者间离子的振荡面部分重合时,便可相互交换。离子交换按“同荷等价”的原理进行,即阳离子只同阳离子交换,阴离子只能同阴离子交换,而且价数必须相等。由于H+和 HCO-3.分别与周围溶液和土壤胶粒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迅速地进行交换,因此盐类离子就会被吸附在根表面。2.离子进入根部导管 离子从根表面进入根导管的途径有质外体和共

45、质体两种3.生产过程中如何协调根系和地上部生长的矛盾,来提高作物整体生理功能?根部的活动和生长有赖于地上部分所提供的光合产物、生长素、维生素等;而地上部分的生长和活动则需要根系提供水分、矿质、氮素以及根中合成的植物激素(CTK、GA与 ABA)、氨基酸等。其中的ABA 被认为是一种逆境信号,在水分亏缺时,根系快速合成并通过木质部蒸腾流将 ABA运输到地上部分,调节地上部分的生理活动。另外,叶片的水分状况信号,如细胞膨压,以及叶片中合成的化学信号物质也可传递到根部,影响根的生长与生理功能。根系生长良好,其地上部分的枝叶也较茂盛;同样,地上部分生长良好,也会促进根系的生长。根冠比调节通过降低地下水

46、位,增施磷钾肥,减少氮肥,中耕松土,使用三碘苯甲酸、整形素、矮壮素、缩节胺等生长抑制剂或生长延缓剂等措施可加大植物的根冠比。通过增施氮肥,提高地下水位,使用 GA、油菜素内酯等生长促进剂等措施可降低根冠比。运用修剪与整枝等技术也可调节根冠比。第十章:逆境生理1. 作物遭遇逆境时体内生理活性发生怎样的变化?1生长速率减慢。 2含水量降低,在某些植物中发生渗透调节作用。 3细胞膜通透性增大,细胞膜组分发生变化,在低温条件下某些植物的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增大。 4植物体内发生活性氧积累和清除能力降低。 5植物体内产生逆境蛋白。6在多数情况下IAA、GA、CTK 含量降低,而 ABA 含量升高。 7光合速

47、率降低。各种逆境条件都可导致光合作用降低。光合降低的原因有:气孔关闭,CO2 供应减少;光合酶纯化或失活;细胞膜结构破坏。光合降低导致植物碳素营养不足。 8呼吸作用变化异常。在逆境条件下呼吸速率有时会出现升高的现象(例如冷、旱胁迫),但很快下降。在逆境条件下,呼吸代谢途径也发生改变,糖酵解三羧酸循环(EMPTCA)途径减弱,戊糖磷酸(PPP )途径相对加强,不利于 ATP 的合成,有时逆境直接导致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因此,在逆境条件下,呼吸作用降低,ATP 合成减弱,减少能量供应。 9根系的吸收和合成能力降低。 10物质代谢紊乱。在逆境条件下,合成作用减弱,分解作用加强。合成作用减弱的原因主要有

48、两个:一是合成酶往往是多聚酶聚合体,这些酶在逆境条件易解离失活;二是合成作用往往发生在膜上,这需要膜具有完整性,但在逆境条件下膜的结构发生破坏;分解作用加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膜损伤使液泡或溶酶体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与底物接触;合成作用的减弱,将影响细胞形成新的结构,同时也会使原有结构受损。2. 作物旱害在栽培生理上应如何防御?(1)培育抗旱品种 这是提高作物抗旱性的一条重要途径(2)抗旱锻炼 如蹲苗、搁苗、播前种子抗旱锻炼等。将植物处于一种致死量以下的干旱条件中,让植物经受干旱磨炼,可提高其对干旱的适应能力。 (3)化学诱导 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ABA、PP333、S3307、多效唑、黄腐酸等

49、用化学试剂处理种子或植株,可产生诱导作用,提高植物抗旱性。 (4)矿质营养 合理施肥可使植物抗旱性提高。磷、钾肥能促进根系生长,提高保水力。氮素过多对作物抗旱不利,凡是枝叶徒长的作物,蒸腾失水增多,易受旱害。一些微量元素也有助于作物抗旱。 (5)生长延缓剂与抗蒸腾剂的使用 脱落酸可使气孔关闭,减少蒸腾失水。矮壮素、B 9等能增加细胞的保水能力。合理使用抗蒸腾剂也可降低蒸腾失水。 (6)合理施肥 多施 P、K 肥。P素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增大原生质的水合度,K 作为渗透物质和促进碳水化合物运输,降低渗透势。 3.作物抗热性的具体生理表现及防御措施如何?在冰冻、低温、高温、干旱、盐渍、土壤过湿和病害等各种逆境发生时,植物体的水分状况有相似变化,即吸水力降低,蒸腾量降低,但蒸腾量大于吸水量,使植物组织的含水量降低并产生萎蔫。植物含水量的降低使组织中束缚水含量相对增加,从而又使植物抗逆性增强。在任何一种逆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