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兴化中学高三语文作文复习材料运用1作文素材的运用技法【方法一】素材应用技法之名家名作嫁接法:所谓名家名作嫁接法,就是指借助名家作品的题目、结构,对自己熟悉的几个故事进行压缩,然后将其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表达某种新的思想(当然也可以将不同名作中的人物杂合在一起写)的写作迁移的方法。【素材妙用】与妻书(2008 全国卷 I)亲爱的老婆: 你是否已经过了那座拥挤的奈何桥?你是否已经喝了那碗能忘却前世的孟婆汤?你是否已经忘记了我们那“一生一世,白头偕老”的约定?你是否已经想不起那个深爱着你的我? 老婆,过去失约的经常是我,有多少次,我答应你一起过春节,但是一个电话便让我踏上了返回部队的列车。我知道,
2、你很难过。有时候,你也会哭,也会跟我闹。但是擦干了眼泪,你还会放我走,因为你明白,作为一名军人的妻子,这都是你要接受的现实。 老婆,但这次,是你失约了!我们约定“一生一世,白头偕老” ,但是,你走了,为了保护你的两名学生,你走了,并且带着我们还未出生的孩子。你是勇敢的,也是伟大的,所有人都这样夸你。但是,只有我明白,危难关头,你根本没有想过勇敢和伟大,你只知道,保护孩子是你的天职。 老婆,在天堂,你还好吗?那里应该没有突如其来的灾难。或许不久,我就会来找你,但是到那时,老婆,你还认识我吗?老婆,在天堂,你看到了吗?我领着我的士兵奔赴在前往汶川的道路上。大雨算什么!泥石流算什么!地动山摇又算什么
3、!我们身后是 13 亿人民的力量,我们前方是灾区父老的期待!我们不是说过,一个小小的爱心乘以 13 亿就是爱的海洋;一次天大的灾难除以 13 亿就变得可以承担;所以艰难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老婆,你有没有看到,我们抬着受伤的孩子跋涉在危机四伏的山路上。你有没有看到在经过三天三夜的的掩埋后,那个从废墟中爬出的孩子明澈的眼?老婆,这些你都看到了吗? 老婆,不要怪我没有去找你。作为老师,保护学生是你的职责;作为军人,克服一切困难抢救人民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看到废墟中伸出的那些无力的手,看到水泥板缝隙中那些渴望生存的眼,我们还能怎样?我们要救!我们要坚强,我们都不能放弃! 老婆,在天堂,你是不是在领着
4、那群孩子在做游戏?告诉孩子们,没有危险了,不用操心明天还要收作业,可以安心自由地玩了。 老婆,告诉我们自己的孩子,爸爸是一名军人!老婆,你一定要记得我的样子,因为来生我们还要一起走! 江苏省兴化中学高三语文作文复习材料运用2永远爱你的老公 【点评】文章直接借用了林觉民的散文标题“与妻书”作文题目,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一个世纪前,林觉民的与妻书就是这样一篇融战士豪情与儿女私情为一体的感人佳作。如今,考场上的这篇与妻书则将读者的视线直接引向地震发生后最令人感动的两个群体:军人和教师。文章以夫妻之间的诸多生活细节,甚至是哭闹,真实地表现出他们的深挚感情。这种缠绵的夫妻之爱与人民之爱相辉映读来令人荡
5、气回肠! 【方法二】作文素材应用技法之情景想象:情景想象,即是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再一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或者对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我们通过想象,把这一事件描绘出来,以此达到写作的目的。类似的写作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找准感情支点、点燃激情,便于更好的理解文章;想象的内容要合理,事件要有细节描写,人物要有细致的刻画。 【素材妙用】站在项脊轩的门口(09 湖北卷)我爱项脊轩,更爱站在项脊轩的门口。 爱她那明月下的半墙,爱她那三五之夜的静谧,爱她的窄小且简朴。 每每翻开那充满书香的语文书,扑入眼帘的就是一座低矮但给人心灵以踏实的小轩。这里安居着追求安然、静然的震川先生,这里绽放着一颗泰然、悠然的灵
6、魂。站在项脊轩的门口,我的心也已被这安谧的气息所陶冶,我的浮躁也俨然已经荡然无存。所以我只敢站在项脊小轩的门口,仰望那不高但又很高的他,注视着这里的一切一切,聆听着大自然为之演奏的音乐。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想着那借书满架的场景,听着那偃仰啸歌的狂狷,感受着那种被书拥挤着的幸福感,然后回忆着那充满淡淡忧郁但又美好甜蜜的过去,回忆着父母朋友同学老师甜甜的微笑,沉浸在那种人人有之但又逐渐遗忘的回忆的幸福之中!然后轻轻地哭泣,又轻轻地微笑!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想着冥然兀坐的神情,在那寂寂的庭阶前,学喂食的少女,捋下袖子,挥手洒出谷子,引来那人至不去的小鸟。然后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注视着,融入这片静谧但
7、又有着跳动旋律的院色之中,等待那淡了、暗了的暮霭,等待夕阳西下,庭前花开花落的那一瞬。然后脑中浮现小鸟珊珊可爱的神情,学着小鸟在跳动的旋律中享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和谐。 也怪不得震川先生独自钟爱这破落但亦可久居的小轩,也怪不得震川先生可以在庭前在明月下想起那绵绵的爱那天长地久的感动,也怪不得震川先生有如此细腻的心灵写出如江苏省兴化中学高三语文作文复习材料运用3此细腻的文章。这份钟爱、这份感动、这份细腻来自那甜美的回忆,来自那大自然的和谐,来自心中的那份安然,悠然!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看着那渐高的月儿,看着那在月色中朦胧依稀的小轩,想起李乐薇的空中楼阁,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又何尝不是我的心灵深
8、处所追求的空中之阁,又何尝不是我冥冥之中享受的荷塘月色。这份静谧,这份和谐!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站在回忆的转轴上,站在大自然的琴弦上,站在自我心灵的钟磬旁! 【点评】文学艺术作品魅力无穷,它可以滋养人的身心,牵扯人的灵魂。孔老夫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青年学子品美文,心灵为之感动,情操为之陶冶,想象为之激发,还被它成就了考场美文一篇,这不正是阅读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对于抱怨缺乏直接生活感受的中学生来说,合理利用阅读得来的间接生活为文,不也是路径之一吗?【方法三】素材应用技法之故事新编:严格意义上讲, “故事新编”属于对一个材料的另类的使用方法。它并不是一种新的文体,大致上属于小说。其写法是根据
9、表现主题的需要选取人物、情节作一番改造,形成新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则改变不大,大致保持原作风貌。这样的故事既可以避免胡编瞎说,又可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使故事增加许多趣味性,令人爱读。故事新编的基本原则是:继承性原则。就是要以原来的形象为基础,即要保持故事主要形象的基本特征。创新性原则。就是要结合原形特点,创造性地编出一个新故事。意义性原则。就是编出的故事要有中心、有主题。故事新编,往往是有感而发,讽喻现实。尤其是历史故事新编,如果没有明确的现实意义,就失去了新编故事的价值。普及性原则。就是新编故事的原形应出自人们普遍熟悉的名作。这样才能通过读者的联想扩大作品的内涵。故事新编的常用方法有:1在故事
10、的后续上去发挥,等于原文的续写;2在故事的空白处做文章。优秀的作品,总是给读者留下了一些可资想象的艺术空白;譬如昭君出塞,流传的只是一个较粗放的故事,因而给我们留下了故事新编的艺术空白。3在故事的关节处去嫁接。可以将多个老题材嫁接在一起,如庄周买水 。还可以穿越时空隧道,将不同时期的人物嫁接在一起,让古人与今人同台“演戏” 。4在故事的定论和人物的评价上反弹琵琶。【素材妙用】最后的战役(09 全国卷)已是深夜了,今夜又失眠。孟德缓缓走出营帐,抬起头,望着广袤的天穹,满天繁星,江苏省兴化中学高三语文作文复习材料运用4各占一方,但都只是簇拥在月亮的身旁。看到这众星捧月的情景,他不禁陷入了深思:是啊
11、,当下时节,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但终究一国不容二主。忆往昔,自己和袁绍一同平黄巾,灭董卓,意想不到这么快就要一决雌雄。官渡之战已打了一个多月,自己始终处于劣势。阵德深知自己的处境,他叹了口气,在军中来回地跨度。遭受袁绍大军的轮番攻击和偷袭,自己权有的几万将士已几夜没合眼了,人困马乏,粮草已尽,军力渐弱。这时,他看到一个年轻的战士斜倚着墩儿正醋然入睡,脸色蜡黄,怀里抱着头盔,那是他阵亡的父亲留下的唯一遗物。孟德顿时感到内心被猛地撞击了一下,一阵酸楚。他走到战士面前,迟疑一下,不,不应迟疑,他拍了拍战士的肩膀。小战士睁开惺忪的睡眼,当他遇到孟德鼓励的目光时,连忙起身,愧疚地说:“丞相,小的”孟德挥
12、了挥手,打断他的话,一边掸去他身上的尘土,一边说:“年轻人,坚持住啊!我们马上就会打赢的!”小战士理了理铠甲佩刀,坚定地点了点头。孟德回身望着众将士,望着身后的百姓,他悄然明白,即使自己已是智穷力竭,但为了不辜负他们的希望与信任,也一定要坚持下去,好在此时已进入了拉锯战的状态,相信不久形势就会变化 正在这时,一军士报告说:“一名叫许攸的谋士一定要见您。 ”“许攸?”孟德听后又惊又喜,跑着去迎接,遥见许攸,抚掌大笑,携手共入营帐。孟德急问许攸破袁之道。许攸说:“孟德无粮,利在急战。现在袁绍的粮草辎重都堆积在乌巢,若派一军假扮袁兵,前往乌巢,烧尽粮草,那袁军必定军心涣散,三天之内不攻自破。 ”孟德
13、听后,恍然大悟,心里既高兴又有几分迟疑:自己虽与许攸自幼交好,但他侍奉袁绍多年,若是袁绍派他来诱我中计怎么办?且好运乌巢易进难出,一旦他们在内部埋伏,待我时乌巢后截断出口,自己岂不命悬一线了?再者调兵去攻乌巢,后方空虚,一旦他们趁此机会以来袭官渡城池,谁又能保证官渡的安全呢?但再转念一想,这未尝不是个速战速决的机会呢,一旦错失了,这场战争自己毫无胜算。想到这,孟德望望许攸,又望望天空,咬咬牙:干脆豁出去了,拼一把,我相信许攸,我相信这是最后的机会,我一定要抓住,我们终会胜利!当今,孟德拨三万兵力,假充袁军,杀入乌巢,放火烧粮,火光冲天,直上云霄,致使袁军军心涣散。第二天夜里,孟德军分四路偷袭劫
14、寨,便是后话。在官渡之战胜利的庆功宴上,面对诸将,孟德万分感慨地说:“谁能在困难中抓住机遇,谁就离成功近了一步,官渡大胜,我心欢矣!哈哈”【点评】文章以曹操与袁绍“官渡大战”为背景,截取大战前曹操面临困境焦虑万分最后得到许攸计谋的历史片段,生动具体的将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谋略再一次一览无余地揭示出来,同时恰到好处地说明了主帅抓住机遇赢得胜利的重要性。在叙写曹操夜晚巡视营帐时,用了三段文字详写,而战争场面一字未写,也是很有必要的。战前曹操这方的形势恶劣,艰难支撑,越能衬托出许攸献计的重要,也就越加突出曹操抓住机遇当机立断的英明。江苏省兴化中学高三语文作文复习材料运用5【方法四】素材应用技法之素材加
15、工:素材加工是普遍用得上的写作技能,在写作中,照搬素材的情况是很少的,通常都要根据写作内容的需要或是表达的需要,将作者已掌握的材料进行加工,使之由原始的素材变成文章中经过加工的题材。而在行文过程中,对素材的加工一般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要围绕题目和中心,二是要恰当地表达作者的感情。也就是说,对选定的生活现象素材,以及阅读中获得的书面材料,要删除与题目无关的部分,并注入自己的感情倾向。【素材妙用】站在车站的门口(09 湖北卷)车站,一个不断上演着离别与欢聚的舞台。这幕离别与欢聚之戏的主人翁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不变的是,这是同一个站台。 戏剧的主人翁在变,有一天,我就成了这部戏里的主角。一个春寒料峭的
16、日子,一个满是喜气和生机的季节,同时,在我眼里,又是一个失意的季节。一天,爸妈一大早就起床忙里忙外地收拾东西。还处在梦乡与现实的过渡地带的我,忽然依稀听到了一丝啜泣。我睁开朦胧睡眼,发现在昏暗灯光下亲爱的母亲的脸,挂着一些泪水,写着一脸忧伤。我爬到母亲怀里,问她怎么了,她没有说话。倒是一向沉默少言的父亲开口了:我们今天要到外省去打工,一年可能才回一次我当时就哭了,因为不想爸妈离开。但是这些都于事无补。奶奶拉着满脸泪痕的我,站在车站的门口,和妈妈、爸爸道别。然后便目送他们踏上汽车。汽车缓缓启动,渐渐地成了点,渐渐地消失在大雾的清晨,只留下泣不成声的我和奶奶站在车站的门口从此,车站便停留在了我的记
17、忆里。我时不时的会站在车站的门口,愿远去的车能带去我对母亲父亲的祝福,愿回来的车能为我捎来父亲母亲的音讯。我会站在车站的门口,继续着我离别与期待欢聚的车站之戏。 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就掉,掉了之后又长。这个世界一直在变,而站台的戏却没变,它依然在上演着。变了的,依然只是主人翁。 十多年前送别的我成了如今远去的人,十多年前远去的父母成了如今送别的人。每一次返校的清晨,母亲总是会像当年远去一样的早早起床,为我收拾行李,为我准备早餐,一切完毕后便送我到车站,来继续这部没有结局的戏。千叮咛万嘱咐:好好学习,注意身体,多吃饭,少喝冷水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唠叨” ,一种让人心田温暖的唠叨。车走了,透过窗,虽
18、然外面光线暗,但我却分明看到了母亲眼里的不舍,以及泪汪汪的眼眶。离去了,便是无限的不舍与怀念;待到归来时,眼中是一种欣喜若狂的兴奋。但眼睛不管是在离去还是归来时总是湿湿的。 站在车站的门口,祝愿远去的人一路平安;站在车站的门口,等待思念的人平安归来。江苏省兴化中学高三语文作文复习材料运用6我的心里有一个车站,一个不断上演离别与欢聚的车站。我会一直站在车站的门口,去送别,去祝福,去等待,去欢聚。 【点评】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离别是一种永恒的人生状态。作者选取一个特殊的场景车站来抒写生活中真实的离别之情,用这种离别来表现普通百姓家庭的挚爱。为了谋生,当年我送别父母;为了求学,如今父母送我。更可
19、贵的是,离别的心理、动作等细节写得真实、细腻,令人怦然心动。【方法五】素材应用技法之扩展素材:我们在生活中所记忆的素材,大多是粗线条的、简单粗糙而缺乏丰满细节的,在运用时往往要进行扩展。具体的方法不外乎扩充情节和增添细节,使故事有血有肉,并且更有利于表现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素材的扩展生发,常常需要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添枝加叶” 。真实的事件本身简单、平淡,或只是一个轮廓、梗概,可以此为基本框架,展开想像,补充细节,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使事情具体、曲折、生动。 例如,2003 年高考河北省优秀作文楚王的忏悔 ,扩充的是教材史记屈原列传中有关楚怀王的一段文本。在教材中楚怀王是个次要人物,司马迁
20、在写作时对其所用笔墨较少,人物形象比较单薄。在作文中,考生把楚怀王作为主要人物来塑造,为他添加了许多心理描写:“我内心犹如大海波涛,我脑间犹如长江奔流,一边是我娇美的妻子,一边是终日在耳边唠叨的大夫,我心灵的天平开始了长时间的称量。”“我真是太糊涂了。我为什么要轻信我的爱妻 ,轻信这个蛇蝎女人;我为什么要放逐我的三闾 ,放逐这位忠心爱国的贤士!我忘不了朝堂上他拂袖而去的身影,我忘不了他眼角泪珠悬挂处的深情”在怀王的矛盾思想、心灵忏悔中,点明了“感情亲疏不同导致了认知错误”的主题,使故事变得更充实、更丰富、更生动。【素材妙用】不朽的昭君(09 安徽卷)你的人生本是宽阔的直道,不甘平庸的你更是拐出
21、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弯道。从此,你的人生焕发异样光彩。 题记或许是上天的无意安排,或许是上天有意要考验你,将你出生在群山万壑之中。那,又何妨?你天生丽质、智慧过人,琴棋书画,样样学,样样通,为的就是要不同凡人,为的就是拐好人生的每一弯道。于是,我们看到绝世才貌的你,小小年龄就美名远扬。当别人还在家中研习女红的时候,你已拐出了人生第一个弯口:登上雕花龙凤船,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来到长安。当别人争先贿赂画工毛延寿时,你已拐出了人生第二个弯口:绝不贿赂画工,保持自江苏省兴化中学高三语文作文复习材料运用7己特立独行的禀性。尽管画布上的你平添了几颗黑痣。面对和亲,当后宫嫔妃争着躲避时,你又一次拐出了人生
22、第三个弯道:挺身而出,甘愿当和亲的使者。三个弯道,你已将同时期,同时代的女子远远地甩在了身后;三个弯道,你的人生已达到了新的境界。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不知不觉,浩浩荡荡的和亲队伍已驶过了塞外,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情怀抒发心中澎湃。凛冽的寒风吹乱了你的秀发,更吹乱了你绵长的思绪。抱起心爱的琵琶,一曲思念,离别之歌悠远响起。大雁低飞,聆听你的心语;明月高照,欢送你的离去。诗人用“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来写你。我想你不会是这样的,除去淡淡的离别之苦,更多的则是会心一笑,因为你看到了“城门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的场景。塞外的风不再凛冽,征夫不再抱怨,怨妇
23、不再流泪,他们破涕而笑,无数的家庭结束了不眠之夜。塞外的草长得更茂盛,塞外的羊群长得更加肥壮,塞外的天更高,大雁飞得更高,叫的更响昭君,你用智慧拐好了自己人生,更拐好了大汉近半个世纪的和平安宁。美哉,那绝世的容貌;惊哉,那柔弱的双肩竟能扛住一个王朝的兴旺。不朽的昭君。【点评】作文通过第二人称形式,围绕作文材料中的“弯道超越” ,仿佛在和“昭君”探讨人生,赞美昭君的超人智慧和抓住的历史机遇的超凡能力,走好了人生中几个重要的关键点。文章不仅仅是扣题准确巧妙,联想丰富自然,内容别开生面,广阔的历史背景中,一道道绚丽的风景,在凄美的意境中任我们去体验,去感悟。张弛有度的行文,生动的细节,优美的语言,信
24、手拈来而又巧妙融会的典故及古诗文名句,把作者对这千古美人的仰慕、崇敬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方法六】素材应用技法之组合排比:这种方法也可以称做“多料合用” 。这里所说的“多料合用”不是指一般的连续使用甚至堆砌同类材料的做法,而是指将同类材料进行精要的表述,组合在同一段落中,共同说明同一论点。其好处是显得滔滔不绝,材料充实,理直气壮。【素材妙用】品味历史的常识(09 广东卷)抽刀断水,是最无奈的神话;举杯消愁,是最动情的悲歌。感慨于“忽如一夜春风来,江苏省兴化中学高三语文作文复习材料运用8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玄妙;感叹于“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哀愁;感伤于“细看来,不是扬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婉约,
25、顿然领悟,是他们用真心在旁观历史,当我徜徉在这些历史人物的身边,我也就有了可以品味历史人物的身边,我也就有了可以品味历史常识的眼光。“众人皆醉我独醒。 ”爱国忧民从来都是屈原的常识。他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士,是“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民者,是“与日月兮同光”的高人,屈原,在那个多风雨多谗言的时代,人们倾慕你的才华,对你的期望畅快超越时代,只要你稍微闭上一只眼,就能平步青云,而你却偏偏迷恋汨罗江。你宁可葬身鱼腹,也不原辱存于世,于世俗同流合污。汨罗清澈,汨罗明亮,汨罗江水流出一句:“举世皆浊唯我独清。 ”屈原,你在你的精神家园种中下一朵令世人惊叹的爱国忧民的常识之花。“力拨山兮气
26、盖世。 ”有情有义从来都是项羽的常识。是屹立在乌江边上的英雄,是承受了八方之窘迫的强者,是李清照所说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主角。在那个四面楚歌的战乱之时,你怀念昔日战沙场的点点滴滴,人们铭记了你的豪情和大度,只希望你能重整旗鼓,东山再来。而你却偏偏执精迷不悟,总认为天将亡你;美人随你而去,即使在此刻,你依然不离不弃,悲情地发出“虞兮虞兮奈若何” ,长歌当哭,自刎乌江。从此之后,有情有义便成为你的常识,在你的身后,也盛开着这样一朵情义常识之花。“欲上青天揽明月。 ”不阿权贵从来都是李白的常识。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好汉; 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的剑客;是以
27、霓为线,以虹为钩的钓客;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期望你歌功颂德,而你却偏偏远离尘世,逃离官场,纵横于天地之间,浪迹天涯,以诗酒自适,过着属于你所向往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李白,当你把不阿权贵作为常识,你的精神家园便璀璨夺目,历久弥新地为世人所景仰倾慕。以至于你的追随者们都养成了刚直不阿的性格。你的这种常识,造就了一代代傲骨铮铮的真汉子。是啊,品味这些精神家园里的历史常识,我们顿悟,如果没有杀身报国的勇气,怎么会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如果没有一颗超脱的心,怎么会有“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闲适?正因为他们在历史上播种下这些常识之花,我们的历史才芳香满园。品味历史常识,实际上就是在建立我们的精神家园。【点评】本文作者将他们屈原、项羽、李白的素材很好地组织在一起,演绎了历史上的“常识之花” ,令人赞赏。一是叙述材料的文字优美,巧妙地借用诗句连缀,使各自的人生经历简明地凸现在读者面前;二是叙议结合的写法,用第二人称“你”又加浓了抒情的因子,情、理兼备。也许,乍一看,这些历史人物怎么会与“常识”联系起来,好像蛮牵强的,但作者在“常识”前面加了适当的修饰词,把它们统摄在“精神家园里的历史常识”之中,就很符合题意了。江苏省兴化中学高三语文作文复习材料运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