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克山农场科技园区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申报克山农场科技园区自 2005 年成立开始,严格按照垦区科技园区的发展定位及建设标准,围绕良种产业、绿色无公害设施园艺产业、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服务产业,重点发展建设以科学实验、 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农业产业,巩固以花卉、展示瓜廊、智能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现代化农业设施为主的资源产业,大力发展集辐射带动、旅游观光的现代化生态旅游产业,利用三年时间实行跨越式发展。园区现有土地面积 600 余亩,主要承担马铃薯国家区试试验,总局、省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总局、省小麦生产试验、预备试验, 总局玉米肥料试验和农垦科学院肥料等 30 余项试验,试验
2、成果辐射带动全场职工和周边县市,带动了垦区科技发展和经济繁荣。园区建设有棚菜基地一个,其中温室 1 栋、蔬菜大棚 15栋,主要培育水果黄瓜、礼品西瓜、厚皮甜瓜、圣女番茄、美国红提等 10 余种特色蔬菜瓜果。园区内完成主干道路的路面硬化建设及绿化瓜廊展示的覆盖程度,以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生态良性循环作为主要示范内容,着力打造靓点,发展现代观光农业,把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合理组装,充分发挥科技园区系统整合功能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 科技园区配备专职职工 7 名,其中主任、副主任各一名,科员 5 名,工作经费及工资待遇由农场负担,主要负责马铃薯、大豆、玉米、小麦等国家、省、农垦总局
3、等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农业科普教育和科技示范工作,随着园区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专业性的科技人员也在不断引进,例如园艺专业、生物育种专业、水果蔬菜栽培专业等。预计今年场区吸收园艺专业人才 2 名、生物育种专业 1 名、果蔬栽培专业 2 名。园区加强了“内引”“外联” 的发展,与兄弟单位,大专、科研等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助联系,搞好项目引进,增大自身实力的同时亦能在当地加大科技示范力度,与合作单位成果共享,也使园区在外的影响力的以扩大。农场科技园区自 2005 年以来,与八一农垦大学合作,先后在克山农场科技园区实习的大学生 300 余名,组织合作实验项目 20 余项,其中马铃薯、大豆大垄密植项目取得
4、了很大的影响,其成果的到了大面积推广和应用;2010 年,克山农场科技园区承担了示范县项目,园区培训人次达到 5000 余次,辐射带动职工20000 余人,为我场科技示范带动力当排头兵。科技入户活动,园区科技技术人员每年入户指导 10 余次,深入田间地头,切合职工实际情况开展科技帮扶工作,并得到职工群众的大力褒奖和一致好评。在每年科技活动周期间,组织科技服务人员开展科技培训工作,主要培训种植作物病虫害的发生、防治及科技兴农的科普宣传知识,在每年的全国科普日上,组织职工群众、待业青年学习参观科技园区现代化农业设施、大棚栽培技术、先进的种植技术,培训最前沿的农业科技知识和科学技术,每年完成培训、参
5、观学习 2000 余人次。组织青年职工力量,普及农业网络知识、农业现代化科技知识,以辐射带动周边职工群众更好、更快的接受网络,并通过网络学习更多的科学技术。2009-2011 年被克山农场党委授予年度先进党小组;2010 年克山农场科技园区科技女工组荣获; 2010-2011 年克山农场科技园区被克山农场授予尊师重教先进集体;2009-2010 年高智杰同志现后被黑龙江省农科院授予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2009 年被农场授予优秀科技示范指导员2010 年高智杰、汤志平同志被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授予黑龙江省县域优秀农村科技人才2012 年克山农场科技园区首先在土地面积上进行规划整合。扩大园区现有
6、 600 亩耕地面积,在克山农场 18 作业区整合耕地10000 亩,发展以优质马铃薯、大豆、玉米、小麦、蔬菜、花卉为主要设施的种植业生产和科技示范,为农场现代化大农业做好科技基础保障;其次是扩大蔬菜栽培规模,形成试验、示范、带动、经济型的蔬菜生产基地,准备建设智能日光温室 20 栋、塑料大棚 1000 栋,大约投资二千万元,打造一个环境优美的现代农业生产与观光一体,景观形象与生产功相协调,代表和展示现代都市农业风貌的样板区。根据垦区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求,继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农业增效、职工增收、生态改善等为目标,建成代表同类型生态条件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园区,克山农场科技园区具备以下五大功
7、能:1.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开发为手段,调整产品结构,规范农产品标准,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优质化、农产品优质率高于 85%。2.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通过对高新技术的引进、集成、辐射、 带动、推广,孵化一批现代农业科技企业,以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从而带动场区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提高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7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到 75。3.现代化农业的示范基地:成为展示现代企业、现代农业、现代职工的窗口,让职工和干部切身感受到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文明等文化与社会保障条件。资源利用率逐步提高,农田灌溉率达
8、到 90%,农田灌、排 标准达到 稳产高产田一级标准;化肥有效利用率达到 60%;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98%。4.新时代人才的培训基地:成为培养现代化农业管理者、现代化农业生产者的基地,加速职工知识化进程。5.农业信息化的传输中心:成为农业信息化的助力器,汇集、加工、传播农业市场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及其他相关的有益信息,加速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进程。搭建高效适用和与国际接轨的信息平台,建成农业专家咨询系统平台,开通农业专家热线电话。克山农场科技园区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人文资源、现代农业和绿色生态等优势,整合特色资源,拓展农业功能。加快生态观光区、现代农业观光区、休闲度假区、果蔬采摘区、科普教育区和外
9、景拍摄区建设加强示范带动,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引领全场,发展辐射带动区,进一步加强科技示范,免费培训职工,切实提高场区科学种田水平。引导职工推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逐步扩大垦区代耕代种代收规模。搞好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整合园区内外的种子资源,提高辐射供种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创新转化,建设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区。按照“集成创新,加快转化,服务产业,支撑领先”的原则,加强农科教配合, 产学研配套,真正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业绩来,为提升克山农场科技应用水平,促进垦区农业和农场经济的发展做出我们最大的贡献,在现代化大农业的道路上跨出稳健的一步!克山农场科技园区2012 年 3 月 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