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后尿潴留 20 例处理体会【关键词】 产后尿潴留 处理体会 资料与方法20042007 年我院分娩产妇中产后尿潴留 20 例,年龄 2040岁,平均 30 岁,初产妇 14 例,经产妇 6 例,占同期住院分娩总数的 0.83%,其中产后 68 小时不能自行排尿 15 例,排尿不畅 5 例。分娩情况:均经阴道分娩,其中阴道自然分娩 10 例,产钳或胎吸助娩 6 例,臀位助产 4 例,第二产程大于 2 小时者为 8 例,会阴侧切 15 例。滞产 40%。治疗方法:热水熏洗外阴以及水声诱导排尿;针灸治疗:穴位选中取、曲骨、双三阴穴,提高膀胱肌肉兴奋性,使逼尿肌收缩,以恢复膀胱功能;胆碱类药物的应用
2、:以增强胆碱酯酶活性,促进膀胱平滑肌收缩。如新斯的明 1mg 肌注,一般注射 1530 分钟见效,或氨甲酰胆素 25mg 肌注,但上述两种药物对有机械性梗阻者禁用;上述方法均无效时,应保留导尿管,持续开放 2428 小时,使膀胱充分排空,膀胱肌肉、神经得以休息和调整,从而恢复其生理功能。以后改为定期开放,每 24 小时放尿 1 次,共 12 天,锻炼膀胱功能,待其功能恢复后拔除尿管,在潴留的尿液排尽后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加用抗生素预防尿路感染。对急性尿潴留产妇,第一次导尿量不得超过 1000ml,以免造成腹压突然降低,血流滞留在腹腔血管内,使有效循环血量突然减少,血压下降,大量放尿使膀胱内
3、血管突然减压,可致血管破裂出血。结果方法使 8 例产妇自行排尿,方法使 4 例产妇自行排尿,方法使 5 例产妇自行排尿,而其余 3 例产妇经保留尿管后恢复排尿功能,B 超监测残余尿量小于 50ml,无 1 例出现反复排尿困难者。讨论为了降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首先应了解其发生原因。首先分娩过程中,凡是能引起膀胱、尿道解剖位置改变或损伤膀胱、尿道组织以及支配排尿的神经纤维的因素,均可引起产后尿潴留。其次是神经因素,有会阴侧切伤口或会阴撕裂而行缝合的产妇,因惧怕伤口疼痛不敢用力排尿,或担心伤口感染而惧怕排尿,以致膀胱过度充盈而失去应有的收缩力,反射性抑制使尿道括约肌痉挛,增加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
4、再其次是产后未及时排尿:有些产妇体质虚弱,产程过长致过度疲劳,再加上腹壁松弛,膀胱肌张力差,对内部张力的增加不敏感,又未予以及时排尿,致尿潴留。也有一部分产妇因不习惯于卧床排尿而致尿潴留。最后是药物的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往往应用大量的解痉镇静药物,如硫酸镁、莨菪碱类药物等。特别是后者,具有胆碱能阻滞剂作用,能减低膀胱肌张力和收缩功能,从而引起尿潴留。另外泌尿系感染,妊娠期间由于子宫的压迫,常有上尿路的扩张及尿液的淤滞,易于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可能会加重尿潴留。产后尿潴留的诊断比较容易,产后 68 小时不能顺利排尿,腹部可触及涨大的膀胱,压之有痛感便可确诊。但应注意鉴别以下几种可能,个别产妇
5、由于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过大,又未及时补充饮食和水分,产后一段时间可能因尿量过少而未排尿,此时检查膀胱区是空虚的,应及时补充水分。另一种情况是产妇主诉产后已多次排尿,但每次排尿量较少且不畅,此时应注意是否尿潴留引起的假性尿失禁。原因是膀胱过度充盈,压力增加,当膀胱内压力超过尿道内括约肌张力时,便有尿液溢出,此种情况如未被及时发现并给予处理,可导致自发性膀胱破裂的严重后果。其次产后尿潴留容易继发膀胱炎,影响子宫收缩而引起产后出血。为了预防上述情况的发生,首先要加强围产期保健,及时发现孕期泌尿系统感染,并给予治疗。同时在分娩过程中要严密观察产程,积极处理各种原因造成的产程延长,纠正产妇的一般情况,以免产妇过度疲劳。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阴道检查和反复导尿,以防外阴、尿道水肿及泌尿系统感染。第二产程手术助产牵引力应适当,避免暴力向下按压子宫,以防因子宫被过度向下推移而致膀胱下垂或损伤该处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引起尿潴留。此外,产后 2 小时内应鼓励和督促产妇自解小便,避免因膀胱过度充盈而引起尿潴留。作者:龙玉惠作者单位:734100 甘肃山丹县人民医院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