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光荣中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发言材料.doc

上传人:dwy79026 文档编号:7085751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荣中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发言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光荣中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发言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光荣中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发言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光荣中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发言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光荣中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发言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光荣中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发言材料主讲人: 胡立新一.单元(章节)教材分析:1.课题:压强2.单元(章节)在册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 中都经常用到。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它是在学习了力及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重力、摩擦力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关力学知 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在本节教学内容中,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此因素有关”,是学生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的主要载体, “什么叫压强” 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怎样增大和减小 压强” 帮助学生 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此外,压 力、 压强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 产技术

2、有着密切的 联系,本节教材从生活场景走进物理学习,又从物理学习走进社会应用,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学习的认 知基础;控制变量、比 值定义、对 比、 归纳 等学习方法,在以前的学 习中已有所涉及,这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方法基础。另外,初中学生有一定的 观察能力,也具 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 维能力尚未成熟, 对于本 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和压力总等于重力的误区,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23.课标要求: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科学探究

3、,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 动,学 习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观察物理 现象,能简单描述观察的现象的主要特征, 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 实际 。本 节课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科学的真 实性,使学生产 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乐于参与科学实践活动,锻炼 科学 实践能力,体验探究 问题成功时的喜悦, 领略探究过程的美好与和谐,增 强科学的情感,培养科学素质。4.教材重点.难点分析: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它是在学习了力及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重

4、力、摩擦力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关力学知 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在本节教学内容中,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此因素有关”,是学生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载体, “什么叫压强” 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 “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 帮助学生 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此外,压力、压强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 产技术有着密切的 联系,本节教材从生活场景走进物理学习,又从物理学习走进社会应用,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5.主要知识点.训练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36.教学方法: 探究法: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探究

5、活动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比 较获得对压强概念深入的理解 比较归纳法:通过对具体现象、事例的对比、比较,提出 问题,并通过研究归纳出一般的结论7.学法指导: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他们对压力有一定的认识,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 对于学生来说压强 是一个全新概念。如果直接让他们说出压强的不同和影响因素,未免难度 过高。因此,本节设计重点 营造了浓郁的物理问题情景,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在强烈的对比效果下,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致,同时采取设计 最简单、最方便、最切合生活 实验的方法激励学生找到生活中的物理。8.课时划分:1 课时二.每节课简案:第一课时1.课题:压强2.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

6、能1理解什么是压力,了解压力与重力的区别。2理解压力作用效果(即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3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4会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5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 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4本方法。2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学习 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信息 处 理和分析能力。3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理解比值定义的方法。4通 过 对 日 常 生 活 、生 产 中 改 变 压 强 现 象 的 解 释 ,培 养 学 生

7、应 用 知 识 和 解 决简 单 问 题 的 能 力 。5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 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 习的自信心。3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 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适当渗透相应德育教育。3.教学重点: 1 压强大小决定因素及其概念的理解。2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压强知识在生活

8、中的应用。4.教学难点: 压强大小决定因素及生活中的应用。5.教学方法: 探究法、比较归纳法、启发谈话与讨论相结合。6.学法指导: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类比法、对比法、分类法、归纳法7.教具准备: 压力小桌、砝码、沙、塑料盒、钉子、泡沫塑料、铅笔、多媒体设备等8.教学过程:5第一课时 一、创设 情境 引入新课趣味小游戏:掷飞镖比赛。二、动手探究 进行新课1创设问题情景,探究生活中的压力引导学生从观察到的物理情景中,想想一物体对另一物体是否有力的作用?方向如何?作出力的示意图找出所受力的共同特点,归纳出压力作用的共性,介绍作用点及作用效果。引导分析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应用生活实际。2探究压力作用

9、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问题观 察 人 用 不 同 方 式 过 沙 地 时 的 两 种 场 景 的 视 频 ,对 比 一 下 ,提 出 问 题 ,强调 力 的 作 用 效 果 。大胆猜想:针对问题,引导学生提出猜想。讨论方案:通过我们的猜想,我们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都有关系,如果两个因素都在改变,能看出 压力的作用效果是谁在影响吗?那为了研究方便,怎样 去进行研究呢?强调控制变量法。实验验证:研究物理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验,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大家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引导学生 选择桌上合适的的实验器材或者自已身边的物品来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自己的一个猜想(分组实验),想

10、想如何控制变量?6合作交流:生上台展示实验过程及结论,定性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交换验证。探究反思:讨论:如果老师提供实验器材给你们,你们能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这个实验吗?在物理学中用“ 压强” 描述 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字母 P 表示。3小练习:经过刚才的研究,你会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大小(即压强的大小)了吗?比较不同情况下的压强大小(当压力与受力面积均不相同时,造成困惑,从而类比速度,引出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4压强的基本概念压强的定义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叫做压强(pressure)压强的定义式: SFp符号的意义及单位:p-压 强- 帕斯卡 (Pa)F-压 力- 牛 顿(N)S-受力面积- 平方米(m 2)举例说明受力面积与物体底面积的关系。感知帕斯卡单位: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实际中还常用千帕(kPa),兆帕(MPa)5例题练习计算小练习中的大象与芭蕾舞演员对地面的压强,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6探究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创设生活情景,分组讨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7总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事例辨别,生列举生活中改变压强的事例。三、过关练习 巩固新课1. 创设红军过草地的情景,提出减少陷入沼泽地的措施?2. 出示汽车超载国道破烂的图文,引导学生分析并设计广告词。四、自我反思 拓展新课【板书设计】 压 强m2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