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在玩陶中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 论文.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708556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玩陶中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 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玩陶中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 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玩陶中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 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玩陶中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 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在玩陶中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象山海韵幼儿园 蔡敏玩陶顾名思义就是玩泥巴,玩泥是孩子的天性,而陶艺又是一种具有深厚内涵又易于掌握、便于普及的艺术形式。那如何去玩泥,制陶,让泥土散发芳香呢?这些都是许多人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陶艺教学也逐渐走进了各个幼儿园,受到人们的青睐。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是幼儿成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陶艺教育正是给孩子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完美的环境。通过学习陶艺,还可以让幼儿了解社会、认识自然、陶冶情操和发展思维想象力。陶泥有着它的可触摸性和可塑造性,让幼儿在游戏时间零距离亲近这些泥土,这对幼儿而言更是欣喜万分。近年来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也日益充盈着陶艺

2、教育, 该如何拓展陶艺教育的内涵,促进孩子的综合能力发展,让孩子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呢?我作了以下一些粗浅的尝试:一、欣赏优秀作品,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一件优秀的陶艺作品可以渲染人的情感,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在活动开展时,我提供了许多的成品和半成品供幼儿欣赏。在陶艺室的橱架上,我专门放上了老师精心制作的陶艺作品,有许多幼儿熟悉的小动物如:企鹅宝宝、可爱小兔、憨厚大象和形状各异的金鱼等,有大小不等的花瓶,其做法也有数种:有的采用泥条盘筑法,有的是手捏变型法,有的则用了泥板造型法,还有各种造型的花篮和杯子,另外在陶艺室的门窗贴上与陶艺题材相关的喷绘作品,墙壁上专门放上了古色古香的陶泥浮雕作品,令人目

3、不暇接,让幼儿从视觉上直接去欣赏和感受作品的美,从而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而边上设置的陈列柜则专门摆放幼儿完成的作品,排列着哥哥姐姐们别出心裁的小成果,有陶泥制作的人民广场、丹城乐园和海底世界,真叫大家爱不释手,还有那微型小床、沙发、落地台灯生动形象、小巧玲珑,另外有现代气息浓厚的家具如:电脑、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做得栩栩如生,逼真动人。每次上陶艺课时,小朋友总要先参观一下陈列柜上的作品,因为那里说不定就有他的作品。这时,孩子们往往会流露出羡慕眼神,都深深地惊叹着:原来用陶泥能做出这么多漂亮的东西啊! 幼儿教育论文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里,会直接感受到美的存在,触摸到真实的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孩子

4、玩陶的兴趣和审美情趣。二、挖掘生活素材,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越是接近孩子生活的东西,越是受孩子所喜欢,也就越能激发起孩子求知的欲望。要让孩子投入到陶艺活动中来,首先还得先考虑他们的活动兴趣和现有的生活经验、发展水平。如:动物宝宝 、 小兔请客 、 象山港大桥等,这些内容都是与幼儿的生活密切有关,熟悉而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在每次陶艺活动我都从最贴近孩子生活实践和游戏体验的主题活动中取材,让幼儿直接感知和体验各种教育资源,引导他们运用陶泥再现生活中的经验、激发创造的欲望。如:小动物对孩子来说是既熟悉又喜爱的,在一次陶艺活动中,我设计了活动小

5、兔请客 ,通过情景创设和故事讲述,让幼儿帮小兔做了许多的“点心”来招待客人,孩子们将泥搓搓长,做成面条;团团圆然后一压,变成一块大饼,捏捏扁又做成了饺子,旁边再刻上一些花纹,一份可爱的“小点心“就做成了,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另外也激发了助人为乐的情感。还有我想到了象山港大桥是目前人们较关注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应该也是较感兴趣的,于是,又生成了活动象山港大桥 。临近新年,在快快乐乐过新年的主题中,美丽的新年礼物也成了陶艺表现的内容。孩子们都精心设计着,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非常专注,在粗糙的泥土中寄托着美好的新年愿望和祝福,我仿佛闻到了泥土正在散发出诱人的芳香。三、参与体验活动,培养幼

6、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孩子爱动,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摆弄材料,在玩陶时捏.揉的过程中自由体验,既训练了手指的灵活度,又锻炼了手臂手腕,对孩子的成长有促进作用.另外创设情境,开展游戏化教学内容,可充分调动幼儿积极参与陶艺活动,让他们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自觉愉快地投入活动,在游戏中感知陶艺。开展了综合化教学内容,将陶艺活动与其他活动有机结合,扩大幼儿的知识面,互相渗透、互相感染。如结合幼儿熟悉和喜爱的故事进行陶艺创作活动,像小兔请客故事中,教师创设了情境,制作了道具,边讲故事边引导幼儿进行创作,让孩子身临其境,亲身体验玩陶的乐趣。陈鹤琴先生说,儿童教育应该在“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因此,我注重在

7、做的过程中和孩子共同讨论方法,更激励孩子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次陶课中,在主题中,小家伙们都纷纷说要捏象山港大桥,有的还相互商量,我做桥面,你来做桥墩,还有的说我来做在桥上行驶的小汽车孩子们在相互讨论,相互商量的过程中制作了心中的象山港大桥,也交流了学习的方法。有了一次合作经验后,孩子们意兴大发,接下来的陶课中,孩子们都纷纷说着要合作玩陶。在这个主题中,我以故事引发孩子爱护大树的情感,当我出示图片冬天里的大树时,孩子们看到那光秃秃的树枝,就马上想了办法:有的说帮大树穿上“棉大衣”,有的说:“大树太冷了,给它戴顶帽子”,还有的说:“我来做条围巾给大树围上,大树就会很暖

8、和的”,于是,三个孩子坐成一桌,四个孩子围成一堆,自由组合、合作创作,有的孩子做大树,有的孩子搓树枝,有的孩子捏帽子,有的孩子,作品完成后,如果按照以往的标准,这些作品既不美也不符合要求,但它却是孩子的真实愿望和情感的表露。老师从这些作品中看到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孩子是在用泥塑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与感受,宣泄自己的情感。因此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幼儿亲身体验泥塑活动,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表现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四、开展陶艺游戏,提高幼儿的艺术鉴赏能力。首先在陶艺活动里,我经常给幼儿提供一些材料,以激发他们动脑、动手、创造的欲望。运用搓、团、捏、压等把

9、陶泥变成各种形状,他们说出这是小棒、油条、饺子、西瓜、苹果、梨子等等。在无拘束的活动中,积极性极高,他们会越做越有兴趣,想象出更多东西来。在这个过程中,手眼配合的协调性得到更多的锻炼,而让手在与陶泥接触中,获得审美的快感,正是在这样的培养过程中,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得到了提高.其次为幼儿创造浓郁的艺术氛围,使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在陶艺陈列室里放上各种各样的泥板装饰画、陶艺室的门窗上贴着有关陶艺题材的喷绘作品,还有于地而立 KT 板上孩子们创作的陶艺作品照片,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引导幼儿利用多种感官去感知,激发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敏感性,引导幼儿用“美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一切,使幼儿在与环境的对话中,

10、激发创作的欲望。最后要不断激发、爱护、增强幼儿对陶艺的兴趣, 泥对于幼儿来说具有一种亲和力,幼儿天生就对玩泥感兴趣,总会想用泥做些什么。在陶艺活动中,教师通过谈话、讨论等有目的的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引导幼儿大胆思维与想象,使幼儿对陶艺创作产生兴趣;激起幼儿积极投入的兴趣;注意不断调整活动内容,保持幼儿的新鲜感;为幼儿提供温馨、宽松、自由表达的氛围,给幼儿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兴趣变成乐趣,使幼儿乐意参加陶艺活动,并体验成功的乐趣。陶艺活动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领域,也作为现代社会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在深受孩子喜爱的同时,也推动着我们老师不断思考、摸索与完善。如何添加辅助材料,使陶艺活动的表现形式更为生动和活泼,如何通过“做中学、玩中学“,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制陶乐趣,都将是我们进一步努力探索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