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训诂学复习资料很.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7083858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训诂学复习资料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训诂学复习资料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训诂学复习资料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训诂学复习资料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训诂学复习资料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训诂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第一章 导论一、什么是训诂? 训”和“诂”原是解释词语的两种不同法则。 “训”,许慎说文解字:“训,说教也。” 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明梅膺祚字汇:“训,释也。如某字释作某义,顺其义以训之。 ”“诂”,说文:“ 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 段注:“ 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人,是之谓诂。”魏张揖杂字:“诂者,古今之异言;训者,谓字有意义也。”唐孔颖达毛诗周南关睢诂训传疏:“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故尔雅序篇云:释诂、释言通古今之字,古与今异言也。释训言形貌也。” “训” 、 “诂”连用,就是解释的意思,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

2、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二、训诂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黄侃先生说:“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此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根据黄先生的阐述,综合历代学者的意见,我们可以这样来说明训诂学这门学科的性质: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以语义为核心、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并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科学。它是兼包解释、翻译和其他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学科。训诂学的任务,是研

3、究语言的训释方式,掌握其系统条贯,说明其表达情状,进一步探求语言的发展规律、本原和演变,从而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三、由于时地变迁,人们阅读古书有哪些障碍?(1)语音方面的变化。文字产生之初,相同声符的形声字,它的读音当是相同的。但是,我们发现,相同声符的形声字在周秦时的读音已经不同了。如以“以”(余母之韵)为声符的“台”“似”“矣”的字一分化成三个不同的音。(2)词汇的变化。旧词旧义的消失,如诗大雅荡:“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毛传:“奰,怒也。” 尔雅释亲:“男子谓姊妹之子为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桓公之乱,蔡人欲立其出。”宰,甲骨文中指作坊或厨下做事的奴隶,西周以来的典籍中很少见原始意

4、义的用例,而引申成为“奴隶主家中掌管家务的总管”,“官吏的通称。”方言与通行语的差别,颜氏家训音辞:“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以来,固常然矣。自春秋标齐言之传,离骚目楚词之经,此盖其较明之初也。”如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乳,榖;谓虎;菸菟。”(3)、语法的变化: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改进着,改善和改正自己的规则,用新的规则充实起来。”甲骨文数量表示法:第一,不用量词,数词置于名词前或后。如“获麋八十八”。第二,名词先行,加上与前一名词相同的临时量词形成的数量结构。“羌百羌”。第三,名词先行,加上一般数量结构马十丙 罗振玉殷契续编1027.4西周金文只通行第二、第

5、三两种类型。如:田十田,方五十里西周以后典籍第三种类型成了数量表示方法的主流。如:马四匹 尚书文侯之命 禾三百廛 诗魏风伐檀(4)、文字方面第一、文字体势的变化甲骨文金文古文籀书大篆小篆隶楷第二、古今用字不同顾炎武日知录 , “尚书多言兹 , 论语多言斯 , 大学以后之书多言此 。 论语之言斯者七十而不言此 , 檀弓之言斯者五十有三,言此者一而已。 大学成于曾氏之门人。而一卷之中言此者十有九。 ”结果,后人阅读古籍有障碍四、试论述训诂产生的原因。 训诂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古今语言发生了变化,人们阅读古书时有些地方读不懂,需要加以解释。 古代典籍是古时学者用当时的语言记录中撰作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6、语言的各要素总是在不断地演变,有的因时代不同而不同,有的因方俗不同而不同,加上历代口授耳闻,转抄传刻造成的种种讹误,因此后人读前人的书籍时,会碰到语言文字的障碍,产生隔阂,这就需要进行语言解释,帮助人们克服语言障碍,以读懂古代典籍。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十一小学:“ 盖时有古今,犹地有南北、有东西,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时远则有训诂,地远则有翻译,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训诂之功大矣哉!” 陈澧短短几句话把训诂产生的原因、训诂的内容、训诂的作用阐述得很明白了。刘师培中国文学教科书第三十二课:“言语之迁变有数端,有随时代而殊者,若欲通古言,必须以今语释古语,有随方俗

7、而殊者,若欲通方言,必须以雅言释方言;通俗之文与文言之文有别,则书籍所用之文又必以通俗之文解之。”郑樵说:“古人之言,所以难明者,非为书之理意难明也,实为书之事物难明也;非为古人之文言难明也,实为古人之文言有不通于今者难明也。”(通志艺文略) 朱熹说: “当时百姓都晓得者,有今时老师宿孺之所不晓。 ”(语类 七十八)戴震曰:“盖士生三古后,树之相去千百年之久,视夫地之相隔千百里之远无以异:昔之妇孺闻而辄晓者,更经学大师转相讲授仍留疑义,则时为之也。 ” 由此可知,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语言文字内部的要素文字、词汇、语音、语法等也起了变化,语言所反映的外部事物,如风俗习惯、典章制度等也发生重

8、大变革。古代人人皆知的语言到了后代甚至连专家学者也弄不懂,产生了对训诂的需要,而为阅读古书扫除障碍的工作训诂应时而生。 训诂的兴起除了上述所言的语言原因外,还有社会其他学科的推动,那就是春秋时期孔子的正名和诸子百家的名学。春秋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动荡学术思想大解放的时期。西周末年以来, 礼崩乐坏 。社会上,尤其是社会政治方面,出现许多名存实变,名存实亡的现象。孔子大为不满,于是提出“正名”的主张。正名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名实问题亦即名称(或概括)与实际事物关系问题的长期争论。孔子的正名论,有其政治目的,那就是要正名分,兴礼乐,修明政治;同时他也提出了准确地用词和释词的问题。他说:“君子于其言,无所苟

9、而已矣。 ”春秋 ,措辞精严,常以一字褒富有微言大义,一字一词也不轻用。他的后学公羊高 、 谷梁赤为探求“春秋笔法”的用意,而考词义,析句法,因此,胡适先生说:“孔子的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一句话,实是一切训诂书的根本体现。故公羊 谷梁 ,都含有字典气味!” 由于孔子学问之博,门徒之盛, “正名”成为当时重要的社会思潮之一。他的“正名”里所包括了“正名分”的思想倾向,掀起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长期的“名实”之争,以致于产生了一个影响的学科。这就是名学。名学研究的内容是名实关系,概念、判断、推进等逻辑和哲学问题。 “名”指“辞” 、 “概念 ”,实指客观事物,必然要涉及到语言与性质、发展,词义及意

10、义关系等一系列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问题。战国诸子在探索哲学奥秘的同时,也叩开了语言学的大门。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语言的古今方俗变化决定了训诂的需要,是训诂所缘起的直接原因。孔子的“正名”诸子的名字研究“名”与“实”的关系,研究释名的方法,促使了语言理论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训诂的发展,当是训诂产生的重要间接原因。五、训诂学与语言学是什么样的关系? 洪诚先生说:“训诂学是为阅读古代书面语服务的一门学科。阅读古书,必须综合运用文字、词汇、语音、语法、修辞、逻辑、篇章结构等知识,因此训诂学与研究汉语的文字词汇、语音语法、修辞等各门学科均有密切的关系。 ”张永言训诂学简论:“按照近代科学系统来说,训诂

11、学可以说是语言学(philology)的一个部分,是主要从语文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学科。它跟语文学的各个部门(如文字学、校勘学)和语言学(Linguistics)的各个分科(如词汇学、音韵学、语法学、修辞学)以及其他一些人文科学(如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都有密切的联系。它需要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来达到自己的研究目的。 ”(华中工学院,1985 年,20 页)同时,训诂学的发展也必然促进这些分支学科的发展。六、训诂学与语言学的关系怎样? 训诂学与语义学关系至为密切。训诂学是以语义为核心的,解释古书中的字和词的含意是它的主要内容。文字、音韵、语法修辞等知识的运用,也是服务于解释

12、语义这一基本目的的。语义学是研究词语的意义的一门学科,二者研究的主要对象相同,因此,现当代语言学家一致认为二者关系紧密。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训诂学大致相当于古汉语语义学,或者大致相当于古汉语语义学,早在一九四七年王力先生说:“语言学也可以分三个部门,第一是语音之学,第二是语法之学,第三是语义之学。这样,我们所谓语义学的范围,大致也和旧说的训诂学相当。近年来,王力先生的弟子们明确宣称:训诂学就是语义学。 ”齐佩瑢说:“训诂学既是探求古代语言的意义,研究语音和语义间的种种关系的唯一学科,它就应当是历史语言学全体中的一环。这样,训诂学也可以叫做古语义学 ”。(P1) 陆宗达先生说:“。

13、传统的训诂学着重研究词语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词的产生和变化。 ”陆宗达、王宁先生对训诂学解释说:“对象:古代文献语言及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注释书,训诂专书;任务:研究古代汉语的形式(形、音)与内容(义)结合的规律以及词义本身的内在规律)。目的:准确地探目的:准确地探求和诠释古代文献的词义所以,它实际上就是古汉语词义学,如果把它的研究对象范围扩大到各个时期的汉语,包括现代方言口语的词义,就产生汉语词义学。可见训诂学就是科学的汉语词义学的前身。 ”(陆宗达、毛宁训诂方法论第 5 页)近年来,王宁先生的观点有了进一步发展,它认为训诂学的前途就是语义学,训诂学的生命力,维系在建立汉语语义学的需要上。如果

14、训诂学不去这样做,不运用自己有用的材料去总结语义规律,从而发展出一门与语音学、语法学并立的历史语义规律,从而发展出一门与语音学、语法学并立的历史语义学来,而是固守的作为释读技艺或经验的原来面貌,那么,它便无法在语言科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就永远无法与现代语言学衔接,而只能是一个学术史上的概念。(王宁训诂学原理P9)。另有一些学者注意到训诂学的实用性,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洪诚先生说:“训诂学和词义学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却不等于词义学,词义学是研究词的性质、结构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记号,不包括句。训诂学不但要了解词义,还要讲明句义。 ”殷孟伦先生说:“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的一个部门,它是以

15、语义为核心,用语言解释语言而正确地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科学,因此它是兼有解释、翻译(对应)和关涉到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学科。 ”“应该注意的是,训诂学是虽然以语义为核心,但不限于语义的范围。因此,训诂学并不等于西方的语义学。 ” 我们认为,训诂学与语义学的研究对象并不等同,训诂学经要涉及到语义的语法结构、篇章大意和修辞手段的,而语义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词的涵义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等,因此,训诂学不能说成就是训诂学,但训诂学与语义学密切相关,训诂学是以解释词义为核心任务,语义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词的涵义。训诂学为语义学虽不相当,但说明了释词在训诂学的何等重要的地位,支持后一种观点的人稍多一些,上述两种观点

16、虽然相对立,但却认为训诂学与词义学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七、学习训诂学为什么必须懂音韵学?“可以说不懂音韵学是无法进行训诂。训诂是解释古代典籍中的语言的,它的内容是意义,它的形式是声音,语言的意义同源。词义的发展变化、词语的孽乳派生,文字的通用假借从本质上是依托于声音而不是依托于字形。 ”所以,解决音的问题,是求索词义的前提。但语音是因时因地而不断变化的。词语变化以后,派生词的语音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根词之间因此便不再同音。文字借用后,也可能因为声音的演变而使借字与本字不再同音,或因音变而产生同字异读异义的现象。这些音变都与探求语义有直接关系,可以称作训诂音变。训诂音变是有一定规律而不是杂乱无章

17、的。通过声音探求词义时,必须不断总结训诂音变的规律,找到声音变化的轨迹,而是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借助音韵学的研究成果。 ”陆宗达、王宁先生在这里明确指出了音韵学对训诂学的重要辅助作用,因语音和语义的密切关系,使得我们可以根据声音来探求语义。但语音是发展变化的,古今语音差别较大,对于声义相通的字,应该按作品写作时代的声音来考察。因此,要掌握音韵学知识,要运用音韵学研究成果来训释古义。通过语音联系来破除假借字,探求本字。古书中的假借字,既是个文字和词汇的问题,也是个重要的语音问题,假借的条件是读音相同相近。 假借现象在今天看来是不正常、不规范,好象写别字,但在上古却是允许的。所以先秦两汉的作品,假借

18、现象便很普遍。例如诗经魏风硕鼠一篇很简短,就有四三处假借: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贯”清人认为是“宦”的借字,宦:侍奉,后来认为是“豢”的借字,卷:喂养。贯古属无部母平声。匣母元部去声,音近假借。女,通“汝”第二人称代词, “女”泥母,鱼部,上声, “汝”日母,鱼部,上声。 “泥” “日”在上古同属鼻舌音,只是发音部位略有不同,二者古音十分相近,音近假借。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逝”通“誓”是发誓的意思。和它的本义“离去”或引申义“死亡”毫无关系,二者古音却是禅母,月部,入声,音同假借。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直”是“职”的借字,职,引申为“所” , 管子版注释 “得春职”即“得其所” ,汉书宣 帝

19、纪 “毋令失职”即“毋令失所 ,因此“直”在这里与“所”同义。 “直” 、 “职”古音都是章母,职部,入声,音同假借。假借的条件是读音相同或相近,先秦两汉古书的假借自然是根据上古的读音,所以我们只有学点古音,才能识别假借字。音韵学给训诂的贡献除了上述所言的帮助我们认识文字通假以阐明词义,探寻同源词以沟通词义外,还可让我们了解古今语的传承关系。系联古今不同的用字。古今语的传承也是以声音为线索的。如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说文:“澜,太波为之,涟,澜或从连.”段玉裁注:“古阑,涟同字,后人用乃别为异字异义同音。八、试论述训诂学与语法学的关系 训诂学与语法也有密切关系。 “训诂学家必须具有文法观念

20、,才能把许多疑义的字句解释得怡然焕然,才能把前代许多增字为释的弊病和结蘜难通的解释扫除廓清。 ”(张世禄训诂学与文法学 ,载中国文法载革新论丛第 171页,1958 年,中华书局)杨树达词论序例:“凡读书者,有二事焉:一曰明训诂,二曰通文法” 。在我国,语法观念产生很早,但独立地系统地进行研究却很迟.早在先秦,语法观念与训诂学同时从名学研究中萌发。如墨子经说上分析“且”字的语法作用,秦代就伴随着训诂学而发展,语法问题探讨包含在训诂之中,训诂学家们在解释词义时常常从语法的角度分析词的具体意义。例如公羊 、 谷粱二传就已经能从语法的观点上说明内动词、外动词、主动词、被动词,以及词序在前在后各种不同

21、的语法意义。西汉时又出现了虚辞的概念。如西汉毛亨把“且”一类字称为“辞” ,随后人们对虚辞认识越来越深入,东汉郑玄改称“语助” ,到唐代孔颖达把字分为“虚字实字” ,并且开始使用“语法”一词。到了清代,语法已成为训诂的重要内容,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是利用前人的构词法和句法研究的成果来解决古书疑难词义的问题。训诂学与语法学不同,训诂学研究语法,既不是研究某一时期的语法结构也不是研究语法结构的发展变化,而是借助语法知识疏通文意,以便人们读通古书。九、训诂学和修辞学的关系。训诂学与修辞学联系也十分紧密,古代书面语言作品,总是在在表达准确的前提下运用多种修辞手段,使文章简约、含蓄、生动鲜明,以增强文章的

22、说明力和感染力,训诂要讲明文意,必然要借助说明各种修辞手段来研究古书辞例。古书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很多,如互文、对文、倒文、变文等。训诂学家要通过词面的意义挖掘其中蕴含的文意。以互文为例,所谓互文就是两种事物在意境上或上下文中互相体现、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它是古书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起到使语意含蓄精练,扩大词句内容的作用,汉儒解经已经注意到这种现象,郑玄称之为“互相备” 、 “互言”等。如 礼记祭统:王后蚕于北郊,以人纯服;夫人蚕于北郊,以共冕服。 ”郑玄注:纯服,亦冕服也,互言之尔。纯以见缯色,冕以着祭服。 ”纯服和冕服都是祭祀用的礼服,二者分开来说,是互文的关系,这句话的意思是:王后和诸

23、夫人都要亲蚕于北郊,以供给祭祀用的礼服。 (略) 以上几个例子,都是在诗文中使用互文见义这种表现方法,使文字简炼而意义完备,我们有懂得这种方法,才能正确而完整地理解文词的的含意,提高阅读和欣赏诗文的能力。 正因于训诂与修辞如此密切的关系,古代的训诂学家也往往以修辞角度来解决古书的疑义问题,如汪中著述学 ,俞榆著古书疑义古书举例:又有举小名以代大名者。 诗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三秋即岁也。岁有四时而独言秋,是举小名以代大名也。 汉书东方朔传 “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 ”三冬亦即三岁也。学书三岁而足用,故下云:“十五学击剑” 。注者不知其举小名以代大名,乃泥冬字为说云:“贪子冬日,乃

24、得学书。 ”失其旨矣十、训诂学与文字学的关系训诂学要以文字为辅翼。训诂学与文字学在很多方面是相互解释,相互依存的。了解汉字形体结构,古今字形的变化和古今用字的不同,对阅读古书至关重要。 文字虽然只是语言的记录符号,但由于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原始汉字都是根据词义,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造出来的。所以一部分汉字可以根据字形推求字义。如:(斗)说文:“十升也。有柄,象形。 ”亦说文:“人之臂亦也,以大,象两亦之形。 ”(盥)说文:“澡手也。从臼水临皿也。 ”形声字一半表形,一半表音,形符表示字义类属,在表达词义方面,虽然不够具体明晰,但它却标示词义类属,划定词义的范围,启示思考方向,有助于判

25、断词义。如“页” ,象头形,凡是从页的字都和头的部位或头顷,头不正。烦,热头痛,顺,低头顺从。顽,浑头浑脑。 形声字的声符也有的与词义有关。宋代王圣美所谓的“右文说” ,清代段玉裁提出了“谐声之偏旁多与字义相通”的论断,他们都主张声符寻求字义,而文字的整体古今又有很大变化。比较接近造字原形的甲、金、籀、篆,已有笔意(即指字形中反映的词义)和笔势(即字形历此必须具有文字学的常识,找出字形发展变化的线索,才能准确地以形说义。由此可知,训诂学推求本义,需要文字学的帮助。十一、训诂学课程要达到什么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以下几种能力:(1)、独立地阅读古代文献、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

26、能力。如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其中的“怨女”的“怨”字,乃蕴积之意,不可误解。通“蕴”。新序杂事:“后宫多幽女者,下民多旷。” 荀子哀公篇“富有天下而无怨财”,杨倞注:“怨读为蕴,言虽富有天下而无蕴蓄私财也。”(2)、较好地解决中学语文课本中古典作品的语言文字方面问题的能力刘基卖柑者言“而独不足子所乎?” “所”字不同教材和文选注解释不同。应当“意”讲。杨树达古书疑义举例续补“所”作“意”义用例例证甚多。汉书佞幸董贤传云:“上有酒所,从容视贤笑,曰:吾欲法尧禅舜何如?”王先谦补注:“酒所”为“酒意”也。(3)、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初步开展汉语历史词义研究和中国传统语言学

27、研究的能力。如陈涉世家:“苟富贵,无相忘”的“无相忘”由于有人译为“咱们互相不要忘记”,它应为“我不会忘记你”,“相”为偏指性副词。第二讲 训诂的内容 一、训诂工作包括哪些内容?(一)注音。即给古籍中的生僻字词注音。古籍上的注音方法概括起来有四种:A描写法。直接描述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B“读若”法。 “读若”法是以某字的读音为标准,指示人们照这个字的音去读即可知其音的方法。C、直音法。以同音字来注音的方法。D反切注音法。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二)释义。包括 A训释词义。词是句子组成的基本单位,要懂得句子的意义,首先要了解词的意义。因此准确的解释词义,就成了训诂的重要内容。 B释句。

28、大致有下面几种情况: (1)翻译。这又分为两类:a 直译:直译指译文与正文词义大致相应,语法结构基本相当的翻译。b 意译:不拘正文和语法结构的翻译。 (2)串讲:就是把句意连贯起来,作概括的讲述。它可以针对一个句子,也可以针对一群句子。c 点明含意。点明含意,指不解释句子的字面意义,只是指明句子内容的实质,即所谓“言外之意” 。 (3)阐述章旨。章旨,指诗文篇章大旨。 (4) 、释成语典故。a 解释成语。古籍中的成语,多是前人的名篇或名人的语句,也有不知来源的古语,也有流传的谚语、俗语和格言。历代训诂学家或解释其来源,或解释其意义,或解释其引用者的用意等。B 解释典故。其中包括两项内容:解释某

29、些诗文中隐含的故事;指出诗文中某些典故的出处。(三) (三) 说明语法修辞和分析句读。为了准确解释词义和文义,训诂工作还常解释相关的内容,包括一解释语法 a、解释词语的顺序 b、解释介词与宾语的位置 c、解释否定句宾语的位置 d、解释押韵倒语 二、讲解修辞 a、指明比喻 b、指明替代 c、指明避忌 d、指出双关 三、分析句读。分析句读,就是给古书断句标点。二、古代有几种注音方法?举例说明。(1) 、描写法。直接描述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如:A横口 踧口(释名释天):风,兖、豫、司、冀横口合唇言之。青、徐言风,踧口开唇推气言之。B长言 短言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何休注:“

30、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C内而深、外而浅公羊传宣公八年:“曷为或言而,或言乃?乃难乎而也。”汉何休注:“言乃者,内而深;言而者,外而浅。”春秋鲁宣公八年“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春秋鲁定公十五年:“雨不克葬,戊午,日下侧乃克葬。”(2)、“读若”、“读如”法。“读若”法是以某字的读音为标准,指示人们照这个字的音去读即可知其音的方法。如:说文“莠,禾粟下生莠。从艸,秀声。读若酉。”诗郑风大叔于田郑笺:“忌,读如彼己之子之己。”(3)、直音法。以同音字来注音的方法。如:尚书秦誓:“番番良士” ,陆德明释文:“番音波” 。左传僖公四年:次于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陉,

31、音邢。”(4)、反切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广韵:中,陟弓切。原,愚袁切。广韵:东,德红切。广韵:尧,五聊切。三、什么是反切? 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有时单称反或切,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注音方法。例如,广韵“冬,都宗切”(以下凡不注出处的反切均出自广韵), 就是用“都宗”为“冬”注音。用作反切的两个字,前一个字叫反切上字, 简称切上字或上字, 后一个字叫反切下字,简称切下字或下字。“冬”是被注音字,所以叫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反切原理 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读音。四、为什么说解释词义是训诂的核心工作?

32、词是句子组成的基本单位,要懂得句子的意义,首先要了解词的意义。因此准确的解释词义,就成了训诂的重要内容。黄侃:“训诂之事,在解明字义。 ” 五、古书注释中释句的方法有几种?(一) 翻译1、 直译。直译指译文与正文词义大致相应,语法结构基本相当的翻译。如: 诗 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楚?”毛传:“激扬之水,可谓不能流漂束楚乎?”2 、意译。不拘正文和语法结构的翻译。诗 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毛传:“石虽坚,尚可转;席虽平,尚可卷。” (二) 串讲。就是把句意连贯起来,作概括的讲述。它可以针对一个句子,也可以针对一群句子。如:诗周南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毛

33、传:“言后妃有关睢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 (三) 点明含意 指不解释句子的字面意义,只是指明句子内容的实质,即所谓“言外之意。” 诗小雅小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郑笺:“衰乱之世,贤人君子虽无罪犹恐惧。” 六、古书中常见的省略类型1、蒙上省左传 定公四年:“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2、因下省诗 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3、因疏略而省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不食。”应为“沽酒不饮”左传襄公二年:“齐侯伐莱,莱人使正舆子赂夙沙卫以索马牛,皆百匹,齐师乃还。”应为“马百匹,牛百头。”七、 古书的注释对我们今天阅读古籍有什么意义古书

34、的注释对我们今天阅读古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时代的远隔,语言的变迁,文字的异形,行文的变化,许多古籍,我们如果不依靠古注,就不能看懂。古注可帮助我们:(1)了解字词句意。如论语 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何晏集解:“马(融)曰:子者,男子之通称,谓孔子也。王(肃)曰:时者,学者以时诵习之。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说怿。 ”通过古注,我们就懂得了“学”、“时”、“说”的含义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全句含义。(2)了解全章大意。如孟子 公孙丑上:“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

35、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疏云:“此章言王者任德,霸者兼力,力服心服,优劣不同也。”(3)了解读音。如礼记 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释典释文:“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4)了解典故。如扬雄解嘲:“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李善注:“左氏传曰:齐鲍叔帅师来言曰:“子纠亲也,请君讨之;管召仇也,请受而甘心焉。”乃杀子纠于生窦,召忽死之。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脱之。归而以告曰:“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公从之。 墨子曰:傅说被褐带索,庸筑傅岩。武丁得之,举以

36、为三公。”李善注说明了原文典故的出处。(5)了解古籍版本及校勘情况。如阮元为十三经注疏所作的校勘记,比较各种版本,除校正正文的错误外,还校正了许多注疏中的错误。此外,古注还有阐明哲理、划断诠意、说明语法、介绍修辞等等情况,对今人阅读皆有启发。八、怎样利用古注参阅古注,除了掌握它的基本体例,明瞭它的解释内容,懂得它的术语用法之外,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批判吸收 阅读古书,参阅古注是必要的。但是,对古注的内容我们应当采取分析的态度,在善于汲取其精华,排除其糟粕。因为古注都产生于漫长的封建社会,作注的人不可避免要受到他们所处历史时代的局限,注解的内容自然会有宣扬封建思想和唯心主义的地方,甚至

37、严重歪曲原书思想内容也在所难免,所以我们不能一概相信,全盘接收。例如七月中的“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这一句,本是描写农奴女孩人身不自由,唯恐被奴隶主贵族之子掠走的悲懼心情,但毛传却解释说:“伤悲,感事苦也。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殆,始。及,與也。豳公子躬率其民,同时出,同时归也。” 这显然是美化了“豳公子”,歪曲了诗篇的本意。诗经古注以毛传为最清醇, 尚有可批判之处(毛传小序尤其如此),参阅其他古注,自然更应精审辨择。(二)正确取舍 古注对于词义的解释,大多是可取的,但误解之处也往往有之,我们同样要正确取舍。如七月“殆及公子同归”中的“殆”字,本来是唯恐、只怕的意思,它是表现“女心伤悲

38、”的疑惧之情的一个词语,毛传却把它解释为“始”,曲解了词义。又如“春日载阳”的“载”字,郑玄认为是“则”的借字,其实它是“才”的借字,是始的意思。像这种不正确的解释我们就不能取用。古代的注解家,有的取舍无方,往往把异家别说牵附在一起,如魏代王弼注周易,梁代皇侃注论语,便有这种现象。有的又固执保守,泥于师法,明明解释错了,也不敢承认和改正,如汉、唐人的经书注疏就不免这种弊病。对于这两种倾向,我们都要注意分辨,予以扬弃。此外,还有一些注解家喜欢旁徵博引,考证繁琐,或侈谈义理,流于空疏,这些我们都应当注意,不要陷入到里面。(三)联系正文 参阅古注,自始至终都要紧密联系正文。联系正文阅读注文,通过注文

39、理解正文,相互推求,彼此印证,才能理解正确,体会深刻。(四)融会贯通 一篇文章的注解虽然有不同的内容,但有时往往有互相包容的关系;虽然分散成多处,却彼此不无联系。因此,我们阅读古注,不应割裂孤立地看问题,应该把注文看成一个整体,要善于融会贯通,举一隅而反其三。第三讲 训诂的运用一、训诂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一) 、指导中学语文教学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的字义、词义,它跟讲授中学文言文的关系十分密切。1、帮助准确解释古书的词义(1)触龙说赵太后:“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 “少,副词,稍稍。益,副词,更加。”(王力古代汉语) “稍微更加喜欢吃点东西。”(

40、古代散文选)“益”在这里并非更加之意,而是稍的意思。杨树达词诠卷七:“益,副词。稍,渐也。” (2)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十三校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声声思,一声声都含有哀怨的情思。”“思”在此当“悲”讲。诗大序:“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文选卷19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李善注:“思,悲也。”淮南子缪称篇:“春女思,秋士悲。” 2、帮助取舍进行决断 在遇到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时,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决断,以决定取舍,避免盲从。如:诗小雅北山:“旅力方刚,经营四方。”毛传:“旅,众也。”朱熹诗集传“旅与膂同”。清代陈奂、胡承王共 、王念孙、段玉裁都维持毛说,章太炎力

41、主朱说。认为“旅力”即“体力”。指诗作者周大夫一人之力。应取后说。3、帮助弥补注本的不足。对于古文选本当注而未注之处,训诂知识可以使我们敏锐地察觉,并且经过研究,觅得正确答案。如: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恒,未尝不呼父母也。”课文无注。此应作疲倦讲。广雅释诂:“疲,惫,极也。”4、帮助纠正误注。课本或某些古文选本如有误注之处,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种错误,并加以匡正。如:屈原列传:“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高中第四册:“意思是,绝没有受尘世的滋浊垢污。”获字在此是辱的意思,广雅:“获,辱。”5、使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训诂学是解释古代书面语言并进一

42、步阐明为什么可以这样解释的一门学问。如:左传:“齐师败绩。”杜预注:“师徒挠败,若沮岸崩山,丧其功绩,故曰败绩。”误。古文“绩”与籀文“迹”同形。败绩即车辙乱了(二)指导古籍整理。古籍整理不外乎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翻译,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训诂知识。1、训诂与校勘 通校勘是校读古籍的先决条件。(1)读书杂志战国策杂志“触龙”,“触龙言愿见太后”,龙言古作詟,王念孙凭训诂知识,发现古书的错误。2、训诂与标点 正确理解古书的文意,是对古书进行断句和标点的前提,而要正确地理解古书的文意,必须通训诂。如: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有的误断为“成得药去。五、六岁,”此不

43、明去有藏义。3、 3、 训诂与注释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文化部红楼梦校订出版小组注:“百足之虫,指马陆、蜈蚣一类节肢动物。这类动物被截成几段后仍会活动,故称死而不僵。” 这是训僵字为僵死、僵硬之僵,实误。此僵字实为倒下之义。4、训诂与翻译 近代学者严复论翻译,有信、达、雅之说。翻译古文亦然。信、达、雅三者之中,信字居首,信即正确、准确之意。而要准确地翻译古文,必须通训诂。换言之,如果缺乏训诂的修养或无视训诂的基本法则,则其译文必不会准确。如: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有人译作:“吃得香甜,穿

44、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与原文大相径庭。(三)、指导辞书编纂1、参照体例,吸收成果,引用方法首先,许多训诂专书创造了字典、词典的编纂体例。如尔雅创造了同义词词典和义类词典的编纂体例。说文解字首创了部首编排方法。其次字典、词典释义,要借鉴和运用训诂的条例和方法。字词典的字、词的义项,排列出次序,也需要训诂和训诂学的知识。对字、词义项的建立和解释的准确,也需合理利用前人的研究。2、纠正旧辞书在释义上的谬误。掌握了一定的训诂学知识,懂得了训诂的条例和方法,可以发现和纠正字典辞书在释义上的个别失误。如:台湾中文大辞典:“摘索,索取也。”并举唐韩偓清兴诗为证:“阴沉天气连翩醉,摘索花枝料峭寒。拥鼻

45、绕廊吟看雨,不知遗却竹皮冠。”摘索即萧条冷落之意。杨万里诗:“更觉梅枝殊摘索”。3、考索和补充被漏略了的义项。训诂学是研究字、词义的学问,它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辞书编纂提供丰富的资料,从而使辞书不致将应列的义项漏略掉;已经漏略掉的,还可以在重新订时加以补充。如“真”在旧辞海中列了五个义项:真实,真诚。本原;自身。官职。指“真书”。姓。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义项应予以补充:即形象、容貌之义。二、举例说明古文注释的方法。(1)仔细研究原文注释古文,首先要仔细研究原文,了解作者的思想写作的背景,这样便于把握文章的内容,做到注释准确。如, 段成式酉阳杂俎:“大历中,太原偷马贼诬一王孝廉同情,拷掠旬日,苦极强首

46、。”同情,指同此案情。(2)利用已有的注释 从汉代注经开始,以后历代学者对一些古书进行了注释。这些注释对我们阅读和重新注释古文是有帮助的,我们应该合理利用。如,扬雄法言序篇:“蠢迪捡押”。晋人李轨注:“蠢,动也。迪,道也。捡押,犹隐括也。言君子举动则当蹈规矩。”(3)善于利用工具书商君书农战篇:“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此谓劳民。”劳,查辞海、辞源、康熙字典都没恰切可取的解释。经籍纂诂:“劳,懒也。”文天祥念奴娇驿中言别友人:“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情凭谁雪?”“铜雀春情”见邺都故事。“金人秋泪”见佩文韵府。三、古文翻译的方式、方法有哪些?古书翻译的方式有直译、意译两种。(1)、

47、直译史记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王侯将相,难道有血统吗?”(2)、意译史记秦始皇本纪:“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五帝的制度不相重复、三代的制度不相袭用,各用各的方法治国,这 并不是他们故意违背前代的做法,而是因为时代变了。)”翻译中对词语的处理方法:a、沿用。是指在翻译中原文的某些词语仍可采用,不必变动。b、扩充。是指在多数情况下,要把古单音节词变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c、增补 古代汉语的句子省略成分较多,翻译是需把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d、替换 指在翻译时,用现代汉语中的通行的词语替换古文中的难懂词语。e、删除 指古词语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可省略不译

48、。f、调整 指在翻译中,遇到古今汉语的词序不同部分,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过来。第四讲 训诂的体式一、解释下列名词(1)训诂体式:训诂的体制和形式。包括随文释义的注疏、文献正文里的训诂、通释语义的专著和考订书中的训诂。(2)文献正文里的训诂:古代文献中由文献撰写者本人作出的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在甲骨刻辞中就已出现。陆宗达:训诂简论:“存在于周秦正文中的诠释文字,实际就是训诂方法的开端。 ”如 左传 宣公十二年“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 ”(3)传:说文:“传。遽也。 ”尔雅释言:驲(ri)遽,传也。 ”皆所以达急速之事。引申之凡由此达彼皆曰传。又引申之,递达古今之言语亦谓之传。解释古今之言语亦谓之传。如春秋有“三传” , 诗有毛诗故训传 、 韩诗内外传等。(4)说。 说文:“说,说解也。 ”即说明解释之意。引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