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康教育对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的影响【关键词】 健康教育; 骨 折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创伤之一,康复周期较长。正确的护理健康教育对骨折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我科通过对围手术期病人进行护理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 2006 年 1 月至 2008 年 11 月期间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骨折病人中选择 160 例,排除语言、智力障碍、原发关节损伤及其他非骨科创伤性疾病。病人年龄 1655 岁。上肢骨折 58 例,下肢骨折 72 例,上下肢均有骨折的 30 例。其中男性 98 例,女性 62 例。均行手术治疗。随机分成两组。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骨折特点、手术方式、术后治疗过
2、程及受教育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 法1.2.1 两组病人均在入院时和出院时测量患肢的关节活动度及患肢的周径,比较入院及出院时的周径变化。如患侧肢体因伤肿胀则以健侧肢体测量值为准。上肢测量肱骨中点周径,下肢测量股骨中点周径。观察关节僵硬的发生率和肌肉萎缩情况。1.2.2 实验组除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外,还要进行系统全面的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原则上只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在患者主动询问时,只根据所提问题作简单必要的解释,不深入展开。1.2.3 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式:骨折患者的知识需求有一定的倾向性和规律性,要根据患者不同时期对健康教育的需
3、求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治疗方法与效果;治疗注意事项; 并发症的防治;病情现状与预后;康复锻炼指导;饮食指导;自我护理方法;自我心理调适方法与技巧;减轻疼痛及便秘的措施;功能锻炼的时间、次数及方法。通过阅读病例资料,与患者及家属交谈,了解他们以往的学习信息、学习动机和心理准备状态,评估其对有关知识的需求和重点,作为制定健康教育的依据。在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上,根据需求多样性的特点,除以护士讲解为主外,还可采取其他方式,以满足不同患者在不同时期的需求,如集体健康教育、医患座谈会、同种疾病患者讨论会等。同时也重视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这对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
4、后的康复尤为重要。2 讨 论2.1 护理健康教育在骨科围手术期的实施特点及意义: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1。骨折和手术均为意外突发负性事件,会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应激反应。骨折手术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没有心理准备,不能很快适应角色转换。而患者的心理活动,对疾病的感受和反应,以及医护人员对患者施加的心理影响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2。骨折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高于常模3,4。而抑郁和焦虑对骨折的愈合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负性影响5,对某些骨折如股骨颈骨折甚至是直接影响愈后的一个因素6,7。根据 Brown
5、 SA 和 Devine EC 的研究,健康教育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且健康教育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正性效果8,9。2.2 重视疼痛的处理。疼痛可使患者产生恐惧、失眠、焦虑、抑郁和绝望等不良心理反应,并且还可以影响到患者的营养状况、功能锻炼的及时有效实施和生活质量。要适当有效使用止痛剂。另外,因患者缺乏相关知识而采取不适当的体位也是造成非创伤部位疼痛的重要原因。教会患者正确地制动与活动,从而有效地减轻非创伤部位疼痛,有效地缓解改善预后和缩短住院时间有显著意义10。2.3 重视社会支持的作用。 骨折病人由于活动范围的突然受限、自理能力的下降甚至丧失、巨额医疗费用的压力影响,容易出现烦躁、焦
6、虑、抑郁,甚至被抛弃感。所以,除了要重视基础及心理护理外,还要重视社会支持对患者的作用。社会支持是一种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是个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途径与他人或群体接触,并获得信息、安慰及保证11。在我国,人们把社会支持理解为来自各方面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事、伙伴、党团、工会等个人或组织给予的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12。护理工作者不仅要了解社会对健康积极作用的一面,还要了解病人在不同的疾病阶段社会支持的变化等。尽可能地让患者获得家属、朋友、同事等的帮助和支持,克服悲观情绪,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这对骨折患者的康复大有益处。2.4 重视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骨折的三大治疗
7、原则之一,是否及时、正确直接关系着骨折的康复与预后。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案应根据患者的损伤部位、手术方式及患者的全般状况来确定。功能锻炼的禁忌症、一些随着康复进程可逐渐好转的正常现象、关节活动度及肌力训练方法等是患者了解最少的方面,故应将其作为宣教的重点。要教会患者具体的锻炼方法,如股骨颈骨折要注意患者必须平卧,置患肢于外展中立位,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引体向上运动。还要重视患者本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和帮助患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积极主动的自助和自护。自我护理可以帮助患者调整生活行为向健康转变,有助于减少废用性萎缩,促进康复13。Orem 认为患者的自护行为需要动力、知识和技巧14。【参考文献】1
8、黎介寿.围手术期处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1-3.2 Anderson KO.Rheumatoid arthritis:review of physiological factors related to etiology,effects and treatment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5,98(2):358-387.3 朱利民,陈永真,姜宏.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焦虑和抑郁情绪变化的初步观察J. 中医正骨,1999,11(11):27.4 冯怡,薛筷明,张燕敏.骨科病人焦虑抑郁评定分析与护理干预J. 现代康复,1999,3(12):1436-143
9、7.5 华金宝,潘宏武.心理状态对骨伤预后的影响J.中国骨伤,1999,12(5):51.6 姚兰,高德彰,吴光煦.下肢骨折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11):571-574.7 Mossey JM,Mutran E,Knott K,et el.Determinants of recovery 12 months after hip fracture:the importance of psychosocial factorsJ.Am Public Health,1989,79:276-286.8 Brown SA. Meta-analysis o
10、f diabetes patien education reseach:Variations in intervention effects across studiesJ.Res Nurs Health,1992,15(6):409.9 DevineEC. 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psychoeducational care in adults with hypertensionJ.Nurs Res,1995,44(4) :237.10 毕娜.术后疼痛及止痛的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5):211-215.11 Holland J
11、C,Rowland JH. Handbook of psychooncology:Psychooncological care of the patients with cancerM. New York,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58-60.12 黄丽,罗健,主编.肿瘤的心理治疗M.第 1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5-86.13 李良燕.社会发展对自我护理的需求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49-50.14 Orem DE.Nursing:Conceps of practiceM.4 ed,St Louis:mosby,1999.4-25.作者:高晓兰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骨二科, 河北 承德 06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