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世界现代史(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复习巩固凡尔赛和约 、 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1.巴黎和会(1919 年 1 月6 月)(1 )操纵国(三巨头): 法国(克里孟梭) 、英国(劳合乔治) 、美国(威尔逊) ;(2 )战胜国与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 的内容: 领土(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 、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独立) 、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 10 万,莱茵河东岸 50 千米内不得设防) 、赔款和殖民地(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3 )巴黎和会的性质: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 最能体现会议性质的内容:殖民地问题德
2、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4 )损害中国主权的内容:德国在“中国山东”全部权益由 “日本”继承。 (5 )中国外交失败的说明道理及启示: 道理:“弱国无外交” ,帝国主义列强的外交政策是实力政策,半殖民地中国在外交上没有独立权。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我们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共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6 )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2.凡尔赛体系(1 )含义:19191920 年,协约国分别同“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
3、订的和约与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2 )确立的国际秩序:帝国主义在“西方”即“欧洲、西亚、非洲 ”统治新秩序(3 )确立的和平秩序或和平制度无法长久的原因: 凡尔赛和约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依靠凡尔赛和约建立的一战后帝国主义世界和平秩序是极不稳固的,是战胜国妥协分赃的产物。(4 )法国元帅福煦的讲话及准确性的原因:1939 年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爆发,距离凡尔赛和约签订的 1919 年正好 20 年。3. 国际联盟“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性政治组织(1 )时间和总部所在地: 1920 年 1 月,日内瓦(2 )宗旨(目的):维护和平,制裁侵略(3 )实
4、质: 帝国主义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4 )操纵的国家: 美国没有参加,实权被 “英、法”控制4.联合国“二战”后建立的国际性政治组织机构。时间: 1945 年 2 月,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同年 10 月 24 日正式成立。 五个常任理事国: 中、苏、美、英、法。 目的:为确保战后的和平与安全5.华盛顿会议(19211922 年)(1 )背景:日本和美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矛盾尖锐;“美国”倡议,九国参加。2(2 )操纵国:日本、英国、美国(3 ) 九国公约的内容及实质:表面:尊重中国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 、 “机会均等”原则 ; 实
5、质(性质):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4 )确立的国际秩序:帝国主义在“东方”即“东亚、太平洋地区 ”的统治秩序。(5 )评价: 此会议表面上尊重中国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实际上肯定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中国是此会议的最大受害国。 6.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战胜国建立新的国际关系(和平制度)(1 )含义:通过“凡尔赛会议 ”和“华盛顿会议”建立的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2 )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秩序;(3 )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的条约:九国公约(4 )两个有损中国利益的条约:凡尔赛和约 、 九国
6、公约 (5 )对欧洲关系作出调整的条约:凡尔赛和约(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巩固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1、华盛顿会议:时间:1942 年 1 月 1 日(元旦) ;参与国:中、美、英等 26 国参与国与三国同盟战斗到底,三国同盟指: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签署的宣言及其意义:在“华盛顿”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 ;作用(意义):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使战争性质转变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它改变了力量的对比,扭转了战争形势,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2、雅尔塔会议:时间:1945 年 2 月;参与国及其首脑:美(罗斯福) 、英(丘吉尔) 、苏(斯大林)内
7、容:打败德国后对德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决定成立“联合国” ;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 3 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损害中国主权的内容:苏联提出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苏联租用中国旅顺为军事基地等,美国背着中国政府同意苏联。作用:加速了日本投降。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战后世界出现两极格局。(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复习巩固欧洲联盟建立的背景、过程和意义。1、西欧经济的发展: (1 )原因: 美国的扶持:为对付苏联,通过“马歇尔计划 ”援助西欧;发挥高素质劳动力优势,利用美国援助,采用最先进科技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欧洲国家走向联合。(2 )欧洲共同体欧盟的前身:
8、 20 世纪 60 年代( 1967 年)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欧洲共同体; 成立的必要性(原因、目的):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抗衡美苏,促进经济的发展。 作用: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对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的影响:政治上,有力冲击着美国的霸主地位和美苏的两极格局,美国的霸主地位衰落;经济上,资本主义世界由美国独霸变为欧共体、日本、美国三足鼎立的局面。2、欧盟:成立的时间:1993 年 1 月 1 日(世界最大经济体) ;欧盟的相关政策(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 (1999 年 1 月成功启动);3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自由流通,可自
9、由在任一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欧盟的作用: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欧盟的性质:区域性的政治经济组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欧盟条约:1991 年,法国、德国、意大利等 12 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欧洲联盟条约 ,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欧盟总部的地点:布鲁塞尔;成员国的发展:1993 年,法国、德国、意大利等 12 国;1994 年底发展到 15 个;到 2004 年 5月有 25 个成员国;2007 年有 27 个。欧盟的盟歌:贝多芬的欢乐颂序曲;欧盟的盟旗:“圆状的 12 颗星” ;(4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特点
10、:由经济联合(欧共体)走向政治经济联合(欧盟) 。(5 )中国如何发展与欧盟的关系: 抛开意识形态的分歧,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现双方的全面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6 )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抢抓机遇,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科技,大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四)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以科索沃战争为例,熟练掌握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从两极到多极趋势(1 )两极格局(美苏争霸、二战后到 1991 年的世界政治格局)(2
11、 )新的世界格局: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 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一个相对稳定的新世界格局迄今还没定型。一超(美国):试图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 (措施:利用北约,干涉内政,发展军事) 。多强(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实力不断增强,牵制美国称霸,促进世界格局的多极化。(3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于经济结构的多极化,经济实力是世界格局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2、科索沃战争- 霸权主义介入地区冲突的典型事例(1 )背景:当前世界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主义袭击不断;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纷争,直接威胁世界安全。 (冷战后威胁世
12、界和平的因素)(2 )经过:1999 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首次越过联合国安理会,首次打出“人权高于主权” ,以“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人遭屠杀”为借口,轰炸南联盟并轰炸 “中国驻南大使馆” 。(3 )评价:严重违背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侵犯了南联盟的主权,给南人民带来了灾难,对欧洲与世界和平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人权”和“正义”实际上是美国利用来推行霸权主义,称霸世界,并最终领导世界的幌子。(4 )影响:它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说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曲折的斗争过程;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4(5 )中国应对多极化格局的
13、策略:搞好稳定,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6 )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变化后中国的地位: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变化的中国地位: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未得到尊重,说明弱国无外交;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 ,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说明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下。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二战后冷战政策开始,形成两极格局;1991 年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并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两极格局(冷战)
14、时的中国地位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推翻国民党政权,成立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过程中的中国地位: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综合国力增强,国家地位提高,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7 )辨析:分界点时期 冷战 冷战后政治格局 两级格局 多极化趋势表现 美苏争霸1991,苏联解体“一超多强”(8 )知道:争取较长时期的世界和平是可能的理由: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下以美苏对抗为背景的世界打颤隐患随之消失;冷战后世界大国彼此之间关系表现为既竞争又对立,又彼此依存的特点;冷战后,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从两极格局时期的东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对抗转向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冷战后,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介入这些矛盾,将其转化为国际纷争;恐怖主义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