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和乡 2010 年食用菌工作总结一、基本情况人和乡食用菌种植主要集中在西漯公路沿线的王孟寺村委,该村已有 10 多年的种植历史,目前,从事食用菌种植的人员有 户,种植品种主要是平菇,已建大棚座,食用菌种植袋,是全县有名食用菌种植大村,产品主要供应漯河的农副市场,有十余家种植老户,也是乡里的种植大户,其中陈三松、陈劲松种植规模最大,采用的原料以玉米芯和棉籽壳为主要原料,陈劲松等人已经能够做到制种、扩繁到栽培一体化种植。近两年顺应市场发展,他摸索出了适应我乡种植的黑木耳栽培新技术,把栽培重点转向木耳生产,以适应更大规模种植。除王孟寺村以外,我乡大郭、三和等村委也有零星种植,正逐渐形成规模。二、存
2、在问题1、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金匮乏。乡里有意把该项产业进一步迅速发展壮大,打算多开展一些技术方面有关专家的指导培训,淘汰一部分食用菌灭菌消毒落后设备,努力扶持发展势头好的重点大户,带动发展,但乡镇财政一直比较困难,致使在食用菌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乡的食用菌发展迟迟不能撵上好形势迅速壮大起来。2、品种比较单一。我乡的食用菌生产以平菇为主,品种比较单一,在新品种的选择上,群众的接受能力不强,还有待加强宣传引导,此外,群众食用菌栽培的技术含量低,一些新的技术措施未能应用。3、种植户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技术能力不强,在进一步的严格消毒和精细管理上难以达到所需要求。三、下步规划(一)措施1、成立人和乡食
3、用菌办公室,把食用菌生产作为农民增收的重点来抓,并抽调乡里懂业务、会技术的干部为食用菌农户解决困难,服好务。2、在乡财政等条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困难,不间断地请来食用菌专家到乡里举办食用菌种植培训班。3、经常性组织种菇大户和部分感兴趣的农民群众到外地参观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转变旧观念,将食用菌种植辐射到全乡。4、积极与信用社联系,为种植户协调小额贷款,解决菇农资金困难,使他们放心大胆发展。5、每年对食用菌种植大户进行奖励,从物质和精神上鼓励和支持全乡食用菌发展。6、在食用菌的加工、销售上做文章,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使人和食用菌销售稳占漯河市场,并向邻近城市发展。(二)打算进一步
4、巩固王孟寺等村原有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在此基础上努力争取政策资金,加大引导发展力度,形成以王孟寺、大郭和三和村为中心,向全乡辐射的食用菌发展态势,三年内再建棚 100座,食用菌生产达到 200 万袋,并再培育两万袋以上大户 15 个。在种植品种上,突破品种比较单一的局面,不断引进和试种金针菇、香菇等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品种,在两年内完成全乡食用菌种植品种结构更新。四、建议1、希望上级能多给予资金扶持,解决燃眉之急。2、县里应多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来我县指导授课,集中讲课,节约成本。3、建立县食用菌技术及市场方面沟通与交流的场所或网站。4、对食用菌先进工作者给予更多的奖励和鼓励,更大地坚定其种植食用菌的信心和决心。人和乡人民政府2010 年 11 月 1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