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翻译方向.docx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7080336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译方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翻译方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翻译方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翻译方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翻译方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 CATTI 称得上是“老字号; 包括二级和三级 有口译和笔译比 全国外语翻译考试 NAETI 难 度更大一些。 “含金量”也更高些的,用人单位更热衷于全国外语翻译证书 CATTI 的。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要求的专业性比较强,所以更适合以后从事英语方面的专业人士考取。另外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直接与职称相挂钩; 上海市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 包括中级和高级,上海的高级相当于全国翻译证书的中级或初级一般如果是大学生的话都是从三级或是中级考起.具体介绍如下: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 已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统一规划的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将于 2003 年 12

2、 月在部分城市进行英语二、三级的口、笔译试点考试。国家人事部目前印发了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暂行规定 ,明确由中国外文局负责组建考试专家委员会,并在国家人事部的指导下组织实施该考试。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专家委员会由来自 23 个部委、知名外语院校和出版单位的 40多名专家组成,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他们中有在国内享有盛誉的红楼梦 、 老残游记的译者杨宪益先生;有参与翻译毛泽东选集英文版一至四卷,并长期参与我国重要外交文献翻译、 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的主编程镇球先生;有曾在联合国担任译员,后任国务院参事的唐笙女士;有曾为毛泽东、周恩来担任过翻译、现任中国侨联副主席的唐闻生女士;有曾翻译过莎士比

3、亚等世界文学名著并长期参与我国重要外交文献翻译的裘克安先生;有翻译过水浒传等一大批中国文学名著的全国政协委员沙博里先生;有国际翻译家联合会理事,曾翻译过孙子和孙膑兵法的林戊荪先生;有国际翻译家联合会理事,曾翻译过聊斋志异选编的黄友义先生。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是在翻译专业实行的面向社会的、国内最具权威的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认证。考试分为四个等级,即资深翻译和一、二、三级口、笔译翻译。考试合格,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 ,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教育部考试中心同北京外国语大学联手将向全社会推出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National Accreditation Ex

4、aminations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NAETI) 一、 背景 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的前身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面向社会实施的一种英语翻译认证考试。该考试于2001 年 11 月在北京地区首次举行,2002 年在全国部分地区实施。因为在此之前全国尚没有一个统一的、面向社会的翻译资格认定考试,从事翻译的人员无法对自己的翻译能力作出评估,该考试一经推出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欢迎。 二、 关于考试 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是专门对广大从业人员和在校大学生的外语实际翻译能力的考试,并向应试者提供翻译资格的权威论证。该项考试在创办初期参考了包括美国、加拿大、欧

5、盟、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翻译资格认证标准,是一项具有国际水准的认证考试。 1 考试设置 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目前只设英语一个语种的翻译考试,该考试包含六种证书,分为笔译和口译两大类,各含三个级别,分别是:初级笔译证书、中级笔译证书、高级笔译证书;初级口译证书、中级口译证书、高级口译证书。 2 级别描述与适用对象 通过初级口译或初级笔译者,虽未经职业翻译训练,但可承担一般性会谈的口译工作或可承担一般性材料的翻译工作。考试对象为英语专业大专及本科二年级以上学生、非英语专业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者和其他具有同等水平的各类英语学习者(工作者) 。 通过中级口译或中级笔译者,有一定的职业翻译训练基

6、础,可以胜任多种场合的口译工作,口译质量较高;或基本胜任各种非专业性材料的翻译工作,翻译质量较高。考试对象为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或研究生和其他具有同等水平的各类英语学习者(工作者) 。 通过高级口译或高级笔译者,受过严格的职业翻译训练,有一定的口译实践,可以胜任各种场合的口译或同声传译工作,口译质量高;或胜任各种文件的翻译工作,翻译质量高。考试对象为英语专业本科优秀毕业生或研究生和其他具有同等水平的、有一定翻译实践经验的各类英语学习者(工作者) 。 三、 证书 本考试的证书由我国权威的考试机构教育部考试中心和我国外语类的最高学府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颁发。各个类别和级别的证书都是独立的,考生可以根据

7、自身的情况选取考试类别和级别。 获得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的证书不仅是自身语言运用能力的最佳表明,更为求职就业提高了竞争力。 四、 考试时间及报名事宜 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初级、中级的口译和笔译每年考两次,高级口译和笔译每年考一次。考试分别在每年的五月份和十月份举行(具体时间将另行通知或请查看 ) 。考生凭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报考,报名时需按要求提供相关信息,并按规定交纳报考费用。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上海市英语高级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每年举行两次,分别于三月和九月举行第一阶段的综合考试,并择时举行第二阶段的口试,由上海市英语高级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委员会负责命题。本考试根据口译特点,以测试口译水平

8、为主要目标,从听、说、读、笔译、口译等四个方面对语言运用能力进行全面测试,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 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式。本考试共分五个部分:一、听力,二、英语报刊阅读,三、翻译,四、口语,五、口译。前三部分为笔试,含六个考试单元,每单元 30 分钟,共需时 180 分钟;后两部分单独进行。 一、 听力测试包含听写、听力理解、笔记、听译四部分。听写题型为主观试题,听写文字内容长度为 300 至 350 个词,只念一遍,语速为每分钟 80 至 100 词。试题中有 20 处标号的空缺部分要求考生填写,填写部分的词语、短语长度以 6 个词为限,听写内容播放后有 3 至

9、5 分钟间隙供考生填写。听力理解的测试材料有讲话、对话包括采访等、新闻广播、讲座四种类型,试题形式为选择题,每一听力材料后有几道选择题,每道选择题后有 12 至 15 秒的间隙,要求考生从试卷给出的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录音播放语速为每分钟 150 个词。笔记测试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所听内容的基础上,边听边做笔记,然后完成填空试题。其题型为主观试题,所听内容文字长度为 600 至700 词,语速为每分钟 100 至 120 词,听一遍,在给出的长度为 200 词内容概述中有 20 个空白要求学生填写,每空为一词,测试时间为 15 分钟,其中听录音为 5 分钟,答题时间为 10 分钟。听译

10、测试要求考生在听懂原话基础上译出原话主要内容。题型为主观试题,听译内容分为单句和段落两部分,单句长度为 20 词,段落为 100 词,用正常语速朗读一遍,单句后有 30 至 45 秒,段落后有 150至 200 秒间隙供考生翻译书写。二、 英语报刊阅读测试要求考生具备熟练阅读英语报刊文章的能力,并了解英语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状况。题型既有客观试题,也有部分主观试题。阅读材料均选自英语报刊,共 6 至 8 篇;试题形式为选择题、问答题和写内容提要或读后感。选择题要求考生从四个选择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问答题则根据阅读内容写出切题的完整回答,写内容提要在规定词数内用自己的话语表达文章中心思

11、想,写读后感要在规定词数内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试题选材每篇文章长度在 450 至600 词。 三、 翻译试题均为主观试题,分为英译汉、汉译英两大部分。每一部分包括单句 5 至 8 句,一篇短文,长度为 300 词,其中由黑体字母印刷式划底线段落为需要翻译部分,亦可以是长度为 150 词的英译汉、汉译英文章各一篇。测试目的是检测考生英汉对译技巧与能力,英译汉范围是英语书刊上有关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方面文章,汉译英翻译我国书刊上登载的介绍国情及相关题材的文章。四、 口语测试要求考生掌握英语口语表达基本技能,包括语音语调、措辞和句法、语句的连贯与说话的流利度。题型三种,任选其一:复述大意,由两名

12、考生就一命题进行交谈讨论,命题发言。 五、 口译测试要求考生掌握英译汉、汉译英的口译基本技巧,口译采用段落翻译,翻译量四至六段,每一段长度 100 至 150 词,每一段之后有 60 至 75 秒间隙供口译,试题选材范围有采访、对话、讲话、讲演等,主要是从口语体的文字记录材料中选取口译试题材料。如何做好汉译英:从中国人进行翻译的定位上看,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根本问题都在译者的英语水平或者造诣上。在英译汉方面,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原文,在于译文中如何摆脱原文的拘束,避免洋腔洋调。这时候是使用汉语重写,所以对汉语的要求大一些。而在汉译英方面,关键在于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的英文知识,将我们原本理解得相当

13、明白的汉语文字,以准确的英语通顺地表达出来。这时候汉语对于我们是阅读的工具,应当说大部分人还是够用的,因而汉译英的时候难在英语的表达上。以下希望就五个方面的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仅供参考。1关键仍在英语能力如果说英译汉要与中国接轨才能既信且雅,那么汉译英就应当与世界接轨,即英语文字要尽量自然、流畅一些。固然我们作为外国人不可能做到像英语作为母语的人那么自如,但这不是大量存在的死译乱译的理由。这一点至关重要。翻译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测试,翻译中的种种现象与难点体现在一字一句的具体之中,但归根结底都会反映出这一点来:英语基础,或曰基本的英语水平,是做好翻译的根本。从学生的作业和考生的试卷中可以看出,汉译英

14、最能暴露学生的表达缺陷。汉译英考试题材广泛,对英语基本功的应用比较全面。 “译” 是交际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学习汉译英,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在此基础上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和英语运用能力,顺利通过社会上的、今后将面临的求职、资格、职称评定、研究生入学等各种测试和考试,并能胜任就业之后的多种业务翻译需求。如果说作文题目的制定可能会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而容易雷同和上靠的话,那么汉译英练习和考试中具体的句子却不容易事先准备,实际翻译中,问题往往不会分门别类地出现,而是各种情况都有,学生不容易事先背写框架式的套语而致使评分难分轩桎。做好汉译英关键在翻译之外,具体技巧只有在充分熟悉汉英两种

15、语言基础上,并且积极主动地应用于学习和工作之中才能逐渐掌握,不可能指望通过两三个月的突击,围绕某些“秘诀” 而真正掌握汉译英这个工具。2遵循常用方法多做练习翻译是按照原文的句型、精神、意义、情绪再现原稿整体效果的艺术性再创作。实际上它比写作还要费时费神费力。因为写作中作家占有主动,可以自由发挥,而在翻译中则受原文局限,不能避此就彼,随意发挥。提高翻译技巧不能仅靠阅读翻译理论和技巧的书籍。正如茅盾先生所说,如对两端语文功底不够,那些条条你用不上;但若功底深厚,那些条条便成了不足取的桎框。各种翻译技巧只是工具,用好用不好要看你掌握得熟练不熟练。从学生的翻译作业中,从笔者校译过的一些出版物中,经常注

16、意到英译汉时洋腔洋调, “翻译体” 表现严重,而在汉译英时又是浓郁的汉语化英语。许多情况下,单独看英语译文都看不出什么来,但是一经对照便会发现,译文在遣词造句上明显地是在按照中文的思路、使用英文单词进行字面上的简单堆砌,并未真正地把原文所指翻译出来,客户的宣传效果大打折扣。英语和汉语在不同程度上都属于分析性的语言,不仅在理论探讨,在翻译实践中也有必要做一点涉及结构、词序、语境、词汇等等方面的分析;同时从学习翻译技巧这一角度来讲,要结合对英语的掌握来应用,不宜深钻死抠。联系上面所说,还是要强调扎扎实实地学习英语,有时候由深厚的语言积累而自然获得的“语感” 更为重要,比如注重汉英两种语言在词类的分

17、工使用上、对时间顺序、结构关系的不同侧重上等等。毕竟都是成年人学外语,讲求一些技巧可以事半功倍。但是技巧是在透彻理解汉英异同之后的归纳和抽象,学习中假如未能仔细揣摩教科书中的道理,假如做练习时抢着看参考答案,那么到头来这些技巧还是外在的。总之,仅仅了解翻译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技巧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译者像任何其他专业的从业人员一样,要经过不懈的训练,熟能生巧。从历次笔试来看,大多数人在学以致用方面还有些欠缺,就是常说的综合运用能力差。翻译是门技巧性极强的艺术,只能通过大量实践才能逐渐提高。可是盲目的实践难免劳而少功,所以应有理论指导;另一方面,离开实际的理论又是空洞无益的;因此两者必须紧密结合,互

18、相促进。3. 目标读者与服务意识汉译英的读者对象是国外广泛的各阶层人士,为了适应国外一般读者的揍受能力,翻译在工作中目标读者,力求给他们提供内容充实、通俗、易懂、并为他们乐于接受的译文。笔者认为你在做汉译英的时候不妨可以这么假设:将目标读者降低一个年级程度来对待。这里希望强调一个观点:翻译固然是门学问、是个特讲水平的行当,但在市场经济中,它首先是一种服务。在面向客户和读者的界面上,翻译需要同时伺候好两个客人:一是原文的作者,二是译文的读者。不管你学问有多深或者多浅,翻译时要尽量做到眼里有作者、心中有读者。看原文时仔细点;译文的遣词行文,尽量适应目标读者。最好能够抱着“提供一流服务 ”的态度对待

19、每一句原文、每一句译文。在修改学生翻译练习、校译企业宣展材料过程中发现,如能做到上述一点,纵使忘记了一大半儿有关翻译标准的论述,译文中许许多多的表达问题都可望消灭在付印之前。4. 本文目标读者的常见问题本文的目标读者,应当已经学过大部分经贸类基础课程,部分读者已为公司翻译过各类文章甚至合同。但是翻译资格考试涉及的具体专业内容可能会比较广泛。部分读者的英语造诣可能有待提高,许多人反映在翻译时,对英语句子或段落大意基本了解,看后能领会其意思,却不能用确切得体的英语表达出来。有的人明白自己火候未到却罔知所从,而更多的人尚不能客观评估自己的译作。在试卷和翻译作业中,许多情况下表现为英译汉时出现浓厚的“

20、翻译体” ,而在汉译英时又是严重的汉语化。引起翻译错误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主要原因是没能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对两种文化的差异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训练因而翻译能力差。正如前面所说,根本问题还是英语积累不够、表达能力差。这么说太笼统;从操作层面上讲,依笔者讲授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的体会,学生在汉译英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书写马虎:大小写、拼写等错误及定冠词滥用。对此笔者无法帮忙,只能提醒一下:细致、认真。词不达意:用词不当,对多义词和掌握不够。汉译英中发现大量错误的原因之一,是译者掌握的英语词汇量有限,体现在译文表达力不强、句型变化不够灵活,对多义词和常见词的相关性掌握较差。很多学生已经通过了国家四、六

21、、八级英语考试,但实际翻译中的译文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一般期刊文章的汉译英要求。望文生义:对号入座,也就是机械地进行词对词的“翻译” 。例如说到“减肥饮料”,脱口而出的便是 weight reducing beverage,其实 diet drinks 更达意。文化差异:体现在语言上,隐身于几乎每个句子中。专业特色不足:对此笔者爱莫能助,只能寄希望于“复合教育”和“素质教育”了。5. 如何做好汉译英翻译不是边缘科学,但是涉及的学科超过了任何一门专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无所不包;天文地理,三教九流,风土人情,文化娱乐,吃穿住行,无所不涉;散文报道,传说掌故,诗词歌赋,应有尽有,真可谓地地道道的“杂

22、 ”学。多种知识、多种体裁往往在同一资料中同时出现。虚心学习,多思勤问,多查各种资料,必要时还要到现场考察,对原文读懂弄通,表达时符合有关行话,具备用简明、流畅、准确的语言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在学完一本汉译英教科书之后,在参加二级考试,或者在工作中接到汉译英任务或定单后,着手翻译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这些可以归入词汇、知识、表达三个方面,为了增强操作性,下面站在读者的角度举例说明。以下举例似乎有关经贸类的多一些,仅供参考。5.1. 不能全指望工具书现有工具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普遍的情况是英译汉多、大、全,而汉译英的工具书则数量少且收词重复率高,尤其是技术性的词语,英语译文很不到家。现在市

23、面上能够见到的专业性汉英词典林林总总,但是具体到一种设备一个产品,确有许多客观问题并未解决。一是相互雷同甚至一字不差,行业特征不明显,即使是“金山词霸 ”也令人失望。二是真正反映中国特色事物的词汇少,例如中国人说了几十年的“大件” 一直未见收录,再如 “超生”一词, “超生游击队 ”的小品在中央电视台都演多少年了,可一本大型汉英词典只有这么两个解释:1. be reincarnated; 2. spare sb.s life; be merciful,而这两个词义在如今很少用到,或者说用得着的人不需要使用英语来表达。三是新词少,汉语媒体中的许多新的说法没有体现,绝大多数的汉英辞典和经济、贸易、

24、其它商务方面的工具书都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而这些词汇往往是经济活动中最为活跃的成分。这既有社会、技术进展快、词典出版周期长这些客观因素,也有图省事、没有认真积累等原因。译者经常感觉到:出版物中汉译英方面的差错率一般要比英译汉的高得多。查字典是个好习惯,但依赖字典翻不好译。即便手头的词典应有尽有,也不能唯它们的马首是瞻。具有决定性权威的是上下文。要透彻理解原文,了解两种文化差异,应当根据上下文、语境实际情况来译,而不能生搬硬套字典里的释义。5.2. 一词多译与表达多样化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在自己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一定的风格和传统。英汉两种语言不仅用词造句的语法结构不同,而且表达思想的方法不同,所用

25、的形象也有不同。我们在翻译时必须以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的原则进行变通。该变不变则太“死” ,读者难以得到清楚的概念和流畅的译文;不该变而大变,则失之太“活” ,违背原作。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在进行翻译时,有时不能拘泥于词语的字面意思,生搬硬套或单求英汉句型上的对等,需要做些变通。译文要忠实于原文,首先必须注意上述两种错误倾向:追随原文字面结构,是谓机械主义;置原文于不顾,只拣自个儿认识的只言片语翻译出来、堆积起来,是谓自由主义。两种情况都是走极端,都脱离了翻译的本意。扩大知识面体现在具体之中,可以说要更多地注意一词多译(不是“一词多义”) 现象。如果译者能对有关情况掌握得充分一些,

26、翻译时就会自如一些,译文表达也可能活泼一些。例如同是会议,可以根据行业、级别、规模相应地译为 conference、congress、forum、 session、seminar、甚至 receiving;同样一个“会见”,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是 talking with, speaking at, 也可以是 discussing with, speaking on,还可以是 meeting with, at the ceremony of,甚至于可以是 xxx with xxx 或者 xxx in (city, conference, country, etc.)。表达多样化与一词多译不是一回事

27、。就是说即便词汇具备了,在句子层面上仍旧需要译者灵活处理。这里仅从“如何学习汉译英 ”的角度提出来,希望各位在学习以下各课时头脑中总是保持这根弦。可以根据具体的文字内容灵活选择句型、用词及其时态、语态、单复数等。翻译方法可以灵活掌握,根据不同情况从多种角度入手,选择不同的句型结构,采用直译、意译、直译意译相结合等。 5.3尽可能多地掌握背景材料掌握大量的背景资料对做好翻译至关重要,应当广泛、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如果译者对待译文本中的相关内容都不理解,就很难准确地翻译出来让别人理解。翻译时应当尽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否则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对照汉语原文,英语译文本身无懈可击,可是

28、对照事实,却发现文不对题。例如两张图片的说明文字各是“直刺蓝天 ” 和“拔地而起” ,到底是指什么,只有要来照片看过才知道:前者是一座建筑物的屋顶,上面安装了几副卫星天线,后者是一座高层建筑即将封顶, “刺蓝天” 比“拔地起”要低得多。这样就可以相对地贴近真实的语用环境把前者译为Telecom facilities in the sun,后者译为 Another sky-scrapper,或 A new high-rise against the blue sky,也就是说, “直刺蓝天 ”其实是“晒太阳”,而“ 拔地起”反倒可以“刺蓝天 ”啦。可以说,译者对相关的背景资料了解得越深入,翻译起

29、来就越有把握。比如“高层建筑擦窗机” 译为high building window cleaning machine,很难说译文不对或不好,但是看到机器本身才知道,敢情这机器擦不了窗户,擦窗户的是人,它只起一个吊篮或吊舱的作用,所以应当改译为 window cleaning gondola for high-rise buildings,否则买主是要索赔的。5.4. 学点专业知识应当特别注意术语的行业特征和“行话” 特色。在吊斗、传送带等运送散装物资的机械上,起清理、平整、刮除作用的“橡胶刷” 可能是 rubber cleaner,但在一家经营汽车零配件、轿车保养用具、装饰品等的公司之简介中,

30、 “橡胶刷” 便不大可能是 rubber brush,而是 squeegee,即蘸水后擦洗风挡玻璃的简单用具。在车间里使用的“传输系统 ”不大可能是 transportation (指市政交通或异地运输),也不应该是 transmission system(指电力或电信传输),而应当是 conveyor 或者 conveyance system。行业不同,理应选择不同的词语。例如“接头” ,是电力的、还是电子的?是管道上用的还是电缆上用的?是塑料的还是铸铁的?英语中相应的词汇多,选择哪个取决于原文词的具体含义,从原文前的公司名称中、周边产品外延上并不总是能够看得出来。写的人是自己专业的行家,但

31、译者不可能事事精通。 “接头 ”可以行业的不同而分别译为 coupler、coupling、connector、joint、terminal、grapples, wire-rope buckets(钢丝扣,即钢丝绳的接头)、junction box、binding post 等多种形式。又如“ 硬化”一词,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分别译为 vulcanise, cure, harden, solidify, cirrhosis, induration, ossify, rigidification, sclerosis 等。应当尽量通过翻译用户提供全面的相关信息。有些汉语词语概括性比较强,单看汉语不

32、成问题,可在翻译时却会很费踌躇。例如“图文装订机 ”和“图书装订机”都译成 bookbinding machine 似无不可,但是到工厂看看才知道是两码事:前者简单的像个订书机(stapler)或者铁圈装订器(ring spiral winder),后者则是由电机提供动力、有一系列机械传动、电子控制的真正的“机器” 。故而“图文装订机”还是译为 booklet binder 或 brochure binding device 好一些。5.5. 译者的学习和积累既然工具书赶不上时代、赶不上客户需求,即使赶上了你也不可能及时购买齐全,那么自己动手便是当然的补充手段。想做一个称职的译员就得“喜新厌旧

33、” ,应当留心收集新词、专业词汇、常用简称和缩略词,虚心向懂行的人求教,注意自己的知识更新、拓展。例如不要一听说“网络公司” 就译成 Internet companies,可以紧追潮流译为 startups, dotcoms, Net operators, net players, ISPs 等。再如“奥运场馆建设”,不一定要把“场”和“ 馆”的英语词都查一遍,venue 一个就够了。如今 Internet 应用日趋广泛,翻译工作也可从中受惠,可以利用 Google, Yahoo, Infoseek, Lycos 等搜索引擎查新词语。现学来不及,至少可以手勤快一些,临时查阅一下可以及时纠正不少

34、错误。今后还要出现更多的新名词,业务上会有许多新的术语,译者应该经常阅读一些时代感强的报刊书籍,以扩大知识面,有意识地积累新词,密切关注、及时收集、学以致用,更道地、更好地使用英语表达。5.6. 译文校对和润色从笔者经历过的一些考试和实务看,许多译文需要大量修改润饰。所以,译完后对自己的译文应当认真校核,确保译文句法、句义、拼写等传达了原文内容,又符合译入语规范。为了提高译文质量,译者最好能养成严谨的差错校勘习惯,贯穿原文梳理、翻译、打字、审校、看清样等整个过程。严把翻译关,做到文字通顺整洁,内容完整准确,不能“想当然” ;严把校对关,做到准确无误,在交稿之前通读一遍,往往会意外发现一些差错,

35、如数字、时态、体例、打印错误等问题。如果你更强调的是口译员:1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一名优秀的译员应具备良好的英语修养和扎实的汉语基本功,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互译规律,拥有快速、准确地遣词造句的能力。译员要有良好的语音基本功,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基础,敏锐的听力,超常的词汇量,良好的语感,灵活的表达能力以及广阔语言文化背景知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译员的听力理解能力,他是口译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一名译员的综合语言和知识水平的反映。在口译过程中,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有六个:口音、语感、词汇量、知识面、注意力以及音量与干扰。英语是世界性的大语种,口音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些连英美人自己都听不清楚。译员不

36、仅会接触到标准规范的英语,也会接触到非标准、非规范的英语;不但会听到英、美口音,也会听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国的口音;不但会听到英语民族的口音,也会听到非英语民族人的讲话,如南亚人、东南亚人、非洲人、中东人、北欧人、南欧人、拉美人等。他们的英语都不同程度地带着自己母语的烙印。要听懂这五花八门的口音,译员必须在平时就注意多听一些英语的口音、方言及变体,注意总结其特点和规律,并学会逻辑推理和判断讲话的前因后果,正确判断说话人所要传达的信息,领会其意向、目的、态度,从而作出果断、正确的选择。2广博的知识面。译员光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远远不够的。常常有译员因缺乏主题知识或百科知识而出现“卡

37、壳”的现象。译员的接触面很广,接待的对象在职业、年龄、身份、阶层、志趣、爱好、生活习惯、民族性格、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差异,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遇到各种话题。因此,译员必须掌握丰富全面的百科知识,例如专业常识、社会常识、法规政策常识、国际常识以及背景知识、国情地情、风土人情、名胜古迹、花草树木、昆虫动物等百科知识,拥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能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博古通今,并熟悉各行各业,努力做一个“杂家” 或“万事通”。鉴于口译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译员还应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使自己的翻译地道明白,达到应有的沟通效果。3出众的记忆力。译员需要有非凡的记忆力,这一点是由口译工作的特点所决

38、定的。首先,译员在口译过程中不可能有机会查阅词典和工具书,或请教别人,因此,译员必须记住大量的词汇(包括专业词汇) 、成语、典故和缩略词等。其次,译员要把讲话人所讲的内容准确详尽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也必须有相当好的记忆力。口译笔记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受时间的限制,译员所记录的内容只能是重点内容,至于怎样把整个讲话连贯地表达出来,则完全要靠译员的记忆力。因此作为一名译员,必须要有出众的记忆力。4口齿要清楚。口齿清楚包含几层意思:(1)无论是本族语还是外语,都要发音清楚,明白易懂。译员讲话不能带有方言土语,因为如果译员讲方言土语,可能会有很多人听不懂。另一方面,译员又必须懂得各种方言土语,因为讲

39、话人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如果听不懂他们的话,就无法翻译。(2)说话要干脆利落,避免重复罗嗦。(3)语速要适当,停顿要自然。(4)语调要自然,不能装腔作势,更不能喧宾夺主。(5)声音大小要适中,声音太小会令听众听起来费劲,声音太大则可能产生噪音。5严谨的工作作风。口译工作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译员作为交谈双方的中间人,是必不可少的辅助人员,不同语言的人们只能通过译员来互相沟通。译员的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声誉和形象以及交流的成败。因此,译员必须充分认识自己的职责,加强责任心,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认真对待每一次翻译任务,忠实、准确地传达讲话人的原意,不得任意篡改、增删,不能不懂装懂。一旦发现

40、自己因口误或一时误解而出现差错,就必须加以纠正。当然,纠正错误要注意策略,不必急于把句子重译一遍,可在听众不知不觉中进行补救。译员常用的补救办法,一是在随后的句子中逐渐补上;二是使用诸如“I mean”,“or rather”,“that is”的缓冲表达语。如果发现同事译错时,应取谨慎态度。如果错误不大,大可不必提出。如果认为错误严重,有可能会引起误会,甚至产生不利的影响,那么,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的看法写在一张纸条上,悄悄递给同事,切忌越俎代庖。口译工作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译员,就必须虚怀若谷,谦虚谨慎,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基本功

41、、语言基本功和知识基本功。每一次参加口译前都要认真做好译前准备,尽可能详尽地搞清会谈的主题、目的、具体环境、有关术语或词汇以及表达法,做到有备无患,确保每一次口译获得圆满成功。6良好的心理素质。由于口译工作总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的,译员要面对众多的听众。临场经验不足的译员总有一种怯场心理,尤其是在比较重要的场合。怯场的原因多半是自信心不足,对专业或专业术语不熟,怕其他懂外语的人挑剔。怯场难免会影响译员的情绪和口译的质量。为此,译员要注意突破心理障碍,努力战胜自我,培养从容面对听众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具体方法是平时要注意锻炼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的胆量,每一次会议前都要认真做好译前准备,尽量找机会与会

42、议的组织者、发言人有所接触,尽可能多地了解会议的背景情况。如果是专业性较强的会议翻译,事先还要阅读一些有关方面资料,强记专业术语,做到心中有底,以防情绪紧张而影响翻译质量。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柴明认为,具备一门外语只是成为一名合格的翻译人才的基础,需要在此之上拥有一定的翻译技能和素质。柴明颖以英语为例,几乎每一个大学生都学过英语,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成为好的翻译人才。 除熟练掌握了一门外语外,还需要以下几个基本素质: 一、双语基础好:客观忠实地翻译原文或源语的内容。柴明说,没有经过专业翻译训练的人在翻译时,往往在描述所翻译的内容中,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包含了个人的观念和意思。但是

43、合格的翻译人才,必须要忠实讲话者的讲话意图,以便给予听者正确的判断信息。柴明特别提到,即使在翻译过程中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也必须把讲话者的意图客观复述,不得添加自己意见。 二、知识面要广:翻译其实是一个“杂家” ,需要对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等。柴明介绍,在翻译过程中会涉及多个领域,如果对此一窍不通,碰到专业术语等专业领域外语将很难翻译,给翻译工作带来不必要麻烦。上海外事翻译中心副主任周晓峰介绍,翻译人员需要是个有心人,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扩大知识面。 三、逻辑思维能力强: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辨析能力,柴明认为,每一个人的讲话都有其一定的逻辑,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对语言的逻辑要掌握,

44、并经过合理组合,将信息通过目标语言传递给听者。有的人在翻译时出现误解、错译或漏译并不是因为语言能力差,而是逻辑思维能力差,原文中存在的一些逻辑上的关系,译者未能从字里行间、上下文关系上悟出来,所以出现差错。 四、反应灵敏:一名合格的翻译还需要具备反应灵敏、口齿清晰等素质。如果连最基本的翻译素质都达不到,那么也就没成为一名合格翻译的潜力。 新手谨慎上路 对于新手而言,以一个专业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触类旁通其它专业是立身之本。 “职业杀手”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在某一个领域无人能及的。不要相信“我能翻译所有类型稿件” 之类的话语,即使中文的文章也没有人能全部看懂。 目前在一家公司担任法律翻译的董先

45、生称,要想成为“职业杀手” ,首先要确立自己的翻译专业,绝不要贸然出击。刚开始入门作翻译,不论在公司或是翻译公司,不必太计较费用。重要的是选对方向,不断实践,不要忘了翻译是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行业,两三年、四五年就会很奏效。 如何提升自己 提升翻译水平的渠道有多种,如培训、参加俱乐部、与国外朋友交流、自学等。不过关键是翻译人员要有持之以恒、不怕吃苦的决心。 周晓峰建议,若有志于把翻译作为一项职业经营的话,最好参加专业培训。当前以测试人们的翻译水平为主的考试主要有下面几种。 高级翻译学院 经过层层筛选,成为高级翻译学院的学员是翻译人才最佳的选择。不过这个难度很大。目前,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北京

46、外国语大学都纷纷建立了旨在培养专业会议口译员的高级翻译学院,不过,一年招生的人数都很少,如上海仅招 10 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不断地淘汰。 翻译专业资格考试 从今年起,不再进行翻译系列(英语翻译、助理翻译)任职资格的评审,国家翻译专业资格考试正式替代目前的翻译职称评定工作。各语种、各级别均设口译和笔译考试,各级别口译考试均设口译综合能力和口译实务 2 个科目。对于想提高翻译水平,而又缺少自制力的翻译人员来说,外力约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口译考试 口译,由于其侧重口译、笔译等应用能力,一直被社会所认可。据悉,今年秋季 9 月 17 日开考的上海市外语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笔试) ,报名人数创

47、历史新高,同比增加约 5000 人。其中报名英语中级口译 27442 人、英语高级口译14348 人、日语口译 601 人。 业内交流 加强与同行业人士之间的交流,是迅速提升英语水平的机会。目前,上海有四个翻译协会,分别是上海市外事翻译工作者协会、上海翻译家协会、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上海市工程翻译协会。翻译人才可以在这里找到知音和老前辈,进行业务或感情上的交流或请教。当然,网上这样的平台也很多,如中国翻译人才网等。尽可能地加入业内圈,与业内人士进行交流。 2011 年全国各院校 MTI 翻译硕士考试参考书目北京师范大学 (1)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

48、2)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杨月蓉,实用汉语语法与修辞,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叶 朗,中国文化读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6)卢晓江,自然科学史十二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7)徐亚男,外事翻译-口译和笔译技巧,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 对外经贸大学 英美散文选读(一)、(二) 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蒋显璟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陈宏薇 等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三版) 对外经贸大

49、学出版社 2009 年 8 月 王恩冕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林青松公文写作 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4 月 白延庆 复试参考书目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三版) 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8 月 王恩冕英语同声传译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年 9 月 仲伟合 英语口译教程(上、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年 3 月 仲伟合 西安外语学院 (1)张汉熙,高级英语(修订本)第 1、2 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刘宓庆,文体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3)冯国华、吴群,英译汉别裁,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4)杨月蓉,实用汉语语法与修辞,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叶朗,中国文化读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6)卢晓江,自然科学史十二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复试参考书目: (1)方梦之,实用文本汉译英,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3. (2)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