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后出血 125 例临床分析作者:杨晓琼单位:四川省盐亭县人民医院【摘要】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治疗方法,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 对我院 2001 年 1 月至 2008 年 10 月 125 例产后出血患者的病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是子宫收缩乏力 98 例,其次是胎盘因素 12 例,产道损伤 8 例及凝血功能障碍 1 例。125 例中,121 例行药物综合治疗(包括清宫术) ,死亡 4 例;4 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痊愈。结论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其次是胎盘因素、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有时为多个因素同时
2、存在。大多数产后出血病例可经药物综合治疗和清宫术治愈。在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及时果断地选择子宫切除术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必要措施。做好产前检查,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产程中积极处理宫缩乏力和胎盘滞留,重视合并症的控制,对预防产后大出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产后出血;宫缩乏力;胎盘;子宫切除自 2000 年 1 月至 2008 年 10 月住我院发生的产后出血及院外发生产后出血入住我院者,共 125 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25 例产后出血患者,年龄 1940 岁。初产妇 88 例,经产妇 37 例;阴道分娩 119 例,剖宫产 6 例。出血量 5001000ml 者
3、 78 例,10002000ml 者 20 例,2000ml 以上者 27 例。1.2 出血量的测量 分娩前就诊病员 115 例采用称重法,即将分娩后所用敷料称重减去分娩前敷料重量,为失血量(血液比重 1.05 g=1ml) 。10 例院外分娩大出血量据病史提供者、经治医务人员提供资料及入院检查患者状况估计。1.3 产后出血的原因 本组 125 例产后出血中子宫收缩乏力98 例,胎盘滞留 6 例,胎盘植入 1 例,胎盘胎膜残留 5 例,软产道损伤 8 例,合并肝病凝血功能障碍 1 例。合并高血压病史3 例。1.4 产后出血的治疗 本组 125 例患者均导尿、按摩子宫、应用止血药、抗生素及宫缩剂
4、综合治疗,输血 45 例。8 例行软产道损伤修补;5 例行清宫术;宫腔纱布填塞 11 例,切除子宫4 例。2 结果子宫收缩乏力 98 例中,仅行非手术治疗 96 例,死亡 3 例,为失血性休克合并 DIC;子宫切除 2 例痊愈。胎盘胎膜残留 5例行清宫术后,其中 1 例因肝病凝血功能障碍死亡,1 例仍出血行子宫切除后痊愈。胎盘植入 1 例行子宫切除后痊愈。3 讨论产后出血是指从接生到胎儿娩出后 2 小时出血量400ml 或胎儿娩出后 24 小时内出血量500ml1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约占 49.9%2 。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5、的关健。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占首位。2 产后早期出血原因以子宫收缩乏力为主,某些原因使产程延长,如精神紧张和或使用镇静剂或麻醉剂、滞产、产妇体力衰竭、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巨大儿、巨大胎盘或反复妊娠分娩、子宫肌纤维受损、结缔组织相对增多,以及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肌瘤等3 ,都可导致子宫肌肉收缩不良而发生产后出血;子宫肌水肿及渗出,如妊高征、严重贫血,子宫盘卒中,以及前置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血窦不易关闭等,均可发生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胎盘剥离不全、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嵌顿、胎盘粘连及胎盘置入等胎盘因素;以及软产道损伤、凝血
6、机制障碍均可成为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做好孕前及孕期保健工作,积极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及各种妊娠合并症。产前详细询问孕产史及宫腔手术史,作全面细致的产前检查。对多孕、多产及多次宫腔手术者,羊水过多、妊高征、子宫发育不良、有子宫肌瘤剔除史者,合并糖尿病、血液病及 RH 血型阴性等产后出血高危孕产妇,应提前收住院检查,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并提前对产后出血的可能性进行评估,设计相应的急救预案。在第一产程中密切观察产妇情况及产程进展情况,消防其紧张情绪,保证充分休息,注意补充饮食。第二产程指导产妇适时正确使用腹压,防止胎儿娩出过快,防止软产道损伤。胎肩娩出后,肌注缩宫素 10U 并继续静脉滴注缩宫素,以增强子
7、宫收缩减少出血。由于产后 2 小时出血量占产后 24 小时内累计出血量的 3/4,且主要发生在第三产程,所以产后出血防治重点在产后 2 小时。第三产程时间越短,子宫收缩越强,胎盘剥离娩出越快,子宫出血就越少4 。若胎盘未娩出前有较多阴道流血,或胎儿娩出后 30 分钟未见胎盘自然剥离现象,应行宫腔探查及人工剥离胎盘术。剥离有困难者,切勿强行挖取。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检查软产道有无撕裂,检查子宫收缩情况并按摩子宫以促进子宫收缩。按摩时间以子宫恢复正常收缩、并能保持收缩状态为止,通常持续 15 分钟多能奏效。因产后出血约 80%发生在产后 2 小时内,故胎盘娩出后,产妇继续留在产房
8、观察 2 小时,严密观察产妇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宫缩和阴道流血情况。失血较多应及早补充血容量;产后鼓励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不能排空者应予导尿;早期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量。在产后大出血的治疗中,除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严重的失血性贫血、抗休克、防治并发症及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外,采用及时有效的止血措施是救治成功的关健。首先应明确大出血的原因。如果为胎盘滞留可行徒手胎盘剥离术;胎盘胎膜残留者行清宫术;软产道损伤可行修补手术;凝血机制不全者可成份输血、输入纤维蛋白原以改善凝血状态。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可选用崔产素 1020U 肌注或静滴,亦可经宫体或宫颈注射崔产素 20U,或脐静脉注射催产
9、素 10U。垂体后叶素可使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收缩,同时也有兴奋平滑肌并使其收缩的作用,临床多为静脉滴注,亦有文献报道,将垂体后叶素 52U(1ml)加入生理盐水 19ml,在出血部位粘膜下多点注射,每点 1ml,取得满意止血效果5 。在药物综合治疗无效时,可用纱布行宫腔堵塞止血,亦无效时,为挽救产妇生命,应及时果断行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选择方式很重要。次层子宫切除术的优点是手术时间短,又能保留宫颈,使性功能无大改变,损伤膀胱、输尿管的可能性很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但对前置胎盘、羊水栓塞至DIC 出血者应行子宫全切除术6 。 近年来,选择性动脉造影栓塞术在治疗顽固产后出血上取得确切疗效,有条
10、件者可选择使用。【参考文献】1 苏应宽,江森临床产科学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56 2 苏应宽,徐增祥,江森实用产科学M 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488 3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 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799 4 王淑贞妇产科理论与实践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732 5 杨秀兰子宫粘膜下注射垂体后叶素治疗剖宫术中出血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11):7586 韩凤兰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 21 例探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 年 7 月 27 卷第 8 期,260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