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产房助产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7078859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房助产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产房助产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产房助产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产房助产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关键词】 产房助产职业危害分析及防护产房护理人员每天都要与不同产妇近距离在一起,其护理及各种操作均在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中进行,这种特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对护理人员的健康造成一定的职业危害。现报告如下:1 产房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1.1 生物因素 生物性有害因素主要为乙肝病毒感染及传染性媒介物。在待产及分娩的过程中,助产人员有长时间且频繁接触产妇的血液及体液的机会,并且在手术操作,清理、消毒器械的过程中随时有被刺伤和割伤的危险,更增加了感染的机会。1.2 物理因素 损伤:在接生过程中,助产人员很容易被针刺伤,这样的情况发生较多。紫外线:紫外线照射人体或眼部,可

2、引起皮炎或眼炎,照射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对人体有害。噪音:产房的噪音主要来自孕产妇的痛苦呻吟甚至喊叫声、胎儿监护产生的机器声,过多、过频的声音干扰可引起内分泌、心血管及听觉系统的生理改变。1.3 生理心理因素 产科是公认的高风险科室,而产房又是产科的心脏,突发情况多,工作节奏快,精神高度紧张;接生操作又需要消耗极大的体力,长时间的被动体位可引起腰部、双下肢及颈肩部关节损伤等。2 防护对策 2.1 生物因素 加强对助产人员医院感染和防护知识的宣传及学习,培养严格的无菌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产妇应严格把关,进行各种非无菌操作时应戴非无菌手套;

3、检查或接生时应使用防护眼镜、双层无菌手套,手术操作时应小心、谨慎,避免被血液或分泌物溅到。2.2 物理因素 针刺伤的防护:分娩过程中,对于各种操作要小心谨慎,缝合会阴裂伤及切口时应充分暴露视野。一旦受伤,应及时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将血挤出,同时用流动水连续冲洗伤口,然后用高效碘伏消毒。如产妇为乙肝患者,应视其情况验血,必要时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定时复查。紫外线的防护:严格控制紫外线的照射时间,照射一小时后方可进入手术间,避免臭氧对人体的损害。噪音的防护:尽量减低胎儿监护的音量,根据情况甚至可将声音关掉,在待产期间,潜伏期以前尽量少用全程监护。允许家属陪产,多与产妇沟通,向产妇讲明保存体力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消除其恐惧感。2.3 生理心理因素 尽量改善产房的工作环境,合理安排人员值班,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在人员配备允许的情况下,工作时间尽可能遵循正常生活规律,以缓解助产人员身心疲劳。平时应鼓励其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以应对高负荷的工作。作者:王桂荣,刘华春,李颖博作者单位: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产房,山东文登 2644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