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妇对产褥期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 50 例产妇进行产褥期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调查,从而了解到产妇对产褥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 2006 年 3 月5 月在福建省霞浦县中医院妇产科分娩的 50 例产妇。结果在产褥期饮食与营养知识、个人的卫生知识、休息与活动知识、乳房护理知识、母乳喂养知识、计划生育知识方面,产妇有一定的认识水平,但认知程度高低不一,提示需采取多种形式对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从而在产褥期间,母婴健康及其以后身心健康。 【关键词】 产妇产褥期健康知识健康教育 中国妇女分娩后,有个传统的习俗,即把在分娩后第一月称为“月子“。非
2、常重视在“月子“内的休息与饮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产妇受几千年传统习俗的影响,在“月子“期间仅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忌水果、蔬菜,以汤代开水,造成纳差、便秘、口渴,甚至出现脂肪肝。严重影响产后恢复。为纠正产妇的这种认知偏差,也使助产士重视产褥期保健知识宣教。同时,在护士对产妇进行产前、产后及出院后产褥期健康知识教育时更具有针对性。为此笔者对 50 例产妇进行产褥期健康知识认识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 调查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选择 2006 年 35 月在福建省霞浦县中医院妇产科分娩的 50 例产妇,随机选择。其中经产妇 5 例,初产妇 45 例。年龄2035 岁,其中 2025
3、岁 31 例,30 岁 17 例,35 岁 2 例。文化程度:大专 2 例,高中及中专 18 例,初中及以下 30 例。1.2 调查内容参阅有关文献1 ,结合临床经验和科室实际情况,自行设计结构型问卷。其中包括产褥饮食与营养知识(共 6 个条目) ,个人的卫生知识(共 6 个条目) ,休息与活动知识(共 4 个条目) ,乳房护理知识(共 4 个条目)母乳喂养知识(共 4 个条目) ,计划生育知识(共 2 个条目) ,六个方面共 26 个条目进行单向选择,每项陈述设肯定与否定回答。1.3 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在产妇分娩后 24 小时即由笔者发放问卷并讲解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由产妇自
4、行填写。发放问卷 50 份,收回有效问卷 50 份。有效回收率 100%。1.4 判断标准对产褥期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定:对有 6 个条目的以答对 4 个或以上为完全掌握,答对 2 个或以下为不掌握;对有 4 个条目的以答对 3 个或以上为完全掌握,答对 2 个或以下为不掌握;对有 2 个条目的以全部答对为完全掌握,答对一半或全答错为不掌握。2 结果产妇对产褥期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见下列各表。表 1 产妇对产褥期健康知识掌握率比较(略)3 讨论从表 2、3 可清楚看出产妇对产褥期健康知识有一定认知,其认知程度与年龄和文化程度均无关。从表 1 可发现产妇对产褥期健康知识大部分有掌握,其中个人卫生知识、
5、休息与活动知识、乳房护理知识、母乳喂养知识都基本掌握,掌握率达 76%以上。这表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良好生活质量的向往及健康保健日趋重视,无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都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以极大的关注。同时,发达的媒体及网络,使产妇能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这方面知识。但同时发现,产妇在饮食与营养知识、计划生育知识方面掌握程度较低,掌握率低于 66%,提示产妇对产褥期保健知识的掌握存在片面性,对有些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不足,如在“月子“期间,表现为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忌水果、蔬菜,以汤代开水的饮食行为,以至在临床上,常有产妇主诉:口渴、纳差、便秘等不适症状,影响着乳汁的分泌,影响产后恢复。
6、部分产妇甚至在 42 天后检查发现有脂肪肝,致使身体呈现亚健康状态。通过调查了解到产妇之所以存在不良的饮食行为,是因为听从母亲、婆婆或他人的教导。认为蔬菜、水果等为“寒“性食物,易引起“胃寒“,牙齿松动、脱落,易落下“月子“病。这表明,传统饮食习俗仍影响着产妇的认知行为。表 2 不同文化程度的产妇对产褥期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略)表 3 不同年龄的产妇对产褥期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略)4 对策4.1 纠正产妇对产褥期健康知识的认知偏差,加大产褥期健康保健知识的宣教。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产妇对产褥期饮食与营养认知率低,仅为 44%。产妇及家属认为食盐易致新生儿气管炎,咽起“盐咆“;食蔬菜对牙齿不利等。因
7、此在对产妇进行宣教时,不要忽略产妇家庭其他成员。编辑一些通俗易懂的小册子,采取多样的宣教手段。做到健康教育个体化,如定期集体宣教和示范、发放书面资料、定时播放录音、录像等,定人、定时宣教,并注意健康教育的环境。4.2 加强对助产士相关知识及素质培养,提高助产士对健康教育的认识。首先在医护人员中要统一认识,认识平衡营养饮食对产妇康复的重要性。作为健康教育的助产士应较完全掌握专科基础护理知识及应对经验,同时应具备多边缘学科知识如人文知识,生活保健知识,才能指导产妇和解答产妇提出的各种问题,并掌握健康理论和健康教育的方法。其次应注意语言技巧及沟通艺术,用通俗易懂,使产妇及陪伴人员易于接受的教育方言,
8、而不应使用过多的医学术语,才能使产妇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助产士可通过参加培训班、公义交流、经验讲座和学习班等方式打下扎实基础。4.3 建立产后延伸服务体系,使之走进家庭、走入社区。当前由于医院工作范围及人力资源的局限,健康教育大多仅仅限制在医院内,而忽略了社区及家庭中个体化教育。同时产妇住院时间短暂特点,对于产后延伸服务体系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助产士从参与在住院期间集体宣教和示范、发放书面资料、定时播放录音、录像等方式进行宣教的同时,还应建立产后延伸服务,首先可通过出院前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测试,以了解产妇对产褥期健康保健知识掌握情况,以使社区护理服务点跟进。其次建立与社区、家庭间热线电话
9、,以便随时了解情况及回答问题。再者定期伸入社区进行进座、示范宣教等。4.4 由于传统的饮食行为已根深蒂固,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不厌其烦地进行健康宣教。作为护理人员,应通过护理程序五步骤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及评价。确认产妇存在的认知偏差及行为,制定可行方案,进行反复多次讲解、示范,并针对方案进行逐项对照,不断的评价其行为,若掌握不好,应继续教育。这样不仅帮助其纠正有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同时也提高了护士解决问题的行为护理能力。【参考文献】1张秀泉.产褥期保健的重要性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5):267-2682王曼.妇产科护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853蔡红.产科病区健康教育实施的探讨J.美国中华现代医学杂志,2001,5(11):794涂素华.苏才敏,佘秋群.浅谈产科病人的健康教育J.护理研究,2002,16(3):131-1325潘淑琴.早期教育指导中心在妇幼保健服务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1,16(3):36王文芳,孔德立.山东省护理三基训练习题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1998:268作者:魏娜作者单位:福建省霞浦县中医院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