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1 题: 人的态度和行为总是保持一致的。 判断题第 22 题: 对每一天的活动,都要列出一张活动顺序表,是运用到( )。 单选题A 高效利用最佳时间B 灵活利用零碎时间C 统筹安排学习时间D 学习环境的设置第 23 题: 思维水平的概括能揭示事物内在联系 判断题第 24 题: 多动症儿童行为的主要特征有( )。 多选题A 活动过多B 注意力集中C 冲动行为D 爱发脾气第 25 题: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是( ) 单选题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第 26 题: 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判断题第 27 题: 1989 年
2、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 )。 多选题A 社会适应良好B 道德健康C 善于交际D 能力强第 28 题: 学生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是( )。 多选题学校统考、升学的持久的、过度的压力A 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B 学生个人过分地争强好胜C 学业上多次失败的经验D 学生具有容易诱发焦虑反应的焦虑品质第 29 题: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在行为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 判断题第 30 题: 人格障碍一语多用于成人,对于 18 岁以下的儿童与青少年的类似行为表现通常称做人格缺陷 判断题第 31 题: 某学生在计算中使用了 “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
3、于用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这一知识,它应属于常识性知识 判断题 第 32 题: 某校某年级的师生对本次期中考试的英语成绩意见较大,首先本次英语考试每班只有极少几个人及格,班上所有同学的分数大概都集中在 30 分至 50 分之间;其次本学期英语教学内容强调的是学生的简单应用能力,而本次考试却用含较多的生词、疑难词的阅读来考查学生。 情景题(1)你认为本次考试失败的原因是( )。不定项选择A 效度低B 师生反对C 区分度小D 信度低(2)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包括( )。不定项选择A 信度高B 效度高C 计分简便省时D 区分度大第 33 题: 问一名 4 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
4、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 。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回答: “没有“。这说明儿童思维具有( )。 单选题A 单维性 B 不可逆性C 自我中心性 D 抽象逻辑性第 34 题: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单选题A 与他人基本相同B 与大家保持一致C 被他人认可D 与他人相接近第 35 题: 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叫做( )。 单选题A 直觉的道德情感B 想象的道德情感C 伦理的道德情感D 理智的道德情感第 36 题: 提出假设的方式最常见的是启发式。 判断题第 37 题: 在教学中,教师常给表现好的学生贴小红
5、花来奖励学生,这一方式就是( )。 单选题A 强化法B 代币法C 行为塑造法D 示范法第 38 题: 行为目标的陈述要具备哪几个要素 ( )。 多选题A 具体目标B 产生条件C 目标结果D 行为标准E 课程目标第 39 题: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 单选题A 外部行为B 心理变化C 目标活动D 操作技能第 40 题: 操作熟练阶段的动作品质的特点是( )。 多选题A 有高度的稳定性B 有高度的准确性C 有高度的灵活性D 前三者都不对第 41 题: 教授学生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有 ( )。 多选题A 教授基础知识B 教授思维方法C 隐性教学D 显性教学第 42
6、题: 不属于处于同一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所表述的概念是垂直迁移 判断题第 43 题: 当人们看到解放军战士在抗震救灾一线的一幕幕画面时,都为之感动,这种道德感是( )。 单选题A 直觉的道德感B 理想的道德感C 伦理的道德感D 想象的道德感第 44 题: 当教师进行说服时,应当只提正面材料的是解决当务之急问题时 判断题第 45 题: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利用( )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单选题A 直接发生途径B 直接转化途径C 间接发生途径D 间接转化途径第 46 题: 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7、刺激情境是( )。 单选题A 问题B 条件C 状态D 答案第 47 题: 请选择以下复习效果较好的复习形式:( ) 多选题A 集中复习B 反复阅读C 分散复习D 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第 48 题: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单选题A 知识经验B 观念和信念C 道德认识D 道德观这是我从江西教师网上一题一题复制再来的,我也考试。这是最新的模拟试题。今年因为机试,题型大改呀!答案明天发,因为我不保证我自己做的答案是对的。我得去论坛里和战友们商量商量。商分数差异是智力的个体差异。1. 1.错误,因为智商分数差异是智力的个体差异。2.正确,个人认为3.D,复述策略
8、是在工作记忆中保持信息,工作记忆是短时记忆4.A5.C,定势对迁移的影响有促进和阻碍作用。6.错,2 岁才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7.对,问题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8.ABC9.错,计划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10. 错,(感谢“我喜欢学生 ”提供的答案,注意力是智力因素)11.ABCD,CAI 的优点体现在交互性、即时反馈、以生动形象呈现信息、自定步调。12.B13.对,个人认为14.对15.(1)BC (2)ABD ,个人认为16.BCD17.对18.D19.C,即使错过了关键期,有的能力经过补偿性学习。仍可以获得,只是难度要大的多,并不是不可逆的。 所谓关键期,是指一个
9、有机体生命中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某些外部条件对有机体的影响可以超过 在其他时间所能达到的程度。但是,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关键期在时间上并不那么明确,这个时期的刺激效 应也不是不可逆的。20.A21.错,因为行为成分与认知成分相分离,外在的行为不一定是内在的真实态度的体现。22.C23.对,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而思维水平的概括是高级形式的科学概括。24.ACD,25.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26.错,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以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其行为朝向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准备状态。 学习需要是个体在学习活到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27.AB28.ABCDE29.对30.对31.对。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用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是一个普通的数学概念,就应该是一个普通的知识,所以等同于是常识性知识吧!(个人认为哈!)32.(1)AC (2)ABD33.B34.D35.B36.对37.B38.ABD39.B,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心理变化。40.ABC41.BD42.对43.C,伦理道德情感,即已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例如: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44.对45.A46.A47.CD4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