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百老汇”与中国人.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7076226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老汇”与中国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百老汇”与中国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百老汇”与中国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百老汇”与中国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百老汇”与中国人读黎锦扬自传跃登百老汇湖南湘潭“黎氏八骏” ,个个了得,大哥黎锦熙是著名的语言学家,二哥黎锦辉可以说是中国流行音乐开创者,一家显赫,世所瞩目,他们的事迹广为传颂,而毕业于西南联大的小弟黎锦扬也不落其兄之后。 “一个作家脚踩文学和娱乐两条船,就好比一个杂技演员脚蹬两匹驰往不同方向的马” ,在为作者文摘撰文写下这句话时,黎锦扬大概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天,这两匹马竟然并驾齐驱,载他一举跃上百老汇的舞台。在洛杉矶一三电台主持黄昏探戈节目的乌兰女士说, “有谁会有如此幸运,一部小说可以吃一辈子” ,这个幸运者,说的就是黎锦扬,那部带他跃登百老汇,并让他吃了一辈子的小说,就是花鼓歌 。黎

2、锦扬生于 1917 年,1943 年赴美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后为师从沃特皮理查伊顿而转入耶鲁大学,从那时起专心致力于写作。1957 年,他第一部长篇英文小说花鼓歌发表,当年就荣登美国畅销书排行榜,被改编成歌剧搬上百老汇舞台,并被拍成电影;2001 年该作品又被改编成舞台剧,再度在百老汇上演,黄牛票一度卖到一百八十美元一张,这在当时极其罕见。黎锦扬的一生的确非常幸运,因一短篇小说在作者文摘参赛获一等奖,他取得了在美国的长期居住权,之前他正因签证到期而遭遇美国移民局的驱逐;他第一部长篇小说花鼓歌 ,因一八十岁老人临终前留下的“可读”两字,获得了最后的出版机缘,之前该书屡遭出版商拒绝,经纪人已暗示他

3、,若书稿再一次被退回,他就该考虑另谋生路了。幸运的是,他的书稿遇见了那位老人,他是出版商雇来筛选稿件的,他在病床上读完书已无力写评语,只在封面上留下“可读”两个字,便咽了气,恰是这两个字改变了这部书的命运,也为黎锦扬在美国的创业开辟了通道。今日的传记,就是明天的历史。而今已近百岁的黎锦扬老先生依然健在,他于 2003 年出版的这本传记跃登百老汇 ,读来既成历史,更似传奇。锦扬八兄弟中,老大黎锦熙是当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院长,他与钱玄同合作发明了拼音。老二黎锦辉是作曲家(被称为中国的“齐格菲尔德” ) ,他创办了中国当时唯一的现代歌舞团“明月乐团” ,蓝苹(江青)曾想加入而未被录取。锦扬其他几

4、位兄长不是工程师就是作家或作曲家,其中老六(作家)的小说烈火在当时很畅销,老七(作曲家)的夜来香在日本、东南亚很流行,成就斐然的八兄弟被后人誉为“黎氏八骏” 。“八骏”的父亲黎老太爷与齐白石是至交,齐曾在他家做过木匠活,是他教会齐撰刻图章。老人家一生酷爱书法,锦扬幼时是他身边研墨的小书童。作为家中老幺,锦扬备受溺爱,这从父亲给取的名字上也可看出来,他本名“任余” ,意即“任我放纵” ;学名“锦扬” ,意即“前程似锦” 。令人惊讶的是,他的一生正应了这两个名字:既自我放纵,又前程似锦。锦扬生性爱自由,学习既不用功,也从不为未来规划,但每到人生的关键时刻,他总得贵人相助。他的第一贵人是家中大哥黎锦

5、熙,从小学到大学,从国内到国外,他入读的几乎每一所学校(除青岛大学是自己考取的以外)都是大哥给安排的,并且几乎每一所都是最好的。他在青岛大学就读时适“卢沟桥事变” ,大哥又将他转到由北大、清华和南开合办的临时大学,在战火还没蔓延到的云南就读。毕业那天,他看到一则芒市土司招聘中英文秘书的启事,前去报名应聘被录用,遂在中缅交界的云南边陲,度过了一生最快乐的时光。当日本的地毯式轰炸在芒市硝烟四起时,中国已无宁地更无宁日,大哥毅然将锦扬送到美国读书。在大哥的护佑下,他过着安逸清闲而单纯的生活,一生未受战乱之苦。罗静予是锦扬的又一贵人,他赴美学习电影技术时,问起锦扬拿到学位后回国的打算,锦扬说想教书。罗

6、静予告诉他国内不缺教授学者,他建议锦扬从事写作。他说尤金奥涅尔的作品都被改编成了很好的电影,他的老师是沃特皮理查伊顿,他建议锦扬去跟伊顿学习写作,毕业后一起合作创办电影厂。锦扬对此建议颇感兴趣,马上联系转学事宜,在大哥的帮助下顺利进了耶鲁大学,并从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那里获得奖学金。对锦扬一生影响最大的一个贵人,是经纪人安埃尔莫女士。在耶鲁期间,锦扬已有几篇戏剧在学报发表,其中两篇成了耶鲁的“重头戏” ,演出时埃尔莫曾去观摩,之后打电话邀锦扬到纽约面谈。锦扬以为自己的戏剧得到她的青睐,事情却出乎意料,她说她只在他的作品中发现了火花,但是若他不改变方向,那点火花很难燃烧起大火,她建议他写小说。当时锦扬的英文水平连短篇都写不了,但他接受了埃尔莫的建议开始小说创作。他的第一部长篇花鼓歌 ,是经由埃尔莫多方联系始获得发表的,而在该书版权的处分上,她也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因她一句话,锦扬留住了小说所有版权,并拥有了“一本书可以吃已辈子”的幸运。花鼓歌能畅销不衰并两度跃登百老汇,其魅力与影响可见一斑。黎锦扬丰富传奇的人生经历,精彩纷呈,回味无穷。可以想见,若将他自己的人生经历搬上舞台,绝不逊于百老汇的著名歌剧和好莱坞的大片。 胶南市人民法院 丁雪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