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人教版初中物理 九年级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12.4、力 课时: 1 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2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3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重点难点】1重点是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2难点是理解力的作用效果是相互的。【导学指导】1.力的作用效果和单位(1) 看课本图12.4-1 所示的实验和课本图12.4-2 甲、乙、丙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 (2) 阅读课本42页1 3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概括为两个: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物
2、理学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 。2.力的三要素阅读课本42 页第45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 、 、和 有关。它们叫力的三要素。3.力的图示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 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请同学们看课本第43 页图12.4-4,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坐的船也被推开了。(坐在小船上的
3、人用力推另一只小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所坐的船也被推开了。说明推船的人同时受到另一只船的推力,推船的人被推开时连同他坐的船也被推开。)概括以上分析,得到结论: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这说明 。【课堂练习】完成课本 43 页 “动手动脑学物理 ”1、2、3 、4、5 题【要点归纳】1. 力有两种作用效果:(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3.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拓展训练】1.人推车时,是 和 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 ,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
4、力物体是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 九年级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2.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3N ( )A、一头小牛 B、一块砖 C、九年级物理课本 D、两枚1元硬币3.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作用力的同时受到了 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4.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2)用50N 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 5.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 )A、甲仍然静止,乙被推开 B、乙受到甲的力,甲不受推力作用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 D、甲、乙同时相对离开6.小明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时,完成了如下实验,请帮他把实验结果填在空格中。(1)小明首先将小钢球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磁体靠近小钢球时,看见小钢球向磁体运动;然后让小钢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当在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时,小钢球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从上面两个实验,你总结出的结论是:力能 。(2)小明用双手拉一根橡皮筋,看见橡皮筋在力的作用下变长了,说明:力能 。【总结反思】